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升仙橋詩詞鑒賞篇一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寒窯賦原文解讀
推薦度:
魯迅《吶喊》賞析
推薦度: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
推薦度:
蒹葭賞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作品介紹
《升仙橋》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8卷。
升仙橋
作者:唐·岑參
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
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
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①居成都時作。升仙橋:《元和郡縣圖志》卷三一:“升仙橋,在(成都)縣北九里。相如初入長安題其門:‘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于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卷198_77升仙橋岑參
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
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
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s("content_relate");【《升仙橋》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州橋原文賞析
03-12
州橋原文及賞析
07-23
《州橋》原文及賞析
08-30
州橋原文、翻譯及賞析
02-28
上洛橋原文及賞析
08-26
州橋原文翻譯及賞析
02-26
《州橋》原文及翻譯賞析
03-03
題情盡橋原文及賞析
08-23
洛橋晚望原文及賞析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