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一
神奇瑰麗的山水養育勤勞智慧的人民,在湘西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杰出的人物不斷涌現,有抗英將領鄭國鴻、文壇巨匠沈從文、民國總理熊希齡、畫壇怪杰黃永玉、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奧運會冠軍龍清泉、鋼鐵博士肖繼美等等,他們是家鄉的杰出代表。
在"中國南方"等既是湘西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地上無價之寶,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史文化的寶貴遺產。古樸、原始的土家擺手舞、儺戲、梯瑪,辰河高腔等豐富著湘西文化的神韻,苗故之鄉、織棉之鄉、餾子之鄉、繪畫之鄉、歌舞之鄉等稱號佐證著湘西民族之間文化的輝煌。
家鄉,在遙遠的龍山,龍山有很多好玩的,就比如說有個洞,里面很好玩,不過不記得那個洞叫什么名字了。還有在去龍山會經過一些地方,那些地方也有一個洞很涼快,叫涼迎洞,還是涼什么的,名字也不大記得清楚了。那里面很冷、涼快,在夏天里比開空調還涼快,在洞外還能吹吹涼風呢。
黨在中國很出名,比如說雷鋒叔叔,就是他的英雄事跡打動了我們,最后直到死,也十分讓人們懷念,我們大家要學習雷鋒叔叔為人民服務、勤勞簡樸,為中國奉獻的精神。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富裕;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在平安健康的生活......黨永遠在我的心中,我永遠感謝黨。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二
說起我們的祖國——中國,我從心中油然升起一種自豪感。祖國媽媽那美麗、親切的容貌立即浮現在我眼前,就是那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那5000年光輝燦爛的歷史。960萬,該有多大呀;5000年,該有多長呀。我想:祖國媽媽那飄逸的長發應該就是那川流不息的大河吧,那硬朗的脊背應該就是那綿延無盡的山脈吧!在無垠的歲月里,祖國媽媽不僅孕育了長青的江水,也培育出了千千萬萬熱愛她的孩子,就是我們——光榮的中國人。
看吧,如今的祖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碩果累累,教育日新月異,體育突飛猛進!加入世貿組織,舉辦北京奧運會,發射"神舟七號",籌備上海世博會...這些偉大的創舉都在表明著祖國強大的綜合實力。此時此刻,我無比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
祖國在騰飛,家鄉在發展!我的家鄉,美麗的團結也正隨著巨龍的騰飛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團結是彝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往昔這里窮得出了名,人們因此還編了句順口溜:"冷龍潭、窮大哨,凍死餓死清水關。"而如今,全國第一條鄉村二級公路--團結大道修到了家門口,家鄉人民的生活延著這條康莊大道越過越好!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家鄉人民也不忘保護自然。如今的團結被譽為昆明的后花園。看,那郁郁蔥蔥的山林,那清澈見底的溪水,在晨霧的繚繞下,猶如仙境一般,如詩如畫。這里不僅有棋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桂皇閣、豹子箐、霞龍潭等自然風景旅游區,還有中國最大的滑草場。每逢節假日,城里人扶老攜幼來這里休閑度假。走進彝家白家的"農家樂", 品一品團結最富盛名的"花椒雞""黃燜鴨";逛一逛果實累累的萬畝果園,嘗一嘗遠銷國內外的"紅富士""云南紅";看一看漫山遍野的金葵花、萬壽菊;還可以欣賞最原生態的民族歌舞,感受團結人民熱情淳樸的民風,令人不禁沉醉于"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意境之中。
我的家鄉--團結,她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我深深為自己是一名生長在團結的少年而自豪,更為自己肩負著振興中華的使命而自豪!
今天我站在家鄉的土地上眺望祖國土地,我的心中突然有這樣一種感覺:祖國的山山水水,祖國的輝煌燦爛都濃縮在我所在的團結這片熱土上,我的家鄉是多么的'美好。故鄉是我夢中永遠的景致,因為那兒是我成長的搖籃,那兒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在這片美麗的故土上有我熱愛的學校,她用母親的情懷,給予我知識,給予我最純潔的友誼.她告訴我什么是美麗,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
愛黨,愛國,愛家鄉!這是心靈的贊美,這是心靈的歌聲,這是心靈的呼喚!"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時代賦予我們振興祖國的責任,祖國母親和家鄉人民對我們充滿期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愛家鄉、愛學校的點滴事情做起,來實現建設美麗祖國的神圣諾言。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三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少年中國說》
我們是什么?我們就是天山上的雪蓮花,是草原上展翅高飛的雄鷹,是黃土高坡上的山丹丹。我們就是神州大地的希望與未來——中華少年。
愛國又是什么?愛國是岳飛“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壯志;愛國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信念。
“俱往矣,數愛國人物還看今朝。”還記得,20____年4月20日8時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又發生多次余震,造成了38.3萬人受災,而救災人員不顧自身安危,就沖往前線救人,全國億萬人民捐款、捐物,這,就是愛國。
而愛國的起點在哪里?在家鄉。
雖然愛國這個話題是家喻戶曉的,但又有幾個人能夠為國家效力?有人說,這個夢想太大,我怎能成為中央領導人?其實不是,我覺得愛家鄉、愛家鄉生活就是愛國。
經過時代的洗禮與磨礪,我的家鄉滿洲里已成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名城。那我們未來家鄉的未來又該做什么?克雷洛夫曾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對于家鄉更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回報家鄉,回報祖國,讓家鄉,讓祖國在鑄新的輝煌!“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天,無疆!”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四
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軍隊的皮靴踏破中國大半脆弱的國土,日本軍士的刺刀殘害了幾十萬中國人民的性命,滿目蒼痍的河山,血流成河的慘象,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種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建國以后,隨著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中國民族受創的記憶慢慢風干在歷史之中。兩國人民互有往來,像旅游觀光、學術交流、體育競技等等。雖然歷史的主流是朝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共同努力,然而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在刺痛中國人受傷的民族心理。日本當局厚顏無恥地參拜神社,無視中國人民的感情,引起我們的激憤。
這時,眾多痛斥日本的文章見諸報端,更有甚者,當街砸毀日本商店、日本生產的汽車等,網上則滿天如飛雪都是"抵制日貨"的標語。誠然,日本政府對待侵華歷史的態度與行為值得譴責,然而普遍的日本民眾對中國還是抱著友好的態度的。我們混淆了仇視的對象,這樣對那些友善的日本民眾來說,似乎也不是很妥當!
在我看來,把民族的創傷心理擴大為對整個大和民族的仇視,進而作出咂車游行、抵制日貨的憤青式的行為,不只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更是對國家正常生活的擾亂,一方面我們浪費了努力奮斗、建設國家的時間,另一方面我們又破壞自身在國際友人眼中的形象。我想,理智的、最高表現的愛國主義應減少一點"英勇斗士"的沖動,而培養"狡黠軍師"的沉著,化憤慨為力量,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強國,以此來牽制日本政府的囂張氣焰,這樣方為一舉兩得的良策。
日前,隨著薩科奇會見西藏達lai成為既定事實,中國政府作出推遲參加中歐峰會的決定。于是,互聯網上"抵制法國貨"的呼聲一浪蓋過一浪,面對法國的公然挑戰,我們是否應該把精力放在破壞、抵制上面?或者加倍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想后者更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的選擇。理智愛國,別把我們的精力花費在敵人身上,而是全力建設我們的國家,畢竟,和平與發展才是世界的主題。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五
泰安的春天如此多情,陽光四溢的時候也會流露出幾分羞澀,匆匆而過的一場細雨,帶走了人們心中的紛繁,給美麗的山農校園又增幾分活力。悄悄地,春天的嫩芽便在每個同學心中萌生,那是對校園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向往。我漸漸便迷上了山農母校,這青春多姿的樂園。
離開家鄉來此求學已經快兩年了,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家鄉,每每鄉愁難舍,山農學校她總是像一個溫情的母親,細細撫慰著我心中的惆情與思忖。校園以其獨特的包容和寬厚給了我家的寄念:這里有老鄉的幫助,有舍友的歡暢,有老師的教誨,有我需要的一切……我把這里當成了另一個“家”——遠行的家。
喜歡校園,那是因為它生機盎然。走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那因為春風的呼喚而擠破腦袋的星星小草,泛黃的新綠觸動著我的心扉,初涉人世的羞澀,使它們在觀望,甚至不敢耷拉腦袋,它們來回的觀望,看著我們不倦地晨起誦讀,偶爾開心起來,便會抖動身體,歡心起舞。橋邊的垂柳不知何時也抽出了新芽,似燕子的剪尾般流暢,讓我不禁感嘆自然的精湛雕工,柳絲長長的瀉下,如同婀娜多姿的女郎,挽起低垂的秀發,片片微白的柳絮從中紛飛開來,那是柳的信箋。它告訴我們春天已經欣然駐足校園,它想訴說春的情語,那片片柳絮或調皮地落在學生們的頭發上、或落在肩上、或是落在書包上,依著他們走進教室,融進知識的殿堂,徜徉書海亦是它們的夢想……校園花圃叢中,迎春花交相掩映,鵝黃色的律動著每個的同學眼眸,它讓我如癡如醉。最喜歡的便是校園的那十幾株桃樹了,隨著季節的深入,陽光也愈發的厚重與凝練,那桃樹的姿色也越發甘醇,紫色的花瓣或三或四的依慰,偶爾幾只蜜蜂蝴蝶振翅輕落,撩人的香味在溫潤的春風中彌散,同學們空閑時便在不遠處的廣場放紙鳶,喧鬧著、奔跑著放飛青春的翅膀,這儼然便是一幅季春鬧鳶圖嘛!
喜歡校園,那是因為它隨我而動。生活橋上各院活動豐富多彩,琴棋書畫的展覽更是引人駐足留戀。周末,同學們在橋上辦起了一個個小賣場,有學習資料、精品書籍,有益智休閑的游戲聲樂,有獨具特色的活動比拼,還有花木盆景、生活用品的攤位……大家在這里早早地體會著實習與創業的樂趣,辛苦與汗水的背后是歷練與磨礪的收獲,是校園給了我們這樣一片天——一片展現自我與創新自我的春天。
喜歡校園,那是因為它愛的真切。我們雖不能給你幸福的一生,但可以給你一雙溫暖的手。校園里到處是春天的使者,cuba志愿者報名處的人流不斷,一批接著一批,那是大家在展示校園的熱情,我們衷心的希望每一個在我校比賽的運動健兒滿載而歸;無償獻血處,大家秩序井然地排隊,沒有絲毫猶豫,挽起袖子的是一張張笑臉,“只要多幫助幾個人就好”,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支教助貧處,一群知識分子骨干積極宣傳,熱情講演,他們聯系著一個大家庭,在這里我們都是炎黃一家人……一路走著,感動也在渲染著每個校園的人兒,沒有痛與淚,因為我們愛得深沉。
初夏在汗水中躁動,前面的路還很長,我們會謹記“登高必自”的校訓,用實力譜寫青春的旋律。相信在山農校園人的攜手奮進下,我們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六
愛國,這個詞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什么是愛國?怎樣做才算是愛國呢?這一個個問題閃爍在我心中。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終于明白了……
愛國,顧名思義,就是熱愛祖國的意思。怎樣做才是愛國呢?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愛國。比如:一個老師,管好自己班上的每一名同學就是愛國;一個工人,加工好自己的每一個零件就是愛國…… 而作為初中生的我,自己該做的是什么呢?愛同學、愛家人、愛班級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愛同學,就是和同學分享。用片中的話說,就是:“你有快樂的心情,與同學分享,就等于快樂加倍;你有優秀的成績,與同學分享你的智慧,就又造就了一個好學生!”學會與同學分享,就要從平常的小事做起,在同學打飯排不上隊時,遞給他一個面包;在同學不會做某事時,上前為他指點迷津…… 這都是愛同學的表現。
愛家人,就是替家人承擔。在家里,不能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要替家人承擔,幫助家長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盡量讓家長少操心,別讓他們在外工作很長時間之后,回到家里還要忙很多家務,不得休息。
愛班級,就是為班級爭榮耀,為班級服務。該自己值日的時候,要認真、不偷懶;當班級需要自己的時候,要挺身而出,不推脫,并且努力把班級委托的事情做到最好;在平時,遵守課堂秩序,上課認真聽講,自習課不說話,不亂動,不影響他人,認真自習…… 這就是愛班級的表現。
不要想著愛國有多么遙不可及,愛同學、愛班級、愛家人,就是愛國!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五一口號啟示 五一口號感懷篇七
讀了《我和我的祖國》一書,我心潮澎湃,禁不住想問大家:“你愛祖國嗎?如果愛,那又應該怎樣去愛呢?”你也許會說:“這樣的問題還需要回答嗎?”是的,嘴巴上回答人人都會,但是行動上要回答好,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帶著這樣的問題,我決定去問問我的家人。
當時媽媽正在做飯,我問媽媽:“你愛祖國嗎?”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當然愛啦!”我問她為什么,她說:“遠的不說,你看這次新冠疫情,我們國家把咱們保護得多好!再看看現在還生活在病魔下的其他國家,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嗎?”我聽了,深深地點點頭。媽媽是個小學代課老師。十幾年前,她第一次代課的時候工資才三百多,現在工資也才一千多,工資應該很低了,可媽媽卻沒有絲毫嫌棄這份工作,并且樂在其中。我佩服她這樣的愛國方式!
爸爸本來在深圳工作,每到小長假、寒暑假都可以回家和我們團聚。后來調到更遠的東北——遼寧沈陽。一到冬天,那兒便下起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冷得很。有人可能會想:下雪,不是很好嗎?還能打雪仗,我們這兒想下雪都不行。那是你沒真到那兒去,玩雪當然好快樂,但人不能天天玩吧?你得天天上班哪!從宿舍到工廠,全身穿上厚厚的衣服,裹著厚厚的圍巾,在寒風中行走,我覺得爸爸好可憐。但爸爸也喜歡這份工作。我跟爸爸視頻,爸爸正在吃飯:“爸爸,你愛祖國嗎?”爸爸笑著回答:“愛呀。怎么突然問這個問題?”我神秘地一笑,說:“不告訴你。我很忙,沒時間跟你聊,我還得去采訪爺爺奶奶呢。”沒等爸爸答應,我就掛了電話。
爺爺奶奶家離我家有兩三百米遠,我來到他們家,看見奶奶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們聊了一會兒我就開問了:“奶奶,您愛祖國嗎?”奶奶笑著回答:“當然啦,現在國家對咱們這么好,只要60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有養老金。能不愛嗎?”我看見奶奶的笑容從眼睛彌漫到雙頰,再到嘴唇,一下子漫上了整個臉。她在笑容里回憶起以前的生活來:
“奶奶我呀生了五個孩子,當時可是連飯都吃不飽哪,經常用番薯渣墊肚子。你爸爸他們啊都不愛吃,我們也不愛吃啊,那是喂豬的東西,吞的時候都會割喉嚨。可是不吃啊,肚子餓得更難受,你就得逼自己吞下去。”我心里有些納悶:“是你們以前都不會掙錢嗎?很懶是不是?”奶奶急了:“哪能呀?大家可勤快了!每天都是累死累活地在地里干活,可是掙不到幾個錢。糧食收割后,還要交一部分給國家,所以大家都吃不飽。種的菜得步行到20多里以外的城里去賣,換回來那么一丁點的救命錢。除了這些,再也沒有什么賺錢的路子了。哪像現在政策這么好,不但不要交糧了,國家補貼給我們。可是,現在的人不懂珍惜啊,那么多好田好土,都荒了,可惜了——”
說到這里,奶奶長嘆一聲,她收起了笑容。現在大家的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多虧了國家這么好的政策!我想:作為中國人,肯定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祖國。我愛祖國,祖國讓我們不再挨餓,祖國讓我們不再受難,祖國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爺爺奶奶都已經70多歲了,但依然沒閑著,奶奶每天都去種菜、澆水,等菜成熟后再收起來,讓爺爺騎著單車去馬鞍山賣。有時候爺爺還去外面撿很多瓶瓶罐罐、廢紙銹鐵什么的回來,再拿去賣。他們是一刻也不得閑,我想,勞動應該是他們最大的樂事吧。要是我能給他們神力,他們一定還會把荒了的田全種上。
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從家人的行動里,我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