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一
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統稱身體機能。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身體機能特點表型各不相同。
機體在活動時所表現出的各種基本運動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等。
體能構成的三個因素都有各自相對獨立的`作用,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彼此制約,相互影響,其中每一個因素的水平,都會影響體能的整體水平。三個構成因素之中,運動素質是體能的外在表現,所以,在日常的運動或健身中要多以發展各種運動素質為基本內容的身體鍛煉。
體能訓練計劃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二
為深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行為,現根體育中考需要,不斷強化體育聯系,認真完成各組的練習任務,為體育中考做足準本,結合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堅持學校主導,同學們結合自身體測弱項制定鍛煉計劃,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從而快速提升,圍繞體育中考備戰的絕佳時期做足準備。
1、簡便性器材簡單、場地要求不苛刻,鍛煉方法簡單。
2、趣味性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學生平時喜愛的體育活動列入體育家庭作業中來。
3、安全性設計作業難度適中,能保證大部分學生可完成,確保運動安全。
4、針對性針對體育中考選項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6:40—7:10
星期一
主要體能適應階段:
一圈勻速跑—全身運動(頭部、肩部、腰部運動)—鴨子步50米——休息30秒——俯臥撐20個——休息1分鐘——準備運動——側身跑—趣味游戲(每兩個寢室進行百米沖刺比賽,輸的懲罰運動類項目)
星期二
趣味體能訓練:
蹲馬步對推:所有隊員面對面站位兩排,蹲三分鐘馬步,然后用雙手互相推對方,對方腳移動了或者被推倒的人輸;輸的自身做俯臥撐20個或其他運動項目即可,作為懲罰。
星期三:
星期四
趣味體能訓練:
熱身運動(轉腰、轉身、抬膝、舉臂、繞圈等)進入趣味體能訓練,抬腿前進:后方人員依次抬起前者的腿,單腳跳行20米,返回時換腿換腳,;計時用時最短組勝利。其余組接受懲罰。(任意運動項目)
星期六:熱身運動(轉腰、轉身、抬膝、舉臂、繞圈等)--勻速跑一圈——俯臥撐(每組30個)——進入趣味游戲——蘿卜蹲游戲(1個寢室為一組)
每周根據情況變換趣味體能訓練游戲。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三
放假了,我隨奶奶到臨沂的姑姑家去度假,在那里我開始了我的“體能訓練計劃”。主要鍛煉項目是跑步。在我來到的第二天我就擬定了一份“早練半小時,晚練半小時”的計劃。
迎著朝陽跑步
早上,我定上鬧鐘,讓自己每天6:00起床,在家洗臉刷牙一番之后,6:30出發,來到小區里的廣場。在那有一個池塘,周圍是一圈小路,我就在那里跑。第一天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圈這么短的距離,跑上個十多圈應該沒問題。可我一跑起來到了第三圈就喘不上氣,有種想放棄的消極心里,之后,我調整呼吸、放慢跑速再堅持了一段時間,終于熬到了第七圈,雖然覺得身上的肌肉不那么累了,可呼吸和心跳卻越來越急促,最后,只撐到了第十圈便是滿頭大汗。我靠在池邊的欄桿上,任憑臉上的汗水滴入水中,我數了數,整整35滴汗水。到了第二天,我覺定先跑十圈鞏固下來以后再繼續加圈數。這一天跑得更加艱難,也是滿頭大汗,再加上前一天剛開始鍛煉,肌肉酸痛,所以撐到最后時我直接就趴到在旁邊的草叢里。
之后我每天都會早起堅持去跑步,盡管每次都是大汗淋漓,但流汗過后,心里卻很舒服。
看著月亮跑步
晚上,我也會走下樓來,練習跑步。我從小區的最北邊跑到最南邊,就這樣往返。那天晚上月亮正圓,天空晴朗,我就在看著月亮跑步,跑速比早上要慢。對著月亮訴說著心事,看著月亮向前奔跑。一邊哼唱著《奔跑》的旋律,一邊大口喘著粗氣。第一天,我就跑了4個來回,將近1600米的距離。沒有了白天的疲勞,而且覺得心里更加舒服,仿佛把心里的煩惱都掉在了路上,變得十分暢快、舒適。然后坐在路邊的路巖石上,欣賞著月光。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四
從一側端線出發,迅速以直線方式跑到另一側端線,然后再跑回起點。重復跑3次
從球場一側邊線出發迅速以直線方式跑到另一側邊線并迅速返回(來回記做2次,總共跑17次)。這個訓練,就是目前cba和nbl體能考核的重頭項目,很多運動員都折在這個項目上,足見其重要性,希望大家認真鍛煉。17次,標準是1分06秒。試試你能不能完成吧。
4種不同的速度形式:慢跑、大步跑、極速跑和減速跑。從一側端線出發,慢跑至罰球線;然后加速,以四分之三的速度跑到中線;再加速,全力跑到另一側罰球線;最后減速跑到另一側端線。然后立即返回,重復這種速度形式,總共跑4-6次。
x跑訓練要求運動員面對球場,從右側底角出發,極速跑到對面的場角,然后沿端線防守滑步至右側場角,轉身面向球場,極速跑到對面場角,然后沿端線防守滑步至起點,轉身面向球場。按照此要求為一次完整的x跑,重復跑2-3次。
這也是一個很痛苦的訓練。
包括四部分極速跑,每兩次之間都有固定的時間間隔。以球場的寬度記為一次。
從一側邊線出發,在兩側邊線之間跑15次,緊接著休息1分鐘。
然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12次,緊接著休息45秒。
然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9次,休息時間為30秒。
最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6次。
這樣即完成一次間歇跑訓練。
持球面對球場,從一側端線出發,右手快速運球到另一側底線;轉身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跑回起始位置。轉身,右手快速運球跑至中場線,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至端線,轉身,換手,右手快速運球至中線,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返回起始位置。轉身,右手運球至罰球線,換手,左手運球至中線,換手,右手運球至另一側罰球線,換手,左手運球至端線。然后再按照剛才的換手順序返回。
升級版:每趟結束后,加一次上籃進球。
面對球場,站于一側罰球線底角,從罰球線底角右側邊線外出發,左手快速運球至罰球線左側拐角(注意要交替地用手來運球)。然后換手,用右手快速運球跑至中圈的右外側。再換左手,用左手快速運球至另一側罰球線的左側拐角(注意變向)。接著再換手,用右手快速運球迅速跑回此罰球區的右底腳。再轉身,右手運球,按照來時的順序和要求迅速返回。重復4-6次。
升級版:以上籃進球結束每次練習。
兩個人的距離:罰球區的寬度
全速!往返練習!雙手傳接球!2-3次往返!
同上,只是將雙手胸前傳球改為擊地傳球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五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二、縱向6次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從一側端線出發,迅速以直線方式跑到另一側端線,然后再跑回起點。重復跑3次
三、17次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從球場一側邊線出發迅速以直線方式跑到另一側邊線并迅速返回(來回記做2次,總共跑17次)。這個訓練,就是目前cba和nbl體能考核的重頭項目,很多運動員都折在這個項目上,足見其重要性,希望大家認真鍛煉。17次,標準是1分06秒。。試試你能不能完成吧。。
四、變速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4種不同的速度形式:慢跑、大步跑、極速跑和減速跑。從一側端線出發,慢跑至罰球線;然后加速,以四分之三的速度跑到中線;再加速,全力跑到另一側罰球線;最后減速跑到另一側端線。然后立即返回,重復這種速度形式,總共跑4-6次。
五、x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x跑訓練要求運動員面對球場,從右側底角出發,極速跑到對面的場角,然后沿端線防守滑步至右側場角,轉身面向球場,極速跑到對面場角,然后沿端線防守滑步至起點,轉身面向球場。按照此要求為一次完整的x跑,重復跑2-3次。
六、間歇跑訓練
這也是一個很痛苦的訓練。
包括四部分極速跑,每兩次之間都有固定的時間間隔。以球場的`寬度記為一次。
從一側邊線出發,在兩側邊線之間跑15次,緊接著休息1分鐘。
然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12次,緊接著休息45秒。
然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9次,休息時間為30秒。
最后在兩側邊線之間跑6次。
這樣即完成一次間歇跑訓練。
七、全場快速運球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持球面對球場,從一側端線出發,右手快速運球到另一側底線;轉身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跑回起始位置。轉身,右手快速運球跑至中場線,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至端線,轉身,換手,右手快速運球至中線,換手,左手快速運球返回起始位置。轉身,右手運球至罰球線,換手,左手運球至中線,換手,右手運球至另一側罰球線,換手,左手運球至端線。然后再按照剛才的換手順序返回。
升級版:每趟結束后,加一次上籃進球。
八、全場z字形快速運球跑訓練
籃球體能訓練方法
面對球場,站于一側罰球線底角,從罰球線底角右側邊線外出發,左手快速運球至罰球線左側拐角(注意要交替地用手來運球)。然后換手,用右手快速運球跑至中圈的右外側。再換左手,用左手快速運球至另一側罰球線的左側拐角(注意變向)。接著再換手,用右手快速運球迅速跑回此罰球區的右底腳。再轉身,右手運球,按照來時的順序和要求迅速返回。重復4-6次。
升級版:以上籃進球結束每次練習。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六
1、熱身部分——慢跑、各關節韌帶的動態拉伸!
1、原地運球:
(1)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手遞手交給隊友。每次左右手各交遞25下(交出接回為一下)每人共4組!!
(2)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觸碰隊友手掌心,而隊友則上、中、下、左、右移動手掌。每次左右手各觸碰25次,共4組!!
游戲:胯下運球次數比多!!
玩法:裁判將球拋至一定高度(盡力做到高度統一)在球完成5次彈地前(含第5次)完成最多下胯下運球并雙手持穩兩球者為勝!三人一組pk,一個勝者,其余兩個罰滾地一次!!
2、移動運球:
(1)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開始大步走,同時做胯下交遞球,踩到中線后,側身滑步運球(第一左手,第二次右手)回底線。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2)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快速運球,踩到中線后立即后退同時做胯下交替球。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3)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一人兩球,測身滑步運球到中線折返(運球過程中,數對手共運球多少下)
游戲:運球比快!做法:四人一組,一人兩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開始后,快速運雙球到中線,并按住其中一球在地面,不彈不滾!先運球沖過底線者為勝,落敗者打滾一次!(折返時必須左右手輪換運球)
(4)兩人一組,一人控一球,另一人手拿兩個實心球。做法:底線開始,將實心球擺放成“z”型!滑步運球到第一個實心球前,快速完成5次胯下運球后,撿起實心球拋給隊友,繼續滑步至下一個實心球。隊友則將接到的實心球繼續成“z”型擺放,直至對面底線!一個來回為一組,共完成3組!(撿實心球前的.動作鼓勵大家多做變化—胯下、背后、前交叉等)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七
田徑運動教學訓練工作應根據兒童的特點,循序漸進區別對待,合理安排運動量,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精講多練,注意直觀教學,重視身體訓練和基本技術訓練,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
a、進行以速度和彈跳力的為主的全面身體訓練
b、初步掌握走、跑、跳、投擲等個別項目的基本技術要領
a、每次訓練時間為60分鐘
b、比重:全面身體訓練占65~70%,技術訓練占30~35%
a、走:培養運動員走的正確動作和協調能力
手段:小步走、大步走、直線走、踩著直線走,在20~ 30cm 寬的跑道上走。
b、跑:掌握跑的正確動作要領和發展素質速度
手段:1)跑的專門練習: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擺臂練習
2)站立式起跑練習:聽口令練習站立式起跑結合20~ 30米 跑的練習。
3)速度練習:結合途中跑技術教學進行
1、30~ 60米 行進間跑,結合改進技術進行
40~ 80米 反復跑、結合改進步幅進行
30~ 60米 計時跑
車輪接力、穿梭接力比賽、小足球比賽
c、跳躍:掌握跳的基本動作要領、發展彈跳素質
體能訓練其實不只是田徑運動訓練的重頭,也是所有比賽項目都需要進行訓練的一個方面,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我們后期會有多大的潛能可以開發。與此同時,在體能訓練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飲食和作息上的合計搭配,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八
我園的體育室內有一根拔河用的繩子,對這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幼兒一直很好奇,經常過去摸摸玩玩。中班幼兒是否可以玩粗繩,我一直在思考。考慮到本班幼兒基本都已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我決定選用粗大一點的繩子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教學用具,以“過河”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來發展中班幼兒的助跑跨跳能力。
活動準備
大繩子兩根、小跳繩六根、20厘米高的障礙物一個。
活動目標
1.認知:通過游戲,使幼兒能夠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2.技能:通過活動,使每個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遠。
3.情感:通過活動,使幼兒喜歡體育活動,不怕困難,具有敢于挑戰自我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階段:準備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游戲
(兒歌《小蝌蚪變變變》:小蝌蚪,圓圓頭,排著長隊去游泳。小尾巴,搖搖搖,變成青蛙呱呱跳。)
(分析:用游戲的形式導入,不僅可以達到熱身目的,而且還有利于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二)基本階段:學習助跑跨跳
【第一環節】跳小河
1.教師把兩根大繩子比作小河,要求幼兒跳過小河:教師逐步調整兩根繩子間的寬度來增加跳躍的難度。
(問題一)當我們用立定跳遠的方法跳不過小河時,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跳過去?(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
(問題二)這個小朋友是怎樣跳過小河的?(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助跑跨跳的方式)
2.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
(分析:本環節的目的在于通過鞏固原已掌握的立定跳遠動作,自然過渡到助跑跨跳動作的練習)
【第二環節】助跑跨跳過小河
教師在地上放置六根小跳繩,做成三條由窄逐漸變寬的小河,要求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躍過河。
(分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幼兒間能力的個體差異,以保護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三)結束階段:放松整理
1.游戲――青蛙戲水:讓幼兒自由隨意地在小河里游一游。
2.游戲――抬“大蟲”:把大繩比作“大蟲”,全體幼兒一起抬著“大蟲”離開操場。
(分析:結束部分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放松心情,消除疲勞。)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創設問題情景――“讓小河逐漸變寬”來引出問題――用何種方法跨過小河?以此讓幼兒自然從立定跳的動作過渡到助跑跨跳動作的學習。問題情景的創設有助于促使幼兒去發現本次活動的學習重點:助跑跨跳的方法,進而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此外,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還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活動目標和要求。在活動中教師用繩子擺放出不同寬度的小河,其實就是把活動的目標和要求分了三個不同的層面:第一組較窄的小河是為跳躍能力較弱的幼兒準備的,教師注意給這些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希望他們更大膽和勇敢;第二組較寬的小河相對提高了幼兒的跳躍難度,幼兒可以用自愿的方法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過小河;第三組是最寬的小河,這是為能力較強的幼兒提供的挑戰自我的機會,教師還在這條小河中放置了高約20厘米的障礙物,提高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師將整個助跑跨跳動作的練習分成三組,而這三個不同難度層次的活動又具有遞進關系;第一組是人人都應該完成的動作;第二組是次級目標,努力一下幼兒都應該達到,完成動作的幼兒因為實現了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而顯得信心滿滿:第三組為富有挑戰的極限目標,要求幼兒能夠打破原有動作的約束而變得更加勇敢并富有創意。
從運動后的測試看,幼兒運動后的平均心率每分鐘約在130~140次,練習密度為40%~45%,基本達到預設的認知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從教學效果看,活動中的幼兒身心放松,情緒愉悅,不怕困難。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九
1.速度力量
練習強度75%到90%;練習時間5到10秒;間歇:以完全恢復為好;重復次數:4到6次;練習組數:3到4組。
2.力量耐力
練習強度:60%到70%;練習時間:15到45秒為好;間歇:通常心率恢復到大概120次/分;重復次數:20到30次;練習組數:3到5組。
二、專項速度訓練
速度訓練的運動負荷要求:練習強度:95%到100%;練習時間:3到10秒為好;間歇時間按照訓練目的來決定,可完全恢復或者是不完全恢復;練習重復次數:6到8次;練習組數:3到5組。
三、專項耐力訓練
1.有氧耐力訓練
分成小強度間歇法與持續法2種。
持續訓練法要求:練習強度:40%到60%;練習時間:25分鐘以上;距離:5000到10000米。
小強度間歇法要求:練習強度:150次/分為好;練習時間:30到40秒;間歇要求不完全恢復,一般脈搏恢復到120次/分為好;練習次數:8到40次;練習組數:1組就可以了。
2.無氧耐力訓練
無氧耐力訓練一般采用次大強度間歇法訓練。
無氧耐力訓練要求:練習強度:80%到90%,脈搏為180到200次/分;練習時間為:20到120秒;間歇要求不完全恢復,脈搏通常在120次/分左右;練習次數:12到40次;練習組數:1到2組。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
目的:通過訓練,增強受訓者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素質,為以后的軍事訓練下堅實的基礎。
內容:
方法:理論講解、動作練習、考核驗收
時間:x小時
地點:體能訓練場
要求:
1、認真聽講,好好體會動作要領
2、嚴格遵守訓練場紀律
作業進程
1、清點人數,整理著裝
2、宣布作業
3、器材保障
第一個內容:體能訓練常識
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范例己經證明,軍人的體能素質是構成單兵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能就是戰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體能訓練常識。體能訓練常識的內容很多,這里主要介紹準備活動與整理活動。
(一)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又稱“熱身運動”,是預防訓練傷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為全身性準備活動和局部性準備活動。
全身性準備活動,一般以動力性全身整體活動為主,主要內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變速跑等)、跳躍(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體育游戲、練習性球類活動。請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準備活動,是預防肌肉、韌帶、關節損傷的關鍵環節之一,一般以靜力性牽拉和動力性練習為主。主要內容包括:轉動關節(如轉腰、膝、揉踝等)、動力性牽拉(如踢腿、壓腿等)、靜力性牽拉(如持續后扳腿)等。
請看示范:轉腰、膝、揉踝、踢腿、壓腿、持續后扳腿。
(二)整理活動
整理活動又稱“放松運動”,是指劇烈訓練后進行的系統調整活動。這是取得良好訓練效果、預防訓練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動以慢跑、調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為主。按摩手法包括:抖動、揉捏、拍打、輕踩、牽拉等。按摩方向應與血液、淋巴液流動方向一致。
請看示范:抖動、揉捏、拍打、輕踩、牽拉。
第二個內容:練習的基本方法
這里我主要介紹幾種大家常見的訓練方法。
一、上肢練習
1、俯臥撐
(一)理論提示
俯臥撐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軀干肌肉力量,鍛煉上肢的推撐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講解示范
動作:左(右)腳向前一大步,兩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腳兩側著地(兩手距離
約與肩同寬),左(右)腳后撤伸直,兩腳并齊成俯撐,做兩臂屈伸動作。屈臂時兩肘內合,伸臂時兩臂挺直,身體保持平直。請看示范。
(三)動作練習
(1)手倒立控時間練習;(2)俯撐爬行練習;(3)腳墊高的俯臥撐練習;(4)俯臥撐推起空中擊掌練習。請看示范。
2、引體向上
(一)理論提示
引體向上是鍛煉懸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頭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講解示范
動作:兩腳跟提起,兩膝分開成半蹲,兩臂自然后擺起跳,雙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懸垂;兩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體向上,下頜過杠后還原成懸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體;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復成立正姿勢。
(三)動作練習
(4)站立位手持小杠鈴和啞鈴的彎舉練習。
二、腿、腰、腹肌的練習
1、單腿深蹲起立
(一)理論提示
單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體平衡能力。
(二)講解示范
動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體重心落于右(左)腿,上體稍向前傾,右(左)腿屈膝下蹲,使大腿與小腿間的夾角小于90度,左(右)腳不得觸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單腿站立姿勢。依此反復動作。請看示范。
2、仰臥起坐
(一)理論提示
仰臥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強腰背部肌力和柔韌性。
(二)講解示范
動作:平仰臥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時,腹部用力,含胸縮頭,使上體抬起成屈體坐,然后,上體后倒還原成預備姿勢。反復做。請看示范。
3、立位體前屈
(一)理論提示
立位體前屈是提高腰部及腿部后側肌肉、肌健及皮膚的彈性和伸展性,增強腿、腰部關節的柔韌性。
(二)講解示范
動作:直立,兩臂上舉并隨上體前屈下潛,兩腿挺直,臀部稍后移,兩手同時觸地。請看示范。
三、跑步
1、100米跑
(一)理論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質,改善心肺功能,發展反應能力,協調能力和快速出擊的作戰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過程包括“各就位”、“預備”、鳴槍三個階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時,聽到“各就位”的口令,兩手撐地,成蹲踞式;聽到“預備”的口令,從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兩臀上;聽到槍響、哨音或口令,兩臂屈肘離地快速有力擺動,兩腿用力伸蹬,使身體向前上方沖出,前腳掌著地迅速跑出。請看示范。
2、途中跑:要求大腿迅速前擺,步幅要大,兩臂自然用力擺動,加大腿的前擺幅度,加快步速。請看示范。
3、終點跑:在離終點15—20米處,盡量保持上體前傾,距離終點2-3米處上體急速前傾,撞壓終點線。請看示范。
2、3000米跑
(一)理論提示
3000米跑是提高耐力素質,培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
(二)講解示范
體能訓練又稱素質訓練,主要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活動。體能訓練能加強人的耐力、毅力、暴發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達到柔韌性、靈活性、技術性、反應靈活、動作大方為一體,體能訓練是軍事訓練的基礎和重要內容。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一
1、熱身部分——慢跑、各關節韌帶的動態拉伸!
第二:有球訓練
1、原地運球:
(1)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手遞手交給隊友。每次左右手各交遞25下(交出接回為一下)每人共4組!
(2)兩人一組,一手原地控球,一手抓一個實心球。做法:一手運球,另一手抓住實心球反復觸碰隊友手掌心,而隊友則上、中、下、左、右移動手掌。每次左右手各觸碰25次,共4組!
游戲:胯下運球次數比多!
玩法:裁判將球拋至一定高度(盡力做到高度統一)在球完成5次彈地前(含第5次)完成最多下胯下運球并雙手持穩兩球者為勝!三人一組pk,一個勝者,其余兩個罰滾地一次!
2、移動運球:
(1)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開始大步走,同時做胯下交遞球,踩到中線后,側身滑步運球(第一左手,第二次右手)回底線。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2)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往中線快速運球,踩到中線后立即后退同時做胯下交替球。兩次來回為一組,共完成5組!
(3)四人一組,一人一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做法:一人兩球,測身滑步運球到中線折返(運球過程中,數對手共運球多少下)
游戲:運球比快!做法:四人一組,一人兩球,分別在兩條底線持球準備。開始后,快速運雙球到中線,并按住其中一球在地面,不彈不滾!先運球沖過底線者為勝,落敗者打滾一次!(折返時必須左右手輪換運球)
(4)兩人一組,一人控一球,另一人手拿兩個實心球。做法:底線開始,將實心球擺放成“z”型!滑步運球到第一個實心球前,快速完成5次胯下運球后,撿起實心球拋給隊友,繼續滑步至下一個實心球。隊友則將接到的實心球繼續成“z”型擺放,直至對面底線!一個來回為一組,共完成3組!(撿實心球前的動作鼓勵大家多做變化—胯下、背后、前交叉等)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二
本班共有幼兒40人,男孩21人,女孩19人。這些幼兒由于剛離開父母的懷抱,家里的爺爺奶奶又比較寵溺他們,因而在幼兒園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還需要保教人員的呵護,讓他們在各方面都有所發展。如,孩子們不會自己入廁,不會穿衣服,自我意識較強,不會和同伴友好相處等等,這些都需要讓幼兒在這學期得到改進。為更好在本班開展體能活動,保證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是保證幼兒全面發展的前提。“健康”不再僅僅限于身體各部份機能,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不僅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也有利于他們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的培養。根據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生理成熟不足和知識經驗欠缺,穩定性差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一日活動時間,動靜交替,室內外活動平衡;根據本班幼兒的能力和興趣安排不同的活動,有組織有指導的活動與自主性活動,安靜活動與運動活動,還有個人活動、小組活動、集體活動,并給予個別輔導和隨機教育。針對以上的各種問題,結合我園的具體情況,規范體育教學和日常體能活動,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很快樂的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競爭意識,動作敏捷,對運動中環境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培養幼兒勇敢、自信、堅強、果敢的優秀品質,培養幼兒的體育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幼兒的秩序感、規則意識、集體榮譽感教育,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通過體育特色教育的開展,提升我園的知名度本學期特制定了以下的目標及具體措施:
1、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培養洗手常規,要使幼兒學習怎樣才能洗得最干凈。學習正確洗手,洗臉的方法,養成喝水的習慣。能學會自已獨立進餐。
2、喜歡上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小朋友,能接受成人的建議和指示。
3、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已做。
4、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使幼兒認識有傷害性的物品、行為和危險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初步學會自我保護意識。
1、有目的地指導幼兒的活動、安靜活動與運動性活動,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集體活動,個別輔導與隨機教育等形式互用穿插。
2、把幼兒體能訓練要求及活動內容貫穿在一日生活中。保證孩子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
3、保證每天幼兒都能達到運動量;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為幼兒提供各種類型的運動器械,根據周計劃活動的安排,每周都有側重點地帶領幼兒進行體能鍛煉,并給予幼兒在戶外自由活動,探索和交流的機會。
1、充分利用班里的各種玩教具和幼兒喜歡的其他材料,保護和引起幼兒對周圍環境、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指導幼兒通過摸、聞、捏、推、聽等感官對事物的探索方式直接獲得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力。
2、教育幼兒懂得愛護玩具,能與同伴一起玩玩具,不爭搶玩具。
3、在游戲和日常生活活動中,督促幼兒遵守一日活動常規,加強對幼兒的生活管理。要求幼兒遵守日常生活常規和簡單的游戲規則,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規范。
1、我們非常重視家園聯系工作,平時通過與家長交流、家園聯系欄、家教咨詢等形式與家長溝通,在幼兒生病缺席期間,主動上門探望,縮短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2、與家長合作,共同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
3、對一些特殊幼兒我們還注意跟蹤觀察,主動與家長交流做到家園同步,共同教育好孩子。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三
在熱身運動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籃球場20圈以上,然后依照籃球運動需要伸展的部位確實做好伸展活動。
二、步 伐
步伐基礎訓練。
3.前進后退步伐:向前快速沖刺,在中場時改變步伐向后退前進,
注意要求球員必須提起后腳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動步伐:在低位與45度之間作前后來回移動防守,必須
趨前舉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線向另一邊45度作 趨前壓迫防守,再沿三分線下端線。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動作。
6.擺脫向前接應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擺脫伸手做出接應動作。
7.后轉身步伐:以「之」字型前進作轉身伸手要球接應動作。
8.切斷步伐:兩人一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墻」接觸防守, 這種切斷以雙手護胸阻斷對手順利移動接應。
三、傳接球及持球訓練
面對面200對傳:4人一組作胸前、彈地、傳球。
跨下8字型繞球:分成兩排,由跨下到腰部、頭部繞球。
大風吹傳球:4人一組以半場或是全場作移動式接應。
四角傳球:分成四組作四角移動傳接球。
四方位傳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傳球。
面對面傳接球:以各式傳球為主。
行進間背后、低手、單手傳球:兩人一組行進間傳球。
8. 對墻傳球:以高度120公分對墻傳接球。
9.打板長傳:以雙手長傳前場或是單手長傳前場。
10.五點切傳:訓練球員切傳戰術。
11.中鋒接應傳球:由5位球員以「m」字型兩球相互傳給中鋒策應。
12.半場或全場不運球進攻:必須以傳球及移動接應進攻。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四
幼兒的健康成長是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幼兒的身體健康是其全面發展的基礎。幼兒時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而體能訓練是影響幼兒生長發育、減少疾病、增強體質以及促進智力發展的最積極、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現在許多幼兒園只重視智力方面的培養,忽略了幼兒體能方面的訓練,致使幼兒學習各種技能的負擔越來越重,留給幼兒鍛煉身體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針對當前“重智輕體”這一現象,我園開展了此項活動,經過一年的訓練,現已初見成效,下面根據我園的訓練情況,談一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幼兒體能訓練活動。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五條關于幼兒園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標中的第一項就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可見,體育活動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沒有健康的身體,不僅不能幸福、快樂地生活,同時也得不到其他方面的正常發展,所以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加大體育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是幼兒園進行體能訓練的重要保證。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鍛煉幼兒的身體,促進其正常發育,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體質,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培養他們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期的身體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制定訓練方法時,我園根據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主要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訓練。例如,在小班,首先從“走”開始訓練,為了讓幼兒掌握“走”的基本要領,消除全身緊張的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兒歌組織“開火車”“拉個圓圈走走”等游戲,還可以采用讓幼兒帶上頭飾模仿大象走、小雞走等訓練方法,訓練幼兒“走”的協調能力,并且掌握“走”的動作要求。接下來,為提高幼兒體能,增加“走”的難度,讓幼兒持“物”走(小玩具、小紅旗等)或“爬高山”(走樓梯)。“走”的基本動作訓練完之后,再開始訓練幼兒的跑、跳等基本動作,這樣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基本動作,而且達到了增強幼兒體能的目的。另外,教師還要把各項技能訓練相互結合起來,以加強體能訓練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1、教師充分開動腦筋,在戶外場地上用油漆繪制了許多不同形狀的圖案,例如跳方格、跑圈、飛機等,這樣幼兒會興趣大增,教師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2、利用樓梯進行訓練。每個年齡段都有在樓梯上訓練的項目,如小班的“走樓梯”、中班的“蹦樓梯”、大班的“拍球上樓”,都充分地利用了幼兒園的自然條件。
3、打破“只有體育活動才能進行體能訓練”的觀念。教師應把體能訓練貫穿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小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搬椅子放在指定位置;中班幼兒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協助教師端盆,提桶打飯;大班幼兒協助教師打掃衛生,獨立完成擦桌子、掃地等任務。這些鍛煉既達到了體能訓練的目的,又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品質。
agkid使用混合教學模式,將互動多媒體教學課程和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并汲取兩家之長。agkid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將互動多媒體幼兒功能性動作課程、戶外功能性動作課程以及教師基礎培訓結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教學軟件,為全世界兒童體育教育提出了一套新標準。
研究表明,在課堂上使用科技手段會增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并主動參與,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agkid的課堂教學強調幼兒的參與和互動,以數字科技和動作練習為主要方式,教學理念經過科學論證,教學內容特別針對幼兒而設計。教學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主性。在園使用agkid互動多媒體教學課程進行練習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動作內容的學習。在戶外教學課上復習電子課件上的內容并進行一至二項新內容的學習。使幼兒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對之前學習過的內容不斷進行鞏固重復,最終達到掌握的目的。并通過測試環節,對所學內容進行檢測,定期會對教師、園所以及家長進行學習情況的匯報與測試結果的反饋。
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五
體能訓練方法是一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進行的全過程,可是是階段性的,我們不可以從一開始就觸碰十分艱難的姿勢,不然人體不易融入。因此我們在開展健身運動時,需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全過程。那麼看來一下體能訓練方法計劃書。
第一周:有氧運動減肥
第一周我們能夠先從簡易的有氧運動減肥剛開始,那樣可以讓我們的人體更強的融入健身運動,進而搞好體能訓練方法的提前準備。一開始我們能夠挑選從簡易的跑步剛開始,每一次堅持不懈開展健身運動30分鐘以上,速率不需要太快,我們能夠先從8km/鐘頭的速率剛開始開展跑步。當我們堅持不懈三十分鐘以上以后,便會發覺身體的人體脂肪剛開始點燃,進而可以合理的做到燃脂減肥的實際效果。
第二周:肌肉訓練
第二周剛開始我們就可以開展一些有難度系數的肌肉訓練,可是姿勢都不需要很難。例如我們能夠從周一到周日每日分配不一樣的姿勢,周一能夠挑選深蹲動作、周二開展高抬腿運動、周三平板撐、周四俯臥撐、周五平板支撐、周六卷腹、周日臀橋健身運動,當然,我們還能夠再加一些其他姿勢,那樣鍛練起來可以做到更強的鍛練實際效果。
第三周:器材類體能訓練方法
從第三周剛開始,我們就可以開展難易度較為大一些的器材類體能訓練方法了,我們能夠先從非常簡單基本的負重負重深蹲剛開始學起,坐姿推胸器健身運動、平臥啞鈴臥推、啞鈴飛鳥、負重臀橋、山羊挺身等姿勢的難易度全是適度的,安全性能也較為高,合適我們在剛觸碰器材類健身運動時開展鍛練。
以上便是給大伙兒制訂的體能訓練方法計劃書,體能訓練方法往往稱作體能訓練方法便是由于我們在健身運動的全過程中需要耗費比較多的身體素質,因此一開始健身運動時,我們的人體可能受不了,因此需要一個漸漸地提高的全過程。
##結束體能訓練計劃方案篇十六
1.小班幼兒的體育運動能力、體能方面不夠理想,身體不夠協調。
2.戶外活動時候,教師對幼兒有目的的體育運動組織,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幼兒在無目的的玩各種玩具。
3.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很高,但是隨意性很強,樂于參加各種帶競技性的體育活動。
4.幼兒喜歡特別喜歡帶有實物性的體育活動,喜歡表現自己,喜歡扮演各種角色。
二.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1.學習按指令行動,生活自理能力增強。
2.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
3.對他人的情感反映敏感性增強。
4.動作協調性增強。
5.模仿性強
三.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愉快的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增強自己的體質。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3.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兒的協調性,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同伴間合作能力,遵守活動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措施
1.活動場地小型、舒適
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群發育不太完善,走路蹣跚,易摔跟頭,把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在比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這樣,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擔心擦破皮、跌痛膝。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歡遠離成人獨自玩耍,選擇離大操場較遠的一塊小空地做活動場地,這樣孩子們不易受到大操場上喧嘩聲音的影響,也不會因躲在角落里被老師忽略。集合時,只要招招手,輕輕喊“來來來,快到老師這兒來”,孩子們就會像小雀般跳到老師身旁。
2.活動方式循序漸進
小班幼兒游戲時往往左顧右盼,毫無目的的玩著各種玩具。戶外活動時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體育游戲,如“吹泡泡”、“拉個圓圈走走”等。游戲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玩、盡情笑、盡情跳。活動時我們給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動機會也隨之增加。自由活動中,讓活潑愛動的孩子帶動文靜的孩子一起玩。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自主性,目的性也會隨之提高。而幼兒們都對戶外活動也會有濃厚的興趣。
3.活動安排科學合理
小班幼兒易疲勞,注意力易轉移,針對這一特點,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安排2-3個游戲,每個游戲的時間為6-7分鐘。如果把活動量大些的游戲比喻成一粒大珠子小珠子,整個活動就像串珠一樣:大珠子----小珠子----大珠子----小珠子。如“小兔找蘿卜”和“過小河”放在一起,“拖小豬”和“小孩小孩真愛玩”串在一起。這樣的安排保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4.活動規則簡明易行
幼兒在戶外活動比在室內活躍,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如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根據游戲情節增添簡易規則。如“開飛機”時,用“飛機和飛機相撞會爆炸”加以約束,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顧自己玩得開心,應防止相撞。游戲“一列火車長又長”,以“比比誰是最能干的駕駛員”提醒幼兒:火車不能碰到山洞,出事故的駕駛員要被淘汰。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這些有趣易行的規則。
在這樣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中,小班孩子們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有了增強,體質逐漸得到了提高,部分孩子還能提出玩戶外體育游戲的新點子。當然孩子們的成長是日新月異的,在以后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中,我們要以新課改為載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堅持游戲化地組織孩子活動的同時,還須注意持之以恒,把主動性讓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創新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