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0多年如一日,立足社區崗位用心用情用力為居民服務,不斷創新社區工作方法,組織居民共建美好社區,成為社區帶頭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精選5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篇1
鄭翔,女,中共黨員,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書記、主任。
從事社區工作十多年來,她帶領社區創下20多個全市“第一”,把文昌花園社區從一個拆遷大社區建設成為全國和諧示范社區。
鄭翔創新工作方法,總結了48字“社區工作法”。她與轄區重點困難老人、殘疾人結成幫扶對子,牽頭實施“家門口飯碗”工程,幫助社區失地農民、下崗職工在家門口就業。“路不平、燈不明、車難停、家不寧,只要撥打110,解決問題就是靈”,鄭翔的電話號碼被居民們親切地稱之為“社區110”。她還鼓勵社區居民成立了合唱團、揚劇票友社等35個社會組織,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大家生活更有質量。
鄭翔獲得“全國小巷總理”之星、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社區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是黨的____、____代表。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篇2
文昌花園社區老年人多,僅空巢老人就有近兩百位。一位居民跟鄭翔提出,出差時照顧家里的老人有點力不從心,如果能送到社區住幾天就好了。
恰好社區里有個賓館,鄭翔就找到賓館老板想談合作。老板一算不賺錢,不肯干。但鄭翔沒有放棄,她向街道申請了200萬的資金,盤下了這個賓館,最終在2011年率先辦起了揚州第一家社區托老所。
談及此事,文昌花園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桂香表示,“為了辦成這件事,鄭書記跑了好幾個月,我真的佩服書記身上的這股韌勁!”
2013年,社區又將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和異地養老相結合,打造了“四位一體”的為老服務綜合體,進一步將居家養老延伸到半托養老和全托養老。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區”的幸福晚年。
“一個人即便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繁忙工作之余,鄭翔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社區黨員干部力量發揮出來。她按照區域化黨建思路,根據從業特點、個人特長,鼓勵黨員“帶好一個家庭,帶優一幫鄰居,帶活一片區域”。
黨建帶動下,社區居民自發成立合唱團、舞蹈隊、健康加油站等46個社會組織,組織了28支民間服務隊、23支文化活動隊,現在社區志愿者隊伍已經擴展到1000多人。社區居民馬蘇楊說:“兒子想讓我搬到城里的小別墅我都不去,我們在這里生活得非常開心!”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篇3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二十多年來,鄭翔始終把社區的事當成自家事來辦,把百姓當親人,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
社區工作人員樂玥在疫情防控期間,和鄭書記接觸最多:“那時,鄭書記每天只能睡到兩三個小時。有一天,一大早她就在社區門口昏倒了。我趕緊跑過去扶起她,一問才知道那天她忙著協調各種事,沒吃早飯,血糖太低了。我們喊她趕緊休息一會,但她緩了一下又去忙了。”在樂玥看來,鄭書記身上仿佛有永遠使不完的勁兒,從來都不知疲憊。
每天在社區忙碌,讓鄭翔留給家人的時間變少了很多。2021年3月,鄭翔的母親病情惡化,同事們勸她回家陪陪老人。可是那段時間,既要落實疫情防控,又要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鄭翔實在走不開。幾天后,正在組織社區落實疫情防控會議時,鄭翔收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
未能見母親最后一面,成為鄭翔心中永遠的痛。幸運的是,丈夫和兒子給了她最大的支持。兒子李翰文對她說:“你是我成長道路上的榜樣,我和爸爸永遠是你堅實的后盾!”
今年59歲的鄭翔其實早就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但社區居民舍不得:“鄭書記是我們的驕傲”“她是最好的人,最好的書記”……
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見真情。鄭翔將繼續堅守在基層治理一線,帶著滿腔熱忱為民服務,“黨的____對社區基層治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和展望,我有很多的新體會和想法,還想再和大家一起去實現”。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篇4
鄭翔整天風風火火地忙碌著社區的大小事,用兩只“鐵腳板”、一副“熱心腸”踐行著“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的工作格言。正如她在工作筆記中這樣寫道:“小小社區,千頭萬緒,民事小事都是治理大事,做好社區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捧出一顆真心,與老百姓交心,才能得民心。”
去年9月16日晚7點,文昌花園社區里,一場居民議事會正在召開。50多名居民商量著垃圾分類房設在哪、垃圾幾點托運等問題。
“老小區人口密、空地少,大家‘寸土必爭’。”鄭翔說,這樣的議事會,最近開了不下10次,最終大伙兒達成共識:垃圾房向東北稍微移一些,垃圾拖運車輛在小區外圍作業。
鄭翔說,文昌花園社區有1.2萬人,能成為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全國文明社區,靠的就是不斷創新“居民自治+社會組織”服務模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引導居民共建美好家園。
去年9月1日起,《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有居民抱怨“扔垃圾變麻煩了”。鄭翔說,居民一時不理解很正常,陣痛期肯定會有。她逢人便說,垃圾分類堅持下去,眼前可見的是蚊蟲少了、環境整潔了,長遠看是造福子孫,何樂而不為?
為方便社區老人扔垃圾,鄭翔想了不少辦法。每天,一輛“流動垃圾車”走棟串戶,開到各單元門口,老人們將事先分類好的生活垃圾拎至樓下等候。小區老人習慣清早出門扔垃圾。為此,鄭翔與負責“流動垃圾車”的志愿者商量,把收運時間提前一點,真正打通了推廣垃圾分類的“最后一米”。
同事王婷感慨:“鄭書記想干事、會干事,也總能干成事。她干的事情,都是群眾喜歡的。”
現在在揚州,提到文昌花園社區,人人都豎起大拇指。截至目前,文昌花園社區先后獲評“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社區”“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鄭翔工作法”獲評“全國10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之一。鄭翔還先后獲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小巷總理之星”“全國模范小巷總理”等榮譽。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篇5
在平凡、瑣碎而龐雜的工作中,鄭翔深深體會到,社區工作沒有捷徑可走,但有大道可行,就是要時時處處落實好黨的政策,盡力把該做的事做好,既讓群眾滿意,也給黨員干部放樣子。
“對百姓的事,我們永遠不要說不,哪怕這件事不是你的分工。也不要畏難,先做了再說。”文昌花園社區工作人員樂玥對鄭翔的教導記憶深刻。2021年夏秋疫情防控正值關鍵期,肩負4200多戶居民疫情防控任務的鄭翔一度每天只睡2個小時。有天夜里,樂玥在跟鄭翔討論核酸檢測點位的安排,談話間,鄭翔坐著就睡著了。樂玥悄悄給她蓋上衣服。只過了約10分鐘,鄭翔猛地睜開眼睛,從椅子上彈了起來,抱歉著讓樂玥繼續談工作。“什么是優秀黨員,鄭書記就是。她不僅凡事想在前,還帶頭干在前。”樂玥說。
國家領導人強調,社區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要把基層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建得更強,發揮社區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為把文昌花園這個大家共同的家園建設好,鄭翔按照黨建區域化的思路,將全社區408名黨員劃歸14個網格特色黨支部,讓每個黨員有事做。“今年我們黨支部一個重要計劃就是服務社區的殘疾兒童,讓他們得到更多照顧和關愛。”社區居民張同元是社區老干部黨支部書記,他將今年黨支部的工作計劃報給社區黨委后,鄭翔當即表態:“老干部們讓黨的關愛遍及更多人,這樣的活動社區全力支持。”
讓每個居民都有服務他人的舞臺。鄭翔從社區黨員中選了30戶黨建觀念強、服務意識好的黨員家庭為中心戶,每個中心戶就近聯系1—10名黨員、30戶左右居民,由黨員“帶好一個家庭,帶優一幫鄰居,帶活一片區域”。受此帶動,社區居民自發成立了合唱團、舞蹈隊、健康加油站等46個社會組織,以及28支民間服務隊和23支文化活動隊。如今,社區又建立了“網格長+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志愿者”的服務網絡,讓黨員志愿者的電話號碼都成了“社區110”。群眾遇到困難,無論聯系上誰,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幫助。
“所有創新,都是為了把服務居民這件事做得更好。”從黨的____歸來,鄭翔創新形式把黨的“好聲音”及時送到群眾心坎上。在居民廣場、學校、企業……一有機會,鄭翔便開啟大會精神的宣講。居民、學生、職工……社會各界的人們圍在她身旁細細聆聽:“民生幸福是我們最大的奮斗目標,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黨的____報告中勾畫的宏偉藍圖每一筆都將惠及人民……”聽到動情處,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將黨的____精神落到實處,鄭翔已經踏上了新征程:“文昌花園社區正以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第一社區’為目標,用揚州之美、運河之韻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滋潤居民的心靈。我和社區黨員干部將繼續做好每件百姓事,履行好‘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諾。”
【江蘇“時代楷模”鄭翔同志先進事跡精選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年時代楷模發布廳張同志先進事跡(5篇)
2021時代楷模邱軍同志先進事跡感悟【精選三篇】
2022時代楷模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2021時代楷模邱軍同志先進事跡心得感悟
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