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一
今天,南山小學第21屆的科技節,在萬眾矚目下,慢慢的拉開了序幕。
開幕式十分精彩。在校長發表了一大通熱情洋溢的演講后,幾架紙機飛上了天空,這可是南山小學師生們嘔心瀝血的高科技作品,只見飛機們噴著彩煙,一邊做360度旋轉,一邊飛上了天空,然后,唰的一聲急速俯沖,又飛上了天,看到這一幕,底下的同學們驚呼不斷,尖叫聲此起彼伏。
充滿歡聲笑語的科技節游園會開始了。我拿著游園卡,去體驗太陽能汽車賽跑。只見一輛安裝著太陽能光板的小汽車,安安穩穩的停在地上。我拿起旁邊帶電燈泡的長棒,放到車子旁,使光照到小汽車,光照下,小車動了!在光的驅使下,小車“一路順風”的走完全程。沒想到,光也能取代電!
“電子音樂”也特別有意思。我來到桌子前,看到幾根電線連接著我們平常所吃的水果。我有一肚子的問題:水果怎么與音樂扯上了關系?為什么水果連接著電線?為什么……我好奇的摸了一下水果,呀!水果在發出音樂聲!我的手莫非有魔法?我又摸了一下水果,水果立刻“唱”了起來!
這次科技節,讓我們體驗到了科技的輝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一定要科技造福祖國!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二
為期一個月的校園科技節在校領導的重視、關心、支持下,在教導處的直接指導下,在我們全體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參與、努力下,于2014年校11月26日成功閉幕了。
本屆校園科技節,我們圍繞“迎奧運,節能、減排,從我做起”的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校性的科技教育活動,全體師生積極投入到各種科技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全員參與,人人動手,普及與創新結合的科技教育的局面,激發了學生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增長了科學知識、開拓了視野,同時也增強了創新意識,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豐富了校園學習生活。活動的開展,在校園里形成了“人人學科技、人人懂科技、人人談科技、人人用科技”的風氣。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感受了科技的力量、體會了科學的魅力、培養了科學研究的素質。
本次科技節同學們不僅經歷了一次次科技創新的探索,了解了世界最新科技的成果,掌握了一些科學探究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各班參賽者,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充分展示了同學們科技創新能力、大膽實踐,勇于探索。
崇尚科學精神、普及科技教育,開拓學生視野,增長科學知識,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能力與創新精神是科技節的主要目的。本次科技節我校開展了以下幾項科普教育活動。
2、各個班級根據本次科技節的主題,高質量地完成了一期科普教育板報,學校教導處與年段長一起組織了評獎,經過認真評選,共有13個班級獲一等獎,18個班級獲二等獎。
3、開展了“節能減排”為主題的科普圖片展。科學組葉彩紅老師與市節能辦聯系,借用了有關“節能減排”方面科普圖片在校園里展示,并利用科學課組織同學觀看,并做記錄,讓同學們了解了最新的科技動態及相關的科技知識,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增強了節能的意識,養成節能的行為習慣。
在此次的“動手做”活動比賽中,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己動手制作了一件件閃耀著創造火花的作品。經過各班的推選及現場比賽,榮獲一等獎共有24人、二等獎有103人、三等獎有117人。
2、二年級開展“我的小小紙飛機”飛翔比賽。利用同樣的紙,自行設計,折出各種飛機飛翔,看誰的紙飛機留空的時間長。經過班級的選拔,各班各推選出8名選手參加年段的現場比賽。比賽現場,各為選手當場折出各種飛機投擲,最后評選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
3、三年級舉行罐子小車制作、競距比賽。學生利用塑料瓶或易拉罐,橡皮筋、竹筷等為材料,以瓶子為車身,橡皮筋為動力,在橡皮筋動力帶動下,讓瓶子能直線前進。比誰的小車行使的距離長。經過現場激烈的角逐,最終評出了 一等獎6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20個。
4、四年級舉行制作“瓶子小車撞保齡瓶”競賽活動。學生自備直徑不大于6厘米瓶子一個、橡皮筋若干條、竹筷一根、膠布等。以瓶子為車身,橡皮筋為動力,在橡皮筋動力帶動下,讓瓶子能直線前進并能撞1.5m外的保齡球瓶。在規定時間內撞倒保齡球瓶多者為勝。最后評出一等獎6人,二等獎17人,三等獎17人。
5、五年級舉行現場科技小制作競賽。學生利用各種材料,現場制作各種科技小作品。經過現場的制作評選,評出了一等獎4人,二等獎12人,三等獎22人。
6、六年級舉行“利用廢棄物品為材料的小制作”競賽活動。學生自備各種廢棄物,如餅盒、瓶子、泡沫、易拉罐等材料和所需工具,現場獨立制作出一件新的小作品。各班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推選出參賽選手進行現場制作比賽。每位同學,帶著備好的各種廢棄物與工具,在老師“開始比賽”的號令下,開始了現場的制作活動,同學們聚精會神,,有的鋸,有的剪、有的認真細致地粘貼、捆扎,原先沒有用處的廢棄物在同學們的巧妙構思與制作下變成了一件件實用的小物品。老師們根據“美觀、實用、構思巧妙、有創意”的原則,經過認真的評選,最后評出了一等獎6人,二等獎36人,三等獎18人。
看著一件件同學們現場制作的作品,我們驚嘆同學們巧妙的構思與精美的制作,感受到同學們的創造潛能與動手的能力。我校科技節,通過設計制作競賽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創造的平臺,提供了展示他們聰明才智及動手能力的機會,大大激發學生們參加科技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創造思維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為了豐富校園生活,增長孩子們的奧運知識,了解能源的有關情況,增強孩子們的節能意識,本次科技節我們在五年級開展了“迎奧運,節能減排知識競賽”的活動。活動前,五年級的王老師準備的大量的材料,分發給各班的同學閱讀,并準備了相關的競賽題,各班主任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班挑選出3名選手參與現場的競賽,經過現場的幾輪比賽,最終五(3)班獲得了一等獎,五(2)、五(6)班獲得二等獎,五(1)、五(4)、五(5)班獲得了三等獎。
本次科技節我們聘請了市節能中心的專家、吳岳老師、劉老師分別為四年級及三年級、五年級的同學做了關于節能減排方面的講座及創新教育講座,同學們零距離聆聽了專家關于能源與創新的知識介紹,特別是吳岳老師生動的講座,更是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也激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與創造欲望。
一年一度的創新大賽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我校對此項活動特別重視。我校科技輔導員、美術老師利用科學課、美術課指導學生開展各種創新大賽活動,在高年級進行創造思維講座和小發明技法指導、科學小論文指導,在全校進行科幻畫創作指導。各年級學生們還積極參與創新大賽活動,許多學生為了能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老師的指導下,深入社會開展調查活動。六年級的黃越冬、連?恒、張楚欣,五年級的孫蔭東等同學,他們從今年暑假開始,就認真選題,進行課題研究,并完成了小論文的撰寫工作,他們的小論文參加第 23 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其中孫蔭東同學獲得了第23屆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每年的科技節,學校的美術老師利用美術課、興趣活動課指導學生進行科幻畫的創作活動,并認真組織評選,在人人參與的基礎上,進行選拔,評出6個優秀作品參加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科幻畫比賽,各年段也評出了若干名一、二、三等獎。科幻畫創作競賽活動,不僅培養了同學們的繪畫才能,還增強了同學們的科技知識,培養了想象與創造力。
本屆校園科技節,同學們通過努力結出的沉甸甸的碩果,許多同學都在活動中獲獎,有13個班級獲得了科技節優秀班級。科技節閉幕式頒獎時,同學們手捧著獎狀,露出喜悅的笑容。正像張主任所說的:同學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一張張獎狀,我們收獲的是一件件閃耀著智慧的火花。我想:今后,我們會有更多的同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會有更多的同學用明亮的眼眸去發現,去創造,會有更多的同學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科學的殿堂里自由地飛翔!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三
培養創新型人才,攜手建設創新型校園
廣泛開展學校科技教育活動,引領廣大青少年接近科學、走近科學,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大力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開創學校科技教育新局面。
10月1日一11月30日
侯家村鎮全體學生
(一)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未來的國際競爭,焦點是科學技術,而最激烈的是人才的競爭,這種競爭的態勢要求人才培養和教育體制必須及時跟進與調整。各校一定要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實加強科學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實際行動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
(二)加強組織與領導,提高活動實效性。各校應認真組織好本屆科技節活動。要成立以分管領導負責的科技節活動組委會或領導小組,精心設計組織科技節各項活動,加強管理,狠抓落實。根據工作安排,各校應于11月23日前報送科技節活動的過程性材料和總結。
(三)人人參與,重在普及。科技節活動應定位于群眾性科技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科技節期間,各校應圍繞本屆活動主題,設置科普宣傳教育版報,廣泛宣傳發動,吸引師生熱情參與,同時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和配合,形成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氛圍。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區性的各項活動,讓廣大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發展個性特長,培養能力。各班級應鼓勵和支持學生廣泛參與,不斷提高科技活動的普及率及活動水平。
(四)接軌教學,活動中發展。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重視科學教學,同時在相關學科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要針對本校實際,開設科普講座;要切實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等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力求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創新。科技節活動期間,各班級要開展一場競賽圍繞本屆活動主題開展的競賽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中提高科學素養。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四
為弘揚科學精神,使中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普及科普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創造、動手、動腦的樂趣;切實加強我校師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工作,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方法,提高我校全體師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實踐能力,促進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普及與發展,全面展示我校全體師生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教育、電化教育、科技創作、自制教具等活動成果,特舉行“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的校園科技節活動。
20xx年10月12日——11月30日(第六周————第十一周)
1、領導機構
組長:xxx(全面負責本屆活動的規劃、總結及實施指導)
副組長:xxx(全面負責本屆科技節中教職工、學生的活動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成員: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展示類作品、證書、圖片等收集上報工作。)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教師自制教具和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評審活動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信息技術作品評審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師生論文作品評審活動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繪畫作品評審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2、常設機構
為了使本屆科技節活動的管理做到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特在領導小組下設立“校園科技節活動辦公室”,由鄭勇、黃家旭、徐德松、徐向曄等同志負責辦公室工作。
本屆科技節活動的主要內容:讀一本科普書刊;出一期科技黑板報;畫一張科學幻想畫;做一個科學小實驗;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搞一項科技小發明(小制作);聽一次科技知識講座。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科技節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活動可采用小組(三人以下)合作形式,也可是個人單獨活動形式;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校與社會、家庭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各班學生全體參與。
(一)創新發明創造類:
1、發明創造: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技術創新、新品種、信息技術應用成果。
2、要堅持“三自”(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寫)。“三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原則,突出創新意識和科學含量。
(二)科學幻想繪畫類:
1、參賽作品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等繪畫種類、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包括非畫類的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
2、參賽作品一律在規格為54cm×38cm的紙張,貼在57cm×41cm的黑色kt板上,作品要求整潔。
3、參賽作品限個人作品,須作者獨立完成,不接受集體作品參賽。
(三)科技制作類:
自選項目,自己動手,內容具有科技性,最好能結合聲光電,能完成幾個動作等。
(四)網頁制作:比賽內容另定,作者獨立完成。
(五)科學小論文類:
科學小論文:指科學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以及研究性學習中優秀的課題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等(論文一式二份)。學生在進行科技小實驗基礎上,寫出科技小論文。可以做教材上的實驗,也可以根據情況自己選擇合適的實驗。科技小論文可以結合實驗來寫,字數在500字左右,七、八、九年級每班選送1篇優秀小論文交學校參加評比。
1、由學校統一組織評審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各項活動成果評審的組織工作。
2、根據比賽的內容和參賽的人員多少,設立獎項。可以分年段評比,也可以全校一起評比,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投入到科技節活動中去。
3、本次活動根據班級活動開展與參與成績,評選出科技節優勝班級若干名。
4、部分優秀作品將送街道、區里參加展評。
5、本屆活動中各單位的獲獎情況將作為評選先進年級、學科教研組的考核內容之一。
時間內容
10月11日組建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等機構
10月12日召開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工作會,擬定活動方案
10月16日至10月30日各組按計劃開展科技節各項活動
10月31日(第9周周三)所有作品上交時間
11月1日至11月4日學校評審成果
11月5日至11月6日學校整理各項優秀作品上報參賽
11月8日老師參賽作品上交
11月7日至11月9日舉行學校科技節作品布展
各活動小組在制定活動計劃和活動實施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本組的活動安排,但必須遵守學校活動安排中的時間下限,對逾期未上交學校規定的活動成果,學校將對該組總評成績予以適當扣分。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五
德育處就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大力動員,利用升旗儀式舉行了科技節開幕式,通過國旗下講話進行宣傳發動,對活動進行了精心布置,而后各班板報、學習欄、學校板報、櫥窗均能以“科技與文化融合,成長與快樂同行”為主題,收集資料、精心設計、出好專輯。學校廣播也作了系列科普宣傳,宣傳科普知識,各位班主任老師也利用班會、校本課,組織學生學習科普知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一是科技節氛圍濃。本次科技節從開始至結束,通過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合,舉行了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科技節期間各班利用板報、班會等途徑進行宣傳活動,通過各種途徑營造了科技節的氛圍。
2、科普宣傳和科技教育與學科教學相融合,讓課堂成為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活動期間,以“科技與文化融合,成長與快樂同行”為內容,以信息技術、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為主的科技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計算機房、理化生實驗室的作用,將理論知識學習和動手操作、親身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做到知識能力并重,提高學生的低碳環保和科技創新能力。堅持課內外、校內外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在抓好課程教學的同時,將科技教育拓展到校外,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吸取科學知識,培植科學精神,激發創造欲望,將全體學生帶入了無邊無際的科學海洋。
寫學校科技節科技學校字篇六
又到了一年一季的科技節了,今天天氣很好,對我們全校師生來說是個特殊的好日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學校科技節活動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平臺,以推動我校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我校以“趣味為先,實踐為本”為主題,讓學生在動手中學,在動手中探索,在動手中嘗試創造。通過舉辦這次科技節,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技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科學在心中,創新在手中
活動目的:通過宣傳活動,創造一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人人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活動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科技節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學生為本,緊密結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創造性、能動性,突出每個班級的個性特色。
3、注意各個項目的資料收集,包括成績的記錄、榮譽證書的發放等。確保本次科技節圓滿、成功的進行和完成。
4、整個科技節的系列活動要有序的開展和進行,各項目的'負責人要關注過程,確保活動過程的安全。
(一)校級活動: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技知識講座
活動目的:通過講座,讓學生對科技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
活動二:以科技為主題的中隊觀摩活動。
活動目的:向全校師生宣傳“科技”知識,營造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科技氛圍。
活動三:變廢為寶
活動目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活動內容要求:
1、利用身邊的包裝廢棄物,制作一件可使用的作品。
2、作品要突出實用性,外觀可以美化。
(二)班級活動 :
結合校科技節內容和要求,在科技節中要求每班完成“四個一”;出一期科技創新方面的黑板報;寫一份科技有關的科技中隊活動方案;寫一個異想天開設計方案;出一條金點子;設計制作一件巧變垃圾作品。
5月31日科技節閉幕式。
1、表彰科技節活動中的積極分子(創意金點子;異想天開方案設計獎;最佳巧變垃圾作品獎等)
2、觀看錄象科技節花絮
1、各年級認真學習科技節的活動方案,并協調好各項主題活動的開展工作。(各班主任負責)
2、各班教室內的黑板報、學校宣傳窗、紅領巾廣播臺等都以弘揚科學精神為主,做好宣傳。(大隊部和美術組負責,5月24日前完成)
3、各班利用校會、班中隊會時間,做好科技節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
4、各活動所需器材由總務處及班主任負責購買。
根據各班單項獎得分情況(一等獎5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1分)及團體得分情況(一等獎15分,二等獎10分,三等獎5分)累計總得分,評出優秀科技活動班級若干名,并把得分情況納入先進班級評比。
組委會主任:
組委會成員: 各班班主任
1、各個負責人要分管好所涉及的項目,關注并參與、組織好比賽的全過程,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從發通知到督促活動進程到最后成績揭曉及獎狀的發放等,所有資料收集齊全。
2、以上比賽項目如有變動,以通知為準。
3、黑板報評比:由德育組少先隊大隊部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觀摩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