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資格證教育學心理學考試題及答案最新篇一
a.1879
b.1903
c.1789
d.1924
2.青年初期是世界觀( )。
a.形成時期
b.初步形成時期
c.初步成熟時期
d.成熟時期
3.對黑猩猩做“頓悟實驗”的是( )。
a.苛勒
b.托爾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學生學習“功一力×距離”,這種學習屬于( )。
a.辨別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規則或原理學習
5.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傾向
b.避免失敗的傾向
c.回避困難的傾向
d.追求刺激的傾向
6.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學形成了獨立的理論體系,并注重與教育實際相結合。這一時期是教育心理學的( )。
a.初創時期
b.成熟時期
c.發展時期
d.完善時期
7.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個體的心理社會性任務是發展( )。
a.自主性
b.主動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奮感
8.乘坐校車時,系好安全帶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這種強化屬于( )。
a.負強化
b.正強化
c.替代強化
d.自我強化
9.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下列選項中屬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實現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認知的需要
d.審美的需要
10.高中階段學生關于“元素周期表”的學習,深化了他們對初中階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識的理解,這種遷移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負遷移
d.逆向正遷移
1.a【解析】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這是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
2.b【解析】青年初期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觀初步形成時期。
3.a【解析】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并提出了“頓悟說”。
4.d【解析】規則或原理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
5.b【解析】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分為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6.b【解析]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學的成熟時期。
7.c【解析】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個體的心理社會性任務是發展自我同一性。
8.a【解析】撤銷厭惡刺激而提高反應概率增加的是負強化,故選a。
9.b【解析】馬斯洛把低級的四種需要稱為缺失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
10.d【解析】后學習的內容對前面學習的內容起到遷移作用,是逆遷移,并且促進深化了前面的學習,因此是逆向正遷移。
教師資格證教育學心理學考試題及答案最新篇二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在理解與把握心理健康標準時,主要應該考慮到哪些方面?( )
a.應兼顧個體內部協調與對外良好適應兩個方面
b.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
c.心理健康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過程
d.心理健康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社會評價問題
2.在通常情況下,課堂氣氛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
a.積極的
b.消極的
c.和睦的
d.對抗的
e.排斥的
3.下列屬于非正式評價的是( )。
a.測驗
b.問卷
c.觀察
d.談話
e.布置作業
4.教師應充當的角色有( )。
a.學習的指導者
b.班集體活動的領導者
c.行為規范的示范者
d.心理保健者
e.教育科研人員
5.下列屬于正遷移的是( )。
a.數學審題技能的掌握對物理、化學審題的影響
b.在學校愛護公物的言行影響在校外規范自己的行為
c.外語學習中,詞匯的掌握對閱讀的影響
d.學習漢語字母發音對英語字母發音的影響
e.舉一反三
6.心智技能具有哪三個特點?( )
a.對象具有觀念性
b.執行具有內潛性
c.結構具有簡縮性
d.結構具有展開性
7.哪些人善于發現問題?( )
a.個體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強的
b.個體活動的積極性越高的
c.個體的知識經驗越豐富的
d.個體的視野越開闊的
8.元認知知識包括( )。
a.對個人作為學習者的認識
b.對任務的認識
c.對有關學習策略的認識
d.對學習策略使用方面的認識
e.對教師的認識
9.創造性思維表現為思維的( )。
a.獨創性
b.發散性
c.靈活性
d.突發性
e.活躍性
10.構成品德心理結構的基本成分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e.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