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心得體會篇一
母親莞爾一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以后呀,等你長大了,也要當一個為祖國勞動的棟梁之才,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我不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記得_曾經說過:“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如今的美好生活就是勞動人民們創造的,那么勞動人民到底指的是誰呢?是任勞任怨的環衛工人,還是夜以繼日工作的醫生,又或者是含辛茹苦的農民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徜徉在山間,風景美不勝收。道路兩旁,許多環衛工人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他們的眼睛炯炯有神,額上的“蟲子”蠕動著,皮膚被曬得黑黝黝的,顯得老態龍鐘。他們默默無言,彎著腰,埋著頭,一絲不茍地掃著地上的垃圾,然后把它倒在垃圾桶里。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太陽烘烤著大地,他們緋紅的臉頰上也沁出了汗珠,涔涔落下,猶如湍急的河流,浸濕了衣襟。不一會兒,他們便汗流浹背了,卻仍然全神貫注地掃著地,沒有絲毫怨言。有些拍照的游客還嫌他們擋住了風景,便爭論不休:“哎呀,你們快讓開!你們掃個地可不可以不要擋我拍照?真的是煞風景!”那個環衛工人十分委屈,但也惱羞成怒,便瞪著他,囁嚅著,悻悻然走向了一旁,繼續工作了。
我也頓時義憤填膺,但不想惹是生非,便在心里嘟嚷著:那個人有沒有想過,如果身為游客的我們不亂丟垃圾,他們就不會這么辛苦,這么一直忍氣吞聲的工作著。他們工作也是為了讓這里的景色更加美麗。馬克思說過:“勞動創造社會”。他們為了創造社會、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而勞動,有什么錯?
走完了整座山,我恍然大悟:其實,所有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勞動過的人都是勞動人民。勞動人民,大到__,小到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他們無不在為更美好的生活付出、勞動。甚至一只“拓荒牛”,它不畏嚴寒酷暑,不畏雨雪風霜,堅韌不拔地耕耘一片荒地,最后,每當秋高氣爽,田地豐收,它便興高采烈。它同樣是我們勞動的榜樣。
高爾基說過:“只有人的'勞動才是最神圣的”。我們現今這么好的生活都是由前輩們創造的。我們也要勞動起來,盡自己的全力,為下一代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完了整座山,我仰望著那令人如癡如醉的景色:山嶺層巒疊嶂,樹木枝繁葉茂……一切美好交織在天地間,哇!好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心得體會篇二
古代中國以農立國,中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先民的光榮勞作與積極推動下發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就居于領先地位;現如今,科技勞動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勞動力的進步,也逐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中華民族的勞動文明之花已盛開幾千年。
我的爺爺小時候未念過書,打小就在田壟上耕作,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吧。他常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卻從沒有過“草盛豆苗稀”。因為他精通耕種之道,不滑不懶;在烈日下,“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辛苦勞作;最重要的是,他施用農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爺爺便背一竹簍,操一糞叉,游走于村頭巷尾,撿拾牲畜穢物。至天放亮,村郊上上下下被飄蕩的炊煙裹住,爺爺就回家。奶奶擺好了早飯,小米粥、包子、饅頭、青椒、拍黃瓜、刀豆。呼嚕呼嚕喝完湯,順便踢走死纏腳下的田園犬……偶爾奶奶也夸一夸爺爺撿來的糞:“這肥好,臭!”老頭老太對視一眼,笑了。
姥姥共有六子,爺爺為長,本來他是該安安分分做個小農民的,但爺爺不。爺爺曾經在城里待過,也算有過見識。他天分也異常好,樣樣如流水般玩轉于手掌中;爺爺還是個老廚子呢,會做許多菜樣,味道總還不賴。后來爺爺的小孫子出世后,說是要帶他回鄉下照顧,便收拾行囊,回了村里。村里人都表示理解:“對嘍,農民好嘛,帶著小孫子一起看看莊稼看看草,還是田土最肥實,適合長莊稼,也適合長娃兒。”
村里人都稱贊爺爺的農活,可我作為爺爺的長孫,卻去之遠矣!我常問爺爺:“您咋就愿意做個農民呢?”而他總會拿他喜歡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這人寫文章寫得好,俗而不厭,多而不濫。為啥?他雖是文人,卻也近于農人,勤懇、淳樸、達觀。我文筆不如他,但有一點他不如我——他種地不如我,哈哈哈……”
古時候,陶淵明過著“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淳樸自在的生活,在菊花爛漫的季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于落日黃昏“帶月荷鋤歸”……如今,我的父母也以務農來維持生計,秋分送爽,田間翻滾著金黃的稻谷,爸媽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大地辛苦勞作……
田土肥沃,怎容荒廢?人生珍貴,怎容蹉跎?用勞動汗水灌溉的大地,最具詩意,因為從大地長出的,是金燦燦的谷粒,是比黃金還寶貴的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