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偉大的悲劇教案三課時 偉大的悲劇教案第一課時篇一
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關鍵語句,來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人類南極探險的錄像資料
生齊讀名言:頑強奮戰后的失敗和輕易獲得的勝利同樣可賀可敬!
導語 :是啊,失敗和成功應同樣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來,我們的記憶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說,歷史便是為他們而寫的,其實并非如此,千百年來,在人類征服自然界的各個領域中,都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失敗英雄,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來,讓我們隨著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顧那段光榮的歷史吧?。ò鍟n題)
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對同學們的預習情況作個簡單的測試,現在我們來進行:
第一個環節闖三關
第一關:你會讀了嗎?
拽(zhuài) 癲狂(diān)(kuáng) 吞噬(shì)
羸弱(léi) 凜冽(lǐn)(liè) 步履(lǚ)
告馨(qìng) 銷蝕(xiāo)(shí) 角(jué)逐
第二關:你了解了嗎?(多媒體展示南極探險資料)
關于南極,你了解多少?
(冷、冰天雪地、人跡罕至、荒無人煙)
第三關:你想到了嗎?
你覺得在南極考察,應該注意些什么?
(食物、路線、天氣變化、耐寒的動物)
恭喜大家闖關成功!接下來,我們進行
第二個環節熟悉課文
整體感知:
咱們分成兩隊雄鷹隊和猛虎隊比比看,哪隊最能干?
跳讀課文,注意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課文讀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他們真偉大;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永放光芒;他們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復述課文(可以單個復述,也可以幾個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
(課文主要寫了斯科特一行探險隊歷經艱險,即將到達南極點時,卻悲哀地發現他們競爭對手已經捷足先登了,只好喪氣地踏上歸途,歸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來的惡劣氣候,饑寒交迫,體力不支,最后一個一個悲壯的死去)
3.你覺得文中哪些細節令你難忘,說給大家聽聽。
(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大風雪天自殺事件;威爾遜博士在生命無保障的情況下,還拖著16公斤的珍重貴石樣品;斯科特海軍用凍傷的手指給親人寫信)
生評出獲勝隊,并做簡單的點評。
品味語言,談體會
讀讀喜歡的句子
剛才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大家拿起筆,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動的詞語或句子,并談談體會。
例如:
甲生:我感動的語句是:斯科特為挪威人阿蒙森作證;感動的原因是:斯科特誠實、守信,有強烈的英國紳士風度,能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
乙生:我感動的語句是:斯科特在死后,還象親兄弟一樣抱著威爾遜;感動的原因是:他們互相團結有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丙生:我感動的語句是:威爾遜在臨死之前還拖著16公斤重的珍貴巖石樣品;感動的原因是:他有一種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自選研究:
剛才大家都體會的挺深刻,那么在閱讀過程中,你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明白,咱們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咱們共同討論。
問問不懂的問題
課文的題目是偉大的悲劇,我們大家都知道,悲劇就是以悲慘的結局結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劇,為什么又蘊含著偉大兩字呢?他們付出這樣沉重的代價,為了什么呢?請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失敗之悲、死亡之悲、作證之悲、世人之悲)
2.偉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
(勇于探索,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誠實、守信、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熱愛他人)
3.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今天,大家都挺能干的,看著同學們的興致這么高,我們不妨一醉方休,一起走進智力測試宮創造性閱讀。
對哪道題感興趣,就說哪道題(多角度,有創意)
1.假如你是挪威探險隊員阿蒙森,當你通過衛星電視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極艱難的情景,你會怎么辦呢?
2.假如你是挪威國王,當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難的消息后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會為誰作書立傳呢?
是啊,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一切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敗的斯科特和勝利的阿蒙森呢?
偉大
斯科特(失?。?/p>
阿蒙森(勝利)
斯科特雖然在探索領域里失敗了,但是他這種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和愛國精神等,不僅是英國人的驕傲,而且是我們全人類的驕傲,人們以此為榮;他雖然在探險事業中犧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海灘拾貝:
聯系實際,說說你所知道的偉大的悲劇式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或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如:非典事例、抗洪事例等,他們都具有崇高的事業而獻身的精神)
同學們,你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新科技的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去開拓創新。因此,從現在起,就要樹立科學意識,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進行挑戰,讓斯科特精神在你、我、他成長的道路上永存!
偉大的悲劇教案三課時 偉大的悲劇教案第一課時篇二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節,體味關鍵語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體味關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查找有關資料,作者簡介,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解詞
1課時
一、導入
有人說:天上最難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難的事,是叩訪南極。千百年來,南極這個亙古長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著自己冰肌玉骨、絕世無雙的美麗,一面以其層層冰嶂、酷冷奇寒的肅殺之氣凜然回絕了人類無數次好奇的拜訪。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國能給予人類什么?人類又想從這荒涼的白色世界獲取什么呢?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想象,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表達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本文節選了斯科特一行從南極絕望而歸以至悲壯覆滅的部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
(一)、默讀全文,勾畫出文中你不熟悉的成語和字詞。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重點掌握以下字詞:
拽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步履 告罄 角逐
遺孀 堅持不懈 千辛萬苦 風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畏縮不前
魯莽大膽 念念有詞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與其……毋寧
(二)、第二次默讀課文,復述課文,理清故事情節。
復述要求:
1、 明確文章的寫作線索。
2、 抓住文章內容的關鍵環節。
3、 描述激動難忘的細節。
三、研讀賞析
第三次默讀課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動的語句,進行品評。
1、“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歷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癲狂。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在這些夢想全完了?!?/p>
明確:在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后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
但事實上作者本人并不這么認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的觀點。
2、“他們在那里發現的惟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p>
明確: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真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明確: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p>
聯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它們與顯示的嚴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這樣寫更加突出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沖擊。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p>
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贊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
問題組:
1、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著悲壯的一幕?
2、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具體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3、 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小組討論,共同研討問題,教師參與指導。
明確:
1、這可以從課文的最后兩句話中找到答案:“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弊鳛橐晃粋ゴ蟮淖骷?,茨威格想到的決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后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而悲劇,往往擁有著巨大的震撼力。按照這個標準,茨威格當然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意義,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2、首先是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堅毅,執著,為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探險需要團結協作精神,在關鍵的時刻為了保護同伴,有時要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無私的愛。
3、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作者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
五、教師小結
課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卻又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挪威人已經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地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
五、體驗與反思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聯系實際,談一談學習了這篇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六、布置作業
1積累字詞句
2寫一篇讀書筆記。
課后記:
1、本文題為“偉大的悲劇”,在教學時我主要是通過要求學生對重點語句的賞析來體會這幕“悲劇”的偉大之處。學生在認真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深入到了主人公斯科特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共鳴。
2、我認為本文重在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所以在教學時注重從斯科特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入手,通過一些重點語句的賞析來達到這一目的。
3、學生通過學習,對于英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4、在教授本課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一些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如果能多準備一些相關的影片資料向學生展示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偉大的悲劇教案三課時 偉大的悲劇教案第一課時篇三
“不是教教材,而是教能力?!?/p>
“不求回答最好,只求人人思考。”
“課堂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
1.自主閱讀,品味故事的生動性。
2.合作交流,感悟語言的潛在美。
3.探究主題,體驗情感的震撼力。
1.預習就是自學,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閱讀,它不僅僅是為了字詞,更主要的是對故事的整體感知。----自主中有方法
2.比較文本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進一步感悟語言,能利用文本外的資源加深理解,填補閱讀文本時的“淺”意識,從而突現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合作中講深度
3.拓展閱讀是為了學生在情感體驗上得到升華,加強學生思想的深度,達到體驗情感的震撼力。----探究中求完善
1.找出最容易讀錯的字3----5個,并注上拼音。
找出最難理解的詞2個,查出意思。
2.故事中最精彩的片段、最有含義的句子、最讓你感動的人物各一個,可與同學交流。
3.與原著進行比較,選擇一處加以辨析。
(一)在情景中走進文本:音樂渲染、圖片展示(略讀)
在《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樂中,慢慢展現南極景觀圖片,滾動式出現阿蒙森、斯科特的個人資料介紹,以及作者簡介和兩條南極探險線路圖。
(二)在交流中感知文本:交談切入、由淺入深(粗讀)
1.從《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的名言入手:“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種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人類暫時的黑夜?!?/p>
2.黑夜中出現了哪五顆星辰?特別醒目。
3.感受南極的環境,領略行進的艱難,選擇語段朗讀。
(三)在感悟中解讀文本:講述故事、精讀語段(精讀)
1.講述最感人的故事。
2.邊聽邊思考,用一句話概括故事的內容。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體現環境惡劣的?讀相關段落(第七節)。
理解“銷蝕”----學生動手查詞典,在比較領悟中解讀詞語。
4.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體悟人物精神品質。出示文章第十節:
a.齊讀文段。
b.用一句話概括內容。
c.從詞句的感悟中領會人物的精神境界?!皯鹄酢?、“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為什么?
5.從文章中找出最讓人感動的語句加以細細體會:結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著重討論“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教案三課時 偉大的悲劇教案第一課時篇四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并說出它的作用。
2、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了解詞的大意。
2、查資料,進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或從學過的十三歲際遇導入課文)。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對燕園的了解。
交流
2讓學生自讀課文分組討論:你認為本文文題揭示的是怎樣的悲劇,你能為文題加上一些定語來闡述嗎?本文寫了哪三部分內容,請為每部分內容擬一個盡可能簡潔的小標題。巡視,參與小組討論閱讀、討論
3組織學生交流、評價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導入,文章寫的是“悲”卻用大量筆墨寫了“美”,你怎樣理解?在行文中體現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任務
2組織活動,(讓學生先劃出感受描寫美的語段和悲的語段,再小組討論)閱讀、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評價
組內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我談季羨林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季羨林卻常常為一些小動植物而落淚,你怎樣看待其人?
明確任務
2組織學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資料,以便資源共享
展示搜集成果
3組織學生思考、交流、評價
思考、交流、互評
課后反思
課后學習:
1、寫一篇周記,描寫你喜愛的一種動植物體現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圍是否也有類似本文作者所揭示的現象或問題,請談談并與其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與其交流你學習本文的感受,對其所為提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