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舉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2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篇一:2022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認為包含兩個層面,既要物質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質層面,關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讓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務和基本內涵。而精神層面,則是讓生活有溫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
作為一名基層民情民訪代辦站代辦員,我覺得精神層面更需要得到關注,精神富有比物質富有更重要。在我從事代辦員這些年,我發現,現在人們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別是老年人,還有待進一步豐富。社會矛盾減少了,鄰里關系更和睦了,社區”一家親',相處有禮有節,走到哪都有家的溫暖,這是我理解的精神層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進精神層面的共同富裕建設,我認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讓他們帶動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這就要提升人們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主動幫助沒有富裕的人一起進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強社會基層治理工作。凡事以”和'為貴。和諧社會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糾紛的群眾,將社會不穩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狀態。在調解中,時間非常寶貴,在矛盾產生初期就想方設法去化解,避免小糾紛演變成大矛盾,進而導致悲劇出現。從事調解工作已經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這個隊伍,敢于面對矛盾糾紛,傳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讓這社會充滿愛。
同時,要加大對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人的人文關懷,給予他們更多關愛。現實中,我經常碰到有老人因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著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騙子鉆了空子,多年攢下的積蓄全被騙走。對子女來說,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設身處地考慮老人的感受與現實困難,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經常打電話回家。對基層組織和社區來說,可以組織志愿者隊伍,多開展一些文藝活動,為老人送去歡樂,有條件的還可以建設一些活動中心與養老公寓。
篇二:2022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
20XX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千年追尋,圓夢今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作為一名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深知現有脫貧成果來之不易,脫貧碩果離不開扶貧干部和貧困戶辛勤的汗水,更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在關鍵時刻,要繼續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扶志與扶智結合,要輸血更要造血,激發貧困家庭的內生動力。
未脫貧的貧困家庭,扶貧干部要迎難而上,與其一同努努力、加把勁。越是在最后關頭,越是要如履薄冰,完成“小康路上一個不落”的莊嚴承諾。然而,脫貧只是起點,摘帽不是終點。已脫貧的貧困戶、邊緣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失業、患病、天災等,都可能導致返貧。脫貧攻堅的勝利,不僅僅是收入超過現行標準,“扶上馬送一程”,要讓他們在小康的路上走得更加扎實、穩健,具備抵御各類返貧風險的保障。
全面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因地制宜,嚴查自身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不足之處,補齊扶貧民生短板,保障每個貧戶家庭都能學有所教、居有所安、病有所醫。貧困戶家庭以因病致貧者居多,貧困家庭用得最多也是醫療保障政策。扶貧干部不妨多些耐心,把醫保政策給貧困戶介紹清楚,多說一點、多說幾遍,讓貧困戶少跑冤枉路。貧困地區的醫療工作者不妨問幾句,問看病的病人是不是貧困戶,如果是的話,就讓其明晰就醫的流程,多些綠色通道、多些人文關懷,讓貧困戶少花冤枉錢。僅靠扶貧干部、醫療工作者也是不夠的,社會各界不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感,為減貧脫貧貢獻力量,共同補齊短板,每個奮斗者的價值必將在脫貧攻堅中盡情展現。
堅實打牢脫貧攻堅基礎。不是脫貧摘帽,扶貧干部就可以松口氣、歇歇腳,勝利在望未全功,仍需抓好黨支部建設,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集體經濟,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可持續發展能力,鞏固脫貧質效,做好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選好領頭雁,黨員做示范,基層黨支部每發揮一點戰斗堡壘的作用,“貧困的堡壘”就會被攻克一點。村莊村民方便的生活離不開暢通的道路、硬化的廣場、明亮的路燈等,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是村莊發展、村民脫貧的基礎。集體經濟就是貧困家庭的“造血干細胞”,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給特困的家庭“輸血”,還可以為提供就業崗位,實現貧困家庭的自身“造血”。農村脫貧基礎方方面面的牢固,村莊發展的步伐才能走得鏗鏘有力,貧困家庭的日子也必將更加紅火。
在20XX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扶貧干部還需與村民一同以脫貧作為新奮斗的起點,在全面小康路上,一鼓作氣、乘勝而上,以實干篤定前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篇三:2022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首次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面向這一清晰的美好藍圖,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舉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實現共同富裕,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斗,在實踐中形成了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規律性認識,推動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共享水平顯著提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意氣風發走上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在未來30多年的戰略安排中,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分階段、分步驟進行了謀劃和部署。生逢美好時代,我們親眼見證著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兜底保障不斷夯實、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的歷史奇跡。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遠景目標,為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吹響了奮進的號角。
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就要進一步把”蛋糕'做大。實現共同富裕,最終靠的是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們要堅持不懈抓發展,特別是要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經濟總量,不斷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堅實起來,讓我們的”家底'越來越厚實。
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還要進一步把”蛋糕'分好。我們的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如果發展不能回應人民的期待,不能讓群眾得到實際利益,發展就失去了意義,也不可能持續。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體人民,讓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過好日子的底氣更足。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中國即將全面建成惠及14億多人口的小康社會,成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并提出建議,順應億萬民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部署,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我們相信,當歷史的指針劃向21世紀第35個年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將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我們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把藍圖變為現實,是一場新的長征。廣大人民群眾拿出勇氣和智慧,用勤勞的雙手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共同富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2022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1000字【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三篇】
不斷推進人民共同富裕形勢政策論文1000字大學生
2022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形勢與政策論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