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一
1.啟發幼兒想象小魚在唱歌時的情景。
2.培養幼兒練習畫圓的技巧。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添畫魚鱗。
魚鱗在輪廓里的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畫圓圈的經驗。
物質資料準備:小魚的半成品若干,水彩筆,實物魚、魚缸,魚的圖片。
1.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大家看,我們墻上的折紙多漂亮,它是什么呀?有誰知道它喜歡吃什么?
幼兒:在我們教室的墻上有小貓,小貓它喜歡吃魚。
老師:仔細想想小貓喜歡吃什么?
幼兒:小貓喜歡吃魚。
2.出示用布遮蓋的魚缸,激發幼兒繪畫的樂趣。
(1)老師神秘的打開魚缸,給幼兒一個驚喜。
1.老師出示小魚的半成品范例,提問魚鱗長的位置。
老師說:咱們給小魚穿上花衣服吧!花衣服穿在小魚的哪個部位呢?請小朋友用手圈出花衣服的位置。
2.老師示范用圓圈給小魚畫鱗片。
(1)邊畫邊唱。
老師說:小魚是快樂的歌手,你們猜猜它在唱什么歌呀?小朋友說出一首歌,老師就在魚身上畫一個圓,如果小魚輕輕的唱歌就畫小圓,唱首很長的歌就畫大圓,換首歌就換個顏色繼續畫圓。
(2)鼓勵幼兒邊唱歌邊畫圓圈,體會圓圈變成魚鱗的快樂。
3.小朋友們添畫《會唱歌小魚》,教師巡回指導。
(1)提示幼兒注意圓圈排列的順序。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對不會畫的幼兒,教師可以把著幼兒的手畫,再讓幼兒自己畫。
1.展示作品。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二
1、能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種子開花的情景,體驗炫彩棒炫染的色彩變化。
2、通過有趣的故事情景了解種子生長的過程,知道種子生長需要動物的'幫助。
炫彩棒,白色鉛畫紙、清水、小毛筆。
一、 導入主題
師:春天到了,草兒變綠了,花兒綻放了。在一個小花園里,住著一顆小小的花種子,它很想快快長大。
二、 欣賞討論
1、(老師演示一:一顆小小的種子)
師:泥土變松了,小種子“啵”的一聲鉆了出來,變成了什么?
2、(老師演示二:小種子長成了小苗苗)
師:小苗苗是什么圖形變出來的?小苗苗真開心,對蚯蚓姐姐說什么?
師:小苗苗長啊長,長的好累啊,這時候又來了有一個朋友,是誰啊?(小螞蟻)它有什么辦法幫助小苗苗長大呢?(小螞蟻的家在哪里?小螞蟻在泥土里爬呀爬,泥土松了,小苗苗的根越長越大,小苗苗就會長的很快)
師:泥土變松了,小苗苗伸了個懶腰,又向上長。小苗苗怎么感謝小螞蟻呢?
3、小苗苗還想長得更高更大,還會有誰來幫助小種子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4、有了好多朋友的幫助小種子開花了,它會開出什么花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5、(演示三:已經開出了花朵)
師:小種子長大了,到底開出了什么花呢?有幾片花瓣?是什么形狀的呢?
師:蝴蝶來了,美麗的小花又長大了一圈(教師過程性示范)
三、引導創作
2、幼兒創作,教師引導
(1)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的方法來表現春天的花種子長大的情景。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變換花朵造型。
(2)畫好后運用清水在小花上進行炫染。
四、展示交流
介紹自己的作品:“你的種子長大了嗎?開出了怎樣的花呢?”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三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星紅旗,知道它是我國的國旗。
2、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
3、學習黏貼星星制作國旗。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紅色和黃色五角星剪好若干個、漿糊、一次性筷子,棉簽,瓶蓋,播放國歌
活動過程:
一、觀察認識不同的國旗
教師:播放音樂國歌讓幼兒聽國歌唱國歌
提問:
1. 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呢?
2.圖片上有幾面國旗呢?
3. 你最喜歡哪一面國旗,為什么?
二、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1、認識五星紅旗
教師:小朋友們,在這些國旗里,老師最喜歡的就是這面五星紅旗了,老師為什么喜歡這面國旗呢?(因為這面五星紅旗它是我們中國的國旗)
提問:
1. 你們喜歡這面五星紅旗嗎?
2. 它是什么樣子的,這面國旗是什么顏色的?
3、國旗上又有多少顆星星呢?
2、國旗出現的地方,代表什么意義。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我們中國的國旗呢?
幼答:
1、幼兒園里
2、電視上
3、奧運會上
4、書店......
教師: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很會觀察,原來啊!只要有國旗的地方就代表中國人在的地方
三、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國旗
(1) 貼旗面:五角星貼在旗面的左上角,大五角星在中間,4個小五角星在四周
(2) 把旗面貼在旗桿(吸管)上:在旗的邊緣抹上糨糊,往旗桿上貼
四、作品評價
活動反思:
孩子們活動的興趣十分的高漲,但都是在我的單獨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作品的,使得孩子們不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色,同時也讓其余的幼兒出現了短暫的等待現象,另外的遺憾就是沒有更好的培養幼兒自己大膽作畫的精神。針對這一點,有待于我在下次的活動中繼續思考,來更好的進行改進。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四
1、用已學盤、貼、刻技能表現、創作各種動物。
2、根據自己制作的動物,編一編、唱一唱動物的歌。
3、能充分想象、大膽制作表達。
1、課前對動物有一定的了解。
2、泥巴、工具、綜合材料人手一份。
3、錄音機、磁帶、小熊頭飾十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玩游戲:《小白兔和大黑熊》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分角色玩游戲。
(3)、幼兒講述。(講清名稱、形態特征)
2、交代要求:
(2)、你準備怎么做呢?(幼兒先討論后制作)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活動:
(1)、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圍在一起,變成一個大動物園,相互講一講我制作的動物。
(2)、聽音樂編一編、唱一唱“快樂的動物園”。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五
1、根據寫生漢堡借形想像漢堡爺爺,并添加情景。
2、知道各種食物都有營養,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重難點
根據寫生漢堡借形想像漢堡爺爺。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米羅可兒課頁、油畫棒。
2、教師自身經驗準備:漢堡的照片;積累對多種食物營養價值的認知。
活動過程
1、討論激趣,導入課堂。
出示漢堡包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漢堡包)你們都吃過嗎?宿老師沒有吃過漢堡包,我好想吃啊,你們能告訴我漢堡里面都有什么嗎?;(肉、蔬菜、雞蛋)對,有肉,吃肉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強壯;吃菜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所以,小朋友們要養成多吃蔬菜和水果,適量吃肉,做一個不偏食不挑食的好寶寶。
2、畫漢堡
今天我們來勇敢的嘗試畫漢堡包,我們先嘗試從上往下的順序畫漢堡包。先畫第一片面包,它是半圓形的,上面還有一些小芝麻呢!來,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先畫一個半圓,上面再撒一些小芝麻,下面是一片大大的肉塊,孩子們咱們一起加肉片,不要忘記還有新鮮的蔬菜哦!來,咱們用波浪線畫蔬菜,蓋上最后一片面包,我們的漢堡完成啦!來,孩子們咱們一起來蓋上最后一片面包吧!
3、添加想象
——孩子們,漢堡包還會變魔術呢,請閉上眼睛,(3、2、1)漢堡發生了哪些變化?對了,變成了一位漢堡爺爺。好,那今天我們來動手畫一畫漢堡爺爺。
——漢堡爺爺是有眼睛、鼻子、嘴巴的。觀察爺爺的表情,添畫上去。
——瞪著圓圓的眼睛說明漢堡爺爺很嚴肅。笑成彎彎的眼睛就想在告訴我們,漢堡爺爺今天可高興了。
——漢堡爺爺喜歡穿什么衣服呢?大家想一想,最好每個漢堡爺爺的衣服都不一樣。有格子襯衣、條紋襯衫、花襯衫都非常漂亮。
4、作品評價
——你們最喜歡哪個漢堡包?為什么?
——這個小朋友畫的漢堡爺爺真特別,開心的表情很生動,衣服也很其他人不一樣。
——你對食物的認識真多,好吃的都畫到畫面上來了。
——小朋友們都畫了自己心中最喜歡的漢堡爺爺,還給漢堡爺爺設計了漂亮的襯衣。可是小班的.弟弟妹妹們也想認識漢堡爺爺,讓我們一起把畫好的漢堡爺爺送給他們吧。
教學
反思: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六
1、在觀察、感知剪刀,了解剪刀結構特征的基礎上,大膽把自己看到的剪刀描繪下來,能表現剪刀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歡的色彩裝飾背景。
2、在看看、想想、畫畫的過程中,發展觀察力和表現力。
3、樂于觀察、積極探索,喜愛繪畫活動。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兒童剪刀若干把。
2、ppt。
一、互動談話,回憶幼兒已有經驗。
2、小結:剪刀可以幫助我們把東西剪開,剪成各種各樣我們想要的形狀,功能可強大了。
二、引導觀察,了解剪刀的整體和局部特征。
1、整體觀察
師:你看到的剪刀是什么樣的?剪刀分為幾部分?(剪把、剪刀關、剪刀刃、剪刀背等。)
2、局部觀察
教師拿起一把剪刀,引導幼兒觀察剪刀局部特征。
提問:
1、你的剪刀、刀把是什么樣子?
2、刀刃上有什么?
3、刀刃長什么樣?有什么用?
4、剪刀關長什么樣?有什么用?
三、教師局部示范
2、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把刀把形象地刻畫下來。
3、繼續選取幼兒感興趣或者感覺困難的部位進行示范作畫,提問:你們覺得剪刀的哪個地方最難畫?(教師根據幼兒的思路,以邊互動觀察邊作畫的形式示范作畫。)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出寫意要求:你們要細致觀察,把你們看到的剪刀用各種線條、形狀畫出來,在作畫前要注意構圖,要把剪刀畫在紙的中間,畫得大一些,然后請你用喜歡的顏色把背景裝飾起來。
五、講評、欣賞
1、同伴欣賞評價,引導幼兒學會以欣賞和肯定他人的看法、作品。
2、教師肯定評價,特別肯定有獨創性的作品。
小百科:剪刀是切割布、紙、鋼板、繩、圓鋼等片狀或線狀物體的雙刃工具,兩刃交錯,可以開合。在中國,因紡織業發展,剪子、剪刀業內有區分。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七
為了幫助幼兒理解“廢物變寶”的意義,我設計了這一嘗試性為主的活動。在材料的提供上,為了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我擺放了各種不同的廢舊物品。讓幼兒大膽嘗試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紙盒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并注意在難度上分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設計上我讓孩子通過直觀探索體驗來積累經驗,并用簡單的語言引導幼兒自己大膽嘗試使用的材料制作不同的車輛,激發幼兒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開發想象力大膽創造。
1、培養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大膽嘗試的興趣。
2、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漂亮的汽車,。
3、知道各種車的名稱及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4、在活動中滲透交通規則和環境教育的知識。
5、培養幼兒大膽嘗試,使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1、在生活中收集不同形狀的廢舊紙盒。如:“牙膏盒、香皂盒、餅干盒、各種圓形塑料瓶蓋等等。
2、剪刀、透明膠、雙面膠、糨糊。
3、各種車的錄相和紅綠燈的標志。
一、請幼兒說一說你都認識什么車?說出名稱和車的用途。
1、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把自己認識的和看過的車說出名稱和外形特征。
2、讓幼兒說一說做車時和走路時是怎樣過紅綠燈和過馬路的?
3、請幼兒欣賞各種車的錄相,并說出各種車的名稱和作用。
二、培養幼兒制作各種汽車的興趣
材料就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和更高的好奇心。
2、適當的引導。請幼兒大膽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紙盒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不同漂亮的汽車。
三、語言的啟發作用。
1、要求幼兒把桌面上的一切材料和工具都動手試一試,看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得出什么結論。
2、幼兒之間相互幫助配合、研究、討論。
3、在制作過程中請幼兒制作不同的汽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 有效的嘗試。
1、使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知道最基本的知識。長方形的牙膏盒可以做車身,圓形做車輪。
2、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幾個不同的紙盒進行組合,制作出自己想象創造的未來車
3、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大膽嘗試,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4、在教學指導中,幼兒在前,老師在后。幼兒為主,老師為輔。起到先試后導的作用。
5、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培養了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6、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活動中安全教育
1、在用剪刀時,注意幼兒持剪刀的方法。
2、剪紙時注意自己的小手。
六、進行車展
1、展示幼兒作品,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請幼兒說出自己的車名稱和作用。
2、幼兒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觀察,相互探討。
七、玩游戲------開汽車
1、 請幼兒拿著自己制作的汽車玩游戲。
2、 聽音樂《小汽車》
3、 開車時,注意看紅綠燈,請幼兒遵守交通規則。
八、環保教育
教育幼兒在以后的日子里學會收集有用的東西,知道對我們的學習起著幫助作用。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八
1.學習畫各色各樣的菜肴,表現年夜飯的豐盛。
2.自主舔畫餐具,表現熱鬧的年夜飯的場景。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學習畫各色各樣的菜肴,表現年夜飯的豐盛。
自主舔畫餐具,表現熱鬧的年夜飯的場景。
美術活動用手。作畫工具。
1.引導幼兒回憶:你過家家的場合?
2.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桌旁。了解每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全家人坐在一
起吃飯,這餐飯叫什么飯? (年夜飯)
3.觀察圖片,請幼兒說說桌上有什么菜,它們看上去怎么樣?
4.我們再來學一學吃年夜飯時的樣子吧!引導幼兒用手做剪刀狀當坐筷子,
夾菜、說說祝福等場景。
1.教師示范講解:根據幼兒的講述,示范畫各種菜肴的簡筆畫。先畫菜,然后用封閉線條把菜肴圈起來,表現“裝盆子里的菜。
2.好豐盛的一桌年夜飯啊!大家團團圓圓過個年吧。
2.幼兒耐心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面清楚,不要太糊)
3.活動結束幼兒相互欣賞和介紹桌上的菜肴,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小百科: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后團圓聚餐。
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小雨傘篇九
1、認識積極肯定與消極否定這兩種語言表達所反映的不同心情。
2、學習積極肯定的語言表達方式。
3、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
兩個男孩子布偶.
1、逐一出示布偶,介紹東東和西西:我是東東,我最喜歡說:“太
好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說太好了;我是西西,我最喜歡說:“太糟了,”所有的事情,我都說太糟了。
2、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有一天,東東和西西一起出去……(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
1、東東和西西在草叢里撿到了一個蛋,他們分別是怎么說的?
2、看到蛋殼里鉆出來一只小鳥,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3、在喂養小鳥的過程中,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4、小鳥長大了,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5、小鳥飛走了,你們心里感到怎樣?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6、為什么同樣的事,東東和西西會說不同的話呢?(幫助幼兒認識東東是個開朗、快樂的孩子,西西是個悲觀的孩子。)
1、聽了故事以后,你們覺得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2、你們平時喜歡說太好了還是太糟了,為什么?(讓幼兒明白擁有樂觀的心態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
3、舉一些在實際生活中會給幼兒造成困難的例子,讓幼兒嘗試以積極的心態來講講自己的想法,同時讓幼兒討論用消極的心態對待事情對心里的負面影響。
教師小結:希望大家做個快樂的孩子,能快樂地對待每一件事情。
1、教師帶領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收書)
2、教師講述旁白部分,幼兒講述東東和西西的話,提醒幼兒注意語調和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