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實用12篇)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1 16:03:07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實用12篇)
時間:2023-10-21 16:03:07     小編:靈魂曲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一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理解“燕子專列”的意義。

3.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二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青藏高原——點擊拉薩。

2、走進拉薩(了解海拔、氣候、布達拉宮等資料)。

3、學生自我介紹課外積累的相關材料。

二、揭題明題,整體感知全文

1、讀題,明確課題的中心詞是“天空”,因此,讀文時要帶著“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來讀。

2、充分朗讀,讓學生自己參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讀到正確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詞,教師不教,先讓學生認讀,對讀錯的及時進行指導。

3、學生完成板書填空:

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藍的、藍色、藍晶晶)

4、課件出示:湛藍、藍色的色板。你看見過這樣色彩的天空嗎?

三、品讀課文,各抒己見

1、現在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一讀,爭取讀好。讀完后,想想這段的意思。

2、先讀讀下列這些句子,然后來談談你讀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理解“總是”和“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聯系,“透亮,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是怎樣的?”)

(2)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

(3)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重點理解“純凈”、“明潔”的意思)

(4)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請你想想一下,當時,作者的內心在想些什么?)

3、學生交流對拉薩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麗的、令人神往的……)

4、以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四、觀景回味,課后延伸

1、看拉薩的紀錄片(片斷),觀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嗎?)

2、課后要求搜集有關拉薩的圖片、文字介紹,做一張介紹拉薩得手抄報。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三

本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課文中有多種愛:金吉婭給予母親的愛,給予哥哥姐姐的愛,給予陌生女孩的愛。而課文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愛作為重點深入文本。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詳則略之,略則詳之”,在文本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我提出“這棵樹除了可以叫給予樹,還可以叫什么名字?”,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四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為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著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匯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結果……”

指名讀并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挨餓。

因為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并指導朗讀

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么做嗎?

(2)匯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云是誰?

朱總司令著急嗎?為什么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夸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么?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組內練說

班內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為——,他們現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為——。

(三)延伸內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里。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五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6、齊背成語。

三、按事情發展順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號里標上序號。

()小船順著水流向前漂去。

()看著一只只小船漂遠了,我們心里在說:“小紙船,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星期天,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來到小溪邊。

()我們拍著手,沿著小溪追著小船。

()我們用五色彩紙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四、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荷花

2、(),多開心啊

3、下課了老師對我說()。

指名交流,師總結。

提醒一定不能忘記加上標點。

復習引號的用法。

養成好的習慣,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讀一讀。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回答《掌聲》一課課后習題四的內容。

3、出示填空:

沃克醫生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一塊會說話的()!你不是普通的軍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4、聽答。

5、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同桌互批。

6、齊答。

六、選詞填空。

寬闊遼闊廣闊

1.南沙群島位于我國()的南海之中。

2.一輛寶藍色的小汽車奔馳在()的公路上。

3.牛羊在()的草地上嬉戲玩耍

強烈熱烈劇烈

1.她的歌聲剛停,音樂廳里就響起一陣()的掌聲。

2.課間,我們不能玩太()的活動。

3.中午,()的太陽光刺得我們睜不開眼

七、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0分)

蜂鳥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種鳥,叫蜂鳥。它的身體像一只黃蜂那么大,體重只有1.5克―2克。不過它飛得很快,在花間飛翔,好像花叢中的顆顆流星。你剛想看清楚是什么東西時,它卻一閃就不見了。

鳳凰、孔雀在人們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鳥。但是,蜂鳥比它們更美麗。它那羽毛,簡直就像戲臺上仙女的衣裳一樣,五光十色,變幻無窮。

1、短文寫了蜂鳥的三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顏色多,你還能寫出與“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詞嗎?、

4、你喜歡蜂鳥嗎?為什么?

八、復習作業(見試卷)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錄音帶(適合做朗讀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師: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怎么樣的畫面。(音樂中師范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學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著像什么?黃葉對大樹媽媽說:“”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蠼蠼”蟋蟀振動著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著“”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課件)舍不得走,因為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里果園里……人們的心里你能用朗讀表現么?配樂朗讀1----4節。

學生發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出示:聽聽,

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作為禮物。

布置作業。

1、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七

本文是一則成語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是比較深刻的。為使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學中應首先讓學生緊扣魏王(線索人物)的疑問(也是學生的疑問)而產生釋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驚”一“奇”,明確“空射”的結果——大雁從半空里直掉下來,由此探究結果必然性的內在原因;在學生既理清情節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時候,再精讀細析最后一段,使學生明白事理并從中受到啟發。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八

1.知識目標: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變化。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我”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也體會到面包店老板對“我”的敬重和理解。

3.情感目標:懂得尊重和愛護國旗,體會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九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為菩薩的原因。

三、教具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為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著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匯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結果……”

指名讀并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挨餓。

因為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并指導朗讀

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么做嗎?

(2)匯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云是誰?

朱總司令著急嗎?為什么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夸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么?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組內練說

班內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為——,他們現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為——。

(三)延伸內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里。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十

1、根據上一節課的學習,能流利的朗讀課文,知道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了趙州橋。

2、教師準備課件。(用ppt制作的有關課文內容的文字片和與趙州橋及現代的橋相關的圖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說說你心目中的趙州橋?

注重說話的條理性和準確性,教師隨機指導。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預習要求。

先分小組朗讀,再小組之間比賽讀。

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品讀體驗

1.介紹趙州橋的第三個特點:

美觀

作者通過龍的姿態寫了趙州橋的美觀:不僅刻畫了各式各樣的龍,而且雕刻得精美,象活的一樣。這種靜、動相結合的寫作,給人印象深刻。

2.整體感受趙州橋的后兩個特點:

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說一說。再分別介紹。

3.運用自己的語言夸夸趙州橋。

1.學生讀課文第3自然段,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2.讀一讀,演一演:作者通過龍的姿態寫了趙州橋的美觀:不僅刻畫了各式各樣的龍,而且雕刻得精美,象活的一樣。

3.練一練:這里的說話,既是句式的訓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4.同桌一人一句輪流讀這一段,再次感悟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有效地把閱讀與寫作進行整合。

三鞏固延伸

1.抄寫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自己認為寫得很好的自然段。

2.會寫14個生字。

a.說字。請同學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讓你印象最深刻,是怎么記憶的。

b.寫字。教師示范寫生字。學生練習寫字。

c.評字。小組長檢查,互相評價。

1.背誦自己認為寫得很好的自然段。

2.會寫14個生字。根據老師引導完成本節課的寫字任務。

1.學習寫作方式,積累美詞佳句。

2.訓練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體會石榴的美及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2、體會用擬人的寫法能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

3、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體會用擬人的寫法能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指導用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難點:指導用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16《石榴》(生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長葉,夏天開花,秋天結果。)

3、作者在寫這文章時,是按照石榴的生長順序來寫的,我們在寫有關植物的文章時,也應該按照植物的生長順序來寫。

二、研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滿了一個個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寫石榴一天天長大的句子。

1、師相機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

(1)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石榴是慢慢長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齊讀。

2、那么,哪一句寫了石榴果的變化。師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1)再請一個同學把這一句話讀一次,其它同學找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是逐漸最后)我們把這些詞讀一次。把這整句話讀一讀。

(2)出示課件體會石榴顏色的變化:同學們看,這就是石榴果顏色變化的圖,它的外皮先是,逐漸變得、,最后變成。

(3)你們看老師能不能把“黃中帶紅”和“青綠色”換個位置呢?(不能)為什么?(因為植物的生長是有順序的,說明作者寫文章之前是經過認真細致的觀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這也說明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4)你們看,石榴果的顏色在變化的過程中,美不美?我們能不能美的把這一句話讀一讀。齊讀。

3、學習兩個擬人句。

過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師拿出準備好的石榴,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1)老師這里有兩句話都是寫熟透了的石榴的,你們讀一讀,并說說哪一句話好,為什么?出示句子:

1、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從黃綠色的葉子中露出來。

2、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黃綠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2)為什么說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當成人來寫)把事物當成人來寫,這種寫法叫擬人。

(3)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把石榴當成人來寫?(笑得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張望報告喜訊)

(4)齊讀這些詞語。

(5)請四個學生上臺做下列詞語的動作,其它學生跟著做。

笑得咧開了嘴急切地扒開張望報告喜訊

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潑可愛)所以把石榴當成人來寫,就把石榴寫得……(更生動形象,有趣活潑,我們不由得對石榴產生了喜愛之情。)

(7)現在,誰來說說為什么第二句好?

(8):所以,我們平時文時,多用些擬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達得更生動形象。

(9)喜歡石榴嗎?誰來讀讀這兩句,讀出石榴的活潑可愛。

(10)讓我們美美的把這段讀一讀,好嗎?

三、研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看,老師這里帶來了一個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剝開,你們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書: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兒)那么書上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呢?請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石榴子兒的句子。

2、師相機出示句子::“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生齊讀。

(1)找出描寫石榴子兒的詞語,把它畫出來。(瑪瑙般的子兒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2)出示石榴子兒的課件,理解這些詞,你覺得石榴子兒怎樣?(很美)

(3)從這些詞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兒的什么來寫呢?(師板書:形狀和顏色)

(4)你們看,,石榴子兒美不美?誰能把這個句子美美地讀一讀。

3、這么美的石榴子兒,想吃嗎?請兩個同學上來嘗一嘗。(板書:嘗)并說一說是什么味道的。(板書:味道)

(1)作者是怎樣寫石榴子兒的味道的?請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2)誰來說說石榴子兒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覺怎樣?(板書:感覺)(清爽無比)清爽無比又是什么感覺?(涼快、口感好)

(4)你們喜歡吃嗎?誰能美美的讀讀這句話?

把整段話讀一讀。

師:同學們,每當石榴成熟的季節,棗莊就會舉辦一個國際石榴節,前年棗莊人民就和外商簽定了166億元的合同呢!小小的石榴還是棗莊人民發家致富的大功臣呢。小石榴可是我們人的驕傲呀!

15、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小石榴,好嗎?(齊讀句子)

通讀全文:課文把石榴寫的真美,讓我們再一起來美美的讀一讀。

四、寫法,讀寫結合。

1、師寫法:作者寫石榴子兒時,先觀察它的形狀和顏色,再品嘗它的味道,最后寫自己的感覺,我們品嘗一種水果時,可以按照作者的這種方法來寫。

2、課后練習的第五題要求我們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老師仿照第四自然段寫了一段品嘗香蕉的話,請讀一讀。

我拿出一個彎彎的黃色的香蕉,掰開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聞了聞,好香啊!我輕輕咬了一口,軟綿綿,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老師除了按照作者的寫法外,還多加了一項——聞氣味,你們寫的時候也可以加上這一項。

4、現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節,街上的水果攤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帶來的橘子拿出來先觀察再品嘗,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寫法,把你品嘗的經過說一說。

5、交流:請一兩個學生上臺說,師生按照寫法評議。

6、學生動手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7、講評。

三年級教案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篇十二

小學語文課文《掌聲》是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一個原本自卑的殘疾女孩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為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為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揣摩與體會,去感知小英掌聲前后的變化,使他們在愛的熏陶下感情得到升華,也在掌聲中經歷成長的喜悅。

學情分析

1、 說學情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優越。對于身患殘疾的小朋友在生活與學習中會有多大的困難,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們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再者,由于獨生子女的普遍現象,造成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去主動關心周圍的人或事,特別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能夠體會課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樣一種同學間的互相支持與鼓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2、 設計理念

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設計好疑難點,給學生一臺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自主學習。我在這堂課內,每個環節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應該讓孩子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自己,還孩子發展的空間。

3、 教具準備

歌曲《掌聲響起》、《愛的奉獻》;小紅花一朵;學生準備卡片。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姿勢、輪流、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平息、情緒、講述、普通話、動聽、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抄寫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響起的前后內心的變化。

2、難點: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