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我們住在光明村村長家,在向村長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況(包括生產、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該村的幅源狀況)后,經過一周翻山越嶺的走訪,感覺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已經遠去,絕大多數農民都是勤勞的,在黨的富民政策引領下,通過勤勞的雙手,一家人日子過得還很實在。該村村民杜正龍幾年前還住在鄰近一個偏遠的山凹里,家里十分貧寒,經常為生計而愁。如今的杜正龍舉家搬遷出深山,不等不靠,來到交通和取水較為方便的光明村,辦起了一個仔豬養殖場,年純收入達到20多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戶。難能可貴的是杜正龍的豬場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可持續性發展,用豬糞生產沼氣,沼氣池沼渣種蔬菜,蔬菜除向市場銷售外,部分粗菜葉用于養豬,實行了良性的循環生產。現在杜正龍已蓋起了一座小別墅,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談到今后的發展時,杜正龍侃侃而談:還準備向農民租更多的土地,發展大棚蔬菜;還要走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路子擬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合作社、農作物運輸合作社,帶動周邊的農戶一起發展共同致富……
杜正龍為何能夠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內,實現由窮到富的轉變,成為農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帶頭人?最為主要的是杜正龍意志堅強,憑自己的勤勞,用好黨的富民政策,不怕窮,不怕累,不怕臟,白天跑市場,轉豬場,晚上自已專研養豬技術。很快從一名養豬“門外漢”成為了“行家里手”。
公允地講光明村的交通相對不便,山高路險,耕地偏少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我們注意到該村多數農戶房前屋后空地較多,草叢較闊,且不適宜耕種,作為發展養殖業是有較好條件的。但該村極少數村民坐地等花開的思想比較嚴重,近幾年,相關單位為扶貧,送來部分雛雞,為支援生產送來化肥,而部分農戶不去領來喂養,即是領來喂養,也任其自由生長,導致80%左右的雛雞死亡。對支援的化肥領了后,當場買掉,以得現錢為樂。這樣的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以窮吃窮,只會更窮。
。
按該村村長的說法“你們不是扶貧專業戶,要致富,還要靠我們自己”,他一句樸實的語言,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的確對我們而言,對他們的落后、對他們經后的發展,我們的確愛慕能助。我們帶去的一點救助金和一點點日用品,對他們的整個貧窮、落后而言,當然是杯水車薪。相信他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一段時間內,能夠基本改變落后、貧窮的面貌。
貧富差距問題依然存在,在村里我們還走訪了一些農戶,但總體感覺是貧富差距比較大。富裕的一些農戶有的住別墅,開小車,資產可上百萬。但一些貧困的農戶還存在吃飯、住房、看病、上學、飲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難。
光明村的貧富差距也許只是我們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罷了。作為一名不怎么懂農村工作的國稅新進人員,確實也無力解決這個重大問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今后的國稅工作中,我會更認真履行職責,竭誠為納稅人服務,宣傳好稅法,用好稅收的優惠政策,同時認真搞好稅收征管,做到應收盡收,為國家聚集更多的財力,使國家能有更充足的財力投入到農村養老、醫療保險、救濟等民生工程保障中,為實現共同富裕、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按照涪陵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20xx年第一期處干班學員赴大順鄉開展“三進三同”活動安排,我于5月5日進駐大順鄉柏坪村進行為期一周的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當天下午,在村民劉貴福家放下背包就到附近農戶家開展社情民意調查。了解當前他們的生產、生活等情況,收集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盼望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對我的思想教育啟發很大,收獲很多,將終身受益。
農業產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果林有板粟、柿子、桃子、紅橘等,占退耕還林面積的20%,水庫淹沒面積耕地723畝,林地1000畝,涉及10個村民小組。
1.農民群眾淳樸,感情真摯。
雖然我們住的農戶家條件較差,但他們都從生活上給予我們盡心的照顧,擔心我們床上的被子薄受涼,下田被蟲咬,總是叮呤再叮呤。例如5月6日上午的走訪群眾時,突遇大雨,帶的雨傘根本遮擋不住,全身被淋透,回到住戶家后,劉貴福的老母親連忙找出他兒子的衣服、鞋子給我換上,并煮了一碗熱騰騰的姜湯雞蛋端到我的手上,讓我感動不已,真正體會到農民群眾對干部的那一份真摯感情!
2.基層干部務實,真心辦實事。
3.開展“三進三同”是機關干部受教育的鮮活教材
這次黨校處干班到大順柏坪村扎實開展“三進三同”,絕大多數都是從事鄉鎮工作的領導,像我這樣從未到農村鍛煉,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并不多,因此對我個人的教育影響可謂更加直接,更具教育意義。從與我一起參加“三進三同”的鄉鎮領導身上也學到了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好作風,許多事例都記憶深刻,時刻感動著、感觸著……。例如,為解決農網改造糾紛,不畏山高路陡,親自到現場查看,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晚上打著手電返回住戶已近凌晨;為調解王大華婆媳矛盾三次上門做勸解工作;為意外事件受傷人員的醫療賠付問題,忍受不明真向群眾的嘲諷、漫罵,直至協商達成一致,雙方握手言歡。這些都是機關干部值得大力倡導的好作風,鮮活事例的教育引導往往好于傳統的說教,也會對機關干部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我們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轉變,改進機關干部的作風。
我們將把這次到大順鄉開展“三進三同”活動的收獲帶回單位,帶到機關黨支部的生活會上,講給黨員干部聽,教育激勵大家,并在適當時機邀請柏坪村的老支書走進機關上黨課,開展城鄉支部共建,結對互幫,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雙贏!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三
按照××委辦公室關于組織機關干部集中開展“三進三同”活動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與局里其他同志一道,到××萬民村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多次的深入走訪活動中,我們了解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真實地感受群眾生活,達到聽真話、辦真事、促和諧的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有了一些深刻的認識:其一,突出一個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張支書(村支書記)家,在向張支書了解了萬民村的大致情況(包括生產、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該村的幅源狀況)后,經過幾天翻山越嶺的走訪,深刻的體會到群眾處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險的艱苦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的艱辛。如,我們在走訪該村一農戶時看到,房屋較窄,破爛不堪,四面透風,屋內除了一張床和日常用具外,別無一件像樣的東西。該農戶一家兩口,母親60多歲,其兒子50多歲至今還未婚,丈夫過世得早,但該農戶兩母子憑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響應政府號召,發展養殖,間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點微薄收入,盡管生活處在貧困線上,但從不向國家伸手,從不叫窮,憑自己的勤勞,維持一家的生計,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稱贊。在他的身上就充分體現了一個勤字。
其二,心中有個懶字,導致一個窮字。在我們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對不便,山高路險,耕地偏少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該社盡管條件如此,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發展希望,如,該社多數農戶房前屋后空地較多,草叢較多,且不適宜耕種,作為發展養殖業是有較好條件的,但該社部分社員坐地等花開的思想憂為嚴重,近幾年,相關單位為扶貧,為其該鄉村、社送去部分雛雞,為支援生產送去化肥,而部分農戶不去領來喂養,即是領來喂養,也任其自由生長,不對其防病治病,精心喂養,導致80%左右的雛雞死亡。對支援的化肥領了后,當場買掉,以得現錢為樂。我認為,在這一部分農戶中,就體現了一個懶字。
其三,按該村張支書的說法“你們不是扶貧專業戶,要致富,還要靠我們自己”,他一句樸實的語言,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的確對我們而言,對他們的落后、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我們的確愛慕能助。我們帶去的一點救助金和一點點日用品,對他們的整個貧窮、落后而言,當然是杯水車薪。我們聽到張支書的一席話后,深受感動,相信他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相應的時間內,基本改變落后、貧窮的面貌。
其四,我們經過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刻的體會到,在萬民村的絕大多數農戶并無多大收益的農作物和畜禽種養殖,農村群眾卻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鋤一鋤的不斷耕耘著,依然圍著并不成規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養著,為了什么?當你圍座在農戶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們用自己喂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你,還會給你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獲后自然流露的喜悅,也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會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會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其實,這一鋤鋤、一勺一勺的平凡舉動中不正體現了踏踏實實、永不放棄的可貴精神嗎?不正是我們工作、學習所必須的精神嗎?我認為,用這種精神指導我們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用這種精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歷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敗,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總會體會到播種和收獲的喜悅。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四
按照市委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鍛煉活動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與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縣趙家鄉香爐社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訪活動中,我們采取以俏俏的進城,打槍的不要的方式,臨時到農家,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真實地感受群眾生活,達到聽真話、辦真事、促和諧的目的。通過此次活動,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其一,突出一個勤字,不伸不要,
我住在香爐社熊支書(村總.支.書.記)家,在向書記了解了香爐社的大致情況(包括生產、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該社的幅源狀況)后,經過幾天翻山越嶺的走訪,深刻的體會到群眾處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險的艱苦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的艱辛。如,我們在走訪該社一農戶了看到,房屋較寬,破爛不堪,四面透風,屋內除了一張床和日常用具外,別無一件象樣的東西。該農戶一家兩口,丈夫60多歲,其妻年齡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該鄉公路時,雙腿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但該農戶戶主身殘志不殘,憑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夫妻倆互警互愛,共同勞做,響應鎮府號召,種植煙葉,發展養殖,間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點微薄收入,盡管生活處在貧困線上,但從不向國家伸手,從不叫窮,憑自己的勤勞,維持一家的生計,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稱贊。在他的身上就充分體現了一個勤字。
其二,心中有個懶字,導致一個窮字。在我們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對不便,山高路險,耕地偏少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該社盡管條件如此,但也不是沒有一點發展希望,如,該社多數農戶房前屋后空地較多,草叢較闊,且不適宜耕種,作為發展養殖業是有較好條件的,但該社部分社員坐地等花開的思想憂為嚴重,近幾年,相關單位為扶貧,為其該鄉村、社送去部分雛雞,為支援生產送去化肥,而部分農戶不去領來喂養,即是領來喂養,也任其自由生長,不對其防病治病,精心喂養,導致80%左右的雛雞死亡。對支援的化肥領了后,當場買掉,以得現錢為樂。我認為,在這一部分農戶中,就體現了一個懶字。
其三,按該村熊支書的說法“你們不是扶貧專業戶,要致富,還要靠我們自己”,他一句樸實的語言,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的確對我們而言,對他們的落后、對他們經后的發展,我們的確愛慕能助。我們帶去的一點救助金和一點點日用品,對他們的整個貧窮、落后而言,當然是杯水車薪。我們聽到熊支書的一席話后,深受感動,相信他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相應的時間內,基本改變落后、貧窮的面貌。
其四,我們經過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刻的體會到,在趙家鄉的絕大多數農戶并無多大收益的農作物和畜禽種養殖,農村群眾卻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學技術,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鋤一鋤的不斷耕耘著,依然圍著并不成規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養著,為了什么?當你圍座在農戶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們用自己喂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你,還會給你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獲后自然流露的喜悅,也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會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會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其實,這一鋤鋤、一勺一勺的平凡舉動中不正體現了踏踏實實、永不放棄的可貴精神嗎?不正是我們工作、學習所必須的精神嗎?我認為,用這種精神指導我們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用這種精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歷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敗,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總會體會到播種和收獲的喜悅。
其五,幾點建議,1、扶貧,要以精神力量、科學知識為主,金錢為輔。2、重點解決交通、發展經濟戰略決策的支援。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五
按照上級開展“三進三同”黨性作風實踐鍛煉活動的要求及我校安排,從21到27日,我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開展“三進三同結窮親”黨性作風實踐鍛煉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錘煉了為人民服務的意志,礪煉了品格,收獲很大,特別是在思想上產生極大的震撼。
這次活動,我走村入戶,和村民交情談心,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問題,例如,為了幫助窮親脫貧致富,我給他家送去農技及現金,同時幫助陳桂芝老人寫申請、寫證明等。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我到村后,住在農戶家,同他們一起參加田間地里的勞動,同時還和村組干部和農戶一起商議如何抓好本地發展和家庭經濟增收問題。我感到:同在藍天下,人民群眾與共產黨人血肉相連,農村的脫貧與發展致富太需要黨員干部的幫助了。
自覺求智于民、問計于民;當好“主人”不當“客人”,仔細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難、幫民困、助民富;發揚以民為本的風氣,努力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當前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仍存在交通不暢、信息不靈等生存障礙,但他們并沒有埋怨情緒,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說現在黨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黨員干部沒有理由不感到自足,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更沒有理由不去為群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可以這樣說,這次“三進三同”黨風煅煉活動是一面鏡子,照出我與一名合格黨員的差距。讓我對我群眾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如何搞好當前工作有了科學的認識,讓我盡快彌補貼近群眾的重要一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對黨忠心,對人民誠心。時刻保持一種高昂的工作勁頭,堅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與民為友,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傾聽群眾呼聲,盡力為群眾做好事。對于群眾來訪,熱情接待,傾聽其訴求,解決其困難。始終堅持“努力創新、勇爭一流”的工作狀態,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全力為基層服好務。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500字篇六
20xx年1月21至27日,我們一行11人來到南川大觀鎮開展了為期七天的“三進三同”活動。盡管是短暫的七天,但在這七天里我們增長了見識,了解到了許多的興農政策。在“三進三同”的過程中我們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還就現在的熱點問題,根據當地情況進行了調研。
我記得,我被安排在大觀鎮當地一個叫孫久渝的大爺家中,我們每天幫助孫大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例如喂豬、喂兔、喂雞、燒火、做飯等。作為從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我對眼前的這一切充滿了好奇。七天的生活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農村生活的不易,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農民朋友的淳樸和熱情。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走訪調研了許多的農戶,在走訪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南川大觀鎮主要公路上都已安裝了路燈和警示牌,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小路。在我們走訪的.農戶家,好多家里都有電燈、電視、冰箱、電磁爐、太陽能熱水器等,用電現在在農村基本上不用擔心。同時,鄉鎮為了更好的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實施,還在當地建立起了特色蔬菜大棚、薰衣草種植基地、藍莓種植基地以及星級農家樂等等,這樣的措施不僅能夠提高當地鄉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確切的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為當地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為鄉鎮發展帶來了活力。這些都真正體現了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在與農戶們的交談中,所提到最多的還是當下所實行的土地流轉政策。在交談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農戶對這個土地流轉政策是持支持態度的。政府在保證農戶旱澇保收的情況下,還能讓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為自己打工,增加收入。同時,承包商在開發時也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這為村子中剩余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
說到新生代農民工,我不禁想起了孫大爺家后面的那幾座大腳菌培育大棚。據孫大爺告訴我們,這幾座大棚是一位新生代農民工回鄉自己創建的,在外打工學習到了技術,回到家鄉自主創業,回報家鄉。這樣的例子在大觀鎮還有不少,就我們所了解到的,現在的新生代農民工的自主創業意識更為強烈,他們已不滿足于在外打工、領工資吃飯的生活現狀,多數通過在外打工、學習技術、資金積累、尋找機會,達到自主創業的人生目標。這讓我感嘆,時代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我們當代大學生只有迎頭而上才能趕得上時代的步伐。
此次“三進三同”活動,負責接待我們的有一位大學生村官。由于年齡相仿,我們都和她聊得投緣。當我們問起她基層農村工作感受的時候,她的回答樸實而讓我們感到欽佩,她說:基層工作很累很辛苦,每天都要跑非常遠的路,但當你臨走時農戶們回頭對你說“謝謝你,慢慢走,有空來耍”,就讓我非常滿足。我突然明白,學校黨課講的那句“為人民服務”不過如此,就是踏踏實實工作,不求回報,做好每一件老百姓關心的事吧。同時,我們還了解到,大觀鎮的鄉鎮領導的平均歲數是35歲,這包括了好幾位大學生村官。在后來我們的討論中我們總結到,農村的建設發展,迫切需要一批扎根農村、扎根基層,肯為農民著想的有知識的人,這樣才能使農村的建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最后,感謝此次“三進三同”實踐活動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深入農村,去了解國情、民情,還為我的人生找到一個方向。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回到學校努力學習,將來爭取能考上村官,到農村基層去做點實事,去實現我人生的追求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