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高考備考策略篇一
為了做好2017年高考備戰工作,我們備課組制定了以下復習計劃:把高三的復習計劃分為三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
學習
方法。第一階段:2017年8月5日---2017年3月初
這個階段時間最長也最重要,稱為基礎復習階段。整合教材進行知識和考點的復習,梳理知識、完善知識與方法體系、形成良好思維習慣,知識細節過關,構建知識體系,建立學科思想。這階段復習的內容和順序:
基本概念:物質的量
物質的分類
氧化還原反應
離子反應
化學鍵 周期律
元素化合物:金屬及其化合物
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
基本原理:反應熱
電化學
化學平衡
電離平衡
水解平衡
溶解平衡
化學實驗:實驗基礎
無機中和實驗
有機綜合實驗 選考內容:有機化學基礎
第二階段:2017年3月---4月底
這階段針對高考題型進行分專題訓練
第三階段:2017年5月-6月
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復習時間,讓學生適應綜合考,多做套卷綜合訓練,查缺補漏,完善提升。
縱觀13年全國各地的理綜試題(化學部分),不難得出———立足基礎、重視能力、穩中有變,仍是高考命題的方向。
怎樣
搞好2017年高考化學備考,本人就此談一下個人的幾點認識。一、新課標化學試卷命題特點與分析
新課程標準卷化學試卷,為了有利于選拔具有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的命題思想,注重測量自主學習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以促進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017年新課程試卷特點分析如下:今年化學試題與去年相比穩中有變,變中有新意。從整體上看,增加了與實際生產相聯系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更加貼近課改精神。以新課標和考試大綱為本,考查了考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對基本方法的運用,突出了主干知識,體現新課程的基礎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試題的客觀題中規中矩,充分考查了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觀題略有變化和創新,注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加重了對能力的考查,具有創新之處。
二、2017復習備考策略詳談
(一)、腳踏實地,狠抓“雙基” 提升能力 目前學生的狀況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有必要安排時間讓學生將幾本化學教材通讀,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學生在復習時應以教材為主體,使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不斷完善 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平時容易忽視的一些地方更應著重理解,同時加強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所涉及方程式及其實驗現象的反復記憶,以便高考時能快速、準確的提取基礎知識進行應用。復習要針對理綜高考化學科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選擇以無機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為代表和反映有機烴與烴的衍生物官能團衍變關系的推斷題,訓練學生用正向、逆向、統攝思維進行推理,提高推理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要做到:
1.復習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所側重 第一輪復習既可依教材分章節進行,也可劃塊,按基本概念→基礎理論→有機化學→元素化合物的順序進行復習。復習時應不留死角,面面俱到,做到對基本概念的講解要“準確”,對基礎理論知識要“理解”,對有機化學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識要強調“識記和聯想”,幫助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全面系統的分類梳理,使學生形成完整而嚴密的知識網絡。在進行深化基礎,全面整合的同時,對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又要有所側重,方法可以多種多樣,譬如必要的重復強調、板書演練、講授時的音量、明顯的放慢語速等,甚至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這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以引起他們的高度重視。要求學生必須重視課本內容的復習,要求他們來時不僅要帶上教材,更應該認真歸納鞏固教材內容,遇到不懂的東西應及時閱讀教材內容,同時要求學生認真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特別是近五年來的高考題。
2.對主干知識的講解要細,要全面,更應重點明確
例如,在《堿金屬》一章的復習中,應突出na的化學性質,na2o2的結構和性質,naoh、na2co3、nahco3、nacl(氯堿工業)等內容;有機物在復習時應注意抓結構、抓代表物、抓規律、抓特征、抓同系物,在過好有機物的空間結構關、有機化學中“五式”(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關的基礎上,突出“四位一體”,即抓“綱”——抓官能團,找“線”——掌握烴和烴的衍生物之間相互轉化的知識鏈,記“點”
《高考備考計劃之化學》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