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敬老院篇一
20__年12月16——20__年12月20日(具體時間視天氣情況而定)
活動地點:
奉化加貝超市(大成路)
活動總負責人:
周培芳
活動攝影:
各班主任
活動對象:
全體大班段幼兒
活動目標:
1、學習獨立購物,提高合理消費能力,積累初步的理財經驗。
2、看懂貨物價格,理解貨物符號的表示方法。
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4、通過為身邊的親人購買禮物,激發孩子的感恩之情。
活動重點:
1、學習為身邊的親人購買禮物,懂得感恩之情;
2、物品的標價方式。
活動準備:
1、事先踩點、確定路線,與超市工作人員做好溝通,確?;顒拥陌踩浴?/p>
2、園部發家園通告知家長相關事宜:給孩子穿園服、每位孩子準備20元人民幣。
3、每班事先聯系5位家長協助此次活動。
4、活動在上午時段進行,幼兒用完早點,9:20準時等候出發,10:30回園用中餐休息。
按照:大四班周一開展活動、大一班周二開展活動、大二班周三開展活動、大三班周四開展活動、大五班周五開展活動。
5、談話,交代購物地點——購物過程——注意事項。
6、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出示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中國人使用的錢幣叫人民幣,知道其正確面值(錢幣上的數字),有什么用處。
活動過程:
1、介紹超市場景、商品和價格(標價簽)。提出購物要求:每人20元錢,在超市買商品。一位教師或家長負責帶領5名幼兒進行購物,最后集中在收銀臺進行結賬。
2、回園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購物過程,計算自己花去多少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剩余嗎?打算送給誰?
3、將自己所購物品統一放于書包柜內,與家人一起共同分享。
備注:各班請五位家長參與此項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敬老院篇二
一、活動背景
校園對于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都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在孩子的時間表中,白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而我們的學生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學校呢?我們進行了一項測試——讓學生說出校園周圍樹木的名稱。測試結果使人出意料:絕大部分學生平時似乎對花草樹木津津樂道,可現在面對學校三十幾種花草樹木卻只能叫出2——3種,多一點的也只能叫出5——6種。針對這種知識與實踐脫節的情況,我們決定從認識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入手,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學校。根據六年級學生知識儲備不豐富,掌握、處理信息能力弱,但卻好奇、樂學的特點,以“校園綠化情況的調查”統計表格為依托,充分考慮相應的季節特征、活動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參與性及實踐性等因素,特設計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二、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校園里的花草樹木,能叫出它們的名稱。
2、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并能說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3、能有目的地、具體地了解幾種樹木的生活習性、特征及用途。
4、學習制作樹葉標本和樹葉貼畫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請教、合作、收集處理信息、語言表達的能力。
2、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獲得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
2、激發學生熱愛學校、保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三、活動內容
1、認識學校里和周邊的花卉和農作物。
2、收集有關資料。
3、收集樹葉,制作樹葉標本和樹葉貼畫。
4、當一次小導游:以“美麗的校園”為題,把自己的學校介紹給大家。
5、結合冬天,當一次“護綠小衛士”。
6、學習寫導游詞、小短文。
四、時間安排
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為主,大約用2—3節課。
五、實施進程
(一)認識校園里的花草樹木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請教、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校園里的花草樹木。
2、交流調查結果。
3、核實、校對調查結果(以集體為單位,有序地進行,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已認識的花草樹木及在調查過程中遺漏或還沒認識的花草樹木)。
4、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5、將調查結果作統計,并學習用表格的方式表達統計結果。
(二)爭當“護綠小衛士”
1、討論:
(1)冬天到了,樹木怎樣過冬?
(2)為什么冬天要給樹木刷石灰水或綁繩子?
(3)如何給樹木刷石灰水?
2、學生活動:“護綠小衛士”——給樹木刷石灰水。
(1)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用刷子沾石灰水,以1米為界,向下均勻地刷。
(2)根據學校樹木的數量,合理安排,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合作進行。
(3)操作時,應提醒學生不要把石灰水弄得到處都是。
(4)活動結束,要求學生把工具洗凈,收拾并歸位。
3、活動總結:
(1)學生交流匯報本組活動情況。
(2)交流活動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動為內容,讓學生把活動過程記錄下來,題目自定。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 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方案敬老院篇三
一、活動背景:
20__多年前,孔子提出大同理想,設計了人類理想社會的基本范式。進入新世紀中國領導人繼承和弘揚了孔子的大同理想,對其進行現代的詮釋,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并努力使之從理想轉向實踐,把她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最終目標,從政治、經濟、思想道德各個層面具體勾勒和諧社會的圖案。孔子提出大同理想對當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寶貴的借鑒意義。伴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就此問題我們對老年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作出一系列詳實調查與研究(包括農村與城鎮老年人生活精神狀況做出對比,五保家庭生活與有子女贍養的老人作對比、農村分散供養的五保家庭與敬老院形式集體供養的老人生活做對比等)。
二、活動目的、意義和目標:
活動目的:展現大學生良好精神風貌。
活動意義:大學生學有所成回報社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適當的可參考資料。
活動目標: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為國家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可實施性參考資料。
三、資源需要:
人力資源:
1、在碭山需要有接洽的人員,為小組提供食宿服務,聯系縣敬老院以及農村五保老人的的相關事宜。
2、主管宣傳方面的人員,把照片,資料作出詳實的記載;聯系好地方報紙,保證宣傳力度。
物力資源:需要調查問卷(100份左右)旗子、帽子(4頂)衣服(4套)。
四、活動開展:
目的地:安徽省碭山縣
時間:為期三天,一天在碭城敬老院,兩天到鄉下五保家庭
1、調查問卷形式,回來后統計數據
2、典型事例個別采訪的形式
3、給老人送去生活所需
4、帶去精神方面的文藝等娛樂
5、跟當地媒體聯系,做好協調
6、加工成文字材料,做好最后的`總結。
五、經費預算:
1、來回路費,每人次39元,預計39×4=156。
2、給敬老院老人買點水果、衣物等生活用品,預計80元。
3、4頂帽子20元左右。
4、吃飯、住宿3×4×20=240左右。
5、調查問卷100份左右,一面旗子,衣服3套(由學院提供)。
6、總計496元左右。
7、活動的各項費用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周密的計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六、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1、安全問題。
2、注意大學生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