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跟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此,我國目前正在積極探測火星。下列關于火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古代稱火星為辰星
B.“七月流火”指的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
C.火星和金星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
D.八大行星中,火星是離太陽最遠的類地行星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跟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此,我國目前正在積極探測火星。下列關于火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古代稱火星為辰星
B.“七月流火”指的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
C.火星和金星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
D.八大行星中,火星是離太陽最遠的類地行星
答
案D
解析
八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巨行星和遠日行星。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因此,火星是離太陽最遠的類地行星。D項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我國古代稱水星為“辰星”,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A項錯誤。
B項:“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中的《國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里的“火”即指“心宿”,就是“大火”星,而不是火星。B項錯誤。
C項: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而不是火星和金星之間。C項錯誤。
擴展知識
火星(英語:Mars;拉丁語:Martis;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為太陽系里四顆類地行星之一。
歐洲古稱火星為“瑪爾斯”,古羅馬神話中的“戰神”,也被稱為“紅色星球”。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
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氧化鐵)覆蓋,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則與地球相近,但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火星亮度最高可達-2.9等,但在大部分時間里比木星暗。
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滿撞擊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山—奧林帕斯山,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被觀察到類似地下水涌出的現象,南極冰冠有部分退縮,雷達數據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火星有美國宇航局和歐洲發射的四艘在軌環繞探測器,分別是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火星全球勘測者和MAVEN火星探測器,表面有多個美國的火星車,如好奇號、洞察號以及結束任務的火星探路者號、鳳凰號、勇氣號和機遇號等等。
2021年5月15日,科研團隊根據“祝融號”火星車發回遙測信號確認,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