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心得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版篇一
上一次課標發布是在2011年,每一次更新,都決定了未來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這對于所有學生、老師和家長來說,這都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著教學與測試的原則與發展方向。
那么新舊課標之間具體都有哪些大的變化呢?總體上看,在新課標學科課時設定上,英語課時的占比為6-8%,與道德與法治并列,在所有學科中排名倒數第三,課時減少明顯。從一些重要細節和數據來看,還有以下變化。
一、英語占比越來越低
在新課標中,英語課時的占比為6-8%,與道德法治并列,在所有學科中排名倒數第三。這兩年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建議取消“英語主科的學習地位”。但是這次新課標出爐,確定了未來十年英語還會健在。但從課時占比上來說,英語學科在公校內的定位無疑是越來越低了。
二、考試難度增大
一方面是英語課時量減少,可另一方面英語考試難度卻在增加。學生們之間的成績落差會越來越大。對比2011年的舊課標和2022年的新課標:
第一、課程難度等級變化。2011年舊課標將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內容分為五個等級。而新課標將課程內容減少為三級,而且每一級后面都有一個“+”號級別。從五級降為三級,這就意味著每一級臺階的坡度會更大。特別是每一個級別后面,都設置了一個“+號”級別,很耐人尋味。按照新課標原文的說法,“級別+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選擇。
第二、詞匯量增加。舊課標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詞匯量為1600個,而新課標最高級別的詞匯量是 2000個。多出來的這400個詞匯,就是出現新課標的最高級別“三級+”, 教授三年級英語一年時間還沒到,對于三年級英語的課外閱讀量達到1500-2000詞。
第三、閱讀寫作要求增多。在閱讀這一項,舊課標的要求是7個,而新課標將閱讀和聽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個。同時,增加了三個“+號”考察細分項。經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標之后的考試難度上限提高了。
三、從考察知識到考察能力
傳統外語課堂,往往會局限在課本中。而“真實的課堂”,更多地使用生活中的真實語料,要求學生運用英語來理解信息并且表達自己。其實不僅是在中國,現在美國外語教學界也在越來越轉向“真實的交際課堂”,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建立在“真實課堂”的原則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交流。新課標中對于小學三、四年級的表達與交流能力目標是:能圍繞相關主題,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簡單的交流,介紹自己和身邊熟悉的人或事物,表達情感和喜好等,語言達意;在書面表達中,能根據圖片或語境,仿寫簡單的句子。
這一制度的實施,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了解了新課標所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之后,我真的是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深深的思考。因此,我明白了新課標下我們的老師應該做什么:
第一、更新教學觀念。新課標強調對主題的選擇更多的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主題作為編寫的主線。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用學生的眼光看待問題,理解學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挖掘身邊的教學資源。這會使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因此,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時刻做好學習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與此同時,英語教師必須更新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時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對學生,進而時刻引導學生不斷求知、求新、求進步,更好地完成學業,同時不斷豐富各方面知識,儲備各種能量,成為真正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人。
第二、變革教學方式。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依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育學生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實力。采用聽、說、唱、玩、演的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參加,大膽表達使學生從動腦、動口、主動思維參加教學活動。如低年級學生可敏捷處理教材內容,將其編成兒歌、童謠。課堂中多采納嬉戲教學法,加上老師敏捷親切的身體語言,使得課堂豐富多彩、輕松活躍。培育學生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第三、創設豐富情境。教師用自己充溢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主動的參加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溝通,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念。直觀情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老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游、問路等,為學生供應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機會。
面臨著新觀念、新課標、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教師必須從傳統的“教書育人”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探索最佳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尋求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學反思和自我監控,促進自我成長,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如果我們能開展有效的教學科研活動,并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創造新的教學經驗,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繁重的教學中實踐我們的教科研成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我相信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就會不斷的提升自我發展空間,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老師。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心得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版篇二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了最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趁著五一假期,我仔細研讀了《英語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緊跟新時代的潮流,領會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把握新方向。結合王薔、王守仁、梅德明等專家的解讀,我對新課標有了粗淺的認識,對如何在小學英語中落實新課標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對比新舊課標,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那么,我們要培養什么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通過英語了解不同文化,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具備跨文化交流和溝通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客觀、理性看待世界,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新課標突出強調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針對此,相對于以往的舊課標,新課標對英語學習也提高了要求。
第一,分級標準有所改變。
在新課標中,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改為四個等級——1~2年級為預備級,3~4年級為一級,5~6年級為二級,7~9年級為三級。而且,“一、二、三”出現了“+”級別,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第二,詞匯要求增長了25%,達到了2000單詞量的要求。
新課標還提到,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接觸并學習相關主題范圍內的200個單詞,以及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但英語的課時量并沒有增加,這就要求學生要在空閑的時間去提升英語,對學生的要求更高,而且突出強調語言知識的活學活用,摒棄以往的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第三,閱讀理解能力要求顯著提升。
新課標對于閱讀部分提出了13+3要求。而且,要求3-4年級課外閱讀量達到1500-2000詞,5-6年級課外閱讀達到4000-5000詞。字數變多的同時,難度也變大,突出強調孩子對語篇更深層次的理解,
如在初中板塊出現了以下三個要求:1. 理解語篇中顯性或隱性的邏輯關系,即要求學生能夠推理文章背后的意思;2. 根據話語中的重復、解釋、停頓等現象,理解話語的意義,這要求學生有深厚的閱讀功底;3. 理解多模態語篇中非文字資源傳達的意義。
所謂多模態語篇,我理解的是未來的語篇閱讀不再僅僅是以文字形式出現,有可能是圖形、表格、流程圖,甚至是語音的融合,不斷向國際化考試如劍橋、雅思、托福等靠近。因此,像以往一些僵硬化的閱讀做題技巧已經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這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增加閱讀,廣泛閱讀,學會閱讀,真正提升閱讀素養。
第四,強調學生的表達性技能,對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要求有明顯提高。
如要求學生就口語或書面語篇的內容、觀點和態度作出簡單的口頭評價,說明理由。在“+”部分,更強調了“恰當質疑語篇的內容、觀點,解釋不合理之處”。這對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這也體現了核心素養引領下,英語學習從應試走向素質的大方向。結合我所教授的三年級(一級),課堂上我會設計多途徑的聽說活動,引導學生在感知、理解、模仿和運用中習得語言,學會表達。在學習理解類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描述、闡釋、分析、應用等多種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學生評價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作者的觀點以及主人公的行為,逐步學會理性表達情感、態度和觀點,提升表達性技能。
新課標還提出了很多要點,指引我們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落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如:1.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加大教研力度,圍繞英語課程六要素,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持續發展。2. 要設置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勵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深入探究主題意義。3. 要加強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強化素養立意,結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組織各語篇教學內容,規劃系列教學活動,充分挖掘育人價值,引導學生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展能力,形成素養。
總而言之,新課標更加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在日后的教學中,我將鼓勵學有余力的孩子在扎實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滿足“+”部分的能力需求;課堂上,我會增加探究性、開放性、思辨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我,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不同主題、不同語篇類型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素養,并創造機會、搭建平臺給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包括口頭和書面,等等。
恰逢五四青年節,青春正當時,拼搏無止境。新的要求,新的挑戰。作為教師,我定會繼續準確、深刻領會課程理念、目標和要求,并轉化為切實有效的實踐,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面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式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