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何做好一個好幼兒老師篇一
2.第二個方面我覺得幼兒園老師應該智商高。幼兒教育,對兒童未來有無數可能性的塑造和改變。有時候覺得教育應該反過來,最聰明的人去教幼兒園,而不是大學。要改變大學生很難,而高可能性的小朋友,甚至天才,卻很可能被學歷最低的人,用他們自己曾經有問題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來塑造。其實幼兒教育對老師的要求很高。
首先,幼兒園老師面對的不是一個小朋友,而是個體差異非常大的一群小朋友。如何設計一個活動,并且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照顧到每個小朋友的發展和學習,并不是教一首兒歌、講個簡單的故事就完事。講完故事,如何問問題,對小朋友回答的問題作出什么樣的評價,并挖掘出小朋友思維的點,通過后續問題繼續刺激小朋友思考,對教師自身的思維要求是很高的。
其次,對于小朋友的思維點的把握,當小朋友說一句話,就可以知道小朋友的思維模式。比如,之前有一次四川地震。一群四歲的小朋友很關心我,一起來問我,四川地震了,你爸爸媽媽有沒有事?我說,我爸爸媽媽在成都,很安全。小朋友又問,那你的哥哥姐姐有沒有事?我說,我沒有哥哥姐姐。小朋友又問,那你的弟弟妹妹有沒有事?我說,我沒有弟弟妹妹,我爸媽只有我一個女兒。小朋友們很驚奇,互相討論了為什么,一個小朋友恍然大悟,哦,可能是因為老師家里面太小,住不下那么多人。從這件事里面可以知道幾件事:1.小朋友自己有兄弟姐妹,因此認為所有人都有兄弟姐妹。以自己的情況,推斷其他人情況。2.空間大小和人數的關系。3.房子大小相對不可控,而人數是可以控制的。幼兒園老師需要通過小朋友所說的話來推斷他們的想法和思維的出發點。
再次,幼兒園老師會經常遇到小朋友所提的奇奇怪怪的問題,請問,如何用小朋友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回答這些問題?在給小朋友介紹“重陽節”的時候,有小朋友就問,什么是“重陽節”?如果搬出重陽節的二九重陽之類的,小朋友也不會明白。教小朋友就要用小朋友的思維方式來引導。我自己當老師的時候,拿出“重陽節”三個字,請小朋友猜這三個字跟什么有關。有小朋友說,跟太陽有關。有小朋友說,好重的太陽。我說,對呀,太陽好不容易爬到了天空中,結果因為太重了,會怎樣呢?小朋友說,會落下。我說,太陽每天就像爬山,好不容爬上了天空,又沒力氣繼續往上面爬,就落下來了,就像小朋友跟家人去爬山一樣,像爸爸媽媽還是像爺爺奶奶呢?小朋友就說,像爺爺奶奶!對啦,所以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教小朋友,要用小朋友能夠理解的方式和自身的經驗,建立起兩個事物之間的意義聯系,而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理解。至于重陽節真正的來源意思,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明白。在建構主義中,小朋友對一件事物的認知是通過不斷修正、發展出來的。對兒童思維的引導重要過知識的學習。如果教師以前讀書的時候,就是死記硬背模式,自然不能在思維上引導兒童進行思考。
最后,教師的創造力對小朋友的創造力影響非常大。很多時候,當老師都覺得自己是坐在一個鳥籠里面,制作另外的一些小鳥籠。教師不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將自己的鳥籠子造大,那么創造出來的鳥籠也大不了。
3.懂心理學。有很多朋友來問我,如果要從事幼兒教育方面的事業,應該從哪里開始?我自己覺得是從發展心理學開始學習。雖然寫在書上的知識是死的,小朋友是活的,并且個體差異非常大(有的小朋友4歲已經能夠具備5歲的發展特質,而有的小朋友4歲還停留在3歲階段)但是有系統的知識墊底,至少能夠分析出小朋友在哪些方面發展較好,哪些方面需要教師再多花心思提點。
4.樂于學習,勇于嘗試,善于總結。多做專業方面的進修。拋開知識不斷更新不說,小朋友面對的環境刺激不一樣,每一代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的小朋友喜歡玩ipad之類的電子設備,對他們的耐心、專注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去幫助小朋友呢?并且在教學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除了書上或者別人所說的方法來解決,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5.性格要好。性格好這個范圍很大,并不只是傳統觀念上的有親和力,而是讓人喜歡自己。從兒童到家長到同事到路人甲乙丙,也就是能夠跟任何人做朋友。跟兒童做朋友不難理解,是專業所需。跟家長做朋友,保持專業素養,在談論小朋友的情況的時候,說話委婉,能夠將小朋友出現的問題以家長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跟同事的關系也要好,因為小朋友都會在無意識中模仿和學習,如果跟同事冷言冷語,對小朋友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并且跟同事們營造互相合作學習的氛圍。
6.保持專業素養。不知道內地的情況,在香港,教師是不能把小朋友的照片隨便發在朋友圈微博之類的地方。也不能隨便收家長禮物、接受家長請客吃飯,跟家長建立工作以外的關系。至于新聞上出現的打罵兒童,更是不允許的。小朋友再調皮,總有他的原因,作為教師,不能怪自己遇到的小朋友不聽話,只能認為是自己沒有找到適宜的教育方法,因此多學習有經驗的同事、多探究和積累經驗。
7.知識結構和眼界。除了琴棋書畫懂得盡量多,知識結構和眼界也非常重要。因為幼兒園老師跟小學、中學的老師不一樣之處在于,小學中學都是學科性的,而幼兒園老師是在生活中教育兒童學會生活、認識世界。生活的范圍就非常寬廣了,世界的范圍更寬廣。一個問題提出來,老師什么都不知道,那更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解釋了。并且現在小朋友因為經常被父母帶著到處去玩去旅行,認識的東西不少,作為老師眼界過小,當然不能當一個好老師。
如何做好一個好幼兒老師篇二
背景一、我準備去當個幼兒園老師,但我不知道怎么做?
背景二、我已經是幼兒園老師了,但我沒有經驗,不知道怎么開始?
背景三、我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老師,但之前遇到了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我不知道該怎么繼續做這份工作?
關于背景一
如果你是個新手,致力于我朝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事業,你可以老老實實先去考個幼兒園教師資格上崗證(俗稱教師證),如今地方性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漸漸取消,趨向統一參加國家級資格上崗證考試。考試內容分為筆試和面試,你可以上網自己查找一下具體資料。
(ps:考試是個漫長的過程,建議報個輔導班,認認真真的話是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關于背景二
任何一個沒有做過幼教老師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里開始實習的時候,園方都會安排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帶你,好比工人進工廠,會有一個老師傅帶你一樣,告訴你崗位要求、職能分布等等問題。如果沒有什么大變故,這個“師傅”基本上就是你的搭班老師。我們現在大部分幼兒園,都是一個班級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阿姨(生活老師)的配置。
事實上,在這里籠統的問一句如何當好一個幼兒園老師,遠不如你好好地在幼兒園里跟著老教師實習來的有用!!!
因為,每個幼兒園的情況多少有些不同。而帶你實習的老教師,是最清楚本園的各種情況的。她會手把手教你如何收拾這幫熊孩子,如何對付熊孩子背后的家長,以及如何應付領導突然交代下的各種工作;指導你怎么把書本上理論性的環境布置,變成現實的環境、告訴你怎么有效組織幼兒的生活活動等等等等。
曾經有一段子:做幼教的人,得能有一邊看著孩子拉屎,一邊吃午飯的魄力。
各位親不許笑,小孩子要拉屎撒尿了,才不管你是不是在吃午飯呢。
事實上,實習期確實是不長的,不過據說,培養一個合格的幼教老師需要起碼六年的時間。
為什么是六年呢?你從小班開始帶一撥熊孩子,小班一年、中班一年、大班一年。如此一來就是三年,你就跟著這幫畢業的娃,畢業了你的幼教初級階段,熟悉了幼兒園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但是帶一撥怎么夠呢?自然是要帶兩撥,所以得六年。
背景三的回答
"我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老師,但之前遇到了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我不知道該怎么繼續做這份工作?"
那就需要你要有強大的心理了!
其實做老師是個很吃虧的職業,社會對我們虛偽的尊敬,完全撐不起我們真實的付出。
聽過一句話:身體都為了教育那幫熊孩子給氣壞的。
任何行業都有苦的地方。做老師的苦之處在于,當人們把你和小孩子放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孩子是弱者、受害者的形象,而我們就是冤無處說了。
但換一個角度,也得理解現代這個社會。現在接送孩子的家長,多半以老人為主力。不要覺得爹媽不管孩子,爹媽也是有苦衷的;幼兒園放學的時候,人家爹媽還沒下班,誰來接送?只能落到老人身上。學會把老師當作一份普通的工作來做,而沒有那么崇高偉大,那你的心態自然會放平很多。小朋友大多數時候還是天真善良可愛純潔的,一張貼紙一粒糖、一個圖章一幅畫,搞定他們妥妥的。
事實上,孩子還是會給成人帶來很多正能量的,他們的微笑發自內心,他們的喜悅真實誠懇。倘若你學會善待他們,他們也一定會回頭來善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