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簡短 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寓言故事篇一
青蛙畫天一天,青蛙聽說小熊很會畫小鳥,畫得栩栩如生,大家都夸他是畫家。青蛙很羨慕,他想:我也要成為畫家,小熊光會畫小鳥,沒什么了不起的,我要畫就畫的,我要畫天。
于是,青蛙拿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跳出井口,蹲在草地上,鼓起一對大眼睛,看了看天。天太大了,無邊無際。青蛙傻眼了,他無從下手呀。到底怎么畫呢?小青蛙低下頭來,他看見了那口井,他的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小青蛙“撲通”一聲,跳進井里,抬起頭,哈!天變小了,圓圓的,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青蛙高興極了,只見他提起筆,在紙上一揮而就,紙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天畫好了。小青蛙拿著自己的大作,一躍而起,蹦出井口,一邊揮舞著那幅畫,一邊大喊:“快來看啦,我會畫天了,我成大畫家啦!”
4.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
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簡短 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寓言故事篇二
周周喝水從前,有一種叫周周的鳥,長相十分的奇怪:它的頭又大又重,幾乎占了身體的一半,而尾巴是打著彎兒的。
一天,幾只周周在森林中飛。一只飛得比其它的同伴快的周周很驕傲,它發現了一顆大橡栗,立刻銜起來飛離了隊伍。它可不想和那群蠢笨的家伙分享。它離同伴越來越遠了,完全忘了長輩們的告誡――不能離開同伴。
當它玩得口渴時,立刻飛到到泉水邊去喝水。可是,它的頭太重了,一低頭就立刻向水中栽去!幸好,就在這危急時刻,另一只周周從這里經過,急忙飛撲過來,用尾巴鉤住它的尾巴,保住了它的性命。
從此以后,這只驕傲的周周再也不敢離開同伴了。因為它知道如果離開同伴了,它連喝水這一最基本的生存行為都做不了。
2.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
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簡短 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寓言故事篇三
穿井得一人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干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
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家的地里沒有水井,澆起地來全靠馬拉驢馱,從很遠的河汊取水,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住在地頭用茅草搭的窩棚里,一天到晚專門干這種提水、運水和澆地的農活。日子一久,凡是在這家住過莊稼地、成天取水澆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勞累和厭倦。
丁氏與家人商議之后,決定打一口水井來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多年的灌溉難題。雖然只是開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徑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進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個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過節一樣。當丁氏從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后,他們家再也用不著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里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
村里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無關其痛癢并不在意的。然而誰也沒有留意是誰把丁氏打井的事掐頭去尾地傳了出去,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以致一個小小的宋國被這聳人聽聞的謠傳搞得沸沸揚揚,連宋王也被驚動了。宋王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搞農田灌溉,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里多了一個干活的人手,但這個人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來的。”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說明,凡事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流言,以訛傳訛,造成視聽混亂。
3.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
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簡短 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寓言故事篇四
灰狼變木墩灰狼的頭上盡是包,為什么?偷東西被人家打的唄。
這天,灰狼找到了一個巫師,從巫師那里學到了一句能夠變身的咒語。
灰狼來到路上,念起咒語,立刻把自己變成了一只氣球躺在地上。一會兒,熊大叔路過了:“哪里飄來的一只氣球呢?”他撿起“氣球”,把它帶回了家。
半夜里,“氣球”念起咒語,把自己變回了灰狼,他吃掉了熊大叔的半桶蜂蜜,然后逃跑了。
第二天,灰狼念咒語,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鈴鐺躺在路上。一會兒,鵝先生走來,他撿起“鈴鐺”帶回家:“我太太下了好多蛋,我就快做爸爸啦,這鈴鐺帶回家給我將來的孩子們玩吧。”
半夜里,“鈴鐺”念咒語變回了灰狼,一口氣吃掉了四個鵝蛋,然后逃跑了。
第三天,灰狼來到路上,遠遠地看見山羊大爺走來,他立即念咒語,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木墩。一會兒,山羊大爺走到了“木墩”前,“真結實的一個木墩,我搬回家當凳子坐挺好。”他抱起“木墩”回家了。
半夜里,看山羊大爺睡著了,“木墩”念咒語想變回灰狼,可是,他念完咒語后,不但沒變回灰狼,卻傳來了一個聲音:“盡做壞事不做好事,本咒語只能使用五次。”
“木墩”大吃一驚,使勁念咒語,沒用,咒語真的不靈了。
“木墩“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木墩,被大家坐來坐去。
5.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
一年級小學生寓言故事簡短 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寓言故事篇五
感恩圖報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
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
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么樣的船槳那么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
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
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么會來這里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里。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蚯胛榻?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
伍子胥帶著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蚧鈄諾鄙洗蠼?軍。我怎么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回去。
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漁郎的爸爸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
感恩圖報的意思是:感激別人的恩情而想辦法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