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法制起源較早。夏朝法律被稱為“禹刑”,西周制定《呂刑》。秦朝制定《秦律》,這是一部十分嚴苛的法律,以“輕罪重刑”為指導思想,刑罰名目繁多,死刑多達十幾種。唐朝制定《唐律疏議》頒行天下。它集成了古代立法傳統,將各種法規融為一爐,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圍繞“罪”和“刑”分別加以規定、解釋。唐律規定了嚴懲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唐律還規定如果贓證已經明確,“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據犯罪事實進行判決。《唐律疏議》成為以后歷代刑律藍本,也是中國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華法系的代表。
材料二公法是以保護調整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強調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與古代中國側重公法不同,羅馬帝國時期立法以私法為主要側重點。羅馬法廣泛借鑒外邦人法規,著重調解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適應了帝國時期社會發展要求。3世紀以后形成了著名查士丁尼法典,內容包括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敕令,人與人關系、財產關系和訴訟等方面的規定,不同時期法學家對羅馬法提出的各種學說和解釋。它標志著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律基礎制定本國法律制度。
(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法制的基本特點。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與古代羅馬帝國在公法與私法方面側重點不同的原因。
(3)結合材料,談談你對當前我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