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一
天龍八部星手工是一門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手工技藝。通過制作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我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和收獲。下面,我將分享我在天龍八部星手工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需要耐心和細致。在制作手工作品的過程中,我需要一針一線地描繪出每一個圖案和細節。這需要我對細節的觀察力和專注力,以及對技巧的熟練掌握。制作手工作品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但當最終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時,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可比擬的。
其次,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嘗試和創新。每次制作手工作品,我都會思考如何讓作品更加獨特和精美。我會嘗試不同的色彩搭配和材料組合,以及嘗試不同的技巧和工藝。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創新,我可以讓我的手工作品與眾不同,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創造力。
再次,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中培養了我對美的敏感和欣賞能力。在制作手工作品的過程中,我會注意觀察周圍的美和靈感。我會留意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態,也會參考其他藝術作品和設計風格。這樣的觀察和學習使我對美的敏感性日益增強,我能更好地欣賞和鑒賞藝術品和設計作品。
此外,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中也鍛煉了我的堅持和耐心。有時,手工作品的制作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例如繡花難度較大,或者由于技巧不夠熟練導致作品效果不理想。然而,我從不輕易放棄,而是耐心地分析問題,并不斷嘗試找到解決方法。這樣的堅持和耐心不僅對于手工作品的制作有幫助,也對我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積極的影響。
最后,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中培養了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美麗的手工作品,我開始對自己的創造力產生了更大的信心。我會嘗試將不同的元素和材料結合在一起,以及調整和改變圖案和設計,使作品更加個性化和獨特。我的想象力也在制作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我開始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和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手工作品。
總而言之,天龍八部星手工是一門技藝獨特且具有挑戰性的手工藝。通過制作手工作品,我深刻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和收獲。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制作過程需要耐心和細致,同時也需要不斷的嘗試和創新。制作手工作品鍛煉了我的觀察力和欣賞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我的堅持和耐心。最重要的是,天龍八部星手工為我開啟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大門。通過天龍八部星手工的學習和實踐,我不僅獲得了一門手藝,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審美觀和生活態度。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二
我沉默不語。書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奇遇疊生的,給人以無邊的遐想空間和廣闊的思考空間。但活生生的現實世界又豈能等同于書?不,我想書中定是有一番流離于現實之外夢想之內的風景,才得以長久地吸引住眾多的目光。好書百看不厭,壞書不值一看;小書看過則忘,大書看則不透,令人輾轉反側。在書的世界里徘徊,我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該為哪種書而傾倒,于是盲目追隨著大書的那種筆下有千軍萬馬的恢弘氣概,自己也品讀了一番。但看過,并不代表讀懂;讀懂,并不代表領悟;就如拿得起,并不一定放得下一樣。我陷入了對書的思考的迷惘與困惑之中了。
既是書,必有悲有喜,人物有聚有散,有悲歡離合之喜怒哀樂。悲劇,令人肝腸寸斷;喜劇,令人啼笑皆非,卻終究只是個笑料。而悲劇在更能打動人,更具藝術價值的同時也顯示著更為深刻的問題:多年紛爭引起人民的恐懼與排異令置身其間的英雄進退維谷,如喬峰;不合理的道德給人們情感上的禁錮與抑郁,如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或許是我不大適合讀悲劇,那份敏感脆弱竟經不起悲劇結尾的那份凄美。每讀到此,我都會覺得心痛。
人或許就是這樣的矛盾,不向往悲劇,卻又情不自禁地為之動容,為之震撼。為何?因為我們都是有靈魂的人。然而終究不是我所愿。我想作為意志堅強的天蝎也不會如此柔弱吧?沒辦法,我想,在我練就一顆堅強的心之前,還是遠離悲劇的好。我可不想為其所累。
不看悲劇,因為我悟不透悲劇。
不看悲劇,因為我不愿成為一個悲劇。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三
《天龍八部》是我最喜歡的書,在武俠的世界里遨游玩耍,看著段譽在牢房里自學凌波微步,然后出逃。
一開始,我以為段譽只是一個跑龍套的,而且以為他是一個大反派,結果他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而且在后來還練成了北冥神功中的凌波微步。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段譽無意間獲得了7名無量劍門派弟子的內力,又在一個寺廟里學會了六脈神劍,又被鳩摩智所擒至江南,認識了王語嫣等,結交了喬峰、虛竹為金蘭兄弟。
后來段譽的爸爸媽媽都自刎了,但是段譽成了大理國國王。
我十分佩服段譽,因為他經過不懈的努力,擺脫了重重危險,也獲得了王語嫣的芳心,最終成為了大理國國王。如果我是段譽,在契丹武士攻擊時肯定就投降了,更不要說和慕容復假扮的.“李延宗”比試了。而且經過各種考驗才活了下來,雖然段譽不會武功,但是他也保護了身邊的弱小同伴,我也十分佩服他這種保護弱小的意識,如果不是他,很多弱小的同伴就會失去了性命。
而且他還曾經為一個武林高手吸了毒血,讓那個高手活了過來。段譽雖然不是武林高手,但是他十分誠實,可以取得別人的信任,不會騙人和泄露秘密。他為人和善,不會無緣無故殺人,哪怕誤殺了也會感到十分愧疚。
《天龍八部》告訴我們只要有百折不撓、善良和有保護弱小的品質,就可能像段譽一樣成為大人物。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四
《天龍八部》是金庸最成功的小說之一,其名字“天龍八部”本是個佛教名詞,對應的'是以“天”和“龍”為首的八個非人,在各種佛經中,他們經常出現在佛祖的法會上。而小說《天龍八部》中,金庸老先生分別安排八個人物來對應他們,在他們身上來表現世人的“貪嗔癡”。由于《天龍八部》是在宣傳佛教“眾生皆苦,有情皆孽,無人不冤”,所以這八個人基本上都是以悲劇收場。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五
蕭某今天就和天下群雄決一死戰,你們一起上吧!——《天龍八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天龍八部的語錄39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我想要挽回曾經的一切,可是你們都視而不見。
2、延著的思念燃燒著窗欞,你甘甜的笑容,殷勤的話語,都在我的指尖下悄然入詞。
3、大夢初醒已千年,心無歸處為情牽,前塵往世君莫問,幾度輪回斷殘緣。
4、如果我犯錯了你可以告訴我,不要疏遠我讓我一個人難受。
5、滄桑年華過后你是否愛我。滄桑年華過后我依舊愛你。
6、請記住,自作多情的下場就是自取其辱請記住,一往情深的下場就是獨守寂寞
7、聽說白鯨可以傾聽到深海千米以外的聲音。聽說鯊魚可以偵測到深海千米以外的血液。
8、明明是兩個人的回憶,卻只有我一個人珍藏。——《天龍八部》
9、色彩,淡淡的就好,深了會褪色生活,簡單就好,復雜了會變質。——《天龍八部》
10、武學高明之士,從武功之中,便能深切了解旁人,有如文學之士能從文字中識得對方人品。
11、我能見到姑娘言笑晏晏,心下歡喜,那便是極大的好處了。——《天龍八部》
12、此事已經謝過,咱們便兩無虧欠。你這般目不轉睛的'瞧著我們王姑娘,忒也無禮,現下還想再跟,更是無禮之尤。你是讀書人,可知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行’的話么?包某此刻身上全無力氣,可是罵人的力氣還有。
13、武功高強者也未必是福,世間不會半分武功之人,無憂無慮,少卻多少爭競,少卻多少煩惱?當年我倘若只學琴學棋,學書學畫,不窺武學門徑,這一生我就快活得多了。
14、童姥和虛竹相處將近三月,已摸熟了他的脾氣。知他為人外和內剛,雖然對人極是謙和,內心卻十分固執,絕不肯受人要挾而屈服。
15、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第二論才干事業,第三論文學武功。臉蛋俊不俊,有什么相干。
16、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天龍八部》
17、巨象可負千斤,螻蟻僅曳一芥,力大則所做好事亦大,做起壞事來可也厲害。
18、有時候,轉身離開要好過假裝若無其事的堅持。——《天龍八部》
19、王語嫣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第二論才干事業,第三論文學武功。臉蛋俊不俊,有什么相干。
20、我不希望別的,只是希望有個人像我一樣愛你。——《天龍八部》
21、任你是如何超妙入神的高手,也決不會想到這一條路上去。任何人所想的,總是如何脫困求生,從來沒人故意往死路上去想。
22、你的幸福今生我無權參與,你的未來今生我無權過問。——《天龍八部》
24、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長安寧。湖邊竹,綠盈盈,報平安,多喜樂。
25、霸主大業,如煙如霧。血海深仇,都歸塵土。——《天龍八部》
26、是以不在取與不取,而在用之為善為惡。——《天龍八部》
27、你大哥第一愛阿朱,第二才愛喝酒,第三愛打架!——《天龍八部》
28、我拿水給你喝時,見到你一半臉孔。便只一半容貌,便是世上罕有的美人兒。
29、妹子的腳,尖又小,上面繡著個白玉鳥!——《天龍八部》
30、世界真的很小,好像一轉身,就不知道會遇見誰。——《天龍八部》
31、一個人由正入邪易,改邪歸正難。——《天龍八部》
33、他抱著阿朱,呆呆的坐在堂前,從早晨坐到午間,從午間又坐到了傍晚。這時早已雨過天青,淡淡斜陽,照在他和阿朱身上。
34、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天龍八部》
35、你連我在邊角上的糾纏也擺脫不了,還想逐鹿中原么?
36、愿與君共泛太湖,此生此世,永不到岸。
37、阿朱,我去了塞外,你會來看我嗎?
38、世上的事,往往越是不經意,越會有出其不意的事來到頭上。
39、能夠挨打不還手,那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六
天龍八部一書由金庸創作,是一本長篇武俠小說,寫了江湖和皇室之間的矛盾,相信大家都看過其拍成的電視。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天龍八部》讀后感:讀君一部書,濕我三卷紙。
前幾日忙于處事務,碰到一個技術上的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我索性眉頭一軒,放下手頭事情,看一遍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吧。
看完一部書,留下點筆記,以做自得吧,估計余生再沒時間重讀這部大作了。
不記得多少年前看過《天龍八部》了,當年還把它的章節題頭背下來了,簡直就是一首好詞!比如:“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云有舊盟”,這些詞至今記得,由衷佩服金先生的詩詞功底!
恰逢國慶假期,連續兩天,讀到深夜12點多才睡去。早上起來,眼泡發腫,還要再看。發誓中午要睡一下補個覺,結果等到中午了,還是想加快看完小說,以便去做自己本該做的正事。但是欲拔不能,如同好食者大盆吃肉,如同好玩者沉迷游戲,看來這好書也是害人不淺,讓我不能自拔啊!
這部小說的精彩絕妙就用不多說了,網上一片贊譽之詞。《天龍八部》成書于一九六三年,那時我都沒有出生,如今55年過去了,這部巨作依然不老長青,讓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著迷,可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經典大碑。
反觀我前些時候看過一半的《基督山伯爵》,太不好看了,味同嚼蠟,最后被我半途而棄。看來東西方文化差距真大,難怪外國人評《天龍八部》的文字讓我捧腹大笑,有心者可以豆瓣網上找一找。《基督山伯爵》被某些人吹噓為世界故事書上的扛鼎之作言過其實了,我看扛虛竹的一半都扛不起,更別說扛喬峰了。
《天龍八部》小小的遺憾是,我感覺有兩處為他人代筆,與整體上古色古香的典雅文風不相符合。比如慕容復和丁春秋客店打斗的那一場戲,不僅文風不符,而且講的故事不好看,如同繪畫沒有亮點一樣。后來我看金庸的修訂版說明里面果然提到了這是倪匡代寫的一部分。
還有一處我感覺文風頗有不同,不知是否他人代筆導致。比如段正淳的老婆和段延慶私通有一段字:
“投身在他懷里,伸出像白山茶花花瓣般的手臂,摟住他的脖子……淡淡的微云飄過來,掩住了月亮,似乎是月亮招手叫微云過來遮住它的眼睛,它不愿見到這樣詫異的情景:這樣高貴的一位夫人,竟會將她像白山茶花花瓣那樣雪白嬌艷的身子,去交給這樣一個滿身膿血的乞丐”
上面這些話意思是講得很明白了,可是失了含蓄和古色古香的精致,這該是古龍梁羽生的語言,不是金庸的語言。
《天龍八部》最大的遺憾是對江南慕容的人物描繪問題。如同繪畫,作者對慕容復的描繪既不突出,也不豐滿,而且畫錯了。
其一,說他不突出是因為段譽、喬峰,還有虛竹,都作為主要敘事角度講過,甚至連游坦之也是,都從他們的角度來講過所經歷之人事,但是江南慕容就沒這個待遇,這是其一。
其二。對慕容復的人物形象描述不夠豐滿,他就是和蘇星河下了一盤棋,和丁春秋打了一場架,再和另外一些人也打了幾場架,還被喬峰扔在地上摔了個四腳朝天,差不多就這些了。我印象最深的畫面,也就是對江南慕容描繪最好的只有兩處,一處是:他復國夢破,坐在墳頭發瘋了那一幕。還有一處是借旁人之口,說明他少年時以指傷人、武藝高強的那一幕。總之,慕容公子的著墨太少。
第三點,也就是對江南慕容最大不公平之處,就是把他描繪成了一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倘若作者開場就如此描繪那倒也罷了,可是作者用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寫作手法,鋪陳式講了江南慕容的手下包不同、風波惡是如何的英雄好漢,又描繪了王語嫣是如何愛慕他這個表哥的.,那作者就應該順著這個思路,將慕容復描寫為一個壯志難酬最后瘋癲的英雄好漢呀!如同繪畫,要畫一位英雄,先畫了衣帶飄飄,再畫了腰佩長刀,最后畫到臉上來卻畫了一個小丑的臉,真是無端糟蹋了一副好畫呀!所以說對江南慕容形象的刻畫失敗是本書最大的敗筆!為什么要黑化慕容氏呢?這種不順著作者已有的筆意而逆行的手法不僅虎頭蛇尾,而且讓獨者讀起來心塞,想必也讓作者寫起來別扭。
是否如下這樣寫慕容公子更好呢?再花開一朵,單寫慕容復與吐蕃或者本朝廷之間的一大段紛爭,最后復國無望而瘋癲,這樣人物形象就正面化了,女讀者們就多了一個豐神俊朗、壯志難酬的慕容公子了,本書就多了一個讓人扼腕嘆息、惆悵三日的男主角了,豈不更妙?!
還有個問題,就是美人花落誰家的問題。多年前我看過舊版《天龍八部》,結局是王語嫣和段譽走到一起了,可是今年我再看的這個21世紀版本,王語嫣最后改為陪著慕容復了。可能是金庸先生離婚之后,又經世事磨礪,心境不同而改成這個“紅顏剎那芳華、心魔褪去是真”的結局。但是舊版的讀者不樂意啊!他們說段譽經過那么多磨難,還不能抱得美人歸,這結局太不圓滿啦!那么這件事元芳怎么看呢?元芳以為,就該如上所述,先把慕容復形象刻畫好,最后再讓王語嫣花落慕容家,即使愛人已瘋仍對他不離不棄,這個結局更合理,也更能打動讀者。
作者寫書,必有感情代入。估計金庸是把他的感情代入到段譽身上的。80歲的金庸來改,把王語嫣改給慕容復了。我相信,若30歲的金庸來改,肯定又會把王語嫣改給段譽了。可惜,我們都回不到自己的30歲了。
整部小說,讓我眼眶含淚的至少有三次,濕了三張紙巾,是替喬峰流的英雄淚和兒女情。
讀完小說,河邊回味。還是脫離武俠世界,回到現實中吧。河水碧綠,楊柳柔波,桂香沁人,一對夫妻正在河邊摘桂花,一位長者正在逗孫子玩。
若有得罪金庸老先生之處,見諒。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七
《天龍八部》的故事情節很有趣,使你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到故事里面.故事很長,人物關系復雜,但是卻安排的合情合理。人物的性格多種多樣,風格迥異。有武藝高超,生性豪爽的英雄,例如喬峰,有身懷絕技,癡情風流的書生,例如段譽,有善良溫柔,舍己為人的丫鬟,例如阿朱,有美麗絕倫,端莊得體的小姐,例如王語嫣,有風流多情的王爺,例如段正淳,有光彩照人,內心險惡的馬夫人,有淳樸善良,敦厚幸運的虛竹,有專吃小孩,無惡不做的葉三娘,有追求功名,徒有虛名的慕容公子……他們之間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一個字‘情’展開的。有親情,愛情,友情。
親情方面.喬峰被人陷害不義,說他是契丹人,還說他殺害了自己的養父母和師父,他覺得自己不可能是契丹人,想找出殺害他的父母,師父的真兇,為他們報仇,當他找到真兇,發現那人竟是自己的生身之父時,他百感交集,擺脫不了愧疚,接受不了現實,于是跳崖了。阿朱發現段王爺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阿紫是自己的親妹妹后,并且知道父親就是愛人喬峰的仇人,于是化裝替父親去赴約,被喬峰打死。面對一方面是愛情,一方面是親情,她選擇了親情。善良純潔的她不想讓妹妹失去剛剛得到的父愛,不想妹妹再重蹈自己多年來的孤苦伶仃,在她臨死時,她叮囑喬峰照顧阿紫。殺人不眨眼,殘忍心狠的葉三娘之所以吃別人丟的小孩是因為年輕時自己的孩子丟了,幾十年來念子心切,因而才有這樣的極端變態行為。
愛情方面。愛情是貫穿著整部書的線索。段譽對王語言的追逐,木婉清等人對段譽的愛慕,喬峰和阿朱的情投意合,段王爺對眾多情人們的多情,王語言對慕容公子的癡心追隨,天山童姥對無崖子的愛戀,機器人對阿紫的癡心。段譽的母親對段王爺的背叛,馬夫人對喬峰的陷害……有純真的愛情,有因愛而恨的情仇。
友情方面。喬峰,短譽,虛竹是結拜的三兄弟,當江湖各幫派陷害橋峰時,段譽和虛竹都站出來維護橋峰。
在《天龍八部》中,你被純真浪漫,纏綿悱惻的愛情所感動,崇拜于正義的君子和氣概震天的英雄,洞曉世人的人心險惡和私欲,感嘆人世的悲哀與凄涼.《天龍八部》有許多好看,精彩的情節,它是一個剖析人性的手術刀,讓我們看到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真善美與假丑惡的對比。我喜歡這部小說。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八
每個人都哭泣過,不論是豪邁悲壯的熱淚,還是若隱若現的淚花,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天龍八部讀后感4篇。“天龍八部”俯瞰著大干世界,蕓蕓眾生,看著每一顆淚珠,在臉頰上流淌。每個人的淚都不一樣,因為它飽含著自己獨特的情感。就像故事中的三個主角,他們在《天龍八部》這波瀾壯闊的畫卷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段譽的淚夾雜著年少輕狂時內心深處春情萌動的剎那芳華。沒有風花雪夜,沒有花前月下,只是酸甜的夢一場,在武林中的愛恨情仇中悄然而生。這也標志著當年自己陰陽差錯的奇遇,更代表著自己邁入成熟的步伐。長大了,回首曾經的歲月,雖然覺得傻里傻氣,可那真情的流露,更加熟悉了自己,銘記了青春。
虛竹的淚流淌著佛家的慈悲。一個在少林寺里默默無聞的小僧初涉江湖,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奔走四方的刺激,還讓他懂得了人心的險惡,才真正明白自己該用什么眼光,什么心態面對這個風云莫測的世界,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敲著木魚請求佛徂的庇佑。每一滴淚,都令自己變得堅強、變得堅毅。
蕭峰是一個英雄!他生前的最后一滴淚,是辛酸的。他欣喜自己為世界帶來了和平,不白之冤終被洗脫;他悲痛的是自己曾經在身世的蒙蔽下為中原殺了不計其數的契丹人,到后來才知都是自己的同胞。蕭峰無法忍受犯下的過錯,盡管他拯救了蒼生,感動了天下,可為了一個自己的“義”,蕭峰毅然用冰冷的長矛刺進自己火熱的胸膛。
這世上,需要一筆勾銷的不是仇,是義!
三個人的故事成就了這部著作,三個人的淚化成了書的精華。它讓我們摸透了人性、穎悟了社會。這世上,有些事被熟記,有些事,被銘記!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九
揮灑自如施墨筆,博古通今真才子——金庸。我腦海首先想到的是阿朱。
易容之精無人比,巧替喬峰救丐幫。少林奪書受重傷,聚賢莊里芳心碎。隨夫解愁奔大理,上蒼戲人為父犧。——喬峰。
雁門關外禍根生,九死一生命幸存。寄養農家強體魄,為學武藝別天倫。
一入丐幫屢立功,中原盛贊偉喬峰。打狗棒驅頑劣輩,降龍掌舞攝群雄。丐幫禍起因康敏,擠走喬峰別杏林。從此中原成混戰,南來北往盡哀音。南院大王寂寞頻,阿朱一去了無音。江南塞北群雄會,血濺關門了愿心。——游旦之。
目睹無奈父慘死,一心報仇石灰撒。無奈落入阿紫手,從此莫名為她迷。鐵頭烙上依無怨,掏送雙眼任不悔。可憐阿紫心向峰,縱崖隨去此生了。——慕容復。大噪名氣齊喬峰,倜儻風流塞段譽。
北斗星移展神功,江湖人人見懼色。權利熏人棄人心,無望美破瘋瘋嵿。——段正淳。
天涯地角皆留情,江山美人集一身。情人王妃恨愛之,嘆息命送情人計。——南海鱷神。痛恨他人呼老三,四大惡人欲第二。望收段譽為新徒,哪知弄巧成他徒。愛面屢次救其師,無辜死于老大杖。——段譽。
一走江湖歷險途,王孫公子背賢書。無量山中奇遇至,有情夢里嘆嗟吁。無心闖入曼陀莊,頓發癡情惹禍殃。從此江湖波浪起,爭風吃醋反無常。凌波微步救書生,北冥神功化怨嗔。纖指揮時因六脈,逍遙一世等無論。段譽榮登大理皇,功成名就武林忙。大遼西夏皆兄長,相處和睦話短長。——虛竹。
相貌平庸棲少林,武功淺陋送佳音。道逢星宿海中怪,強擄同朝擂鼓行。普渡眾生出本心,看人入劫起憐憫。無端插手棋局亂,絕處逢生喚痛吟。相救稚童獲異功,仇家追溯躲皇宮。天山傳授折梅手,冰窖牽連起誓盟。一入逍遙不自由,肩荷重任滅頑酋。陰差陽錯縹緲上,率領豪杰度春秋。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的一部長篇小說,以宋哲宗時期為背景,描寫了當時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主角為主的故事,我認為這是金庸先生所描繪的武俠畫卷之中最優秀的一部。也正是這部武俠小說對我的影響,對我的部分觀念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也不用問我哪一部作品我最喜歡,如果問的話,那么當然就是《天龍八部》了。
當時我身在警營,一開始我是以《笑傲江湖》與《書劍恩仇錄》開始正式拜讀金庸先生的作品。枯燥乏味的警營生活開始多了一絲點綴,單一的橄欖綠也慢慢浮現了一點異彩。是金庸先生的作品讓我度過多少個百無聊賴的夜晚,也是這些武俠小說伴我度過多少個千篇一律的周末。武俠小說的迷人之處除了精彩的情節,個中的故事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尤其是對照我們身邊甚至是自己的事情之后,才發現武俠小說不單是描寫刀劍江湖的恩愛情仇,歌頌武俠愛侶的兒女私情,也是影射我們現實生活的浮世繪。可是當初,我僅僅是略讀一遍,沒有悟出個中的哲理。當我現在悟出來的時候,現實已經過了五年。
佛學有說“人生八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書名《天龍八部》之中的八部所指: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雖然說《天龍八部》的“八部”是具體所指佛教中的八種佛教神怪,但是我覺得金庸是以這八種神怪來暗喻佛學的“人生八苦”。《天龍八部》通書無人不苦,每個角色所經歷所承受的苦難都不同,都包含在八苦之中。三位主角,喬峰(蕭峰)、段譽和虛竹子,即使神功蓋世又如何,承受的苦難比我們普通人并不少。
喬峰血緣為契丹人,成長在大宋,身份的認同也最后讓他把生命推向了懸崖。和阿朱千辛萬苦在一起,卻因為喬峰誤會阿朱的生父段正淳是帶頭大哥,而因阿朱替父抗下降龍十八掌而承受了“愛別離苦”。喬峰是完美的,拒絕康敏的誘惑,被陳友諒的奸計之下放棄幫主之位也不計前嫌地幫助丐幫,哪怕是坐上了南院大王之位也為兩國的和平而盡力。他是一個完美的男人,完美地金庸最后不得不把他寫死。他的身份始終在大宋和契丹之間,他期望的是兩國和平,不在乎身份出身,可是當時的民族偏見讓他不得不做出選擇。身份的認同、愛人的離去和兩國的相對,他不得不死。他是最苦的,不得不以死為結局。
二號角色當為段譽,他經歷的苦,就是“求不得苦”。因為在無量玉洞的一見傾心,私以為王語嫣是無量玉洞中的玉像,開始了一段孽世情緣。如果我們可以和段譽面對面,問他一句值得不值得,我覺得他會說值得的。就是因為那一眼,他開始跟隨在王語嫣身邊,那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的確令人動容,可是王語嫣始終不為之心動。直到,她表哥把她扔進井底的時候,王語嫣才知道誰是真的愛她,但是拿結果來看,王語嫣已經晚了。故事的最后王語嫣為求長春不老之術和段譽在無量玉洞找尋,推翻了玉像,段譽驚醒自己一直所愛的不過是那尊玉像,而不是活生生的王語嫣。王語嫣對于段譽來說,不過是一種寄托,當玉像破碎之時也是段譽夢醒之時。段譽所愛的人一開始以為都是妹妹,最后發現不是妹妹,其實這對于段譽來說并不算苦,真正的苦在于他的心魔。
虛竹子所承受的苦,也是我們很多人無法接受的。他絲毫不知,在自己身邊那么久的人竟然是他的生父,當他知道生父生母的那一天,他們也離開了虛竹。一天之內經歷這樣的大起大落,試問我們普通人怎么能承受得了呢?不過,虛竹的愛情相對于喬峰和段譽,是善始善終的。天山童姥的無心插柳柳成蔭,讓虛竹子和他的夢姑終成一對,這也是他的福氣,他的奇遇了。他所受的苦,是三位主角中最少最輕的,也是結局最完美的。
三位主角,以及書中眾人,始終都無法脫離人生八苦。沒有人不苦,沒有人盡善盡美,沒人能夠在《天龍八部》里面善始善終。很多時候,當我們經歷多了,人生閱歷豐富了,我們何嘗不是小說里面的一個角色呢?只不過今年是這位,明年是那個而已。人生八苦是我們始終無法擺脫的苦難,如果有,他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圣人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和段譽一樣,為了不切實際的異性而著魔,他的心魔。2017年的時候他喜歡上一位女生,他為了那位女生盡其所有,滿其所需。他的心魔和段譽一樣,喜歡的人不過是自己心中幻想的形象,為了這個幻想他付出了多少,經歷了多少個魂牽夢縈的夜晚。當他醒來的時候,他冷靜得讓人可怕,默默地刪除了她的所有信息,繼續追尋新的生活,做回了自己。我曾經問過他,值得不值得,他回答我的是:當時值得,事后如煙。
我曾經跟他說過,他承受的是“求不得苦”。他每一次的付出,都像吸毒一樣醫學專用他自己。而她也每一次給了他希望,讓我的朋友陷入無止境的深淵。我也曾經勸告過他,要他找回自我,也跟他說過游坦之為阿紫無私付出的武俠舔狗故事,可是我這樣做也是徒勞無功的。他那時候已經被心魔所吞噬,誰人能夠拉出?唯有他自己。
我們人生來就是苦的,就我來說,我已經經歷了生苦、老苦和求不得苦,當然也有五陰熾盛苦。二十五年前,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感謝我的父母賦予我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知道我會經歷多少苦難,當時的我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是多么恐懼,只有嗷嗷大哭能夠形容我的恐懼。
當我看到了父母頭上慢慢浮現的白發,雖是他們的老苦但我也承受了這樣的苦啊。他們對我們的無私付出,讓我過上了好的生活,讓我免受房貸車貸的煩惱,可是這樣的后果就是他們逐漸老去的容顏,他們的身體也一年比一年弱。而他們希望的也很簡單,我們做兒子的能夠成家立業,而我目前家尚未成,業亦未立,他們的老苦也是我的苦。
而求不得苦,則是我的過往之中不可忽略的一筆。總角之年曾想以后能站在天安門執勤站哨,卻在湘西大山深處的看守所;舞象之年想在高等學習深造學習,卻偏偏以槍為筆書寫青春篇章;弱冠之年,因犯下的過錯而喪失了士兵的榮譽;如今心中有佳人,卻不得她一笑,我也不知道我還能夠做什么,除了一廂情愿。
我們人生,都是一本《天龍八部》,這本書和我們人生一樣,很多事情都是求不得。有時候我們根本不必去試圖改變結果,所有的結果都是命運的安排,我們所能夠做的也僅僅是讓結果來得快一些或慢一些,讓情感濃一點或淡一點。我們始終還是無法和命運抗衡,所有的事情冥冥之中都有定數,并不是必須要我們去認命,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抗衡命運,能夠抗衡命運的人必將是偉人,當然這也是他們的命運,他們能夠改變。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一
讀完小說,像看完一出戲。余音繞梁,好大一盤棋。
這是我完整讀過的第一部金庸的小說。不論江湖是什么樣子,這部書里所描繪的,就是我所知道的第一個江湖:快意和殘忍。只淺淺讀過一遍的我不敢對整部作品做什么草率的評價,就挑幾處最震撼的地方一一評說。
我慶幸金庸沒有把蕭峰塑造成一個在闖蕩江湖歸遼去,致力于“維護新型民族關系”的典型。于蕭峰而言,我看到的是領袖的氣魄,和一個悲苦身世造就的英雄。我更愿意接受“喬幫主”這樣一個角色的設定,他平息內訌,威震八方。現實一點講,作為一個領導者,他兼具勝人的能力和服人的氣度。重情義而不失威嚴,依法度而不傷和氣,別看只是一個“草根式”的丐幫,這套精準的管理體系,放到今天都讓人為之嘆服。這是一個讓人心疼的純爺們兒。大概他平生動過唯一一次情就是對阿朱,以至于對阿朱的囑托時時都掛念在心上。我一直不覺得阿紫有多好,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人如果真的存在,我會對她恨之入骨。然而蕭峰救了她幫了她,寵著她由著她。如果沒有阿紫,蕭峰的后半生也許不會那么慘,甚至他會不會以悲劇收場,都不好說。然而阿紫就是這樣一個讓人記恨卻不可或缺的人物,是蕭峰必須要完成的承諾,是好漢的真性情的鮮活的載體。所以說,蕭峰的形象是完整的,而且是偉大的。
看起來,似乎所有的天才,都有著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一面,又或許上天是公平的,給了他們超凡的智力,也剝奪了他們正常生活的權力。與時代洪流的背離,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觸碰到世界目力所及的盡頭,他們的眼睛,看到了我們看不見的'光。他們所處的高度,亦給了他們無盡的孤獨。(節選自觀后感《左手燦爛,右手平凡》——《模仿游戲》致敬阿蘭·圖靈)。
是現實把他逼上進退兩難的絕路。當復仇結束,身世之謎解開,父親皈依佛門,國仇家恨注定難以兩全的時候,他的內心應該是空虛和迷茫的。如同用盡全身的力氣為了一個目標放棄了一切,到頭來發現這些放棄與付出是矛盾的,那種痛苦遠大于復仇其本身的快感。江湖的殘忍,也由此可見了。
我只是忽然想到了,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用來概括他悲情之外的灑脫,是再好不過。
又說,江湖上的人不論性格如何,總給人一種自然的感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論是快意恩仇還是勾心斗角,你都會覺得,他們“本該如此”。不應該憑對一個人粗淺的認識就下定論,一如四大惡人沒有誰是性本惡的。先入為主的論斷,總是輕易地略過了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也缺乏對一個人最基本的尊重。
我喜歡段譽的真誠和“傻氣”,雖然他的主角光環的確是很刺眼,大難不死的金身和用不完的桃花運——但我覺得這些都是有理由的,都是他應得的。他沒有富家公子的矯情,有的只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別人對他好他恨不得把整顆心都挖出來送給他的真性情。他是一個被江湖養大的孩子,然而萬幸的,是他沒有在光怪陸離的世界里失去本心,讀后感《天龍八部讀后感4篇》。
我痛心慕容最后的瘋癲。我不覺得他復燕有什么錯,雖然那不是正道,雖然在他的身上沒有什么“義氣”可講,可是這樣一個在旁人看來荒誕到可笑的夢想,對他來說可能是幾代人的熱望。他不配“北喬峰,南慕容”的名號,可我心疼的是他太執著,最后鉆進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并一無所有。
這大概是他的選擇和他的幸福。段譽也這么想。
在書里,喜歡的人有很多,討厭的人有很多,憎恨的人有很多。我喜歡這樣一個江湖,讓人可以放寬了心去愛恨。我不喜歡把江湖上升到社會的高度,不是因為它沒有現實意義,而是它本該成為每一個人心中的理想國,哪怕是全書終了,也在每個人的心里,留有完美的逗號,和獨特的、待續的結局。
壯歌千里,待與君說。快意,江湖本色。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二
塞上牛羊,終成世間最美誓言。
年少時,特別喜歡讀金庸,江湖風云詭譎,故事蕩氣回腸。金庸的書中,有各型各色的俠客,各種各樣的愛情。俠客最喜歡喬峰和令狐沖,論武功他們兩個也許并不是書中最出色的俠客,勝在個性突出,為人處事坦蕩,豪情萬丈。在愛情故事上,令狐沖與小師妹,圣姑之間情感太過復雜,引發了讀者之間太多的爭議。他們的發生在那樣一個江湖中是完美的:失意的俠客,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名動整個江湖的圣姑,他們之間種種峰回路轉,情感糾葛讀起來真的酣暢淋漓,為他們憂愁為他高興。但對于愛情本身來說,覺得不夠動人,甚至到最后扔缺少那種一心一意的認定彼此的感覺,總有種命運讓他們這樣在一起共度余生的。
其實書中最完美的愛情應該是郭靖和黃蓉,太過動人,太過完美,可遇不可求。而最讓人難忘,惋惜的就是喬峰和阿朱,每每想到他們之間,都覺得黯然神傷。《天龍八部》的精神內核就是“求不得”,他們中的每個人最后都沒有求仁得仁,每個人都過得很痛苦,都沒有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而喬峰和阿朱更是如此,命運曲折離奇,他們那么重視對方,還是最終失去了彼此。
喬峰和阿朱的故事在書中描述很短,天龍八部一共50章,阿朱和喬峰在第15章“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初相識,在第二十三章“塞上牛羊空許約”中伴隨著阿朱香消玉損結束,阿朱陪伴他的喬大哥走過了人生中最痛苦,迷茫的一段時間。在杏子林初相遇,那應該喬峰人生開始落魄的一天,雖然憑借過人的謀略,平息了丐幫內部的叛亂,但身世之謎被揭開。
回到一千年以前,宋遼平息了百來年之后,矛盾開始凸顯的耶律洪基時代,這樣的身世帶給他的痛苦現代人是無法去想象了。他們命運出現交際,但并不是其他情愛小說中那樣驚鴻一瞥,一生一世。他們之間的匆匆而過,別了彼此,如果不是命運的齒輪一直輪轉,他們應該再不會有交集。阿朱繼續是姑蘇慕容的高階大丫頭,而喬峰則是踏上尋找帶頭大哥的道路。命運從來不會善罷甘休啊,要不就沒有那么強大的力量,而喬峰的悲劇性也會大打折扣,天龍八部的整體悲劇基調的色彩就會被削弱。
于是他們在少林寺又遇到了,我相信在雁門關之前,喬峰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娶阿朱,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出于俠義的本心,赤子之心,甚至獨闖聚賢莊,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就是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偉岸的人,這讓他的形象更加高大,豐滿。喬峰應該是一個獅子座,他的所作所為我總能得到共鳴,在做出決定的當下,會把后果生死都置之度外。但是這個舉動對于阿朱來說,意義非凡,救命之恩以及這種大丈夫的色彩,讓一個18,9歲的少女傾慕,在平常不過了。喬峰命運的齒輪在杏子林開始轉動,他的命運的悲劇不是由阿朱引起,而少林寺偷經書的那晚,阿朱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她要去奔赴她的命運了。
阿朱去了雁門關,并且在那里等待了5天5夜。書中對阿朱正面的描寫不太多,她的性格大部分是通過一些事情側面體現,給人的感覺她和喬峰的地位并不對等。她要找到喬峰,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條件下,她一個明眸皓齒的江南少女,又不會武功,能夠從少林寺一路去雁門關等候喬峰的這份聰慧和勇氣就可以證明匹配上喬峰了,她脫離了慕容公子和喬峰也能憑借自己的聰明智慧生存下來,這很了不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喬峰和阿朱的地位是對等的,這是一份地位對等,彼此都有獨立人格的一對璧人。
我想喬峰人生中為數不多的甜蜜時光,應該就是和阿朱一起去尋找帶頭大哥的這一路了吧。雖然在江湖上已經聲名狼藉,受萬人唾棄,但是身邊的紅粉知己始終相信自己,給予力量,應該是苦樂參半的值得回憶的日子吧。可能因為他的痛苦太過于深入,恨的太深,執念太盛。善解人意,一直寄人籬下的阿朱,她缺愛的成長的經歷,造就了她討好型的人格,她不會真的去表達自己的內心訴求,會以喬峰的事作為自己的最重要的事。她唯一的一次表達自己的訴求,就是在知道自己的生身父親就是喬大哥的殺父仇人之后,她收到的恐嚇使她失去思考能力,失去理智。她曾經說:我們去塞外,騎馬放牛,過幾年再來報仇。每次看到這兒,都會淚目。那時候的阿朱應該已經知道,她和喬大哥的緣分就要結束了,她想抓住它,就是幾年也可以。然而阿朱的人格決定了她不會去勉強喬峰,她會選擇犧牲自己。
有很多讀者說這兒的處理與她一貫聰慧的性格不符,其實不是,是她的性格早早就決定了她的選擇。她自小被父母拋棄,并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和呵護,本來就會造就他委曲求全,萬事以他人危險,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性格。她遇到了喬峰,這個愿意拼命救她,和她一生一世的大哥,她這種性格定會以喬峰的需求和所想為第一優先級。報仇是喬峰的最大的心愿,這個惡人他殺死了喬大哥生身父母,養父母,師傅,譚公譚婆等等,他們并沒有上帝之眼。在他們心里這個人就罪大惡極之人,可是這個人是她的親生父親,她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有沒有能力殺這些人,畢竟段家的一陽指在江湖上名氣相當的大,父親的所犯的錯就是她的錯,所以她選擇去替父親贖罪,并沒有什么不可理解之處。
小石橋的大雨夜,塞上牛羊終成空。喬峰失去了阿朱,天人永隔,喬峰余生再無幸福可言。也許在那個時候,喬峰都想過放棄生命,只是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他還不能就此赴死。終于在所有真相大白之后,他以自己生命,換來了宋遼數年和平,沒有一絲猶豫,也許他余生都沒有一刻放下對阿朱的思念。
阿朱說: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抵受患難、艱險困苦。
喬峰說: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世上就只一個阿朱,又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能替代得了的。
塞上之約,不是喬峰喜歡騎馬打獵,與牛羊為伴。而是因為和阿朱一起騎馬打獵,與羊牛相伴,便充滿趣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三
今天,我在家看完了《天龍八部》一書,意猶未盡,仿佛自己都沉浸在書里了!
天龍八部描寫的場景凌亂而精彩,讓人感慨萬分!主要描寫了喬峰【蕭峰】、虛竹、段譽、三個把兄弟的故事,在一場群雄聚義、選舉武林盟主的大戰中,喬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喬氏夫婦是被他的親生父親蕭遠山殺害的,他當時力敵丐幫其他兄弟,原來是自己親生父親救了他!只見半空中一個人影閃出,從天上拋下一捆繩子,精準而緊緊地捆住喬峰,把他拎到了房頂上,飄飄而去……喬峰回憶起這些往事,心里不禁感傷!虛竹的父親是少林寺的老方丈,生母是四大惡人之一葉二娘!虛竹是最可悲的!!他的父親被活活打昏,坐斃升天了,生母自殺,任憑虛竹醫術再高,還是無力挽回結局!段譽的父親是天下第一惡人——段延慶!他們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心里有所不爽。
最后,蕭峰投靠大遼國,遼國君主要伐宋朝,蕭峰只得服從。最后,蕭峰為了百姓不再流離失所,自己悲憤自殺!虛竹、段譽怎么救他大哥,蕭峰還是死了。他一生做過無數好事,是個真君子,他威風凜凜的身影還在我的腦海中時隱時現,他是一個大英雄!
我時而想:為什么好漢都英年早逝!反而那些小人長久一世?那三個把兄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劫富濟貧,幫助百姓,為天下老百姓之贊頌!我從心底里敬佩他們!
希望你們在書店借閱或買下收藏這本書,你們一定會感慨萬分,為好漢們打抱不平的!會一生都忘不了這本書!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四
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除了對此書大開大闔,氣象萬千的氣勢所震撼之外,或許多多少少都有個疑問,那就是書名與內容似乎聯系不大或者是根本找不到丁點的聯系。為此我們先對“天龍八部”這個書名做點淺薄的解剖和分析。所謂天龍八部,指代的是佛家的八種道神怪物。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以這個解釋來看,金庸最初是想借這種神道怪物來象征世間的八種人。可惜我們找不到,抑或著是限于水平的緣故吧!不過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找出了,只聽有人說過金庸在執筆的過程中漸漸筆不由心,脫離了原來預想的方向完成一部意料之外的《天龍八部》,這種說法倒也不失合理其令人信服。還有一種說法說此書重在寫一個佛教國家,即大理國,聽來著實可笑。試想整部小說中寫大理國的篇幅僅占三分之一而已,甚至略有不足,更沒有著重寫大理佛教何等昌盛,佛學何等發達。總而言之,書名與內容的聯系僅在全書主旨的一個側面才略有表現,而主旨為何,且聽下文分解。
金庸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也正是他對佛學研究最癡迷的時期。而《天龍八部》整部書對佛學推崇的境地也相當之高。書中三個主角,喬峰、段譽、虛竹都與佛教有莫大的聯系。喬峰雖非佛教徒,但師出少林高僧玄苦大師門下,也可說是少林弟子;段譽從一出場就是一個厭于學武,癡迷佛學的人,他出身大理皇家,乃是佛教徒的后人,眾人皆知大理國乃是佛教國家,歷代帝王多有出家為僧者,而段譽本人也對佛學頗有研究;虛竹本就是個和尚,一心只想安安穩穩地呆在少林寺吃齋念佛,終老一生。盡管后來命運安排,不得不回歸紅塵,還做了一群女人的首領,但心卻始終是一個小沙彌的心。“天龍八部”這個書名與全書內容的聯系也僅在此以強化對佛家的推崇之意。而這個意思,絕非金庸可以安排,而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要寫八種神道怪物來暗指八種人卻脫軌而成另外一本書,最后僅僅是為書中對佛學的推崇做了一點后人強加的點綴。任何文學作品,無論雅俗都在說人。《天龍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兩面,此書說人的正面有喬峰的大義凜然,段譽的嬉笑人間,虛竹的虔誠向善等等筆之不盡,也是讀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說人的反面,卻是此書一大亮點。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加透徹,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會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惡人”之意的葉二娘;武林前輩慕容博竟然是個唆使讒言,陰謀無比的小人…… 這是對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對自己創作中人性兩面的一大發展。雙面人性的豐富的白描也點明了本書的主旨。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采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后,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后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小說以段譽上無量山游山玩水,觀看無量宮東西兩宗比劍開始,一路發展下去直到與喬峰偶遇鄉間酒樓,引出喬峰到后來觀戰珍瓏棋局引出虛竹,段譽可謂是一路的引路人啊。《水滸傳》中最先出場的王進(不是梁山好漢之一)引出史進,史進又引出李忠等人,后又引出魯智深,魯智深引出林沖,一路發展,正式《天龍八部》結構的.前輩。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是成功的。分別講述人物卻不見散漫,可謂整體與局部結合的一大亮點。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龍八部也是絕對成功的。在這里但說下全書的靈魂人物喬峰。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并不多見。喬峰從一個丐幫幫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際遇紛至沓來,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盡管有一個弱小卻溫柔的姑娘阿朱愛過她,最后卻死在自己的手中,遺恨一生。喬峰臨死之際所說的話完全表達了他的心情。“我喬峰是契丹人,今日卻賣國幫助大宋,長于大宋卻是契丹人,既不容與大宋,又不容與契丹,天地間竟無我喬峰容身之地。”這是一種怎樣的悲苦!喬峰是悲壯的!
我們在讀《天龍八部》的時候會奢望得到些什么呢?特別是在文學思想的層面上得到些散漫呢?事實上,很淺。不需要奢望得到很多,僅僅把它當作一部“武俠小說”來讀足夠了。“俠骨柔情,鐵血丹心”這八個字就是我們讀《天龍八部》得到的最多感想。
天龍八部懷舊版篇十五
《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極其出色的一部,著于1963年,前后三版,尤其在2005年,金老先生以80多歲的高齡又對其進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拋開修改的效果不說,金庸先生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人都疑惑這本小說為什么叫做《天龍八部》,和書中前言提到的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又有什么關系?看過各種說法,我覺得最合理的應當是想用這八種神靈來對應書中人物經受著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個人感覺其中對求不得的體現尤為突出:蕭峰想要做漢人而求不得,虛竹想當和尚而求不得,段譽迷戀神仙姐姐而求不得,段延慶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復國而求不得,蕭遠山要復仇而求不得……其實,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實力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客觀因素達不到……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而話說回來,即使達到了自己的愿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滿,人欲難平。第一個愿望實現了,第二個愿望便很快地生了出來,所以求不得的苦是我們無法避免的。
既然無法避免,那我們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從容地去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得意。人生不能沒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暫時的得不到而影響自己的幸福生活。人們面對求不得時,往往產生很多不適,比如為何別人得到的,我卻得不到?于是嫉妒、仇恨、失落、怨尤……種種情緒紛紛而來,對別人、對自己都是極大的傷害。何不放下執著,笑看人生?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對于難以得到的東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時能活出另一種精彩。試想一下,倘若蕭峰苦苦追查帶頭大哥未果,索性帶著阿朱到雁門關外打獵放牧,又怎會有“塞外牛羊空許約”的愛情悲劇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給你一樣東西,就會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他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也會給你另外一樣東西,甚至是幾樣東西。從書中還可以看到,蕭峰雖然沒有成為漢人,卻最終得到了漢人的尊重,成為了民族英雄;虛竹沒有如愿成為和尚,卻習得絕世武功,并獲得了名望、地位;段譽無法找到心中的神仙姐姐,但也收獲到了自己的愛情;慕容博和蕭遠山沒能復國和復仇,卻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大徹大悟……雖然他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他們同時也得到了另一種實現。
正確地面對自己的追求吧,學會給自己的心靈松綁,充實的人生應該在于追求理想的過程,不必太在意結果。在這些看似沒有結果或者沒有結局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