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1
9月5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商丘市活動開幕式活動如期舉行。本屆網絡安全宣傳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宣傳國家網絡安全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市人大常務副主任姬脈常同志主持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全周同志講話并宣布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商丘市活動開幕,市政協副主席李德民同志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市領導共同為商丘市網信系統網絡安全應急支撐單位進行授牌。
網絡安全宣傳周自2014年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8屆,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5日至9月11日在全國統一開展,本屆宣傳周期間,商丘市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校園日、電信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日活動,各縣(市、區)的網絡安全主題活動也將有序開展,網絡安全宣講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等“八進”活動也將拉開序幕。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2
9月5日下午,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下簡稱“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在靜安大寧公園會議中心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開幕式并9月5日下午,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下簡稱“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在靜安大寧公園會議中心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開幕式并宣布上海地區活動開幕。2022年,是__召開之年,也是上海市委網信辦創新提出以“市區聯合”舉辦模式開展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的第五年,今年主辦地是靜安區。
開幕式上,《宣傳周在上海,這五年》正式發布,講述了五年來,上海網信戰線充分依托成功舉辦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工作優勢,在數字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努力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舉措,開創全市網絡安全宣傳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成果。今年上海市委網信辦創新策劃推出《安全有道》系列訪談,邀請基層網信部門分享網絡安全宣傳的特色內容、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果。近年來,上海市委網信辦始終堅持“常態化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工作思路,開展網絡安全宣傳特色活動征集,鼓勵各區各單位將網絡安全宣傳貫穿全年,融入日常,讓網絡安全宣傳真正“走近群眾、貼近民心”。
開幕式上,對在網絡安全技能競賽“觀安杯”管理運維賽及“第三屆網絡安全微視頻”評選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進行了表彰,演繹了網絡安全情景劇《打賞風波》,并啟動了各區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本次宣傳周將持續至9月11日,期間將陸續開展網絡安全展、網絡安全高峰論壇、網絡安全進基層和主題日等活動。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3
9月5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總工會、共青團銅川市委、市婦女聯合會和人行銅川中心支行等聯合舉辦的“2022年銅川市第九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在書畫公園舉行。
開幕式上,介紹了銅川市第九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安排,宣讀了《銅川市第九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倡議書》,銅川市第一中學學生李思涵代表青年學生進行了發言。
據了解,此次網絡安全宣傳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除聯合主辦單位外,各區縣委、市新區管委會黨工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組織本區域的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市級機關各部門負責組織本單位、本系統、本行業的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
9月5日至11日期間,還將舉辦網絡安全大講堂,以及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六大主題日活動,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網絡安全重要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國家標準,針對社會各界對相關問題的主要關切和疑問,積極解釋疑惑、主動發聲引導。同時,著眼群眾關切、輿論關注的網絡安全熱點難點問題,引導社會各界切實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通過云展覽、線上論壇、虛擬課堂、在線答題、網絡直播等線上宣傳活動,擴大覆蓋范圍,打造“永不落幕”的網絡安全宣傳周。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4
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5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開幕式上對首批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進行了授牌。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在開幕式上表示,我國網絡安全戰略、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個人信息保護、新技術新應用風險防范等能力持續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等基礎更加堅實。
莊榮文強調,要大力營造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全面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踐行為民理念,聚焦重點領域,強化風險防范,堅持依法治網,推動融合發展,開創網絡安全工作新局面。
開幕式上,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市海淀區、西安市雁塔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選首批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試驗區將探索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形成一系列鼓勵和支持融合發展的制度和政策,培育一批支撐融合發展的創新載體,推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據了解,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從2014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本屆宣傳周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聯合舉辦,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聚焦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我國網絡安全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著力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防護技能,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開幕式后,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隨即舉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負責同志聚焦網絡安全技術趨勢和變革挑戰,圍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運行等議題發表主旨演講。
本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還將舉辦“青少年網絡保護”“汽車數據安全”“人工智能與個人信息保護”等8場分論壇,舉辦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主題日活動。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5
9月5日至11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開幕式于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本屆網絡安全周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十部門聯合舉辦,旨在提升全民安全意識、防護技能,提升網絡安全水平,促進產業發展。
網絡安全宣傳周穿插展覽、論壇和主題活動三大方面內容,設置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以及青少年網絡保護、汽車數據安全、網絡安全標準與產業裝備發展、人工智能與個人信息保護等8場分論壇,還將同步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軍營、進公園等活動。
開幕式上,公布了首批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包括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市海淀區、西安市雁塔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5家單位。
9月4日下午,網絡安全博覽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綜合館開幕,包括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企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在內的企業參展。該博覽會設置“科創名城中國合肥”“網絡安全應用實踐”“網絡安全技術創新”等七大展區。
活動期間,各地還將通過線上線下展覽和互動,開展網絡安全教育云課堂、網絡安全賽事、網絡安全進基層等活動和校園日、電信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市民群眾參與網絡安全知識互動學習。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6
9月5日上午,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山西活動啟動儀式在省科技館舉辦,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委網信委副主任吳偉出席啟動儀式。
本次宣傳周活動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于9月5日至9月11日在全省范圍內同步開展。啟動儀式上,回顧了我省近年來網絡安全工作情況,展播了今年我省宣傳周活動部分新媒體作品,舉行了第二屆山西省網絡安全職業技能大賽頒獎禮。啟動儀式結束后,舉辦了2022年山西省網絡安全講壇。
宣傳周期間,我省還將組織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6大主題日活動,充分借助現代傳媒優勢,采取報臺互動、百網聯報、千號聯推、萬屏聯播等方式進行宣傳,并同步舉辦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工業互聯網安全深度行、網絡安全面對面等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推動全省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
該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聯合舉辦,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山西分中心、太原市委網信辦承辦。部分省直單位、省屬國有企業、本科院校、重點醫院和太原市有關部門、各縣(市、區)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宣傳篇7
9月5日上午,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人民銀行、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十部門共同舉辦的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安徽合肥開幕,并對首批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進行授牌。
本屆網絡安全宣傳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聚焦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重要活動與主題活動相結合,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相結合,著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識、防護技能,提升網絡安全水平,促進產業發展。
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共安排展覽、論壇和主題活動三大方面內容,設置了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八場分論壇、六個主題日,以及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軍營、進公園“七進”活動等,發動機關、企業、媒體、院校、社會組織、群眾廣泛參與,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大力營造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