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閱讀盧溝橋的獅子教案篇1
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后,我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認為有以下優點和不足。
1、合理使用多媒體。在教學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前,我播放了《盧溝橋事變》視頻,渲染氣氛,升華了情感,學生更能感受到盧溝橋是歷史的見證。在學完課文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會認的字、閱讀理解題和有關盧溝橋的資料,增大了課堂容量,節省了時間。
2、創設情境,訓練說話和寫話。盧溝橋的獅子大大小小,形態各異,富有情趣。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那只頑皮的獅子,發揮想象。走進獅子們的內心,用語言表現獅子們內心想法和活動,去體會獅子們的趣味和情趣,使獅子們“活”起來。在說話時,我這樣啟發:“小獅子還可能是什么樣?好像在干什么?學生迅速主動地模仿課文句式“有的??好像??”說話。接著讓學生動筆去寫。這樣就落實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
3、有效地指導朗讀,培養語感。在指導朗讀“有的獅子依偎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時,學生一開始沒有讀出安靜詳和的語氣來,我就在一旁輕輕渲染:“它們都睡著了,可別去吵醒它們呀!誰再來讀讀?”這一指導如行云流水,自然就水到渠成。
存在的問題:
1、時間分配不合理。在訓練學生用“有的,好像”句式說話過后,我展示了盧溝橋獅子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了,欣賞的時間有點長,使寫話練習的時間少了,有個別同學沒寫完我就接著往下講課了。
2、自己的課堂語言不夠豐富,少數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今后要善于從多角度從多方位來引導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年級閱讀盧溝橋的獅子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把閱讀、觀察、想象結合起來,了解盧溝橋獅子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1、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想象獅子的形態。欣賞生動的句子。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想象獅子的形態。
2、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形態,想象獅子的形態。
教學準備:有關“7、7”事變的資料,幻燈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由學生根據課下查找的資料對"盧溝橋"進行簡要的介紹。
在北京城西南十幾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盧溝橋"。它始建于1189年,橋的總長265米,有241根望柱。因為橋上雕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而馳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馬克·波羅稱贊"它是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橋。"它更因抗日戰爭由此開始,而成為一處革命紀念地。這座橋就是盧溝橋(板書課題)
二、觀察第一幅圖畫
1、仔細看圖,橋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順序說一段話。
3、談一談你對盧溝橋的印象。
三、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然后填空。
(1)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們介紹了__,接著講了,最后講了。
2、完成思考題及填空后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后明確:
(1)本文主要介紹了盧溝橋的獅子的形態。
(2)文章先向我們介紹了盧溝橋的特點——獅子多,接著講盧溝橋上的獅子姿態萬千,最后講盧溝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4、按敘述順序進行分段并說說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紹了盧溝橋的特點。
第二段:(2-3)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第三段:(4)盧溝橋是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5、認識歇后語
出示:"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
(1)歇后語分為前后兩部分,仔細觀察,看看這兩部分有什么關系?
(前一部分像謎語的謎面,后一部分像是謎語的謎底。后一部分是為了解釋說明前一部分)
(2)你還能說出幾個歇后語嗎?
(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四、朗讀課文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通過讀文,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萬千。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盧溝橋上的獅子都是什么樣子。
二、自學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學提示:
1、"這些獅子真有意思"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的?
2、細讀描寫獅子"形狀"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寫了獅子哪幾種形狀,你認為哪種形狀最有意思?為什么?
3、作者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號?
(二)小組討論。
(三)全班交流:
1、指讀第二自然段。
2、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這些獅子真有意思"作者是從大小、形狀、神態來寫的。
(2)細讀描寫獅子"形狀"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寫了獅子哪幾種形狀?你認為哪種形狀最有意思?為什么?
有的:蹲坐長吼
有的:低頭聽
有的:偎依熟睡
有的:藏游戲
有的:按淘氣
(在討論學習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親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親熱地緊挨著。這里是指小獅子緊緊地挨著媽媽,緊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學生談一談"你認為哪種形狀最有意思?為什么?"
引導學生領會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詞造句、合理想象使這些石獅子活靈活現,引起讀者興趣。
師引讀第二自然段:
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它們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師小結:作者就是這樣把自己看到的,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盧溝橋的獅子有哪些特點呢?(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3)作者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號?
盧溝橋的獅子形態萬千,遠遠不僅僅這五種形態,這里的省略號表示還有許多形態不一的獅子。
發散練習:你能通過想象,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說一說盧溝橋上還有什么形態的石獅子嗎?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讀到這里你想到什么?
(盧溝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
三、學習第三大段
1、過渡:盧溝橋揚名于世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獅子,這其中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不應該忘記的原因。
2、齊讀最后一段,思考為什么"盧溝橋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3、由同學根據課下查找的相關資料談一談"七七事變"的起因、經過、結果。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查詞典,聯系"七七事變"理解"挑釁"的意思。
(挑釁:故意制造事端,挑起沖突。這里是說日軍找借口生事端,企圖引發沖突或戰爭。)
4、有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
師:《盧溝橋的獅子》一課具體地寫了獅子大小不一、形態萬千的特點,使我們從這些特點中體會到:這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七七事變"對我們國家的影響也很大,因此使盧溝橋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這座橋同時代表了中國人民不畏強 暴的精神。
三年級閱讀盧溝橋的獅子教案篇3
北京有句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這座獅子多得數不清的橋,建于1189年。這是一座聯拱石橋,總長約266米,有28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要不仔細數,真是數不清呢。
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幾厘米,甚至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著遠方長吼;有的低著頭,好像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有的小獅子偎依在母獅子的懷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獅子藏在大獅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戲;還有的小獅子大概太淘氣了,被大獅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真是很難數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經數清了,總共是501只。
盧溝橋是“七七事變”的發生地。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向中國 軍隊挑釁,駐扎在宛平的中國 軍隊奮起反擊。抗日戰爭從這里正式開始。正由于這件事,盧溝橋成了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