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
記得曾看過一位教育家的書中寫到: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會決定他的一生。作為父母,我們有選擇是否生育兒女的權利,但孩子卻永遠都沒有選擇是否出生的主權。人生第一次做父母,帶著欣喜期盼與忐忑不安迎接到一個調皮與乖巧并存的小男生-張峰寧。
從決定孕育一個生命開始,我們就以回應愛為前提,父母相親相愛,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嚴格律己,以身作則:不讓孩子說謊就先做到自己誠實,不讓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就自己不要一直玩手機看電視,希望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就要自己不闖紅燈……哪怕是嚴格要求孩子,嚴厲批評孩子,也要讓他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不會因為他犯錯誤而不愛他,我們相信只有從小得到愛的孩子,才能滋養出幸福的未來。
雖然孩子在父母眼里一直都會是那個小小的人,但其實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會去思考去判斷,所以,我們會去和張峰寧討論一些事情,會在做一些重要的決定前給他做心理建設,比如去幼兒園,提前幾個月帶他到幼兒園周圍遛彎,熟悉一下環境,給他講到幼兒園會有什么好處,比如認識很多小朋友,有小伙伴一起做游戲,有新玩具等等,讓他從心里上不抵觸去幼兒園這件事,然后逐步調整他的作息時間和幼兒園同步,不會因為身體生物鐘問題而不愿意去,最后在早期去幼兒園不哭不鬧的表現,積極給予鼓勵,口頭表揚+小禮物,所以張峰寧在整個入園階段都是很順利的。
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愿意鼓勵他去展示自己,配合他完成一些學習任務,讓他努力做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同樣在幼兒園的生活中,我們也特別重視和他的溝通,每天都有睡前聊天的時間,讓他講一講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么,開心還是不開心以及為什么,也許一開始他不愿意說或者說的不好,后來慢慢的,他就愿意分享他的事情和情緒給我們,更拉近了我們的親子關系。
最后的一點,也是我們仍在努力學習還未做到的: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放心和放手,讓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篇二: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
傳承優良家風
以小見大,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行為,都會映射出“家風”的傳承,中華文明5000年的文化傳承,沉淀了優秀,摒棄了破敗。在我們這代更需要站在深厚的文化積淀基礎上,傳承和發揚。
一、學習歷史,領略文化
許許多多優秀的歷史典故,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伴隨左右,如“孔融讓梨”、“三字經”、“蘆衣順母”等等,還將這些典故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親身體驗,更培養了孩子從小樹立優秀的品格。
二、打開眼界,沉浸在博物館
社會的高速發展,文化的爭相綻放,博物館成了孩子們不可或缺的學習地,更能開闊眼界,如“自然博物館”、“天文館”、“故宮博物院”等,還有很多在計劃中的地點,伴隨著講解,打開孩子的興趣,寓教于樂,回味無窮。
三、家庭教育,伴隨一生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中華傳統文化根深蒂固,是最悠久的傳承,相反寵溺孩子,造成的后果比比皆是,一個家庭,每一輩人都有自己的領悟,學識學歷并不一定相同,但“家風”一定是輩輩傳承,正能量會逐輩發揚光大,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緊跟時代的浪潮,擁護國家,有一個幸福美滿的追求,生活會越來越好。
篇三: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
我家有兩個男孩,盧明澤小朋友是家里的老二,他有一個大他兩歲八個月的哥哥。兄弟倆的性格非常不同,老大開朗外向,是個話癆,而老二相對安靜內向,屬于慢熱型,又有點倔強。因此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教育兄弟倆,同時又要兼顧公平。
就以學英語這件事來說,哥哥的英語課是我做主報名學習的,課后作業也是我監督完成,雖然偶爾有點偷懶拖延,整體上哥哥還是接受并能認真學習的。等到弟弟過了3歲,我也想如法炮制給弟弟報名英語班,但是他堅決不同意,即使有時會表現出一點學習的渴望,一旦我想繼續教他或者提到報班,他就很快拒絕。我就每次帶著他一起接送哥哥上課,讓他多感受一下英語教室的學習氛圍,讓他看看哥哥是怎么上課的,趁機再教教字母,簡單的日常用語。既然是慢熱型的小朋友,就多點耐心,多給他一點接觸的時間。
就這樣過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有一天他自己主動提出要報班學習,我馬上給他報名,趁他反悔前安排好課程。因為擔心他不能堅持學習,我特意選擇上課時間跟哥哥相近的班期,這樣他們可以互相鼓勵。事實證明他堅持的很好,即使雙減政策取消了學科類培訓,他的英語課轉為閱讀欣賞,他也一直在堅持上課,并且在不斷進步。
篇四: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從父母對我的教育到現在養育自己的孩子我深知家庭教育將決定孩子今后的發展方向,會影響她終生的重要性。我們共同參與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從她呱呱墜地以來,經歷嗷嗷待哺,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再到現在快成長為一名小學生的小小兒郎。我和爸爸統一思想本著“成人”的目標,教她先學會做人。
我們堅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她自己做,從一歲多她學會自己吃飯,自己學會大小便,再到穿脫衣服等等,在這一時期我們重點培養她的自理能力,為上幼兒園打基礎。
剛上幼兒園時,記得她每次和我們說話總是說:媽媽你……!爸爸你……!我和爸爸認為和長輩說話要注意基本禮節,所以決定教她學會稱呼長輩為您。上幼兒園后老師和家長共同教育幼兒,我和爸爸認為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做家長的在日常接觸中首先做到尊敬老師,孩子才不會輕慢。
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第一次做任何事情可能都不會盡善盡美,在底線面前我們做到不妥協,在“小事”面前,我們敢于放手。和孩子之間總會給彼此多一些時間,盡可能留下美好與快樂的記憶,因為我們都有著永不褪色的愛!
篇五: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
讓孩子感受美好家庭環境
家庭和睦對于孩的成長是關重要的,家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別和愛。當出現分歧時,我和爸爸通過微信溝通,互相理解,不在孩子面前沖突。
讓孩體驗各種技能開發她的興趣,把興趣變成能。
聆溪從1歲半開始,帶著她去多個早教機構體驗,找到孩子的興趣點。這時,我和爸爸會變成孩的忠實“粉絲”,給她勵和正能量,讓她更想去探索和學習,如,聆溪喜歡畫畫和唱歌,我們會與孩子一起多觀察自然中的植物動物;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鍛煉孩子自信,讓她能夠把喜歡的事做的更好。
三、通過帶孩參加公益活動,開展愛與環保責任的養成教育。
每年我們都會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比如“生物多多快樂多多”東城教學植物園愛護植物活動;通州愛鳥協會組織的愛鳥識鳥護鳥活動,在實踐中提了與然的親近。
四、注重與孩進溝通和交流
我們經常與孩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進溝通和交流,勵孩把她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了解孩的喜怒哀樂,對孩所說的切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我們有時也讓孩參加的些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孩的動態,更重要的是通過平等對話喚起了孩靈深處做的豪感與責任感。
【2022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最美家庭征文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手抄報內容文字
2021家庭家風家教話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