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慶市事業單位綜合基礎知識大綱篇一
2020年10月26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如期且順利舉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的改革與發展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改革開放的大門不會關,而且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源自于自立自強中國人的不斷努力,今后中國人也必將在開放創新中奮勇前行,永不止息。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高遠、求真務實地繪勾勒出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處于首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這標志著中國將在“十四五”期間,不畏艱險,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經過十八大以來的砥礪奮進,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離不開創新。全會指出2035年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遠景目標具體包括九個,其中第一個小目標就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新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其中關于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我國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創新驅動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結合“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戰略構想,創新驅動“三步走”戰略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在我國,創新位于新發展理念之首,處于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且一直指導社會發展。科技的進步說到底就是科技的創新。而改革開放本身就是一場革新,創新就是改革開放之靈魂。因此,中國的創新發展始終是堅持科技與體制機制雙輪驅動,我們也“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來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進行。從國際上看,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技術發展與應用正在加速經濟和科技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國內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重大創新成果百花齊放。但也要認識到,我國科技領域中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沒得到根本改變。關鍵核心技術上的短板,就說明我們隨時可能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嚴重阻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制造國,但“缺芯少魂”局面從未改變。中國是醫藥大國,但多數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仿制藥仍然占比很高。即便應用走在前列的ai產業,仍然在底層算法、開源框架上基礎薄弱,“地基”不牢。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所以只有科技自立自強,才會為科技強國建設奠定夯實基礎,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一)試題演練
1.(單選)2020年10月26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2035年遠景目標調整為:()
a.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b.打贏脫貧攻堅戰
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答案】c。解析: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指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處于首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故本題答案為c。
解題技巧:一般而言政治題多是識記性考點,平時要注重時事政治的更新,多關注重大會議文件等。
2.(單選)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2035年遠景目標中具體目標為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新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
a.創新型國家行列b.創新型國家前列
c.世界科技創新強國d.人才強國
【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我國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戰略目標。創新驅動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故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關鍵核心新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故本題答案為b。
解題技巧:一般而言政治題多是識記性考點,平時要注重時事政治知識,多關注重大會議文件及領導人系列講話等。
重慶市事業單位綜合基礎知識大綱篇二
2021年1月1日開始,隨著民法典正式實施,引發社會熱議的“離婚冷靜期”也將落地施行。近日,民政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關婚姻登記規定的通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
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在“冷靜期”期間,任何一方只要不同意離婚,等于雙方沒有達成共識,只能通過到法院去訴訟離婚。
《民法典》中“婚姻編”的修改可謂亮點頻頻,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都將是熱點問題。
冷靜期,即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愿意離婚的,可以申請撤回離婚登記。同時,自離婚冷靜期屆滿后三十日內,雙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離婚冷靜期屆滿后三十日內當事人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的,婚姻登記機關依據相關規定對當事人的真實意愿、證件和證明材料、離婚協議書等進行審查。符合離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可考查點為離婚冷靜期時間以及離婚冷靜期滿后的效力。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刪除了結婚實質條件中的“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將結婚時有禁婚疾病且婚后未痊愈情形從無效婚姻中刪除;新增“告知嚴重疾病”的規定,即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可考查點為有嚴重疾病下的婚姻效力,即為可撤銷,而非無效。
現行婚姻法規定,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將時間的起算點修改為“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進一步明確了起算點,為司法實踐提供依據。
可考查點為新起算點以及結合案例形式,計算是否具有撤銷權。
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在婚姻法規定的五種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情形基礎上,新增了一款法定離婚情形,即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可考查點為與現行法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經法院調解無效可準予離婚”做區分。
《民法典》實施在即,關注新聞,聯系修改亮點,絕對是把握法律知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