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影響
首先,凡爾賽體系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奧匈帝國解體:奧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奧匈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割給意大利,一部分歸還波蘭。德國的疆界重新劃分。 其次,凡爾賽體系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領地,只留有歐洲的伊斯坦布爾和亞洲的小亞細亞,成為單一的民族國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奧斯曼帝國的屬地,由戰勝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總之,凡爾賽體系在英法占主導地位,懲治德國為首的戰敗國,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礎上,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華盛頓體
背景:美國外交注意轉向西太地區
日本獨霸中國激化美日矛盾
美日英希望限制海軍軍事競賽
平息中國反帝怒潮,維護列強在華利益
2內容:開始于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氣化時代。電氣化時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生了動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贏得戰爭卻輸掉優勢,而美日日益崛起,國際關系的中心舞臺開始向歐洲的兩側即美國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亞洲轉移。國際關系格局由英國獨霸世界、歐陸勢力均衡讓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形成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一戰后,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會議簽定的凡爾賽和約、對奧地利、保加利亞、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約統稱為巴黎和約,構成戰后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治秩序,稱為凡爾賽體系;1921年美英等九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四國條約》 、 《五國條約》 、 《九國公約》,構成戰后帝國主義在中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稱為華盛頓體系。然而體系雖然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西方世界的統治,但是體系并不完整,它給世界留下了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德國的賠款問題和歐洲的安全問題。一戰后德國借口無力償還債務,要求延期支付賠款,于是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占領了德國的工業區魯爾。但是法國不但沒有得到應得的賠款,相反卻支付了大量大軍事占領費,釀成魯爾危機。于是賠款問題的主動權由法國手中轉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國手中。美國出臺了德國賠款計劃即道威斯計劃。道威斯計劃實施后,美元充斥歐洲市場:德國從美國取得貸款,經濟復蘇;然后償還英法的賠款,英法將德國大賠款償還戰爭時所欠的美國的債務。于是,美國的金元不僅恢復了歐洲的經濟,而且操縱了歐洲的經濟市場。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普法戰爭時被各國割去的阿爾撒斯和洛林由法國收回,德國的撒爾礦區由法國占領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占領、萊茵河東岸五十公里以內德國不準設防,于是萊茵河兩岸成為非武裝區。但是法國并未因此而高枕無憂,它在歐洲組織小協約國以形成對德包圍圈。1925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國在瑞士洛伽諾召開會議解決歐洲安全問題,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計劃和洛伽諾公約改寫了凡爾賽體系關于在政治、經濟上限制德國的規定,從遏制德國到扶持德國。歐洲國際關系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