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挫折記述文篇一
這位演奏家正是劉偉,劉偉是個斷了雙手的殘疾人。一般人,受到這樣的打擊,都會對自己說:“唉,反正手已經廢了,那還有什么可做的呢!不如就賴在家得了!”可劉偉是個身殘志不殘的青少年,他不放棄,挫折面前不低頭。
本來,劉偉應該和正常人一樣,擁有健全的體魄??墒敲\捉弄人:在劉偉六歲那年,因一根高壓電線,無意之中掉在他身上。為了救命,劉偉那雙健全的手,“消失了”!
劉偉14歲那年,他向母親要求
學鋼琴
。母親被劉偉的堅強感動,給他買了臺鋼琴,并答應給他請位老師。一天,劉偉無意之中聽見母親和老師對話。
“老師,我們兒子雖然斷了手,但他還有腳,您教教他吧!”
“鋼琴,需要你靈活的手指才能彈出動聽的音符!你兒子又斷了手。雖然他還有腳趾頭,但你知道,腳趾是多么的笨拙,怎能彈出這種優美的曲調?您還是另請老師吧!”
劉偉聽到這一段話,心情十分失落。次日,劉偉對媽媽說:“媽媽,老師說的話我都聽到了。既然老師不愿意教,那我們自己學!”媽媽頓時感動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般地落了下來。
劉偉學鋼琴充滿了挫折。剛開始,腳趾頭就像個頑皮的孩子,不聽使喚。你讓它往東,它卻往西,彈出來的曲子跟噪音沒什么兩樣的。慢慢地,劉偉的腳趾頭不讓他操心了,已能彈出幾個音符。
后來,劉偉在《感動中國》這個舞臺上。用自己的雙腳,彈奏出一首動聽的歌曲——《隱形的翅膀》。
這首歌讓全場的觀眾朋友們感動至極,并讓所有的人知道。殘疾人也可以擁有美麗的春天,也可以
編織
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劉偉雖然沒有健全的體魄,但是他卻擁有一種誰都沒有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在挫折面前不低頭。
strong>挫折記述文篇二
人們把挫折比喻成成長史上的萬丈深淵,攀登史上的珠穆朗瑪峰,航海史上的暴風驟雨,而我卻認為挫折是一種美。
挫折是一種美,沒有了它,怎會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切感悟,怎會有“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雄心壯志,怎會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歷史壯舉。
不曾經歷挫折,也就無法擁有真正的美。
溫室里的花朵,縱然嬌美動人,但一經歷風雨的洗禮便也會葉落花凋,衰敗而亡;稻穗不經自然的任何考驗,金秋時節,即便是遍地金色,終究還是顆粒無收,成為一株華美的稻草;蝴蝶輕易破繭而出,縱是色彩斑斕,也不會有翩翩的舞姿于花叢中肆意穿梭。
它們為什么給人以遺憾?因為它不曾經受挫折的歷練,未經受挫折的歷練,縱是再美的事物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過眼云煙罷了。接受挫折才是真正的美!
蚌以血肉之軀飽嘗頑石的蹂躪,它以弱小的肉體將棱角打磨消融,最終將頑石孕育成光滑圓潤的珍珠,將美留給世人評述;小溪以旺盛的斗志勇往直前,將攔路聳立的巨石高山如雷般的貫穿,然后唱著歡快的歌兒流入大海的懷里;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也曾感嘆“一往無前愈挫愈勇”。
梅花因風雪的澆灌而更為動人,羚羊因天敵的謀食步伐更為矯健,而人因苦難的摧殘生活更為美好。
特殘軍人朱彥夫在朝鮮戰爭中不幸被截去手腳,命運注定要他與床為伴,還鄉后不向命運屈服的他將自己關在小屋中吃泥巴,喝泥水,從而學會了生存。安上假肢后,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不僅成了家,當上了村支書,小學沒
畢業
的他還寫成了一部書,從此苦難的人生向他揮手告別。朱彥夫以苦難的人生見證了奇跡,挫折終于向他折服。
挫折不僅是一種磨難,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