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育活動教案篇一
孩子進入大班以后,求知欲和探索欲都顯得尤為強烈。他們在獲取個體知識的同時也對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產生了高度興趣。針對這一現象,我們為孩子設計了與之相適的一系列主題活動。即將孩子在小班所掌握的個體事物的形態特征和中班已習得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直接聯系貫穿到大班的個體、群體與現象間的通感聯想中來。而本次教學活動則是該主題活動的第一分支--將視覺、聽覺和味覺三者初步進行通感聯想。
1、甜味和苦味的食品若干(如冰糖、銀杏等)
2、畫有“甜小姐”和“苦小姐”的卡片若干、油畫棒若干盒
3、樂曲《二泉映月》和《金蛇狂舞》的片段
教師請客,幼兒品嘗食品,幼兒邊品嘗邊和同伴交流,相互說說自己所品嘗食品的心理感受及其味道。
教師讓部分幼兒說出其所吃食品的味道及神態,并總結甜和苦這兩種味道來。
教師引導幼兒:如果讓你用顏色分別來表示這兩種味道,你想用哪種顏色表示?為什么?(幼兒相互討論,說出理由。)
幼兒在 “美食小姐”的身上畫出表示甜味和苦味的顏色(可以引導幼兒畫上一種或多種顏色并說出理由)。
待幼兒畫好后,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的理由說給畫面上的“美食小姐”聽,或說給好朋友聽一聽。
教師請部分幼兒說說自己配上該顏色的理由。
聽樂曲感知與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
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樂曲《二泉映月》片段,使幼兒能從該樂曲中感受其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師介紹此曲。
繼續欣賞第二首樂曲《金蛇狂舞》片段,幼兒感受與之相匹配的味道及其心理感受,教師同樣進行相關的介紹。
教師與幼兒一起舞蹈《金蛇狂舞》,結束。
(1)欣賞更多的樂曲,使幼兒感受不同樂曲中所蘊涵著的酸甜苦辣。
(2)圍繞該主題繼續開展活動,使幼兒能深入感知視覺、味覺和聽覺三者之間的互通性,并能在今后的實際操作中將其通感運用。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將味覺、視覺和聽覺三者初步進行通感聯想,初步體會味道、色彩和音樂之間的互通性,增進幼兒的感知能力。
2、繼續培養幼兒愉悅參與活動的熱情,并能在活動中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班語言教育活動教案篇二
1、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兩只老鼠體驗城鄉生活后的看法。
2、感受鄉村、城市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1、動畫、ppt。
2、了解過城市和鄉村。
㈠看動畫理解故事,講述兩只老鼠初次體驗朋友生活后的看法。
1、兩只老鼠這兩只老鼠是一對好朋友。分辨一下,哪一只是城市老鼠,哪一只是鄉村老鼠?你從哪里看出來?城市老鼠住在城里,鄉村老鼠呢?這兩個好朋友都想請對方去家里作客,你們猜他們會喜歡對方住的地方嗎?讓我們一起來故事里找答案吧。
2、觀看動畫提問:初次去朋友家做客,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喜歡對方住的地方嗎?那他們為什么不喜歡呢?城市老鼠到鄉村,鄉村老鼠拿什么來招待他?城市老鼠喜歡這些吃的嗎?他喜歡吃什么?城市老鼠住在怎樣的地方,但鄉村老鼠介紹的鄉村有什么?鄉村老鼠不喜歡城里又是什么原因呢?鄉村老鼠到城里時遇到了一系列什么事情?(問題只是預設,教師看幼兒回答隨機追問)
㈡結合已有經驗,向兩只老鼠介紹城市和鄉村的好。
㈢從兩只老鼠的再次體驗,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1、你們的介紹,真的打動了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他們覺得城市好,鄉村也好。他們決定再次去城市和鄉村體驗一下生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3、現在的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喜歡城市,也喜歡鄉村。你們現在是不是也想跟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一樣,去城市逛逛,去鄉村玩玩?以后如果再和爸爸媽媽去大城市或是農村的話,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也一定能發現更多城市和鄉村的好。
大班語言教育活動教案篇三
1、通過猜猜、談談、畫畫“畫謎”感知畫謎活動的有趣,并能用完整的語句,連貫地講述畫謎的內容。
2、發展幼兒觀察力和想象力。
1、畫謎三幅,分解示意圖,投影儀,簽字筆,畫紙
2、幼兒已了解一些動物知識。
1、欣賞,導入,激發興趣出示第一幅畫謎:你們看看圖上有什么?這幅圖和我們看過的畫有什么不同?導入畫謎的概念。
2、運用分解示意圖幫助幼兒了解畫謎的構成。
3、欣賞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辨別圖上有哪些物品,并任選圖上三樣物品說一句完整的話。例:太陽,女孩,跳繩——今天的天氣真好,太陽暖洋洋的,小女孩在外面跳繩真開心。
4、欣賞第三幅圖,看看重疊在一起的有哪些動物,怎樣更準確辨認是什么(將畫翻轉),說說其中的動物分別屬于哪一類(鳥類、哺乳、兩棲等),并找出哺乳動物哪里畫錯了。
5、幼兒創作畫謎。教師講解畫畫謎的要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6、幼兒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小結。
大班語言教育活動教案篇四
一次游戲課上,孩子們正玩得帶勁,教室外面忽然下起了雨,雨點打在玻璃窗上發出了“噼啪噼啪”的響聲,引起了孩子們的濃厚興趣。他們學著雨滴的聲音,有的還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模仿雨滴的姿態,這給了我創作的靈感,于是設計了這節綜合活動。
1、初步欣賞散文詩,學習象聲詞: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學會用象聲詞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并通過歌唱、游戲等活動體驗創編的快樂,發展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發熱愛大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評:整節活動從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來制定教育目標,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活動,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樹葉、荷花等圖畫若干,字卡“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各一套。
3、幼兒人手一份胸飾(樹葉、小屋、荷花、窗戶等圖案。)
(評:在教具的準備上,我精心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創設一種集音樂、動畫、圖像為一體的動態教學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此外為了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內容,我還準備了圖畫及胸飾,進一步豐富了幼兒的表象,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重點語句。)
一、音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聆聽下雨,觀看畫面。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下雨天,小朋友們會做些什么?”
“有一只小蝴蝶卻和小朋友做得不一樣,讓我們去瞧瞧!”
(評:開場白的設計很貼近幼兒的生活,一下子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課件中美侖美奐的畫面,教師簡潔的提問,充分調動了孩子了解的欲望,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告訴我下雨天會做哪些事情,在充分聆聽后,我將話題一轉,將孩子關注的焦點引發到小蝴蝶的身上。)
1、欣賞課件片段。
設疑:“小蝴蝶在做什么?它聽到小雨點發出了哪些聲音?”
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及用動作表現。
①欣賞課件,學習象聲詞: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引導幼兒為象聲詞創編動作。
(評:課件中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柔美的伴奏,使散文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把文學作品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深深地吸引了幼兒。一幅幅動人的、逼真的動畫畫面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司,使幼兒感受到了散文詩中象聲詞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所表現的動態的韻味。)
②尋找小雨點落下的地點。
師:“小雨點分別落到哪兒才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呢?”
幼兒思考并總結:樹葉上、鐵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評:這一環節,我結合圖片進一步深入設計問題,根據幼兒的回答逐步出示相應圖片,引導幼兒找出雨點落下的地點。)
③探索小雨點落下時的狀態。
師:“小雨點落在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么呢?”
幼兒討論、總結:是和樹葉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頭、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評:這一環節,教師肢體語言的提示和勸畫的直觀視覺,加深了幼兒的印象,幼兒很快就掌握了小雨點落到不同地方的狀態。)
三、學會創編兒歌《快樂的小雨點》,并能和演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小雨點》。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現兒歌內容。
(評:在孩子們通過交流討論,總結整理出重點語句后,我引導他們自己來創編兒歌,這樣做幼兒特別感興趣,記憶力、相像力得到了鍛煉。兒歌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兒很樂意用歌曲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兩只老虎》這一歌曲旋律,通過歌表演,進一步讓幼兒掌握兒歌的內容。)
四、音樂游戲:小雨點的旅行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及玩法。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游戲。
2、師生共同游戲。
(評:由于較長時間的靜坐欣賞,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開始分散,音樂游戲這一環節的設計再次把活動推向高潮,他們的情緒重新高漲起來,每個人都介入到了愉快的游戲中,自己尋找伙伴做游戲。這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合作能力。幼兒充分感受到了小雨點的快樂,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五、結束部分
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評:在本次活動結束時,我引導幼兒繼續去尋找大自然里美妙的聲音,擴展了幼兒的思維,進一步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主題得到了升華。)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2、通過多種形式(看圖書、上網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附:散文詩
聽雨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她舞著美麗的翅膀在屋子里飛來飛去,嘴里嘟噥著:“沒辦法出去玩,真沒意思。”蝴蝶媽媽慈愛地看著小蝴蝶,然后帶她到窗前,“孩子,你來聽,小雨正在唱歌呢!”“媽媽,你說什么呀!小雨點怎么會唱歌?”媽媽向她點點頭,閉上眼睛仔細聽。
小花蝴蝶高興地說:“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好聽的歌啊!”窗外,小雨還在輕輕地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靜靜地聽。
兒歌
快樂的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是和樹葉在玩耍;
小雨點,丁丁丁,落在屋上翻跟頭;
小雨點,吱吱吱,是和荷花捉迷藏;
小雨點,嗒嗒嗒,是和蝴蝶打招呼。
大班語言教育活動教案篇五
1、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養幼兒觀察和發現事物變化的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1、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芽。
2、種子由播種到發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春芽春芽起床,揭開小窗,伸出小手,要摸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