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精選(4篇)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精選(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20:25:48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精選(4篇)
時間:2024-03-20 20:25:48     小編:zdfb

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篇一

長白山山勢高聳,地形起伏變化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從山下到山上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候、土壤、生物等呈現四個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觀帶。由下至上依次為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

針闊混交林景觀帶:處于海拔11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該地帶植被類型為紅松針闊混交式,林相層次明顯,生物群落復雜,灌木種類比較豐富,藤本植物非常發達,林下草本植物繁多,因此森林茂密,萬木參天,素有長白林海之稱。盛夏時節,山風吹拂,綠浪翻滾。樹木以紅松、落葉松、黃菠蘿、胡桃楸等針、闊葉樹種為主,還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多種獼猴桃等。在二道白河兩岸的個別地段還生長著長白山特有的植物――美人松(學名長白赤松)。因此這一帶動物種類較多,如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植物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優越條件。

針葉林景觀帶:位于針闊混交林景觀帶上部,海拔在1100――1800米之間,這里氣溫顯著下降,空氣溫度大,冬季嚴寒,夏季涼爽,以優質的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為主,樹干通直,高大挺拔,冬夏郁郁蔥蔥,林下陰暗潮濕,苔蘚植物特別茂盛,是苔蘚的世界。

高山苔原帶:處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火山錐體中、上部。主要巖石為各顏色的粗面巖,地表覆蓋著很厚的火山灰 火山礫 浮石等。地形多呈放射狀分布的平緩嶺脊及羊尾溝。該帶氣候嚴寒,濕度很大,幾乎是天天降水,也是吉林省風力最強,風日最多的地區,由于氣候嚴酷,土層瘠薄,植物分布由下而上逐漸稀疏,種類逐漸減少,高大的喬木已經絕跡,僅有矮小的灌木 多年生的草本 地衣 苔蘚等,形成了廣闊的地毯式的苔原。

通過本次的野外實地考察,使我的理論知識與野外實踐得以緊密的結合,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增進了與同行的交流,感謝市教研室、基地校為我們地理教師提供這樣的學習、交流機會,希望今后這樣的外出考察越來越多!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篇二

20xx年10月26日(星期二)

天氣晴、艷陽照、北風3~4級

1、測量松元水庫水質的ph值,仔細觀察水質的外觀,思考其成因。

2、觀察石屋子溝村正西的一個死水溝,感官體驗其中水質的富華現象,討論并探究其成因,提出防治措施。

3、觀察馬連口村中心的千年銀杏樹,尤其注意其樹冠、裸露在外的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思考其生態作用。

4、測量馬連口村正西梯田中茶園土壤的ph值,觀察茶葉的長勢,判斷茶葉適宜生長的最佳土壤的ph值。聯想一下馬連口出產的茶葉為何口感特好?

5、觀測馬連口村西北角廢礦坑中水體的顏色,用化學手段測量里面是否含有so42- 。

6、用化學手段判斷一下高山上的巖石是不是石灰巖。

7、在山頂的某處平坦的地方講授一節習題課,判斷一下經過調換地方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8、通過對家鄉山水的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9、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相互幫助、通力合作的團隊精神;堅韌不拔、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堅強意志;勇于探險,敢于冒險的大無畏精神。

10、通過查看學生身后的垃圾遺留量情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⑴每個小組攜帶的化學物品有:ph試紙一本、玻璃棒一根、小燒杯(50ml)一只、硝酸鋇溶液、稀鹽酸、稀硝酸、蒸餾水各一瓶――七名組員每人保管一種,凡是液體試劑除必須盛放在試劑瓶內外,外面必須至少套上兩層完好的塑料袋。⑵每人必備的物品有:至少夠一頓吃的飯食、飲用水(一水壺)、水果適量,垃圾袋。⑶帶隊教師帶適量創可貼、紗布、醫用膠布、去痛片等藥物,哨子一個。⑷特別行動小組帶一根20余m的長繩。⑸學生帶好筆記本、課本、鋼筆;有愿帶象棋、軍棋、撲克、隨身聽及小說者――隨便。

根據座次每班平均分為四個小組,初四級部三個班級共分為12個考察小組: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12名組長任命如下:

⑴組織實施實驗操作、協調本組問題的探究、向教師匯報實驗數據或探究結果。⑵隨時清查本組人數,如有缺失立即向帶隊教師匯報。⑶領取儀器后合理地分配給組員。⑷隨時掌控本組人員的環保衛生、安全隱患等諸方面的有關問題。

從各班中挑選體格健壯,行動敏捷的男同學組成――趙鵬、陳磊、楊曉峰、徐斌、周洋、解超、王彬彬。

⑴前面帶路、開道。⑵每逢險要處留守并指揮、幫助護送同學們順利通過。⑶隊尾收尾,幫助掉隊的同學最終順利到達目的地。⑷傳遞信息,隨時將帶隊教師的口信、建議、忠告、命令等信息傳達給每一位同學;將收尾教師(范鳳華)的各種信息和同學們的有關信息隨時傳達給帶隊教師(解殿龍)。⑸幫助弱小同學及個別女同學攜帶行李。

對該活動學生盼望已久,無需動員,重點強調注意事項⑴有高血壓、恐高癥、心臟病及其它不宜登高和不宜劇烈活動的同學不得參加(必須在家完成一定量的化學習題);不愿參加的必須呆在家中完成一定量的化學習題。⑵一切行動聽指揮,絕對不允許單獨行動,隨意亂走。⑶絕對不允許攜帶火種及能傷及人身的有關器物。⑷絕對不允許逞強好勝地站在水庫邊、池塘邊、懸崖峭壁邊玩耍、張望、追逐嬉鬧。⑸有事隨時立即報告教師或組長或特別行動小組的任意成員。⑹只有在統一休息的時候才能吃東西(特別是水果)。⑺不管在何時、何地以隊列或人群為中心,南面(向陽面)的某處為女同學方便的地方,北面(背陰面)的某處為男同學方便的地方。⑻有需要幫助的應隨時提出。

一聲長音――級部方隊集合;兩聲短音――全體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兩列(男女各一列)縱隊出發;一聲短音――全體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單列縱隊(女前男后)出發;一長一短――自由散坐或活動。

7:00到校,7:15領完各種物品,7:20整裝待發,丁校長發言,具體講本次活動的意義和安全方面的有關問題,接著楊校長發言,具體講本次活動的任務,然后劉主任講活動的注意事項,最后我和范校長交替發言介紹考察目的、宣讀組長名單和組長職責、考察路線、宣讀特別行動小組的人名單和職責、介紹哨聲約定等。7:30準時徒步出發。

一路歡聲笑語,于7:40到達水庫壩頂,根據預案同學們顧不上欣賞青山環抱下碧波萬頃的美景和不時躍出水面的大小魚類,稍做休整立即分組取水樣觀察并測其ph值。

只見水質清澈,里面很難看到固體懸浮物。用潔凈而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水樣,滴在ph試紙的末端,在30s內將變化了的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取ph值。讀數全部為7。為什么水質如此清澈呢?原來水庫上游有四座正在開采著的明礬礦(在視野內),礦石中含有kal(so4)2?12h2o,當它在雨水的作用下,隨溪流進入水庫中時,便發揮著凈水作用,使水庫中由流水帶入的粉塵及土壤顆粒發生凝聚作用,較短時期內沉降到水庫底部,于是便有了碧水藍天。

庫尾明礬礦的開采,猶如在一塊綠緞上撒上了幾灘濃硫酸,與大自然極不協調,由此造成的植被破壞,至少需百余年才能恢復――可見人對大自然的改造應慎之又慎。

8:00我們從水庫出發,8:10到達石屋子溝村西南角的臭水溝,只見水面上漂浮著青一色的藻類植物,水下冷冷清清,沒有其它動物或植物,這種現象我們叫做富華現象,從另一個角度講又可叫做生物的侵略現象。造成著一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此溝位于全村的最低點,村民總是將洗衣水潑在家門口,將人畜的糞便及各種肥料堆放在家門口,當下雨的時候,雨水攜帶著氮元素、磷元素等營養元素一起進入臭水溝,此溝只進水,不出水,最終導致水體中n和p的含量超高,由于藻類植物特別喜好這些營養元素,所以藻類植物便瘋狂生長繁殖,消耗了水中幾乎所有的養料和氧氣,其它生物便難以生存,最終出現富華現象。

可見過度使用含磷洗衣粉和濫用化肥,亂堆放肥料,都將導致出現災難性的后果――東海中的赤潮、渤海中的赤潮便是明證。

8:20出發,20分鐘后我們到達馬連口村中央的白果樹下。據上了年紀的村民講,該樹栽于明代,雖歷經多次戰火,飽經滄桑,但仍郁郁蔥蔥,向世人展示出勃勃生機,透射出頑強的生命活力。對照有些同學,一受挫折便萎靡不振;一旦跌倒,就不想爬起來;某次考試不理想,就放棄奮斗下去的信念;某門功課學不好,就干脆放棄不學。同學們想想看,這樣做對不對?難道我們連棵樹都不如嗎?

該樹的主干要有四男同學才能勉強地合抱過來,樹冠約有400m2,單從裸露在外,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根系就可看出,它的地下根系是何等地發達。該樹因其存在的年代太久遠,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才有,故被稱為活化石。其果實為白色,故稱其樹為白果樹、銀杏樹,它的生長周期很慢,爺爺輩栽上樹,要等孫子輩才能吃上果子,故又稱其為公孫樹。

裸露在外,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根系,猶如老人用巨大的手掌牢牢地按在地上,雖經無數風雨,樹下的土壤仍巋然不動,可見植物的根系確能固定沙土,不會被流水沖走,大風刮走。同時它還能涵養水源。設想一下:若西山上光禿禿的無任何植被,則會出現下列情形――若下大雨,山上的沙土會被大水沖走,頓時山洪爆發,山體滑坡,溝壑堵塞,洪水泛濫,山下的房舍頓時無影無蹤,當大雨停止的時候,過不了幾天,山上山下難覓水的蹤影;若刮大風,則會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山下的莊稼被沙塵覆蓋,導致顆粒無收。人們為了生存,只好遷徙他處。正因為山上山下有較好的植被,所以,當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先是被植物的根系吸附固定,根系吸附固定以外的水才能慢慢地匯積起來,慢慢地流下來,不致出現山洪爆發的情形。當雨過天晴時,高處被根系吸附著的水分,由于受重力場的作用,會慢慢地滴落下來,匯成涓涓溪流,十天半月之內山下始終會流水淙淙,若周邊森林茂密,則會365天流水不止。可惜,由于濫砍亂伐,過度墾荒,這種境界只有在世外桃園中尋覓,但是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大力植樹造林,嚴禁濫砍亂伐,退耕還林(草),世外桃園在不久的將來定會成為現實。

9:00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馬連口村正西的茶園,12個小組測量12塊不同地塊茶園土壤的ph值,每塊地分別取左中右三個地方的土壤,取10g土樣放入燒杯中,加上50ml蒸餾水(水:土=5:1 質量比),充分攪拌并靜置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清液,測其ph值即為該土壤的ph值,測量情況如下:

(看表后請回答:⑴茶葉最適宜在什么樣的土壤中生長?⑵影響茶葉生長的因素還有哪些?這些因素怎樣起作用?⑶馬連口出產的茶葉其口感為何特好?⑷采取什么措施可是茶葉增產?)

9:20我們到達馬連口村西北角的廢礦坑。遠遠望去,早見草綠色的液體盈盈外溢,待下到礦坑沿上,只見浸過水的植物莖上及石快上,呈現出黃黃的顏色。70年代,這里曾是諸城市的一個大型硫酸礦廠,礦石的主要成分是fes2,當時的生產流程是:高溫煅燒礦石,得到so2氣體,再將so2氣體氧化成為so3氣體,然后用水吸收so3氣體,便得到h2so4 。你能寫出上面的化學方程式嗎?

在礦坑中,裸露著的fes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feso4,由于fe2+的存在,才導致水體呈草綠色;凡是接觸到空氣的fe2+的,便被氧化生成fe3+,從而呈現黃色。取其中水樣少許于試管中,滴入幾滴ba(no3)2溶液,接著再滴入幾滴hno3(稀),結果出現了白色沉淀,從而證明礦坑的水中含有so42- 。

工業上煉鐵時通常使用赤鐵礦、磁鐵礦等,而不使用上述礦石,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從廢礦坑到下一個考察點的路線有三條:南線最平緩,但是距離最遠,約是最近線路的三倍;中線最近,但是地勢最為險要;北線的情況界于南北線之間。經過同學們的激烈爭論,一致選擇中線。

9:40我們開始了桃林山區最高峰的征程。且不說崎崎嶇嶇的羊腸小道上的蔓藤和荊棘,也不說酸脹的小腿和憋不過氣來的胸肺,單說山路的陡峭就足以讓一般人打退堂鼓。前邊同學的腳跟,就在后邊同學的頭頂上,有時一邊是懸崖峭壁,另一邊是萬丈深淵;有時中間是天梯,寬不盈尺,兩邊是深溝陡壑。就連我和范老師也在心里暗暗后悔――不該走這條道。當我們翻過第一個高峰的時候,回首一望――來的路在腳下,當時的恐懼、后悔、疲勞都被踩在了腳下,我們贏了。再看一眼先前考察過的廢礦坑,只見它的水面宛如泛著熒光的綠寶石,與方圓幾公里范圍內的水庫、池塘、河流的顏色有著天壤之別 ――亞鐵離子真是功不可沒!

11:00我們終于登上了506m的主峰――大石桌。此時同學們的興致達到了高峰,我們之間沒了各種各樣的隔閡,有的就是放松、愉悅和灑脫。先是核查人數――無一掉隊,接著自由活動――吃飯、喝水、打撲克、聽歌曲、唱歌、說笑話、談感受等等,最后各小組用帶來的稀鹽酸鑒定巖石的構成:當滴下稀鹽酸時無明顯現象發生,故斷定該巖石不屬石灰巖。

第七站――草坪

12:00我們戀戀不舍地開始了返程。我們走的是南線,1:30便到達了南山口一塊茂密的草地上,于是席地而坐,先是邊休息邊讓部分同學唱歌,后來我講了課本p74的課后習題,重點講了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的實質――金屬原子失去電子,酸液中的h+離子奪得電子成為h原子,每兩個h原子結合生成一個h2分子。之后我們一氣回到了學校,此時是下午3:30 。

考察總結:本次考察,領導重視,組織得力,無任何事故發生,有驚無險;通過批閱學生的考察報告看,全面達到了考察目的,超額完成了教學任務,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探究積極性;在異地學習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師生熱切盼望多舉行類似的活動。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篇三

本月19日,我們基地校組織參加培訓的老師實地考察長白山。我們本次登山是從西坡出發的,長白山的西坡景區開發相對較晚,正因為如此,西坡完整地保留了長白山的原始風貌,有山地垂直自然帶、有梯子河、還有錦江大峽谷等。

長白山是世界上森林景觀保存最完整、生長最良好的原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從山麓到山頂,在幾十公里的水平距離內,隨著海拔的增高,層次分明地呈現出從北溫帶到北極圈幾千公里的自然景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球北半球名山中極為罕見的現象。由長白山這類結構群組成的火山錐體、山麓傾斜高原和熔巖臺地三大地貌種類,及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岳樺林帶、高山苔原帶5個植物垂直分布帶組成的自然面貌,為世界其它名山所不能替代。而在長白山西坡,這5個植物垂直分布帶則表現得最為明顯,只須走上幾步之遙,便可領略從溫帶到極地中間每個層次的變化。

到了白山市,就到了的廣義的長白山西坡,便進入了5個植物垂直分布帶的第一、二個階梯——闊葉林帶和針闊混交林帶。數千種植物、稀有植物和瀕危植物就展現在了您的眼前。過了松江河旅游經濟開發區,您就到了長白山主峰腳下的西坡。也就到了針闊混交林帶和針葉林帶。萬頃原始森林里草木森森,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到了火山錐體中、上部,您就走進了高山岳樺林帶。您會被一種特殊的樹攝住靈魂,那樹皮暴枝虬,看似老態龍鐘,實則剛勁有力,扭曲昂揚。那枝那干,寧死不屈服于狂風暴雪,匍匐于地,又倔強地揚起不屈的頭顱和手腳。這面對猙獰又猙獰而立的神樹,就是在長白山的特殊環境生長的,被人們稱為雪山硬漢的岳樺。再往上走,您就到了高山苔原帶。那里的植物,植株低矮,匍匐墊狀,花序大型,色澤鮮艷。它們以矮小和彎轉的身軀與風雪拼搏,以張揚生命的頑強與不朽,以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長白山火山、冰蝕地貌和垂直的生態帶譜為其構成了峰奇、水秀、樹美、石怪、谷深、洞異的奇妙天然景觀。似碧玉坐落在長白山頂,水面海拔2189。1米的長白山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在西坡,有規模宏大總落差70米的二級瀑布——錦江瀑布,和無處不在的瀑布群,向您展示了攝人魂魄的天河景觀。一年四季只見出水不見入水的的天池;大地裂隙深數十米,只聽水聲轟鳴不見水的梯子河;星羅棋布的礦泉、溫泉、冷泉、寄生小火山口湖。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世界其它名山所不具有的奇水勝地。

本次實習考察,我們不但開闊了視野,使課本里描述總結的知識真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感嘆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團隊意識,讓我們彼此間更加熟悉,對今后校際間的教學聯系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感謝11中主持的基地校培訓!

野外考察報告800字篇四

考察地點:江蘇省中北部地區(長江三角洲北翼)

參加人員:陳勝慶、李功愛、陳大旺、楊志榮、費燕杰、張慧娟、顧四新、馬莉、王保衛、董訓躍、羅蕓英、楊麗萍

為了提升浦東新區地理教師的整體素質,培養一批地理教育觀念較新、地理教學方法靈活,且能適應“二期課改”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師,浦東新區地理學會、地理骨干教師培訓基地聯合組織了長江三角洲北翼地理野外考察活動。一行的39人中,絕大多數是浦東新區地理骨干教師或陳勝慶、吳根才、李功愛地理培訓基地的成員,通過利用現代技術設備:如gps全球衛星定位儀、數碼相機、電腦網絡等技術,收集沿線考察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觀資料,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樹立新的資源觀、能源觀和生態環境觀。旨在將實踐中獲取的知識通過加工運用到日常的教學當中去,提升課堂效率和教育教學水平。

1、我們考察了江蘇鹽城大豐--世界目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這里風光秀麗,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生態濕地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東方濕地之都”之稱。這里建立了麋鹿、丹頂鶴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是地理考察的好去處。

2、參觀了施耐庵紀念館及陵園--施耐庵是歷史名著《水滸轉》的作者。

3、考察了位于鹽城的“新四軍紀念館”,對了解我國近代歷史收集了難得的資料。

4、參觀了“中國水晶之鄉”--連云港市東海縣水晶洞、水晶生產和銷售基地--我們親眼目睹了巖漿活動、地質作用的產品:各類巖石、礦產,特別了解了內生礦產的形成條件及產品、水晶礦的價值及加工過程,學習了辨別真假水晶的簡易方法。

5、參觀了“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了解了我國大陸的鉆探技術,這項工程的勝利竣工獲取了大陸基巖研究的寶貴資料,對地質勘探提供了許許多多的科學依據。對進一步研究地球的演化歷史、發展變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主鉆孔位置:38.095300n、40.3778740e,該工程利用現代深部鉆探高新技術,在具有全球地學意義的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東部的江蘇省東海縣鉆探一口深達5000米的科學鉆井。

6、考察了位于連云港附近的花果山--花果山是拍攝電視《西游記》的主要外景地,這里的山石、樹木、花草都較特殊,對地質、地貌、生物、土壤、氣候的考察意義較大。也使我們對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形成的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那里的猴子能與人安然共處,體現了動物與人類和諧生存也是多么美好的。

7、參觀了“新亞歐大陸橋東橋堡--連云港”,連云港是蘭新線-隴海線的起點,港區是巖石海岸,港闊水深,是我國重要的煤炭港口和集裝箱港口之一,是實現海陸聯運的重要港口,這個港口的開發和建設既聯系了海外港口,又通歐、北歐、中歐家相通。這對我作用是相當大。

8、參觀了淮安“周恩來總理紀念館”,了解了周總理輝煌的一生。

9、參觀了“郵驛博物館”,江蘇省高郵孟城驛、古文游臺,即古代郵政通信的歷史見證。

10、考察了連云港的巖石海岸的侵蝕狀況,海濱浴場的形成,這對我們了解連云港旅游資源、海岸資源的開發潛力大有裨益。我國南北海港和過陸上與中亞、東和西歐地區的國國西部大開發的的,我們看后感慨

11、考察了“京航大運河”現今的規模和主要功能--航運、調水通道、灌溉、泄洪、養殖、旅游等。

12、考察“南水北調”起點--江都水利樞紐工程:這個花園式的水利樞紐工程,集調水、發電、灌溉、防洪于一身。體現了我國江河治理的豐功偉績。

13、考察了地理學之祖--徐霞客故居和墓地:徐霞客是中國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游記》文學家,他的一生幾乎都在山川江河間進行地理探險考察,給我國地理學界留下了非常寶貴的財富,他的精神激勵著我國乃至世界地學界人士對自然地理等付出不懈的努力。

我們這次地理考察雖然時間較短,所行的地理區域較小,但是經過組織者精心設計的具有地理特色的考察線路和豐富的考察內容,使我們收獲頗豐。歸納起來有以下收益:

1、自然地理知識方面:對長江三角洲北翼的地形,河流(含運河)湖泊,氣候,典型動植物,土壤,海岸類型,礦物巖石等的形成有了較明顯的了解,由原來的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會自然地引入,對我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幫助很大。

2、人文地理知識方面:對京杭大運河,江都水利樞紐工程,連云港的港口建設與發展,旅游資源的開發,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問題都有了較深的.具體的感受。對沿途農業、工業、交通、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也有一點直觀印象。

3、歷史地理知識方面:“新四軍的發展歷史”,周恩來輝煌的一生,徐霞客、施耐庵、蒲松齡的生平事跡,以及高郵孟城驛(古代郵政通信-主要應用于軍事方面)也有比較大的收獲。

4、現代技術設備使用方面:對特殊的地點進行了定位,運用了定位儀進行了旅行導航,進行了一些測距、測速,運用數碼相機和dv把沿途的景物記錄下來,還認識了我國大陸鉆探的工程技術。總之現代高科技在生活、工作、學習方面的作用越來越被我們所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我們積累教學資料提供了方便。

5、同志之間感情方面:來自各校的地理教師在這次沿途中體現了集體主義精神,互相之間從認識到交流生活、學習、工作的感受,學習現代設備的使用方法。同志之間加深了感情,增強了友誼,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

總之,我們這次地理考察在陳勝慶老師的帶領下取得了圓滿成功,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