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約分教學反思簡短 約分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本課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學、好學,較好地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2、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數基本性質和最大公因數的求法。本課無需在此處多費時間,合理的知識遷移,就能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 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師始終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基礎上,相信學生 的潛能,通過第一組活動,引發學生思考,發現幾個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同;借助第二組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理解約分的含義;創設第三組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實 踐探究的平臺,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約分方法,最終達成共同的認識。可以說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 究、討論中解決,課堂處處閃動著學生智慧的光芒。
4、關鍵處的點撥和發人深省的提問充分體現了教學主導的作用,既引導學生的發現,又不限制學生的思路;既能放開手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又能在發散思維之后,求同存異,提升學生的認識,使課堂充滿生機,啟發引導無痕跡。
5、練習的設計體現了清晰的層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戲的創設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天真活潑的特點,同時又寓教于樂,使學生對約分的認識有了更新鮮,更活潑的認識。
6、總感覺自己對四生 課堂的理解還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更加注意,很好地理解和踐行多彩課堂文化 的精髓!
約分教學反思簡短 約分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約分》
我校地處城郊,所帶班級學生共25人,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比較善于提出數學問題,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主動探究知識。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些知識的掌握都為約分方法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約分的含義,并掌握多種約分的方法。
根據教材的安排,本課時設計了這樣3個層面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掌握約分的方法。首先是活動一,找相等分數的活動。學生通過游戲找出相等的分數,使本課得以從愉快中開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動二,用學過的知識解釋這些分數相等的原因,目的是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約分的概念,把握“最簡分數”的含義。而最后的活動可以說是開放性的多項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更好地掌握約分的不同方法。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最簡分數及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約分的方法 。
一課時
(一) 創境激趣
(媒體演示并配音:話說豬八戒跟著猴哥,通過分西瓜了解了分數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徑蛋糕店,了不得,這里的蛋糕真是香飄千里。毫不猶豫,八戒買下一個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獨享,怎么也得給師傅留一塊。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這樣的四種分法〈出示教材第47頁的圖案〉,他想把陰影部分的留給師傅。)
師:請同學們幫幫八戒,哪種分法給師傅的最多?
(評析: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 實踐探究
1、引導發現
師:(出示電腦課件例圖)誰來說說看,哪種分法給師傅的最多?
學生立刻發現:四種分法給師傅的都一樣多。
師:為什么給師傅都是一樣多?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下嗎?
生1:我們可以用4個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1/3、2/6 、4/12 、8/24 。我們學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所以知道這四個分數是相等的,所以4種分法給師傅的都一樣多。
師:這4個分數之間到底都有怎樣的關系?誰能說得更具體一些?
(小組內交流,每人選其中兩個分數說一說。)
(評析:利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夠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
2、明確概念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清楚,八戒知道自己為什么又錯了,夸咱們同學真聰明。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
生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生2:我給他補充,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師用彩粉筆板書),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師: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做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現?
生3: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
師:很好,這是約分的特點,誰來再說一遍?
生4: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 是 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師:真好,你觀察得非常認真,準確地說1/3不能再約分了。誰知道, 為什么不能“再約分了”?
生: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
師:回答得真棒。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
同學們,知道嗎?我們要求把一個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進行約分,就是要求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化成最簡分數,也就是說,約分的最后結果應該是什么分數?
(評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發現理解約分的含義。)
生: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評析:數學概念一定要聯系實際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楚,不能簡單的機械記憶。)
3、實踐探究
師:再看八戒為我們帶來的這4個分數,哪個是最簡分數?
生:這4個數中, 1/3分數。
師:說說其它的3個為什么不是最簡分數。
師:現在,請你從3個分數中任選一個進行約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約分的方法。
師:請這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人的過程。
生1:我發現8和24有公因數2,8除以2等于4,24除以2等于12,4和12有公因數2,4除以2等于2,12除以2等于6,6和2有公因數2,6除以2等于3,2除以2等于1,所以8/24約分后等于 1/3
生2:我直接看,8和24的最大公因數是8,直接約分8/24=1/3 。
(評析: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要求學生不是簡單的模仿,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同時為學生提供小組學習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更有助于內向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比較兩個同學的方法,有什么異同?你更喜歡哪一種?
生1:這兩個同學都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去除,結果都是1/3 。不同的地方,第一種方法,除了好幾次,第二種方法只除了1次就行,所以我喜歡第二種方法。
師:為什么第二種方法可以只除1次?
生:因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所以只除了1次就行。
師:都這樣想嗎?
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法,因為計算準確,不容易錯。
師:兩種方法都可以,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我們在約分的時候都應該注意什么?
(評析:不同方法的比較使學生對于約分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但是對于學生的選擇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我們認為好的對于學生來說并不一定也是最好的。)
生1:用公因數去除。
師:誰的公因數?能完整地說一遍嗎?
生2:約分的結果應該是一個最簡分數。
接著學生匯報2/6和 4/12約分方法。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評析:教師的提問有思考的價值,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但是當學生的發言無序而散亂時,教師充分發揮了主導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師:八戒感謝大家幫助他解決了今天遇到的難題,想請大家一起去賞燈。讓我們和八戒一同前往吧!
1、第48頁第2題。
(1) 學生獨立連線。
(2)集體交流,為什么這樣連?(媒體演示)
2、第48頁第1題。
(1)學生試做。
(2)集體交流。
師:約分時怎樣才能又對又快,你的心得是什么?
生1:看分子和分母的個位,如果是2和5的倍數就可以直接除以2和5。
師:也就是說需要我們準確判斷出是幾的倍數,快速進行約分,對嗎?
生2:像分子和分母之間是倍數關系的,可以直接得到幾分之一。
……
師:這些方法都很好,我們在約分的時候,注意觀察和思考,不要盲目進行。
(評析:練習的設計應該是這樣,每一道題都使學生有所收獲,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及時收集這些方法,提高學生的熟練程度。)
3、教材第48頁第3題,比較大小。
(1) 學生試做
(2)小組內交流比較好的方法。
(3)反饋信息
4、小小投遞員
師: 噫!八戒哪里去了?(出示電腦課件)原來在這里。八戒又遇到了什么難題?
(課件演示)要求每個同學一封信,信封上的分數的分數值與哪個小房子上的數相同,就把信送到那所小房子的下面。
生完成送信活動,集體評議。
(評析:游戲是學生最愿意參與的學習方式,寓教于樂。)
(四)全課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見上述教學設計中。
1、約分在單位換算中的應用。
在( )里填上最簡分數。
6分米=( )米 40厘米=( )米
15秒=( )分 25分=( )時
2、約分在小數化分數中的應用。
把下面個小數化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0.6 0.45 0.37 0.75 1.5 3.25
約分教學反思簡短 約分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由今天的發現延伸到數學課堂,我發現數學課不能只是刻板地復制教材,而是教師要用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數學教師要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 法和教學語言,找到與學生的交融點,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點。另外,數學問題隨著教學的深入而發展,學生的思維也一直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學生的潛能能得 到充分地挖掘,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所以在本節課我拋出問題后,不急著給出答案,先讓學生思考,總結什么樣的分 數屬于最簡分數,然后教師再去總結,歸納。這讓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話:“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 些困難,讓他自己去嘗試,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自己去發揮。”這種理念不斷指引著自己的方向,體驗于數學課中。
約分教學反思三: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提到第二單元教,因此課前進行了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復習,并且復習了是2、3、5倍數的特征,為判斷最簡分數及約分打好基礎。新 課教學時把最簡分數與約分兩道例題在一課時內完成,因為兩題聯系密切,約分的教學是呼之欲出。如果強行分割開來不便于學生練習與鞏固相關知識。
本課約分的正確書寫是一大難點。如果一開始就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約分習慣,再學習分數四則運算時將會明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我以往的學生常為節約作業 本,將分數寫在一行里。約分的位置不夠時,他們就將約得的結果往分子分母的右側寫,數據靠得太緊,常因看錯而出錯。所以,今年再教時,我一直強調分數占兩 行書寫,今天的作業還特別要求在分子、分母再多留一行,以便寫出約分后的結果。在自己示范板書時,特別向學生說明:為清晰地看到約分后的結果應將數據向 上、向下分別書寫,不要寫在同一行。同時,建議教材再版時不要在原數上約分。可先把原分數照抄一次后再約分,這樣更方便檢查,書寫的格式也更規范。
教材第5題很好體現了約分的價值。當我請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時,有的學生提議畫分數示意圖,看哪個分數的面積大。這種策略雖然形象直觀,但畢竟 太麻煩;有的學生提議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它們化成小數后再比較,但計算起來也很費時;有了約分的知識,問題迎刃而解,學生們都說 好。
但作業也暴露出學生的一些知識缺陷——同分子分數不會比較大小。原來三年級上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材都是通過直觀圖來幫助學生進行同分子或同分母分 數大小的比較,學生并未形成這方面的技能。建議:下次再教時,可將93頁分數大小的比較提前到本課之前(如:學習完分數的基本性質之后)教學。浙江版義教 教材是分數的意義學習后,真、假分數之前教學的。
教學完約分后必須強調:如果今后遇到填空、解決問題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時必須先約分。但從作業反饋來看,學生主動約分的意識很淡薄。87頁第7、8題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自主約分。
約分教學反思四:
講過《約分》之后,感觸多多,簡單反思如下:
1、本課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學、好學,較好地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2、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數基本性質和最大公因數的求法。本課無需在此處多費時間,合理的知識遷移,就能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