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考申論貫徹執行題完整格式篇一
其實文章開頭自己實在寫不出來,就可以到申論材料中提煉總結。畢竟考生所寫的文章不能跑題,就必須根據材料的觀點,展開論述。那直接從材料中提煉出觀點,再加工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是再好不過的了。因此首先就得找到材料的中心句,用自己的話概括總結,再把它們變成開頭。然后再用例子分析論證開頭的觀點,一步步引出自己的觀點。這樣也方便了后文的拓展延伸。
二、加入自身的經驗積累
個別考生想到文章開頭用材料轉換,想必其他的考生也很容易想到。那其實這樣的話,就顯得文章可能會變的千篇一律,沒那么吸引人,也就是文章不會讓人注意到。所以就可以考慮用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加入自己的經驗或者說閱歷,比如可以寫上與題意相關的經歷,也會更加有感情。當然寫自身的經歷,考官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所以可以加上一些社會熱點、時事新聞來加以說明,畢竟新聞熱點都是比較熱門,而且考官能直接了解到的,更能引起共鳴,那肯定也會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三、學會用轉折
寫文章的時候,考生們經常會用的表達方式就是轉折了。前面還在論述之前的觀點,下一句就話鋒一轉。其實這種表達方式也可以運用到文章的開頭。就相較于前面從材料中寫開頭和運用自身的閱歷寫開頭,會更有優勢,這種表達方式知道的人會較少。具體做法就是對觀點從正反兩個方面分別論證,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總結。基本公式就是:觀點+正反面分析+自己的看法=總結。
最后就來做一個小的總結,申論文章開頭要想寫的有吸引力,一則學會從材料中提煉自己的觀點,為自己所用。二則就是加入自身的閱歷,包括自身經歷、社會熱點、新聞證事之類的都可以。三則學會引用轉折的表達方式。學會了這三種方法,相信大家定能寫出好的開頭。
國考申論貫徹執行題完整格式篇二
一、公文概念
議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權的國家機關、會議常設或臨時設立的機構和組織,以及一定數量的個人,向權力機構提出進行審議并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每個國家的議案提交程序和規定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是行使國家權利的重要手段。議案,在人大《辦法》中給的定義是:“適用于根據法定程序,有關機構向人大及其常委會提請審議的事項”;在行政《辦法》中給的定義是:“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這兩個議案定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圍繞人大這個中心進行行文的文種。所不同的是,人大議案的行文主體是多元化的,適用范圍廣泛;行政議案的行文主體只政府一家,適用范圍單一。
二、公文特點
1.制發機關的法定性
議案的制發機關只能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職能部門無權制發。
2.內容的特定性
人民政府所提議案的內容,必須屬于該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有關事項。
3.時效的規定性
各級人民政府的議案,應當而且必須在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規定的限期前提出, 否則不能列為議案,超過期限提交的議案一般改作“建議”處理,或移交下次人大會議處理。提交大會審議的議案,必須限期審議表決或提出處理意見。
4.行文的定向性
議案只能由各級人民政府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行文,不能向其他部門單位行文,主送機關也只有一個。
5.事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適合提交人大議案審議的事項, 必須是重要事項, 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 而且議案中提出的方案 辦法措施, 也必須是切實可行的, 才有可能獲得通過。
三、格式、寫法及內容要求
(一)格式
“議案”一般由公文常規的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落款亦分上、下款。
1.標題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提請審議事項)、文種三部分構成。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草案)的議案>的議案》,發文機關是國務院,“事由”是“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草案)》”,“文種”即“提案”。
2.正文
從內容上看,由提請審議內容、說明(緣由、目的、意義、形成過程等)和要求組成。從形式上看,除多以“要求”結尾外,可以從提出審議事項開頭,然后加以說明;也可以在開頭說明議案的緣起或目的意義或形成過程,然后再提出審議事項,再結尾。
3.落款
上款,即收文機關,某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有的要寫明某次或第幾屆第幾次會議。下款,發文機關和行政首長簽名,另行寫提請審議的年月。
(二)寫法
1.標題和主送機關
(1)議案的標題
議案的標題采用常規公文標題模式,有兩種寫法,一是發文機關+案由+文種,二是省略發文機關,案由+文種。前者如《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審議〈市鄉鎮企業條例〉的議案》;后者如《關于提請審議修改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議案標題一般不能采用發文機關加文種或者只有文種的寫法。
(2)議案的主送機關
議案的主送機關,只能是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能有其他并列機關。要采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不得隨意簡化。
2.議案的正文
(1)案據
議案的第一部分叫做案據,顧名思義,這部分要提供提出議案的根據。由于內容不同,這部分的篇幅長短在不同議案中會有很大差異。下面是《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動員全市人民綜合治理開發建設渾河沈陽城市段的議案》的案據部分:渾河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經沈陽規劃城市段50公里。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造成渾河沈陽城市段河槽亂采亂挖,河障雜亂繁多,不僅直接影響城市安全防汛,而且嚴重污染城市環境。為了認真貫徹國家關于渾河綜合治理的重大決策,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緩解地表和地下水缺乏的矛盾,促進生態平衡,改善城市功能,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建設高科技、大生產、大流通、現代化、國際化的沈陽,根據外地經驗和近幾年的充分準備,組織動員全市人民對渾河進行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的條件已經成熟。為此,市政府向市十一屆人大第三次常委會提出議案,請大會審議并作出相應的決議。
這個案據和常規的根據、目的、意義式的公文開頭很接近。有時案據部分內容很復雜,文字也很多。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案據部分超過全文的一半,對于這樣一個耗時耗資十分巨大的工程,將理由闡述的充分一些,是很有必要的。有時案據可以寫得很簡短,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草案)〉的議案》,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目的式”寫法,不過三四行、百余字而已。
(2)方案
方案部分,就是對提請審議的事項或問題提出解決的途徑、方法的部分。如果是提請審議已制定的法律法規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在法律法規之中,這部分只需寫明提請審議的法律法規的名稱即可,但要把法律或法規的文本作為附件。如果是任免性議案,要將被任免人的姓名和擬擔任的職務寫明。如果是提請審議重大決策事項的,要把決策的內容一一列出,供大會審閱。如果是建議采取行政手段解決某方面問題的,要把實施這一行政手段的方案詳細列出,以便于審議。不能只指出問題,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案。
(3)結語
結語是議案的結尾部分,主要用于提出審議請求。一般都采用模式化寫法,言簡意賅。如“ 這個草案業經市政府同意,現提請審議。”
國考申論貫徹執行題完整格式篇三
貫徹執行題目不論是在國考考試中,還是在近幾年的省考考察中都是重點題型之一。作為題目分值大的一類題型,誰能在題目作答中得到好成績,誰就在整個考試中能夠具備更大優勢。那么如何在貫徹執行作答當中脫穎而出呢,熟練把握標題、發文對象、正文、落款和時間五類要素,以靜制動,貫徹執行手到擒來,趕走申論備考攔路虎。接下來帶大家一起看一下解題思路。
一、題目與發文對象要選好
作為貫徹執行的前兩個要素,題目和發文對象雖然字數少,但是在整個答案構成中發揮著重要地位。二者的關鍵來源就是題干信息,在閱讀題干信息中要重點關注文種的應用場合、身份及核心發文目的,準確理解以上幾個層面,才能準確寫出標題與發文對象。此外,具體寫作內容也可靈活把握,對于標題的書寫,一些文種不必拘泥于固定模式,可適當自擬標題,提高公文感染力。
二、開頭結尾要了解
公文寫作的開頭和結尾作為主要寫作內容,是重點關注對象,對于開頭和結尾的撰寫要從題干要求和材料內容兩方面出發,全方位鎖定正確內容。對于開頭內容一般可以圍繞材料核心主題的目的意義、背景問題、政策講話等層面進行作答,依據材料內容,與主題相關的這些層面,有什么寫什么,當時講話類、倡議類的公文還需要適當結合身份和場合進行具體書寫。而結尾的書寫則較為簡單,主要根據文種和材料內容判斷,一般分為自然收尾、倡議號召等幾類,總之還是圍繞材料內容去尋找。
三、主要內容是核心
公文的主要內容作答是整篇公文寫作的核心部分,這部門往往難度較大,需要各位考生能夠充分理解題干信息、題目要求以及材料內容。通過精細化梳理提煉材料內容,形成作答,將材料內容進行合理分類、分條書寫作答,在具體要點里,可適當提煉核心關鍵詞,作為要點的前置提示詞匯,突出要點內容,闡明要點核心。
作為最后的落款的日期則更為簡單,在具體考察中往往不做為重點要素。能夠熟練有效掌握以上寫作要素,即使面對種類繁多的公文種類,也可以做到以靜制動,對于貫徹執行題目則會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