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你好大樹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你好大樹篇一
1.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
2.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1.樹葉、樹枝、樹皮、樹根及不透明的袋子一個。
2.音頻材料散《文落葉》
問候引出課題;
2.出示神秘筆袋,先讓幼兒猜猜筆袋里面裝有什么,然后叫幾個小朋友上臺展示出袋子里的東西;
3.教師引導幼兒想想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相當于大樹的什么部位;
4.幼兒表演大樹;
5.引入四季樹葉的變化,帶著問題欣賞散文《落葉》 ;
6.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四季樹葉都有什么變化;7.幼兒表演(把自己想象成一顆樹)。
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樹;2.家長可帶幼兒去戶外觀察大樹。
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幼兒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樹,給孩子們展示個各種各樣的樹葉,讓他們能大概得分清樹葉的名稱,知道樹葉四季的變化,馬路上的樹和公園里的有什么不同,知道這些行道樹的功能,并且扮演了各種樹的姿態,及他們不同的造型,被人們當衣架晾衣服時的不開心,知道保護樹木。
大班科學你好大樹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你好大樹篇二
1、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和基本組成。
2、能夠完整、連貫地講訴自己對樹的認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并能講訴自己對樹的認識。
ppt、樹葉(卡片)
一、導入部分
猜謎語:身體長得壯壯壯的,春天來發芽,臉上皺紋多,冬天不見啦!(大樹)
二、出示ppt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張樹伯伯的圖片,請小朋友們的小眼睛仔細觀察,等一下老師會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問題哦!(出示大樹的圖片)
2、師:你們在哪里見過樹呢?
3、那樹伯伯的身體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樹根,樹干,樹枝,樹葉)
三、分解樹
1、那現在老師還有幾張圖片,小朋友們也要仔細看哦!(出示圖片樹根)
師:樹根的樣子?(長長的,彎彎的)
樹根的作用?(吸收水分,讓樹能夠長高、長的更壯)
2、出示圖片—樹干
師:這張樹干的圖片和其他樹有什么不一樣?哪里不一樣?(粗細、長短)
3、出示圖片—樹枝、樹葉
師:大樹慢慢的長大了,慢慢的長出了樹枝,再慢慢的長出了樹葉
4、秋天到了,大多數的樹葉都掉落了下來,那現在我們在來看一下秋天的樹和春天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呢?(沒有樹葉)
四、游戲活動
1、小朋友剛才看了大樹的圖片,那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身體來變成(模仿)大樹,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示范)
2、老師示范并解說腳是樹根,直直的身體是樹干,手臂是樹枝,那我們少了什么呀?(樹葉)那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樹葉,待會兒給你們貼上。
3、分別請4組,每組幼兒5人模仿大樹,一人當樹根和樹干,四人當樹枝和樹葉!(老師為幼兒貼上樹葉)我們的大樹做好了!請小朋友們慢慢的把樹枝長出來,再有樹葉,風來了,我們的樹葉應該?(幼兒搖擺樹枝和樹葉)
4、那現在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下真正的大樹是什么樣子的呢?(想)請幼兒依次排隊出門觀察大樹!
樹木與我們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人類的貢獻巨大,但是幼兒在此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多,對樹木的了解不夠。如果只是說教性的教育幼兒愛護樹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兒清楚了樹木對人類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就會很自然的想到要保護樹木,愛護樹木,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這比單純地說教要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