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凍土難題 創天路奇跡》閱讀原文:
昆侖山下,一條聞名于世的鋼鐵大動脈穿過戈壁凍土,跨越雪域高山。這就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被譽為“天路”的青藏鐵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這一天,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寒旱所”)組織60多名外國專家,坐上開往拉薩的列車,心潮澎湃的賴遠明也在其中。當列車員講解到“主動冷卻路基”時,賴遠明的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他轉過頭,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雪山,4年來千百次的實驗情景在腦海中浮現……
2002年,寒旱所接到了國家關于解決青藏鐵路修建中凍土路基及寒區隧道問題的任務。青藏鐵路中有一半是多年凍土地段,青藏鐵路修建過程中,要穿越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里。如何保證修建中凍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穩定,西方人士曾判斷“這是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
在凍土區修建鐵路,傳統保護凍土的方法是設置保溫材料,“就好像為了保證冰棍兒不融化,給它蓋上一層棉被保冷。”賴遠明解釋說,但用這種方法保溫的冰棍兒早晚還是要化掉。因此,青藏鐵路的設計思路要從“被動保溫”轉為“主動降溫”。但主動冷卻路基如何修建?從理論分析到試驗數據在國內外凍土工程學研究中都是空白。
“我是處女座,做事情比較挑剔、追求完美,一件事情喜歡從不同側面、不同層面去思考,曾經一行字推敲了一個星期。”賴遠明笑稱自己不善言談,更喜歡思考。
“比如青藏鐵路上的‘U’形塊碎石路基,選擇多大粒徑的碎石最合適?在試驗進行到第150天左右,我們終于找到了拐點——10~30cm粒徑的塊碎石降溫效果良好,當粒徑為22cm時對凍土的 降溫效果最好。”得到這個結果,賴遠明如釋重負,“心中的一塊兒石頭終于落地了”。
昆侖山隧道海拔4600 米,隧道向里打通600米左右時,賴遠明進入隧道采集巖石樣品。未打通的隧道內空氣更加稀薄。“當時忙著采集樣品沒太顧忌,誰想到缺氧三個小時之后, 頭疼欲裂、惡心嘔吐。”賴遠明說,讀書的時候,自己甚至能準確記住哪條公式在書上的哪一頁,自從那 次大腦長時間缺氧以后,自己的后腦勺時常會疼,記憶力也不如從前。
但是,這次“負傷”卻解決了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昆侖山隧道襯砌和保溫措施的參數優化設計問題,消除了凍脹和融化對這兩座凍土隧道的破壞作用。這兩個隧道目前已經服役10年,沒出現任何問題。
賴遠明的人生道路可謂平坦——1983年畢業于江西理工大學,1986年在蘭州交通大學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9年在寒旱所獲博士學位,2000年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同年12月被任命為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看似平坦的人生緣何成就輝煌?“在我的人生的道路上 ,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幾步”,賴遠明說。人生中關鍵的第一步是在程國棟院士的極力推薦下,他破格進入了中科院“優秀百人計劃”,程院士的理由是:國家太需要這樣既懂土木工程又懂凍土,并愿意扎根西部的優秀人才了!當時的凍土專家多是地質地理專業背景,主要研究凍土的天然屬性,難以在凍土路基結構設計方面提出精準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賴遠明獲得了國 家杰出青年基金,“這是我人生中關鍵的第二步,它給予我鞭策,為200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打下基礎”。
關鍵的第三步,賴遠明坦言自己差點兒走歪了。2008年,南方有所大學招聘副校長,賴遠明動了回南方的念頭。“程老師勸我一定要慎重作決定,南方沒有凍土,一旦去了那里,我的學術研究將不完整、不系統。”賴遠明也暗自給自己鼓勁,“剛來甘肅流鼻血、吃黑面饃饃的日子都熬過來了,已經適應了西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凍土還有很多現象和機理沒有揭示。”
說到這里,賴遠明笑了:“現在有人問我是哪里人,我都會說我是甘肅人。”
來西部32年,結緣凍土21載,賴遠明感嘆,凍土研究這門冷門的學科,變成了熱門的學科,凍土變成了“熱土”,“但依然還有很多空白在等待我們研究,有很多與凍土領域關系密切的工程需要我們提供理論支持和解決方案”。
賴遠明認為,青藏鐵路給了他報效祖國的機會,他常常對學生說,做科研不僅要將論文發表到國際一流的雜志上,更要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把論文寫到祖國的大地上。
(摘自《中國科學報》,有刪改)
《破凍土難題 創天路奇跡》閱讀題目: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青藏鐵路中一半是多年凍土地段,修建中要使凍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穩定難度極大,以致西方人士都判定“這是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但中國人卻憑借自身的努力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
B.設置保溫材料這一傳統的保護凍土的方法不適合青藏鐵路的修建,因為保溫材料的保溫功能喪失,凍土就會馬上融化。
C.賴遠明為在昆侖山隧道采集巖石樣品,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解決了很多青藏鐵路修建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D.在西部的32年間,賴遠明為一心撲在凍土的研究上,推動了凍土研究這門冷門學科的發展,他表示還將為與凍土領域有關的工程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和解決方案。
8.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賴遠明能“破凍土難題,創天路奇跡”的原因。(4分)
9.請結合文章分析賴遠明在平坦的人生中成就輝煌的三個關鍵步驟,并聯系現實舉出實例談談你認為哪一點最重要?(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