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親情美文摘抄篇一
“樹欲動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下人的感概。然而,這份感概與自責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那怕就是坐在父母的面前沒有任何的言語,父母的心里也是甜的。
有的人認為只要給父母買禮物和補品,讓父母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豐富的物質生活就是對父母盡孝了。其實不然,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安慰。因此,我們不要等到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或是感恩節才想起孝順父母,畢竟感謝父母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每時每刻都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的人每個人都有,只是缺乏表達的勇氣,于是便把對父母的那份感謝及那句“我愛您”深藏于心里。有的甚至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天生的,是應該的,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望回報的。
確實,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給予,他們的心里只希望我們能過得比他們好,但卻不奢求能從我們身上獲得什么。記得曾聽到一個令人感動而又值得深思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小伙子總是從母親的身上索取東西,而母親也是有應必答。直到最后他提出要母親的心臟時,母親也毫不猶豫地將其取出并交給兒子。可當小伙子捧著母親那顆還在跳動的心臟走出家門時,他被門檻弄得摔了一跤,那顆鮮活的心臟只發出了一句話語——“孩子,摔痛了嗎?”
這是一個讓我初次聽到就熱血盈眶的故事。我不知是我的感情太過豐富,還是因為我的淚腺特別脆弱。只要我一聽到或看到類似的故事時,即使知道不是真實的,我的臉上還是淌滿了淚水。
也許你會因為小時候挨父母的打而懷恨在心,但別忘了有句話是“恨鐵不成鋼”,還有句話叫“棍棒之下出英才”,更有人說“打是親,罵是愛”。在父母舉起手的那一刻,他們的心也是痛的。你只記得父母在打你時的那股狠勁,但你可曾知道他們也會在背地里抹眼淚。
打并不是說父母不愛我們,只是因為我們的淘氣讓他們無言以對時,他們才會選擇無可奈何地方式來教育我們。仔細回想,我們的哪一次生病不是他們忙前忙后地細心照料;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的哪次升學考試不牽動著他們的心;我們哪次獲得了好成績他們臉上的喜悅會亞于我們;我們出外求學他們的心又何嘗不是懸在嗓子眼呢……哪一樁,哪一件,沒有不牽動著他們的心的。除了為我們考慮,他們的心里又為自己想過什么。
父母對我們是如此的付出,但他們的心里從未想過要從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孩子就如同父母的債主,一味地討債。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明白了“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道理后,父母已是白發蒼蒼了,而自己也因忙于事業而無暇顧及年邁的父母了。對于他們簡單的要求也總是找出無數的借口,無法陪在他們身邊,最終留著心里的卻是深深地遺憾。
樹高千尺,而不忘根。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是誰用他那寬闊的背,厚實的肩,給我們提供安全的庇護和依靠;又是誰用她那溫暖的懷抱,輕柔地話語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仇,別因為一時的賭氣而悔恨終生。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你心存感恩的心,大膽地向父母吐露深藏在心底的話語吧!記住,可別讓彼此等待得太久哦!
親情美文摘抄篇二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當你老了,我想陪著你,牽著你的手,度過最美的時光。
曾經無數次想用我拙劣的筆,來寫寫我與我爸媽的故事,卻總是因為覺得自己的語言太過平淡無法描述他們對我的愛,最后而變的不了了之。幾天前,當我看完《我是演說家》里王帆的演講時,我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忍不住想用我拙劣的筆、平凡的語言來表達一下我對他們的愛,來講講我對“他們養我長大,我們陪他變老的理解。”
我是一個感性的人,我不會輕易的談我對爸媽的愛,因為我知道我會流淚,讓爸媽看到我的脆弱。一直以來,我和我爸媽相處的很好,他們很愛我;一直以來,我都在想我到底該如何回報他們對我的愛,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女兒,才能讓我的爸媽比別人幸福。我是家中的老大,在我弟弟來到這世間之前,爸媽自然而然地把他們的愛都傾注在我的身上,把他們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都毫無保留地給予我。爸爸每年外出回來,都會習慣性地帶很多零食給我,以至于直到現在,他仍然保留著這個習慣;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會帶著我。原本我以為在弟弟來到這個世界后,爸媽會把對我的愛全部都放在他的身上,我害怕爸爸會在他回家時,把原本帶給我的零食都給了他,我害怕媽媽只會抱著他而不會管我,但他們并沒有像我所想的那樣,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想著法的寵著我,變著法的愛著我,就這樣在他們的愛中,我慢慢長大,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作為一名在外求學的學生,我帶著爸媽的期望,我沒有辦法總是回家,但我一直保持著一周給爸媽打一個電話的習慣。長假期回家的時候,無意間看到我最親愛的爸爸,他好像老了點,他好像有白發了,原本偉岸的身軀也有了滄桑的感覺。看到媽媽原本漂亮的臉頰,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有了皺紋。是啊,時光太快,他們見證了我的成長,該我見證他們的衰老了。每次陪他們逛街時,我都會牽著他們的手,就像小時候他們牽著我一樣,不由得感慨一下,角色轉變的太快。每次離家時,我都會抱抱他們,或許第一次抱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有點別扭,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去抱他們,就會慢慢發現,他們會漸漸的愛上我的懷抱。
古人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也像所有人一樣害怕爸媽的離去,但我更害怕的是:有一天,我會離開他們,不能陪著他們慢慢變老。在我還是留守兒童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明白,父母加上孩子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家。我想讓我的家是完整的,等到我長大后,可以牽著爸媽的手度過人生中的每個歷程,可以在冬天的午后陪他們散散步,在寒冷的冬天在火爐旁陪他們聊聊天。我想帶著他們來一場旅行,去看看北京的老巷口、上海的黃浦江和海邊的日出。總而言之,我想和他們一直在一起,去看盡這人世間的美好與繁華。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都會有生老病死,不可能會長生不老,所以我一定要趁著我們都在,盡可能地抽出時間陪陪他們,牽著他們的手一起走過這美好的人生。
我爸媽不是富豪,但他們總是說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有我們,我想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想的。他們有我們,依我的理解是:我們就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就是他們以后的依靠。是啊,他們有我們,可是現在又有多少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生活而沒辦法回家陪陪他們,我們總是以為長大了掙更多的錢給他們,他們就一定會幸福,然而我們的這個觀點是錯的,因為他們總是會在你離家的時候問你過得好不好,從來不會說他們沒錢了,終于明白他們需要的是陪伴。如果你是在外求學的學子,你帶著爸媽的期望,無法常回家陪伴著他們,你不妨時常打電話問候他們,假期回家,少點聚會,多多陪伴他們;如果你是拼搏在外的工作者,你為了自己的事業,無法回家陪伴著他們,你不妨先放放手中的工作給他們一個問候的電話,休假時,別急著來一場旅行,回去看看那逐漸變老的父母。
總而言之,無論我們的生活有多么糟糕,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有多么的繁忙,都要記得抽出時間陪陪他們,他們一直在家里等著你回去,不管你在外面被別人看的多輕,在他們的心中,你永遠是最棒的。時間過的太快,轉眼間,他們已經有了白發,他們已經有了年老的模樣。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我們已經從純真無知的孩子長成了大人的模樣,他們已經從朝氣蓬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年老者。趁著還有時間,多回家品嘗媽媽的飯菜,多陪爸爸散步聊天,多多用自己的時間來見證他們的慢慢變老。我們都應該常回家,家里有我們最愛的人,家是我們在最艱難的時候想起的地方,家中有等待著我們的父母。他們用他們的愛守護著我們,常回家看看吧,陪伴那等你已久的父母。
現在的我走進了夢想中的大學,離開了父母,我開始逐漸成長,我也逐漸開始明白:這世間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最深情的話就是:他們養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親情美文摘抄篇三
親情,是世間最圣潔,最美好的感情,是人與人之間血脈相連的關系,沒有別的什么可以超越這種與生俱來的偉大。親情也許是平凡的,沒有友情的豪氣沖天,沒有愛情的轟轟烈烈,但是正由于他的.平凡,親人一聲問候,一句叮囑都能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深情。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有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他們父母雙亡和他的妹妹相依為命,但不幸依然降臨在他們身上。小男孩的妹妹得了重病他問醫生她妹妹怎么樣了?說她需要輸血。在這個十歲的小男孩心里輸血意味著他將要死他的妹妹將會活過來。他在父母的墳前發過誓他一定會好好照顧妹妹的,當他獻完血之后,他面色蒼白問醫生他還能活多長時間醫生被震驚了我也被震驚……醫生說你能活一百年小男孩從床上蹦下來,天真的說醫生你把我的血分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倆各活五十年。這是多么令人感動啊。
在文中這個小男孩不僅是那么愛妹妹,而且讓我懂得了親情是那么重要,我以前一直和弟弟打架,還認為媽太偏心,其實在我小時候買的東西都是我一個人吃我大了應該讓讓弟弟了。現在我明白了也懂了。人類最偉大的是:親情,他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奮斗到死永恒不變的目的是我們永恒的守恒的守候!
親情美文摘抄篇四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凌晨,我最親愛的去世了。早上七點多,我起床看到弟弟凌晨兩點多發給我的信息:“姐姐,外婆去世了!”盡管是這么簡短的幾 個字,可是我的眼淚卻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很遺憾,我沒有在她身邊,給他送終。都忘不了外婆去世前的兩個星期,我回去看她,那是我和外婆最后一次見面。她當 時已經不會說話,也不認識我了。慶幸的是還能吞下食物,還會時不時地盯著我看,我想,也許她是認識我的。
我回到家,已經看不到外婆了。只 知道她躺在那個里面,我靜靜地看著那里,沒有哭。平時這方面,我很膽小,但是當時我一點也不怕,走的再近我也不怕,因為那是我最親愛的外婆。我總是會靜靜 地看著那,想著童年時期和外婆一起的日子。我知道,她活著的時候病痛一直折磨著她,也許離開也是一種解脫。所以我不哭,我一抬頭仿佛就能看到外婆在天堂對 我笑。我知道她想告訴我,她和外公在天堂團聚了,他希望我們都過得。
七月二十三日,我們送外婆去殯儀館。外婆就要推進去火化了,我知道, 以后就真的見不到外婆了,從那出來,外婆的身體就成了骨灰。看著外婆的遺像,我終于忍不住流下了。但是,外婆我們開心,因為外婆喜歡我這個傻丫頭開心樣 子。平時我講些冷笑話或哈哈大笑時,外婆會一邊說我“傻丫頭”,一邊也哈哈大笑。所以我強忍著不哭,不去看那張照片,不看照片也許就可以忍的住不哭了,可 是我的眼淚卻再也止不住了。
從殯儀館回來后,我還是一樣,靜靜地守在那,看著那個骨灰盒,看著外婆的照片。直到外婆下葬,我一直都是靜靜的,沒有人知道我有多,有多!
我 的童年印象中,很多是跟外公、外婆過的。盡管我似乎已經不太記得了外公的樣子,但是我記得他去世時的情景,記得他在世時哄我吃飯的一小段記憶,記得他很疼 我。外公去世時我才六歲,不知道外公的去世代表著什么,所以沒有哭,直到外公下葬那一刻,我似乎才意識到,以后再也見不到外公了,于是小小的我,在一旁地 哭了起來。
讀書以后就很少見到外婆,只有暑假才會去外婆家住段時間。與外婆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看著外婆一天天老去,我告訴自己,以后賺 錢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外婆。以后回家的機會就更加少了,有時候,一年才見外婆兩三次。但是每次回去,我都會給外婆買點東西。記得第一年回家過年,我給外婆買 了件棉襖,外婆穿著很開心,我心里也很開心。于是,我每一年都會給外婆買衣服,但是,現在卻再也這種機會了。
有時候,我甚至會恨自己,恨自己沒有用,如果我有錢,如果能給外婆最好的治療,也許她還在。但是我更恨自己沒有在她有生之年多陪陪她,恨自己給她的太少太少!
朋友們,請好好孝敬你的長輩吧!在他有生之年多花點時間陪陪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等到他走了,才來后悔自己給他的太少!
親情美文摘抄篇五
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的黃昏了。這是,我已躺在了媽媽單位宿舍的床上,而她呢?媽媽正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雙眼微微的睜著,雙手輕輕按在我身上那不知何時蓋上得被子上,眼鏡也有些下滑。見我醒了,媽媽那雙微睜的眼睛就像燭火被點燃了似的,一下子亮起來了,照亮了整個屋子。她問我:“還疼嗎?有多疼?”我勉強笑了笑:“嗯,還有點疼,但——比剛才好多了,”媽媽的眼睛里似乎放心了許多,但是臉上仍寫著緊張兩個大字。“我帶你回家吧,順便去醫院看看。”她推了推眼鏡,對我說。我看到鏡框里的鏡片上,那被歲月畫上的道道細痕,同時也是看到了鏡片后面那雙充滿關愛的眼睛……我的注意力從那副眼鏡上轉移回來,“嗯,好”我答道。
親情美文摘抄篇六
親情如一股熱流,能夠融化冰冷的心;親情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快樂的大門。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親情就是在一大清早拉我去鍛煉的那雙大手。
從小,我便是一個身體素質十分差的孩子,用老媽的話說,“渾身都是毛病”。經常發燒,喉嚨發炎,尤其是過敏性鼻炎,最令我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床,總是噴嚏、鼻涕、眼淚一大把,光餐巾紙就要用一大堆。為此,老爸老媽帶著我看了很多醫生,但都無濟于事。無奈之下,老爸決定,每天帶我鍛煉,以增強我的免疫力。
從此,我的生活便被“軍事化”了。每天清晨,當別的孩子還躺在溫暖的被窩里做美夢時,我便開始“聞雞起舞”。不管愿不愿意,老爸都會“毫不留情”地把我拉起來做早操,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都風雨無阻。就連雨雪天也不例外,得在車庫里跳繩。可小時候的我還很不懂事,經常賴在床上,向老爸抱怨每天有多累。每當這個時候,嚴厲的老爸總是用他那雙溫暖而有力的手把我拉起來,帶我出去鍛煉。有時候,我還真有點恨他。
老爸的腰不好,但為了給我做表率,他也只得堅持當陪練。有時候他跑著跑著,實在疼得厲害了,才把外套解下來,牢牢地捆在腰上,以減少些疼痛。盡管如此,他卻總是擔心我會受傷,所以每次運動間隙,他都會用手來捂一下我的胸口,以感受一下我的心跳,以此來衡量我是否勞累。游泳訓練時,也總是讓我游內側,他游外側。就像每次過馬路一樣,他總是要牽著我,而且還要放在他認為安全的一側。
到我七八歲時,我的運動興趣已徹底被老爸激發出來了。從滑冰、游泳到各種球類運動,我樣樣都興趣盎然。記得剛學打籃球時,老爸為訓練我的彈跳能力,便帶我去摸樹葉,他摸高的我摸低的。雖然這對體型肥胖的他來說很艱難,也十分枯燥乏味,可他每天都滿頭大汗地堅持了下來。由于我們倆的持之以恒,大樹下原本茂盛的草坪都被我們踩禿了,同時,我也練就了一雙“飛毛腿”。
掛單杠訓練是我每天早上的必修課。聽老爸說這既可鍛煉臂力又可以長個子,但由于夠不著,我上下杠都得由老爸抱,他成了我的“自動升降機”。由于每天都能感受到我的體重,老爸經常會說:“兒子你又結實了!”從老爸的語氣中,我能感受到他滿滿的欣慰與自豪。
三年來,老爸都憑著一個信念堅持和我一起鍛煉,這個信念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健康、強壯。老爸的堅持不僅鍛煉了我強健的體魄,而且也鍛煉了我堅強的意志。
如今,我的那些毛病全沒了,跑步在年級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快,校運動會上還獲得了許多獎牌。我終于明白了老爸的良苦用心,同時這三年多的堅持鍛煉也使我和老爸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就是勝利!
親情美文摘抄篇七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聽著五歲的小堂弟用稚嫩的聲音唱著這支歌,往日的情景又浮此刻我眼前。
那一日,媽媽去溫州了,家里就只有我和爸爸。我們都十分地開心,我就象一只剛出籠的小鳥一樣,和爸爸在一齊就好象在天堂,爸爸就象大孩子一樣,我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象鳥兒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湛藍的天空中。我們把家里弄的一團亂,全家上下臟死了,雖然很開心,但是總覺得不自在,少了一個人,渾身不自在。此時此刻,我才回想起那段幸福時光,與媽媽在一齊的日子好象雞尾酒,色彩斑斕,甜美得另人回味。晚上,媽媽從溫州回來了。雖然我不會在臉上表現什么,但是心里卻十分開心。她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們劈頭蓋臉得罵了一頓,然后細心地收拾我們的“豬窩”。也許你會覺得挨訓斥是受罪,但是我卻把受罪看做是幸福,大家都厭惡挨罵,而我卻盼望著挨罵,表面上很厭煩,心里卻很高興,我明白媽媽罵我是愛我,媽媽是恨鐵不成鋼。媽媽的訓斥讓我改掉了很多壞毛病;媽媽的訓斥讓我懂得了批評也是一種愛的體現;媽媽的訓斥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親情。我把訓斥看做是愛,一種流露在訓斥中的深深的愛。我不再恨母親了,我反而覺得媽媽是我最親的人。
母親或許不美麗,或許很嘮叨,有時或許很厭惡,但那是我們自己的母親啊!母親在身旁的感覺,就象有太陽的感覺。一年一年就這么過,年少的我已經不再逍遙,隨著小學結束鐘聲的敲響,伴著晨光踏入中學,告別了有線電視,不許了電腦游戲,與玩具說拜拜,似乎一切搞笑的事都離我越來越遠,但那些都不算什么了。母親是什么?母親是你遇到痛苦時第一個想到的人。母親是雖然你把她氣得發瘋,她也不會對你真正喊叫的人。因為你是她的孩子,她怕傷害了你。當你告訴她你做錯了事,怕她不再愛你了,但是你卻會發現,她不僅僅愛你而且更加愛你了。這就是母親。
美麗的親情,源自母親的眷戀,源自母親的關懷,源自母親那份無私的又是無盡的愛!!
親情美文摘抄篇八
母親是腌制咸菜的高手,她每年都會腌上好幾壇子咸菜。
小時候,家里生活條件差,沒什么好吃的。但是,有了這些咸菜,飯菜頓時就變成了美味佳肴,生活也變得有了味道,有了情趣。那時的飯菜是簡單的,味道卻是豐富的;那時的生活是清貧的,日子卻被我們過得紅紅火火。
母親心靈手巧,變著花樣調理著咸菜的式樣。或蒸炒,在熱鍋里放上半勺油,炸開辣椒的香味后,將咸菜倒進去,加上蔥段和豆豉,再在飯面上蒸一蒸,就成了一道美味,我常常吃得碗底朝天;或燉煮,買上三幾塊豆腐,劈成三角塊略微煎一會,半勺水、一把咸菜,與豆腐相拌,咸菜就提高了身價,吃起來也覺得鮮味十足;咸菜燜豬肉,那表面懸浮著的一層油,猶如毛毯般將濃郁的香氣覆蓋在豬肉與烏黑發亮的咸菜之間,色香味俱全,讓我大快朵頤、幸福感爆棚;趕上哪天弄些魚來,咸菜更是派上了用場,咸菜熬出來的魚腥味小,湯香味濃,那滋味那口感才真叫“倍兒爽”!
偶爾,我嘴里有了饞蟲,也會趁大人不在家,悄悄抓出一根辣椒蘿卜、兩塊萵筍來解饞,盡管辣得我“哧哧”伸舌頭,直流眼淚,但那脆生生甜滋滋的咸味還在不斷地撞擊著我的味蕾,讓我收不住手,一邊抹淚,一邊又把“罪惡”的小手伸進壇子里。因此,那咸菜壇子就成了我童年時代最美好的食物去處。
十五歲那年,我懷揣洗腳上田夢,從故鄉的田間小道,到塵土飛揚的砂石路,再到寬闊的城市道路。生活不停地變奏著緊張而忙碌的篇章,離家也越來越遠,越來越難吃到母親腌制的咸菜了。雖然咸菜還時常出現在餐桌上,但那都不是我兒時的味道,母親腌制的咸菜便成了我的牽掛、我的思念、我的鄉愁了。
吃飯的時候,我瞅著滿桌的大魚大肉,筷子卻遲遲沒動,似乎在尋找著什么……對了,少了母親的咸菜!我問母親:“媽媽,有咸菜嗎?我想吃!”母親愣了一會,隨即高興起來,連忙說:“有啊,有啊,我這就去拿!”于是,母親顫巍巍地從廚房里端出一盤咸菜來,細細長長的蘿卜條表面裹著火紅火紅的辣椒,好家伙!那濃郁的童年記憶一古腦地往我鼻子里鉆,我趕緊夾起一根送進嘴里,咸中有辣,辣中又有幾絲甘甜,這是多么熟悉的味道啊。對了!這就是我童年的味道、母親的味道、鄉愁的味道,我的幸福指數一下子提高了許多。
妻子頭一次去我們老家,品嘗了我母親腌制的咸菜,便贊不絕口。打那以后,她每次回去,都要吃母親做的咸菜,而且回廣州還得帶走一大包。她說:“你媽做的咸菜味道就是好,啥菜都不要,只要有咸菜,我就得多吃兩碗飯!”在反反復復的蒸炒和打包咸菜的過程之中,我讀懂了母親對兒子的期盼與關愛。
母親老了,她已經不能給兒子更多物質上的東西。但是,在她的心中,只要我還喜歡她親手烹飪的咸菜,就說明我還是她的兒子,就說明我還沒有忘記她這個娘!把母親腌制的咸菜帶回廣州,我時不時便會去看上幾眼,盡情地呼吸濃濃的咸菜味,咸菜的清香就會悄悄地誘惑我的味蕾,勾起我無限的思念。
為什么雞鴨魚肉都能夠吃膩,母親的咸菜就是吃不厭呢?咸菜從選材、配料、制作到完工,要經過數道工序。咸菜里有母親浸泡在大盆里一遍又一遍洗來洗去的任勞任怨,有母親添加配料時不斷品嘗忘了生澀的鍥而不舍,有母親把咸菜裝瓶拿給我擔心合不合口味的忐忑不安……它是母親用濃濃的親情,伴著淺淺的微笑和著內心的牽掛提取晨風夜露釀成的瓊漿玉液!我明白了!母親的咸菜慘合了母親對兒子的關愛,這是其它任何一道咸菜都無法比擬的,所以,才讓它成了人間至味,成了我的至愛。在外的日子,我會因身邊有母親的咸菜而覺得異常的踏實,即使一切都不屬于我,即使一切都離我而去,至少,我還擁有母親的咸菜,擁有母親那樸實無華的關愛。咸菜在,母愛就在!
2010年夏天的一個早晨,我準備動身回廣州。母親早早地起床為我煮好了一大碗咸菜面,順手從壇子里撈出幾把蘿卜條,在案板上切成段,接著在熱鍋里為我炒熟,夾雜著一些紅辣椒和豆豉,帶著一股嗆鼻的味道快速地盛出放入罐頭瓶子中,這時候,母親顯得很知足、很幸福,像是把她對兒子的愛統統都裝進了瓶子里。我出發的時候,母親叮囑我要注意身體,不要想家。幾天后,我的母親就病倒了,再也沒有清醒過來。
親情美文摘抄篇九
孤雁南飛,天邊殘陽如血。晚霞余暉中,又想起了那首熟悉的《父親》。這時鼻子總會感覺一陣酸,不爭氣的淚水在眼眶中涌動,但我總會抬頭仰望天空,試圖將它送回眼中。落日勾起無限思緒,淡淡的傷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不經意間,驀然回首,父親卻在燈火闌珊處。父親是個農民,矮個子,略微發胖,一張憨厚的臉上總能看出歲月的滄桑。鋒利的時間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再加上那黝黑的膚色,宛若一尊銅像,久歷風雨。最特別的是那雙寬厚的大手——擎天撼地,托起生命的搖籃。父親的手不僅大而溫暖,手指關節出還透射出一種不屈的剛強。蒼老的容顏以及堆積的老繭,仿佛演繹了一段艱苦的歲月。“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聲謝謝你,直到長大了才懂得你不容易……”父親是個苦命的人,都說大手大腳的都是苦命人,難怪父親辛勞半生,卻不曾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但抱怨的言語中總能流露出一種不認命的倔強。父親一生都在操勞中輾轉來回,那把厚重的鋤頭不知開墾出了多少片土地,更不知揮灑出了多少片金黃的稻穗。還有那頭不知疲倦的老牛,不知道陪著父親走了多少個春秋。盡管一天的辛苦與勞累,但每次回家,他總會為我帶上一些野果,有時還特意買上一些好吃的。而我總會拉著他粗糙大手,接過流淌在掌心的溫暖。就這樣,平凡的一天就在歡聲笑語中沉入夢鄉,交織成一段溫馨的童年記憶。
還記得那一份份特殊的“禮物”,還記得那一聲聲關切的叮嚀以及那一張張甜蜜的笑臉,然而我卻不曾說聲“謝謝你”,這難道不是一種痛心與遺憾嗎?父親在我心中永遠是那么勤勞,那么堅毅,他總是風里來雨里去,肩負著五口之家的重任。我們家有三個孩子上學,自然比別人家要貧困得多,但父親卻從沒又放棄過。默默地用雙手撐起這個貧窮的家,默默地用生命點亮著前進的道路,試圖用生命的頑強掙脫命運的枷鎖,然而現實的殘酷卻總是讓他遍體鱗傷。我想,這就是命,是宿命。然而為了供我們上學,他曾無數次眉頭緊皺。對于這樣一個農村家庭來說,艱辛的勞動并不意味著能夠付起一切費用。于是,艱苦的日子里,我們有過深思,有過痛苦,更有過絕望,但卻讓我們更加堅信,只要生命還在,一切都未曾失去。我想,父親就是我們的天,有父親在,天是塌不下來的!歲月流淌在時間的洪流里,終于變成了人生的沙漏,越來越急。時間腳步匆匆,歲月從從如流,昏黃的油燈下,我一次次窺見父親衰老的容顏,此時他早已兩鬢衰微。然而我卻不能為他做點什么,哪怕是一點一滴。
仰望星空,我無數次指問蒼天,為何生命如此匆匆。我不甘心,我好恨。我愿用青春換你歲月長流,我愿用淚水換你青春永駐。讓清風送去最溫暖的祝福,但愿,從此一切安好!
親情美文摘抄篇十
媽媽說,我們都要快樂的生活
其實人生這東西,它就像心電圖,必須得波瀾起伏,倘若一根線的拉到底,那么,對不起,你的人生已經在奈何橋上看風景去了,早已和你分道揚鑣了。所以呀,別和你的人生過不去,即使它再調皮,再怎么喜歡在蹦床上玩耍,都不要放棄和它在一起的那段美好回憶和要一起走向未來的完美誓言。
假如它欺騙了你,原諒它,因為它還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7月中旬,學校考試快要結束了,記得那天是星期六,我剛剛起床,準備復習考試,剛洗涑完,手機就在振動了,是爸爸給我打的電話,電話的那邊傳來了爸爸有點顫抖的.聲音,他說:“兒子呀,你啥時候回來呀?”
“爸,我還在考試,還有兩科沒有考,考完了我想去考駕照。”
“哦哦,考完了就回來了嘛,駕照下學期去考可以不?”
“雜回事呢?是不是家里出啥子事了?”
“哎呀,沒事,就是你奶奶他們想你了,叫你早點回來。”
爸爸一般不會打電話叫我回去的,只有爺爺走的那天,爸爸也是這樣顫抖著對我說快點回來。想著想著我越發害怕。
“爸,一定是有啥事,你倒是快說呀。”
“唉,你老媽讓我別告訴你的,怕影響你考試。”
“啥子考試喲,大學考試又不像高中那樣,你說嘛。”
“就是你老媽去醫院做手術了,檢查出來有四個腫瘤,現在在醫院里。”
“你咋不早給我說呢,我考完了就回來了,待會我就去買今晚的火車票。后天晚上就能到了,你就不要擔心哈。”
掛斷電話,眼淚忍不住的往下流,想著萬一媽媽就像外公那樣,進了手術臺就不再對我們微笑了怎么辦。
打通媽媽的電話,我說:“老媽,你在哪里呢?”
“我在你姐家,在這里玩。咋了,有啥子事呀?”
“我今天晚上就回來了,今晚的火車票。”
“雜那么早呢,么你走攀枝花來嘛,我在攀枝花。”
“這時候了你還要騙我,你都不給我說一聲,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呀?”
“怎么會喲,你老媽我啥子大風大浪沒有見過,不要擔心哈。”
第三天,我趕到了攀枝花醫院,看到媽媽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一根管子的一端從肋骨那里插進腹部里面去,另外一端插在一個瓶子里面,瓶子里全是血等雜物。看到這一幕,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床前呆了許久媽媽才醒,聊了一會我發現媽媽其實很樂觀,并不像我,患得患失。
人這一生呀,就怕生病,無論再強的人都是這樣,只要身體虛弱垮掉,即使有萬分理想,千分能力,那都是空話,但是誰又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呢?甚至是下一刻或者是下一秒。
媽媽說:“我也很害怕,我害怕我躺下去就是一輩子,但是沒辦法,社會這么美好,很多生活我還沒經歷和享受,我怎么能就這樣離開呢?再說在人生這蜿蜒小路上,誰沒有生過病受過災,要是每次都要擔驚受怕,那生活還怎么過,所以呀,我們都要快樂的生活下去,不要在乎得失。”
那晚,媽媽吃飯吃得很香,只是疼痛讓她睡得不好,我陪著她在走廊上的座椅上坐著,凌晨兩點的走廊里空蕩蕩的,看不到盡頭,有些陰冷,我不禁回想起媽媽的那段話:我們都要快樂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