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一
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日益成為我們每個家長的共識。近年來,二實小以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為目的,開展的假期親子共讀活動,使我們全家人受益匪淺,我們的孩子張子陽也越來越喜歡讀書。
我們家崇尚“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從學校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首先,我們盡量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么”,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舉趣,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他以前不感興趣的領域,探索的樂趣,拓寬了他的興趣面,以此類推,形成良好的循環。對每個孩子來說,書本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領孩子去閱讀,讓他們發現閱讀是一種有趣的、愉快的經歷。激發他們讀書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來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書的世界里,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書,使我們家長由對孩子教育的無知變為略知一二,使我們自己的事業起飛,使我們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于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其次,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可以不急著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他回答,啟發他主動思考,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可以耐心的解釋,可以激烈的討論,彼此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縱深發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資料,再看書,尋求最佳答案,這樣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悅誠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時,家長也增長了以前沒有關注的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達到了和孩子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目的。
我們還需要做到持之以恒。每日為工作和家務勞碌的我當初只是在業余時間和心情好的時間陪孩子讀書,沒有持之與恒。后來,在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后,為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在假期里,每天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我是利用晚飯后,與孩子一起共同同閱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后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一起讀書有很大的好處,我們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和孩子貼的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于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對于父母來說,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么,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長,而不只是被灌輸屬于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收獲,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師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帶領孩子們、陪伴孩子共同攀登成長的階梯,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二
寒假里,與碩碩一起開展讀書比賽活動。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看到娘倆或坐或臥于床上看書的身影,那一刻,家里安安靜靜地,心中卻是滿滿的踏實。我喜歡讀書,碩碩也喜歡,也可以說,碩碩愛讀書,給了我讀書的動力,讓我每天可以把讀書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每一天不放棄。能夠從每天的繁忙工作、日常瑣事中抽出時間,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品味著那一句句充滿著愛的文字,或者思索著一段段人生的體驗,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喜歡讀書,喜歡讀小說,那種細細流淌于字里行間的動人情愫,總是可以撥動我柔軟的心房;喜歡讀散文詩,精雕細琢的語句中的脈脈溫情,文辭俱佳的篇章,總是讓我沉醉,不由自主地再三咀嚼文字的芳香;喜歡讀《明朝那些事》,在作者的幽默調侃中,一個個故去的歷史人物就這樣形象鮮明的浮上我的腦海。但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和兒童作品為伍,在一本一本的兒童讀物中流連,并要時刻搜集問題的答案:舒克駕駛的是什么?皮皮魯最喜歡什么?埃米爾闖了什么禍?面對著碩碩狡黠的問題,我只能在一次次的細細翻閱后,然后和他進行非常嚴肅的“深度交流”,諸如:埃米爾為什么會把頭塞到罐子里?埃米爾一共雕了多少個老頭?埃米爾最喜歡干的事情是什么?每次我們娘倆都會針對一個個問題進行認真地交流,然后在書中翻閱答案。這樣的游戲讓碩碩樂此不疲,而我也很配合地完成著一次次比試。
有時候想想,覺得媽媽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職業,她不僅僅需要愛心、耐心、健康的身體,還需要智慧的大腦,唯有此,才可以震住那個雖然屬于自己制造卻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孩子,才可以保護那個如小牛犢般尥蹶子卻傷人傷己的寶貝,才可以在眾人都將他拒之門外的時候,充滿微笑地對他說:“來,到我身邊來”。
《淘氣包埃米爾》這本書是我和碩碩在寒假中完成共讀的一本書,文中埃米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值得尊敬的母親。在整本書中,埃米爾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用一次次變本加厲的淘氣,成功地讓周圍的人討厭自己,而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爸爸因為他的淘氣幾次發飆,莊園里的人們因為他的惡作劇而對著他連連感慨:“天哪,天哪”,似乎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壞事,女仆麗娜也希望他可以早點消失。只有媽媽始終認為埃米爾以后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媽媽每天為他記日記,哪怕是那些淘氣的事情,媽媽記住的是孩子受到的懲罰會不會感到委屈。雖然文中對媽媽的筆墨不多,但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媽媽對埃米爾的愛。
媽媽的愛就是黑暗中的那縷陽光,它讓埃米爾保持著善良的心,它讓埃米爾成為一個雖然淘氣,卻努力幫助身邊人的孩子。面對別人的嘲笑、厭惡,埃米爾始終是陽光的、快樂的。因為他有一個在他受懲罰時,將他藏在木工房里的媽媽,堅信他長大成人后可以很厲害的媽媽。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變成什么樣,始終對他抱有信心,始終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說:孩子,你很棒,我相信你!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三
《小王子》是一部世界經典童話,這部作品雖短,但其藝術魅力是一般童話無可比擬的,它樸實無華,既沒有離奇的情節,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故事在平淡中展開。飛行員因飛機發生故障降落在沙漠中,遇見了小王子,小王子生活在一個很小的星球上,后來他去了許多不同的星球旅行,最后來到了地球,并帶著飛行員找到了沙漠清泉,讓飛行員明白了許多道理。
小王子是智慧和真理的源泉,他讓我們明白了不能光看事物的外表,還應該用心靈去感受萬事萬物的美。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四
自從女兒踏入培新小學這塊沃土,就快樂地沐浴在"親子共讀共寫共成長"活動中。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既能幫助孩子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又能讓孩子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而通過"親子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僅能及時握孩子的閱讀情況,還能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在此,我把我與孩子"親子共讀"中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共勉!
首先,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剛開始的時候,讓孩子選擇其最愛看的書籍,她愛看什么,就讓她看什么,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得有一次選書的時候,我為孩子挑了一本自認為很好看,很有意義的書,滿以為她會歡喜的接納,結果,她隨便翻了一下,說:"這有什么好看的,我不喜歡。"最后,那本書就一直靜靜地躺在家中的書桌上。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你不能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強加于孩子,否則,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叛逆心理。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錯別字一定要及時幫孩子糾正,不認識的字,或者不懂的詞語一定要借助字典,還要讓孩子養成邊讀書邊動筆的習慣,做好讀書筆記。遇到好詞好句一定要摘抄到一個專用本子上,還要背會,記在心里,不斷豐富孩子的詞匯量。
再次,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做到表率和榜樣。一到讀書的時間,一定要與孩子一起靜靜地閱讀,并持之以恒。"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頭腦。""一個沒有書的家,就像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這些名言不就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是學生提高能力,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雖然有時我很忙,往往做不到和孩子共讀,但是我絕不會停止我的腳步。
來吧,讓我們大手拉小手,共同度過美妙的閱讀時光。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五
親子閱讀家長感言,從去年算起,我們陪孩子親子閱讀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回頭看一看,頗感不容易!欣喜的是我們家長的心血真的沒有白花,真得要感謝學校引導建立了這個親子互動教育的好平臺,而且,這種潛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長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堅持之后才能夠真正體會得到。
經過這么多次的親子互動式閱讀,我們已經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明顯的轉變:由被動變為了主動,由主動變為了自覺,由自覺變為了自發。現在的小家伙呀,早就改掉了回家沒事就看電視的習慣,總喜歡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里靜靜地看書;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小家伙就老喜歡把書中看到的有趣內容講給大家聽,還經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詞句,有模有樣的,頗有一定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推理層次。閱讀,這個認知世界、吸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現在已經逐漸融進了孩子的興趣世界里。
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天下的父母親,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教育好,可是,如果不擺脫成人的眼光,不共同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世界里,不與孩子互動,不用心去摸索合適的方法,不去引導激發孩子的潛力,是很難體會到幼兒親子教育真諦的。在共同閱讀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幼兒閱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這里略拾幾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首先,面對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對幾歲的孩童來說,初期的生字生詞較多,較長的文章很容易讓孩子厭煩,講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適得其反。除了耐心解釋之外,我們摸索了一些辦法,比如:給孩子提一些有趣的問題,模仿不同人物使用不同的有趣語調和滑稽的動作,pk式閱讀(游戲定角色,一人讀一節,誰讀錯或沒讀好就受罰)等等,收效比較明顯。
其次,就是如何讓孩子讀流利。我們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先認字后理解意識,而且擔心念錯,因此停頓較多,詞句不連慣,如果讀錯就立即糾正的話會加劇這種現象。于是,我們鼓勵他消除顧慮,大膽地用詞語聯想的方式閱讀,孩子試后會流利許多,只是漏字和錯字多了一些,我們沒有再如以前一樣當時打斷糾正,而是改成了讀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錯。
另外,我們意識到,得要選擇適合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書籍。對于三年級以下的學童,成人的感受、華麗的語句、復雜的邏輯思維,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晦渥難懂,而且,純文字式的書籍不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接受,如果讓孩子自已選擇書籍,他們更喜愛以漫畫方式為主的課外書。總之,親子閱讀,不是形式,需要家長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實踐;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引導,用心去激發!相信,每一次用心地參與,都會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發光點!都會感覺到了親子閱讀的魅力!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六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有著他們自己的思維想法,很多孩子都很怕和父母溝通;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和女兒分隔兩地,女兒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著,我和女兒的交流基本就靠通信。我一直都還比較自信我和我女兒之間沒有太多的隔閡,我總是希望她不只是把我當成媽媽當成長輩,我甚至不希望在女兒面前呈現出高高在上,威嚴不可抗拒的姿態。如果我能成為女兒最好的朋友,那將是我最為自豪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尋求和女兒之間的共同愛好。
前不久我給女兒買了一整套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書籍,從那以后女兒每次打電話就會跟我說書里面有趣的事情,我很是好奇這書到底寫了些什么那么吸引女兒的眼球于是我開始在網上下載書籍里的內容和女兒一起經歷馬小跳和他同學的那些事,終于我知道了為什么女兒如此的喜歡這樣一本書。作者楊紅櫻的寫作宗旨是“要把快樂還給孩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雖然作者把馬小跳描寫成了一個差生在大人眼里甚至是壞學生,但是他善良,有愛心、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這套書籍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去看一看,在這套書籍中也許我們可以從馬小跳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一些身影。首先超前的兒童觀什么是平等、獨立、快樂、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作者強調要把孩子當成孩子站在他們的立場用他們的思想看待問題,不居高臨下、不說教這就要我們做父母的蹲下身子和他們真誠的探討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出現問題和犯錯的時候喜歡用一種我是你父母我說什么都是對的,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態度跟孩子溝通總是以失敗告終,讓孩子在違心下向父母投降;女兒每次考試完都會如實的向我通報她的成績,有時她的成績還不錯的時候我總是不吝嗇對她的夸獎你很棒,但是你還可以更棒,這時女兒很是自豪也很是謙虛的回答我下次我會更努力的媽媽;如果她那次考砸了,我也不會亂加批評原本女兒難過自責的心里就傷痕累累難道我還忍心讓她更加難受嗎?我總是安慰她寶貝盡力就好下次我們努力,這時女兒心里的壓力會減少很多;其次在這本書里楊紅櫻作者巧妙的把孩子的心理理念都融入到了她的書中讓孩子一讀就懂,一下可以讀很多本,這也讓孩子們從另一方面產生了讀書的成就感,從而也增強了他們的閱讀能力;楊紅櫻作者由于她曾經也是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正是她有著有扎實的生活積累以及這樣的投入、專注和設身處地,她筆下的“馬小跳”才寫得如此充滿童趣,輕松活潑,詼諧幽默,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甚至著迷。
其次在孩子們的眼中,馬小跳是一個充滿兒童天性、快樂、陽光的形象;作者把生活中這樣一個馬小跳由她的筆下寫入書中讓孩子們在讀的時候產生共鳴。還記得有一次女打電話問我:媽媽你說孩子是學習好還是快樂好那個更重要,要如實地回答。不難看出女兒在問這一問題時內心的糾結,要如實的回答這句話其實在她心中的天平有了質疑,請問作為父母那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樣樣都好,就像女兒說的一樣“不可能什么都優秀,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如果連自己都不快樂了,怎么可能把學習弄好?”這是女兒的原話,這時我真的很欣慰女兒有這樣的想法,后來女兒告訴我這是她讀馬小跳最大的感悟。
其實健康、快樂對于女兒來說才是她和我們父母的最大愿望。我一直很慶幸我的童年就是遇到這樣的父母理解、幫助引導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會我的為人處事與人相處和睦友善,讓我在今天擁有屬于自己的事業、溫馨的家庭。所以說父母對于孩子正確的引導平等溝通是多么的重要。
我希望我的女兒在她的童年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的成長擁有自己的思想、擁有自己的空間,讓她的童年時代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
親子共讀材料親子共讀文章篇七
此刻的孩子大多獨生子女,自我優越感比較強,無論在家里還是學校,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去為他人思考。在讀了《給您一只金手指》后,孩子無意的言行讓我看到了這本書獨特的魅力。
我也把頭伸過去,睜大眼睛使勁瞧,果然,在青蛙脖子部位有條細長的印痕,就像一條圍巾。
“我涂顏色的時候從一邊開始涂,然后又從另一邊開始,涂著涂著,中間就剩下一條長長的地方沒有涂,我一看,很像條圍巾,我就想,還不如給青蛙圍一條圍巾呢!這天又下雨,小朋友們都穿了厚厚的衣服,小青蛙肯定也很冷,但是它沒有穿厚衣服,圍條圍巾就暖和多了”聽著兒子的解釋,想著老師的贊揚與鼓勵,真的,我心中涌起陣陣的滿足和感激。
孩子的愛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用心發現,用心引導。高爾基在給兒子的信中說:“給,永遠比拿愉快。”他期望自己的兒子能做一個懂得付出,對社會、對他人有奉獻的人。期望偉人的話和這本書一齊激勵著孩子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