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數學備課方案 數學備課教案篇一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運算,以及運用乘法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多位數乘一位數是《數學課程標準》數與代數領域“數的運算”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知識,乘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整十數、整百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其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它是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為后面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打好基礎。
乘法
螞蟻做操(1課時)→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
去游樂園(1課時)→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一次進位乘法
乘火車(1課時)→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連續進位乘法
去奶奶家(1課時)→綜合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0×5=?(1課時)→一個數乘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
買礦泉水(1課時)→連乘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
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實際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說明估算的思路。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過程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過程。
2.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時,體現了類推的思想方法。
3.在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時,體現了函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
4.掌握綜合運用乘法和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邏輯之美,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體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重點
1.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2.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理解豎式每一步所表達的實際含義。
3.綜合運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算理。
2.連續進位乘法的筆算。
3.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
數學備課方案 數學備課教案篇二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認識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認識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數學課程標準》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重要內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是今后學習其他圖形與幾何知識的基礎。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分這些平面圖形,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學習這部分內容能夠準確領會教材的層次和緊密銜接的用意,為學生認識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奠定了基礎。
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邊形(2課時)
認識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周長(1課時)
認識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2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結合實例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并能應用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1.通過測量明確簡單圖形周長的含義。
2.通過多種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使學生能根據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重點
1.認識四邊形,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知道周長的含義,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
1.通過動手操作,能剪、圍、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2.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備課方案 數學備課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 本學期,將在整個高中數學內容全面、系統復習一遍的基礎上,對中學數學的主干知識進行復習。復習中,依據最新考試說明,貫徹最新教改、考改精神,以“能力立意”為宗旨,應對“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的高考態勢,將主要內容得以充分展開。注重知識整合、學科內綜合,突出復習備考較高要求的特點。重點在培養“雙基”上下功夫,同時注重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爭對學生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復習的難度與進度。做好考前學生的心里疏導,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參加高考。備課組 活動安排 周次
1每周定期舉行集體備課活動。適時針對性進行組內公開課。
2專題1、2的實施計劃的討論
3專題3、4的實施計劃的討論
4專題5、6的實施計劃的討論
7參加蘇錫常鎮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查 (一)的測試
8一模考試分析總結,下一階段的復習實施方案討論
10近期復習情況總結
11參加蘇錫常鎮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查 (二)的測試
13二模考試分析總結,下一階段的復習實施方案討論
15考前適應性考試訓練
16考前指導
17參加高考
備課組教學計劃 周次 日期
備注
12.9-2.15專題1 函數(函數的性態研究、二次函數、函數的綜合應用)
23.16-3.22專題2立體幾何;
32.23-3.1專題3 解析幾何
43.2-3.8專題4三角函數
53.9-3.15專題5不等式
63.16-3.22專題6數列(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73.23-3.29參加蘇錫常鎮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查 (一)的測試
83.30-4.5專題7 探索性問題(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94.6-4.12專題8 應用性問題(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104.13-4.19各地模擬考題選講(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114.20-4.26各地模擬考題選講(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124.27-5.3各地模擬考題選講(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135.4-5.10參加蘇錫常鎮四市高三教學情況調查 (二)的測試
145.11-6.17各地模擬考題選講(穿插一份綜合訓練)
155.18-5.24易錯題訓練
165.25-5.31考前適應性考試訓練
176.1-6.7學生自習,考前指導
數學備課方案 數學備課教案篇四
1. 使學生掌握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2. 能夠比較熟悉的筆算有余數的'除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讓學生逐步養成書寫工整,計算仔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寫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的方法。
有余數的除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的方法。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直尺。
用豎式計算,并說一說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20÷430÷624÷635÷7
注意:
(1)被除數、除數和商在豎式中的位置;
(2)除法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3)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必須規范。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野營時都做了些什么?在他們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帳篷的活動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結合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收集數學信息以及提出問題。
(1)如果每個人分4條魚,那么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2)我采了48個野果,平均分給我們小組的9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個?
教師提議: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解決吧!
1. 請同學把第一個問題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并列出算式。 學生匯報情況預設。
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個4?用除法解決。
列出算式:22÷4
2. 請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想好后先在小組里交流,看看你想到的辦法和別人的是不是一樣?誰的方法最簡單?教師巡視時注意發現典型算法,為后面的匯報選好候選人。
(小組交流后,請部分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計算方法。)
3.引導學生分析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寫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回憶比較、討論交流,讓有余數的除法豎式逐步變得完善。 提醒學生:
(1)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時,商要和被除數的個位對齊。
(2)在用豎式算出商和余數后,還要記得在橫式后面把他們寫出來。
4.思考:
(1)在除法豎式中如何試商?
(2)在豎式中“商與除數的積”是什么意思?
(3)在豎式中從被除數里減去商與除數的積,剩下的是什么?
(小組討論后,老師組織匯報比賽。)
5.比較22÷4與復習題中20÷4的豎式的不同之處。
6.請學生對四種算法進行比較和評論,然后老師再總結發言。
(“擺一擺” “圈一圈” “列豎式筆算” “口算”)
7.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學習,自主解決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
(課本第八頁習題)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舉手發言,對發言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