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滁州學院去年錄取分數線篇一
查看:
2013浙江高考分數線
浙江高考分數線
滁州學院錄取分數線
專題:
全國歷年高考理科分數線匯總
全國歷年高考文科分數線匯總
相對于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而且是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依據,是的差值,中國教育在線建議考生用“錄取線差”來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盡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所以應該逐年計算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線差:
=當年平均錄取分數-當年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
下面以某重點大學在北京招生情況為例,計算錄取線差如下: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2003——2008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2009年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滁州學院介紹:
滁州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址在安徽滁州市。該市位于京滬鐵路沿線,距南京50公里,是“南京一小時都市圈”的核心經濟協作城市,交通便捷、人文薈萃,歐陽修的文學名篇《醉翁亭記》即誕生于此。學校占地1500畝,南北兩個校區均座落于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瑯琊山風景區,與“天下第一名亭”的醉翁亭相毗鄰。校園內四季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0年的滁州師范學校,經歷了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安徽師范大學滁州分校、滁州師范專科學校等辦學過程,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滁州學院。現設有中文系、數學系、電子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化學與生命科學系、國土信息工程系、外語系、教育與法政系、經濟管理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共12個教學單位,開設了48個本、專科專業,其中本科專業31個,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在冊生2500多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0多人,博士、碩士350多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國家和省級優秀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等教師30多人,另有兼職教授、外國文教專家80多人。近年來完成省級以上各類研究課題260多項,出版專著、教材8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3000余篇,分別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科研成果獎、優秀作品獎等100多項。
學校現有教學設備總值為8000多萬元。擁有130多個各類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體育館、音樂廳、報告廳、大學生活動中心;有省重點資助的cai實驗室、gis實驗室、cad實驗室和光原化綜合實驗室等,以及6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館藏圖書82萬冊,電子圖書30多萬冊,中外文雜志1800多種,建有自動化數據庫、電子閱覽室、網上查詢服務系統和與國際互聯網相連的校園網;辦有公開出版的《滁州學院學報》和《滁州學院報》,為教學、科研和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環境。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質量立校。適應經濟社會的需求,發展就業率高、社會需求大、與經濟社會結合緊密的學科專業,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大力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建設,2008年獲1個省級重點學科(應用化學)、1個省級特色(地理信息系統)、1個省級教學團隊(應用數學)、6項省級教研立項、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名省級教壇新秀。注重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開展“百場專家講座”、“博教論壇”,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定期舉辦“校園科技文化節”、“藝術展演大賽”等活動,提升學生人文科學素質。近年來,我校在全國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中,通過率高于全國十多個百分點。學生先后在全國、全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賽、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廣告藝術大賽、英語演講比賽、體育比賽等大賽中均取得好成績。2008年服務首屆全國農民歌會志愿者行動,受到省級表彰。
大量反饋信息表明,滁州學院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適應性強,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績,成為領軍人物。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工作連續多年獲省表彰,2008年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學校關愛困難學生成長,設有“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實施國家助學貸款,采取減免學費、發放特困補助、設置勤工助學崗位等措施,積極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選派教師到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澳大利亞、臺灣、香港等地高校研修和講學,并與韓國韓瑞大學、木蒲大學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藝術設計專業“2+2”等校際合作項目,已有外國留學生在校就讀。
學校先后11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先進單位”,先后榮獲“安徽省文明單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軍民共建工作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等稱號。
學校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內涵,提高教育質量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加快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學質量較高、綜合實力較強、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多科性應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