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題庫
>
請問什么叫音節助詞?
題目

請問什么叫音節助詞?

可圈可點用戶
2021-10-29 13:14
優質解答

答案

音節助詞是助成音節的一種詞。它幾乎完全沒有實際的語法意義,既不表示語氣,也不在結構上起作用,只是表示發語的聲音或者使語言的音節勻稱。翻譯時一般不必對譯。

解析

音節助詞是助成音節的一種詞。它幾乎完全沒有實際的語法意義,既不表示語氣,也不在結構上起作用,只是表示發語的聲音或者使語言的音節勻稱。翻譯時一般不必對譯。在句首的音節助詞,古代稱為“發語詞”,是文言文特有的一種助詞。主要有“夫”、“蓋”、“唯”等。“夫”多與發議論有關,“蓋”與委婉的猜測、祈使有關,“唯”與表示希望有關。這類詞,有的語法學家將它們劃歸語氣助詞,稱為句首語氣詞。

擴展知識

在句首的音節助詞,古代稱為“發語詞”,是文言文特有的一種助詞。主要有“夫”、“蓋”、“唯”等。“夫”多與發議論有關,“蓋”與委婉的猜測、祈使有關,“唯”與表示希望有關。這類詞,有的語法學家將它們劃歸語氣助詞,稱為句首語氣詞。如: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藺列傳》)(憑秦王的威風,我也在朝廷上叱責他,侮辱他的群臣;我即使無能,難道獨獨害怕廉將軍嗎?)

②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大概一年中冒死捉蛇的事僅有兩次。)

③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損害秦的利益而對晉有利,請您考慮吧。)

音節助詞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其中,“有”字多放在名詞前面;“曰”、“言”、“于”、“云”、“其”等主要見于《詩經》,多放在動詞前面;句末的音節助詞主要是完全虛化了的“之”字。如:

④有夏多罪。(《尚書?湯誓》)(夏的罪很多。)

⑤我東曰歸。(《詩經?東山》)(我從東邊回家〇)

⑥言采其蕨。(《詩經?草蟲》)(采摘那個蕨根。)

⑦王于興師。(《詩經?無衣》)(大王征發軍隊。)

⑧歲云秋矣。(《左傳?僖公十五年》)(時間到了秋天。)

⑨八月其獲。(《詩經?七月》)(八月收獲莊稼。)

⑩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誅》)(由這點看來,大王的受蒙蔽很厲害了。)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天空濃云密布,嘩嘩地下起雨來,那么禾苗就生氣勃勃地長起來了。)

例⑩“觀之”、例?“興之”的“之”都完全無所替代,只是一個音節。

有無替代是音節助詞“之”與代詞“之”的主要區別。“有”、“曰”、“言”、“于”,有的語法書稱為詞頭,詞頭不是詞而是構詞成分。

查看答案
可圈可點用戶
2021-10-29 18:14
相關題庫
下載試題
復制試題

查看答案

限時優惠:
000000
熱門

單次付費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微信掃碼支付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

登錄后掃碼支付
微信掃碼支付
聯系客服
終身vip限時199
全站組卷·刷題終身免費使用
立即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