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感受篇一
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 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 舊中國飽受帝國主義的欺凌, 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
在祖國危難之時, 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 甘灑一腔熱血。 從我們湛江的抗法斗爭, 到抗日戰爭, 到解放戰爭, 到__??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牢獄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
曾幾何時,紅軍烈士留下了深刻的腳印,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經在人們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按照我們對平常事的說法“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長征的重要,人們總是在不斷研討。
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 組織翻 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 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
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 為 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 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 學習西方 “民主” 和“科學”; 毛爺爺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 最后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 創新的優良傳統。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 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 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 在愛國方面為后人作出了榜樣。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
維新被殺的譚嗣同, 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 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 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祖國再窮, 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 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漫漫革命道路,倒下了無數革命烈士,歷史的列車載著曾經的榮譽,帶著深沉的思索駛入一個新世紀。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一個人,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就如最近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沖突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4名解放軍官兵壯烈犧牲,他們留下的日記更是催人淚下。這也正是我們中國解放軍的氣魄。這些英雄烈士雖然壯烈的隕落,但在那一瞬間發散的光,照亮了前行的腳步,使我們向前追隨。
我們緬懷先烈,傳承中華之魂,永遠記住他們的一身傲骨,常言道: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富則國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樹立建設強大祖國為理想堅持不懈,
努力奮斗!振我中華, 揚我國威!傳承愛國精神!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感受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遇斷魂……”每當我們背誦起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為了革命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者,他們那崇高的品質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們的拼搏是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祖國的未來更富強!
邱少云(1931~1952),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__戰爭期間在一次執行潛伏任務時,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但邱少云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整體戰斗部署,始終趴在火中,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裝的志愿軍戰士,按預定計劃井井有條地迅速分散開來,隱蔽潛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叢生的地里。每個人從頭到腳插上了蒿草,風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時搖動,看不出一點兒偽裝的痕跡。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個排,就在高地東邊的一條長滿蒿草的土坎旁邊隱蔽著。
天剛蒙蒙亮,戰士們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層層的鐵絲網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機槍從地堡的射口直對著山下,持槍的敵人在山脊ji上的交通壕里來回走動,還不時地用望遠鏡朝山下張望。邱少云看到還在準備頑抗的敵人,心中燃燒著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監視著敵人。
十點多鐘的時候,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李承晚匪軍的一個班鉆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戰友潛伏的方向竄來。
邱少云和戰友們鎮靜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沖動,潛伏好就是勝利。他們繼續堅定、沉著地潛伏在草地里。敵人越來越近了……突然,有兩名戰士被敵人發現了,敵人嚇得倒退了兩步,慌張地亂掃了一梭子彈、扭頭就朝山頂上逃跑。
在此關鍵時刻,要是讓敵人活著回去,潛伏的機密就會暴露,情況就會很嚴重。這一切,觀察所里的團指揮員看得非常清楚。指揮員立刻下達命令:用炮火消滅這股敵人!頓時,炮聲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墻,截斷了敵人的逃跑,一個班的敵人全部被殲滅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這個情景,激動地瞧瞧兩旁的戰友,表達了內心的高興。
山上的敵人被這一陣炮火嚇得膽顫心驚,龜縮在烏龜殼里不敢動彈,半個鐘頭后,從南方飛來幾架敵機。盤旋在志愿軍潛伏的上空。忽然,敵機投下了燃燒彈。有一顆燃燒彈落在離邱少云兩米遠的草地上,飛迸的燃燒液濺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腳上的蒿草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冒起來,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動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撲滅,但是這樣做會暴露目標啊!
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擊敵人,想到整個戰斗的勝利,他堅定地伏在草叢中,接著衣服也燒著了,一會兒,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 為了革命勝利,邱少云就像一塊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紋絲不動,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繼續燃燒著。同志們眼看著烈火在吞噬著自己的戰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幾次想站起來,幫助邱少云撲滅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戰友們深深懂得,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有人動一下,整個班,整個潛伏部隊,整個反擊計劃……全都完了,將要取得的勝利就會丟失,邱少云和他的戰友們,牢記著部隊首長的囑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他們懷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強壓著滿腔怒火,等待著戰斗時刻的到來。
時間過的真慢,邱少云還是紋絲不動地伏在那里。為了革命,為了勝利,他咬緊牙關,頑強的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烈疼痛,他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直到最后犧牲。
下午五點三十分,中國人民志愿軍向三九一高地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同志們懷著滿腔復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人撲去。兩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敵人的一個加強連全部被殲了,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著我軍勝利的紅旗。凱歌聲中,指戰員們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視著英雄犧牲的地方。那紅色的騰騰烈火中,閃現著英雄的巨大形象。
他們都是正當花季時,為了革命事業,為了群眾利益而犧牲了。他們的品質令人贊揚,他們的精神令人佩服,他們的故事令人永記!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了和平與幸福,革命先烈們的精神不朽,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們去創造明日的輝煌。今天,我們不用再像革命先烈們那樣為了自由,為了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繼承前輩們的意志,去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感受篇三
“人間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時節,春風送暖,陽光明媚,萬物復蘇,楊柳吐翠。清明節這一天,我們給革命先烈獻上一束花,寫一篇文章、講個故事或唱一首歌,寄托我們的哀思。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1932年,共產黨指派陳為人和妻子韓慧英到上海負責保管中央文庫工作。陳為人自己釘了一堵木板墻,把五箱子檔案存放在兩墻之間。因在白區開展工作,要以家庭形式出現,陳為人身份扮作木器行老版,妻子是小學教師,交通員李沫英則是家中的傭人。為了使文件便于保管和轉移 ,陳為人夫婦想方設法縮小文件的體積,他們通宵達旦地工作,把厚紙文件抄在薄紙上,將大字抄成小字,再剪去文件四周沒有文字的白邊,這樣使庫存檔案縮減到兩萬余件。陳為人因長期操勞,患上肺結核,帶病工作,他倒下時,年僅38歲。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在戰爭年代,像陳為人夫婦這樣默默為黨工作的人有許許多多啊!
2000年清明節那天,我和“育才高中”的師生一起去榆樹郊外“烈士陵園”掃墓,我們肅立在烈士墓前默哀,思緒飛向那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南昌起義、武昌起義、抗日游擊戰爭,十八勇士強渡大渡河,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
歲月悠悠,撫今追昔,我們中華民族從風雨如磐到自由解放,從貧窮落后到國富民強,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歷經千辛萬苦,上下求索。他們篤信彌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祖國的繁榮昌盛!
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他們英勇頑強地同敵人進行斗爭,艱苦卓絕,沖鋒陷陣,前赴后繼,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他們倒下了,永遠長眠在深深愛著的這片土地。 ? 秋瑾:“秋風秋雨愁煞人”。夏明翰:“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魯迅:“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這些悲壯的詩句猶在耳畔回響。
我們家鄉有愛國志士王樸山、革命英烈杜伯華、英勇善戰的傅嘉庚、抗聯團長殷清蓮、點燃榆樹革命火種第一人李向芝、特級戰斗英雄張國福……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榆樹人的驕傲!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一幅幅畫面:紅軍在長征路上翻越一座座陡峭的雪山,走過一片片荒無人煙的草地,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在茫茫林海中食草根、樹皮、吞棉絮,戰斗到最后一口氣。趙尚志率領游擊隊員在白山黑水一帶同日寇進行殊死搏斗,楊開慧、向警予、劉胡蘭英勇就義,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悲壯,黃繼光用胸口堵住敵人的槍口,英雄王成高喊“向我開炮!周文雍陳鐵軍在刑場上舉行婚禮!彭松濤、江竹筠、楊虎城、小蘿卜頭……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灑在祖國的山川大地上,他們用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有他們的犧牲,才有今天鮮紅的黨旗,才有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上空高高飄揚!才有中國人的揚眉吐氣!才有今天華夏大地遍開幸福花的美麗景象!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雖然沒有槍林彈雨,但是仍有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人:雷鋒、王杰、歐陽海、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王瑛……他們是新時代的楷模 。
無論是犧牲在戰爭年代的英烈們,還是獻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好黨員、好干部、好戰士 ,他們的光輝業績將永載史冊,萬古流芳!他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共存!
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用生命為黨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勛,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民族精神,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建設家鄉盡一份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盡一份力,為創建和諧社會奔向小康盡一份力。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做一名愛黨、愛國、愛家鄉的好公民。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想想革命先烈們,就會鼓起勇氣,做好工作。
清明時節祭英靈,烈士功績銘心中。團結奮進謀發展,祖國前途更光明。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感受篇四
人們常說我們的五星紅旗是鮮血染成的,那大家知道國旗代表什么嗎?沒錯,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國旗最大的五角星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象征著我們人民永遠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這一天是很多革命的英雄用生命換來的。
生命如花,歲月如歌。現在我們過上的幸福生活是誰給的。革命戰爭犧牲的人不計其數,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堅強、勇敢是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并學習的。
大家都應該記得女英雄劉胡蘭故事。她生在農村家庭,10歲時加入兒童團,14歲時成了共產黨員,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時堅貞不屈,在她犧牲時還未滿15周歲。劉胡蘭真的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呀!
小蘿卜頭由于在獄中生活缺乏營養,小蘿卜頭不能去學校上學學習,便讓黃將軍教自己,小蘿卜頭在獄中艱苦的條件中學習非常刻苦。我們比小蘿卜頭幸福的多,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更要認真努力的去學習知識。
在地震時,是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全力以赴的幫助我們,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危險,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沖在前面,換來了我們的和平生活。
每當周一升旗時,聽到國歌聲,必須站立不動,而且不能低頭玩游說話,東張西望,因為升旗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是對國家最起碼的尊重。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英雄們,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感受篇五
今天,我們沙土鎮全體小記者參觀了菏澤市抗日紀念館。
我們從學校乘上了大巴車,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隨著帶隊老師的一聲“到了”,我們來到了這次活動的目的地:菏澤市抗日紀念館。
走近院內,放眼望去,列陣在前的是二十座威風凜凜的抗日英雄紀念雕像,八根旗桿立在前方。門口幾輛銹跡斑斑的坦克,讓人心頭一震。走上臺階,只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八個金色的大字展現在草坪上。廣場中央,有一塊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的紀念碑,我們排好隊,整齊地站在紀念碑面前,行著對禮,唱著國歌,聽著老師的講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接著,老師讓我們獻上自己親手做的菊花。
跟隨著人群,我來到一個刻著抗日英雄名字的銅門前,銅門上,是兩萬余名抗日英雄的名字,密密麻麻,我心生敬意,不由得向他們深深鞠了一躬。
參觀過程中,講解員一一講解,我邊聽邊記,可是根本記不完,真想把這些知識都印在腦子里啊!我記得最清楚地就是幾塊玻璃墻,上面印滿了革命烈士的手印。那些烈士的雕像就像真的一樣,我仿佛身臨其境,感覺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手中鮮艷的紅旗,都是鮮紅的,是千萬位革命英雄用鮮血染紅的!我想對革命烈士說:“親愛的戰士們,你們都是英雄。為了人民,為了新中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卻無怨無悔,我向你們致敬!”
參觀結束后,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