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 縣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嫩江(模板9篇)

2023年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 縣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嫩江(模板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5 08:36:02
2023年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 縣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嫩江(模板9篇)
時間:2023-12-15 08:36:02     小編:影墨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一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周強院長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會議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過去一年的工作,同意報告提出的工作安排,決定批準這個報告。

會議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深入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著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中充分發揮審判機關的職能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二

妥善審理涉民生案件。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3139.7萬件,同比上升54.1%。制定關于勞動爭議、食品藥品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司法解釋,審結相關案件232.5萬件。明確工傷認定標準,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海南、云南、陜西等法院設立旅游法庭,就地化解旅游糾紛。推廣河南、湖南、四川等法院破解農民工討薪難經驗,依法懲處惡意欠薪行為,為農民工追回“血汗錢”294.4億元。妥善審理涉及承包地“三權分置”、征地補償等案件126.1萬件,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妥善審理涉及扶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等案件,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最高人民法院會同全國婦聯等14個單位建立家事審判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在山西、江蘇、貴州、新疆等地118個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家事案件冷靜期、心理測評服務等制度。依法為老年人追索贍養費,審結相關案件12.6萬件。制定審理夫妻債務糾紛司法解釋,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全面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154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筑起“隔離墻”,切實維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審結婚姻家庭案件854.6萬件,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糾紛,維護中華民族重視家庭的優良傳統,讓家庭成為人生的幸福港灣。

妥善化解行政爭議。各級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91.3萬件,同比上升46.2%,支持、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通過司法審查支持“放管服”改革,服務法治政府建設。妥善審理征地拆遷等案件,支持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維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配合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等工作,堅持依法裁判和協調化解并重,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

努力方便群眾訴訟。推廣安徽合肥“互聯網+訴訟服務”經驗,全國86%的法院建立信息化訴訟服務大廳,為當事人提供線上線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訴訟服務。開發“智慧法院導航系統”,實現訴訟服務精準化,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內蒙古、云南、西藏、青海等法院推廣“車載法庭”,湖北、重慶、甘肅等法院在山區推廣“背包法庭”,新疆和兵團法院深入農牧區開展巡回審判,廣大法官深入田間地頭、草場林區,就地化解糾紛,讓司法更加便利人民、貼近群眾。制定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建立律師服務平臺,方便律師參與訴訟。充分運用全國法院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和網上申訴信訪平臺,方便群眾依法表達訴求。為當事人減免訴訟費19.9億元,會同司法行政機關加強法律援助,確保生活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

保護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審結涉港澳臺、涉僑案件8.1萬件,辦理涉港澳臺司法協助互助案件5.8萬件。簽署內地與香港相互認可和執行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等兩個安排,拓寬司法協助范圍。出臺辦理接收在臺灣地區服刑大陸居民回大陸服刑案件規定等4個司法解釋和文件,推進兩岸司法互助。

加強涉軍維權工作。出臺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意見,推廣涉軍維權“湯陰經驗”“信陽模式”“鄂豫皖模式”,軍事法院和地方法院審理破壞軍事設施、破壞軍婚等案件6491件,妥善審理有關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等案件,服務國防和軍隊改革與建設,促進軍政軍民團結。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央宣傳部聯合開展“用公開促公正,建設核心價值”主題教育活動,在審判工作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司法的教育、評價、指引、規范功能。出臺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司法解釋,明確醫院實施緊急救治免責的具體情形,為醫生救死扶傷提供司法保障。依法審理侵犯“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系列案件,堅決維護英雄形象。依法審理“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朱振彪追趕交通肇事逃逸者案”,讓維護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為受到鼓勵,讓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的行為受到懲戒,讓見義勇為者敢為,以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引領社會風尚。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三

各位代表:

我代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0年以來,全市法院在市委正確領導和人大及其會有力監督下,在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按照市五屆人大各次會議提出的要求,堅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五年來,全市法院案件大幅增長,審判執行任務十分繁重,共受理各類案件985313件,辦結968087件,比前五年(2005-2009年)分別上升30.4%和31.5%。其中2014年受理案件225400件,辦結207700件,比2013年分別上升19.88%和16.1%。市中院五年共受理案件150997件,辦結145952件,比前五年分別上升17.8%和23.9%。其中2014年受理案件40060件,辦結35015件,比2013年分別上升22.58%和25.53%,均創歷史新高。

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審結一審刑事案件90455件,判處罪犯127354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刑罰11413人。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審結殺人、搶劫、綁架等犯罪案件8104件,判處罪犯13616人,審結沙井黑社會性質組織系列犯罪案等多起涉黑案件。嚴懲經濟領域犯罪,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審結走私、金融詐騙、偷稅騙稅案件2799件,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1109件。嚴懲職務犯罪,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犯罪案件725件,判處罪犯950人,同比分別上升13.1%和24.8%。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具有從寬情節的21871名被告人依法適用緩刑、管制等非監禁刑。依法辦理減刑、假釋案件9272件,嚴格實行裁前、裁后雙公示和報備制度;從嚴控制職務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金融犯罪等罪犯減刑、假釋,2014年辦理上述減刑、假釋23件,同比下降11.5%。

依法調節民商事關系。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489041件,訴訟標的金額2100余億元,比前五年分別上升47.9%和116%。妥善處理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矛盾糾紛,審結人身損害、財產權屬、民間借貸、勞動爭議等案件165714件。充分發揮商事審判對市場行為的規范、引導和調節作用,審結買賣合同、租賃合同等糾紛案件73565件,票據、證券、股權、信用卡等糾紛案件51626件。優化我市國際化投資營商環境,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7940件。加強公司清算與破產審判工作,規范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審結公司破產清算案件199件,清償債權243.6億元,安置職工4173人。其中大鵬證券破產案為全國首宗證券公司破產清算案件,南方證券破產清算模式、破產管理人分級管理制度得到最高法院肯定推廣。

依法化解行政爭議。審結一審行政訴訟案件8970件,比前五年上升96.2%,占全省21.1%。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監督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判決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719件,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訴訟請求3948件,以協調撤訴方式結案3356件。辦結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7781件,其中準予并強制執行5647件。審結國家賠償案件126件,決定相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給予賠償73件,賠償金額1351萬元。

依法加強執行工作。執結案件264014件,結案標的金額447.76億元,比前五年分別上升14.62%和42.51%。加大執行力度,強化執行威懾力,公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5204人,限制出境1284人次,罰款、拘留1119人次,移送追究刑事責任16人。成立執行指揮中心,建成具備網絡查控、遠程指揮、快速反應等功能的執行指揮系統,案件平均執行周期縮短1.5個月,執行標的到位率58.2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31個百分點,比前五年提升16.65個百分點。

努力提升審判質效。推進標準化辦案工程和量刑規范化改革,制定87個覆蓋主要案件類型的裁判指引,發布93個具有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促進裁判標準統一,避免同案不同判。加強審判質量監督,開展案件質量、庭審、裁判文書“三評查”,評查案件6752件、庭審2096場、裁判文書6752份。積極應對案件大幅增長態勢,進一步加強審判效率管理,促進均衡結案。龍崗法院推行精細化管理,從嚴把握各審判節點的時限。建立審判質效評估分析制度,辦案質效情況記入法官業績檔案。五年來,全市法院以不到全省十分之一的法官,辦結全省法院近五分之一的案件,法官人均辦案數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案件質量、效率穩居全省和全國法院前列。

二、立足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五年來,全市法院始終堅持立足全局謀劃法院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社會管理創新和“三化一平臺”改革主攻方向,主動提供司法服務,依法保障和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推進一流法治城市建設。認真落實市委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部署,及時制定貫徹意見,細化責任分工和進度安排,確保有序推進。積極參與地方立法,為制定地方法規規章提供建議。積極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選派法官為黨校學員授課35次,為各級行政機關舉辦法律講座123場,提出司法建議795件。積極參與法治社會建設,推廣羅湖法院試點經驗,開展“法官進社區”活動,選派597名法官掛點632個社區,指導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加強普法宣傳工作,選派法官為深圳法律文化大講堂舉辦講座13場,與《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等媒體合辦普法欄目“法官說法”147期、“罪與罰”70期。配合市委積極協調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落戶深圳,促進特區法治環境提升。

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在全國率先實施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理機制,發揮司法保護合力,最高法院《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充分肯定深圳法院這項改革。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市中院成立知識產權高交會巡回法庭,南山法院成立全國首家“知識產權案件互聯網審理中心”。五年來,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35539件,約占全省三分之一,華為公司訴美國idc公司案確立的司法規則得到國際認可,被評為全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市中院被確定為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調研基地,被評為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先進集體。

服務前海開發開放。積極參與前海合作區制度設計,協助確定了前??傮w規劃的法律框架。2012年成立前海法庭,推行港籍調解、港籍陪審制度,創設e送達司法服務平臺,為前海早期開發開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針對前海的特殊定位和司法需求,積極推動設立前海法院,2014年12月2日獲批,今年1月28日成立,胡春華、周強等領導同志出席揭牌儀式。

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完善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平臺、“12368”熱線“三位一體”訴訟服務體系,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涉訴信訪改革,實行訴訪分離,聯合公安機關建立“兩警協同”機制,維護訴訟及信訪秩序。加強判后答疑工作,開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安排38名信訪人通過遠程視頻向最高法院反映訴求,引導群眾依法維權,信訪投訴量下降3.1%。完善司法救助機制,為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3704萬元,為刑事被害人、困難申請執行人發放救助金3799萬元。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公安、勞動保障、衛生行政等49家單位建立聯調關系,通過訴前聯調成功調解案件50927件,一大批矛盾糾紛在訴前得到化解。寶安法院被最高法院確定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范法院。省委政法委在我市召開現場會,推廣深圳訴前聯調工作經驗。

三、深化司法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五年來,全市法院努力破解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省高院的充分肯定,司法體制機制試點改革被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評為2014年度優秀改革項目、最佳實效性改革項目。

率先推進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在市委直接領導和組織、人事、編制、財政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在全國法院率先探索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法院工作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三大類,法官按單獨職務序列管理,實行單獨薪酬體系,初步實現了不同人員分途發展。這項改革邁出了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的第一步,為全國法院改革提供了制度借鑒,受到孟建柱、胡春華、周強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作了專題報道,被南方報業集團、廣東省社科院評為2014年度深圳十大改革創新榜單第一名。

率先推進審判權運行機制和辦案責任制改革。2012年市中院指定福田法院率先試行審判長負責制,鹽田法院試行主審法官負責制,先行探索審判權運行新模式。2013年10月,經中央批準,最高法院確定市中院為全國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單位。2014年市中院和指定試點的基層法院在全國率先啟動改革,選任優秀法官擔任主審法官或審判長,直接簽發裁判文書,院庭領導不再審批未參加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制定《辦案責任追究辦法》,成立案件質量評查委員會,建立“權責統一、全程留痕”監督制約機制,確保誰審誰判誰負責。這項改革突出了法官、合議庭的辦案主體地位和責任意識,促進了辦案質效的明顯提升。

率先推進執行權運行機制和執行聯動機制改革。開展以“分權、集約、陽光”為核心的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執行裁決權、實施權和監督權分離,事務集約辦理,權力陽光運行。強化執行聯動機制建設,建成全國首家“法院查控網”,率先將外資銀行納入司法協助網絡,協作聯動單位達40家,累計完成財產查詢任務117.7萬件,查控被執行人銀行存款31億元,受到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法院查控網”在全國法院推廣。

率先推進簡易案件速裁機制和裁判文書改革。經全國人大授權,深圳被確定為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試點地區,全市法院積極創新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有效提升辦案效率。按照“繁案細審,簡案快審,繁出精品,簡出效率”的思路,對民商事案件進行調解前置、繁簡分流,在基層法院設立速裁法庭,集中裁決標的額較小的簡易民商事案件,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與改革前相比減少2個月。推行令狀式、要素式、表格式民商事案件簡化裁判文書,實行“門診式”、“要素式”庭審。民商事案件裁判文書改革被列為我市2012年度法治惠民工程項目。訴前聯調、審前調解、裁判文書改革成果被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采納。

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成立家事審判庭或家事案件合議庭,對家事糾紛實施“柔性、專業”審判。建立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加強對家庭暴力受害方人身保護;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申報義務,遏制隱匿財產現象;推進家事糾紛綜合解決平臺建設,創設家事調解員、調查員制度,協調工會、婦聯、社工、義工參與調解,促進家事糾紛和諧化解。共審結離婚、繼承、撫養、贍養等家事糾紛案件30469件,調解撤訴20231件,調撤率達66.4%。這項改革被評為我市2013年度“十大政法創新”項目。

深入推進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改革。會同市公安局出臺規定,禁止刑事在押被告人穿著囚服出庭,去年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率先在全國實施,今年3月最高法院推行了這項改革。積極推進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機制改革,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完善冤假錯案防范機制,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加強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市中院成立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完善“圓桌審判”方式,實施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設立未成年緩刑犯社工幫教工作站,探索建立義工與少年犯“一對一”幫教機制。市中院被最高法院確定為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試點單位,寶安法院失足少年幫扶項目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法治保障制度創新獎。

積極推進前海法院綜合改革。市委高度重視前海法院建設,專門成立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市中院立足前海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定位,認真研究制定前海法院綜合改革方案,對管理體制、機構設置、運行機制進行全面創新,打造八大改革亮點。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法院工作報告肯定“按新模式設立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為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四、堅持從嚴治院,建設過硬法院隊伍。

五年來,全市法院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努力建設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法院隊伍。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政治規矩。持續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和法院文化建設,注重干警人文關懷,關心干警身心健康,隊伍活力不斷增強。加強黨建工作,全面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書記項目”被評為全國法院50個優秀黨建工作案例。

加強司法能力建設。創建“學習型法院”和“學習型部門”,制定教育培訓五年規劃,通過委托高校培訓、干警自選培訓、“法官大講堂”等多種形式,抓好新頒布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等各類專題學習,累計培訓干警2萬余人次。建立青年法官導師制度,實行初任法官、新任中層干部到信訪窗口鍛煉制度,提升業務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針對審判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組織調研,完成全國、全省、全市法院重點課題88項,其中最高法院重大課題3項。市中院被確定為全國法院法官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加強廉政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堅決反對“四風”,市中院領導班子向社會公開作出八項承諾。深入整治“六難三案”,確定44項重點整治內容,努力改進司法作風,規范司法行為。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編制“崗位廉政風險等級目錄”,建立廉政監察專員制度,實行任職回避“雙備案”。通過專項檢查、審務督察、網絡舉報等方式,拓寬違紀違法線索發現渠道,以零容忍態度懲治司法腐敗。

五年來,全市法院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督意識,不斷完善接受監督機制,促進公正司法。

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堅持定期向人大及其會報告工作制度,先后就司法改革、刑事審判、民事審判等工作向市人大會作了專項報告。加強與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工作聯系,密切與人大代表的聯絡,堅持定期走訪、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共邀請代表參加旁聽庭審、見證執行、評查案件等活動2040人次,認真辦理、及時反饋代表建議73件、關注案件202件。

依法接受檢察監督。支持、配合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共同維護司法公正。主動暢通檢察監督渠道,重視檢察機關監督意見,落實重大案件檢察長列席審判委員會制度。依法審理檢察機關抗訴案件,五年來共對39件出現新證據或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發回重審或改判。

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政協委員意見。加強與新聞媒體溝通,主動接受輿論監督。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建設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裁判文書上網數量全國第一。加強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建設,開展庭審直播1225次,舉辦“法院開放日”活動14次,市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37場,發布司法公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政審判等白皮書14個。積極推進司法民主,實施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人民陪審員參審率達76.8%。市中院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司法公開示范法院”,最高法院在我市召開全國法院會議推廣深圳經驗。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市法院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在省法院委托第三方開展的滿意度調查中,人民群眾對市中院整體工作的滿意率為95.3%,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全市法院142個集體、134名個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涌現出全國優秀法院福田法院,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獎章獲得者汪洪,全國模范法官曹林等一批先進典型,市中院3次被評為全省先進中院。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人大及其會的有力監督,也離不開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法院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是:審判工作還不能完全適應“四個全面”新要求,服務中心工作的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個別干警群眾觀念不強,司法作風欠佳,廉政意識淡薄,極個別法官甚至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嚴重損害了司法公信;案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干警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壓力越來越大;作為特區法院,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努力加以解決,也懇請各位代表和社會各界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2015年,全市法院將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和本次代表大會決議,圍繞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建成“二區三市”的宏偉藍圖,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重點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司法辦案。今年1至5月,全市法院新收案件超過11萬件,同比上升近40%。全市法院將緊緊抓住司法辦案第一要務,盡力完成各項審判執行任務。依法嚴懲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類犯罪,嚴懲腐敗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廉潔城市建設。繼續加強民商事審判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糾紛,保護和激勵創業創新,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全面貫徹修改后的行政訴訟法,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

二是全面深化法院改革。認真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和最高法院“四五”改革綱要,繼續深化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強化司法責任制,盡快啟動行政訴訟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審判權與執行權分離改革,加快前海法院綜合改革步伐,積極推動實施我市法院《重點改革規劃》確定的28項改革任務,爭取在2016年底提前兩年完成屬于地方事權的改革項目,努力形成綜合、全面、配套的司法體制機制改革樣板,為全國司法改革提供借鑒。

三是繼續強化司法公開。深化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推進訴訟檔案電子化,實現案件流程全公開、節點全告知、程序全對接、文書全上網,依法應公開事項全部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繼續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及時公開法院工作情況。探索移動互聯環境下司法公開新途徑,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不斷拓展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四是扎實推進司法為民。全面落實立案登記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切實保障當事人訴權。完善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建設,探索手機客戶端和短信主動推送服務,推廣電子送達方式,為當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訴訟服務。加強執行工作,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活動,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堅決維護當事人勝訴權益。制定《關于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的若干規定》,切實保障律師法定執業權利。主動加強法治宣傳,繼續組織法官進社區、進行業協會,加快推進法官進校園活動,實現全市677所中小學全覆蓋。

五是大力加強隊伍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強化司法能力建設,開展多元化教育培訓,積極培養專家型、學者型法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防止法院內部人員干擾辦案制度,確保廉潔司法。完善業績評價體系,激勵法官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推動完善法官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提升司法公信力。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下,深圳法院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更為重大,任務更為艱巨。我們深知,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代表的建議就是我們改進工作的重點。我們決心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會有力監督下,牢記使命,忠誠履職,勇于擔當,為深圳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努力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_年主要工作。

_年,全市法院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和上級法院部署,按照市_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的要求,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切實履行司法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158782件,辦結133804件,同比分別上升8.86%和4.99%。其中,市法院受理訴訟和執行案件13854件,辦結12120件,同比分別上升18.01%和16.14%;受理并審結減刑、假釋案件11102件,同比減少13.31%。

一、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履行刑事審判職能。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審結一審刑事案件5890件,判處罪犯7641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608人。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犯罪案件956件,依法審理了公安部督辦的席紅剛等特大販賣、運輸案等案件。依法懲處危害民生的犯罪,審結盜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網絡電信詐騙、污染環境以及危險駕駛等犯罪案件2440件。嚴懲職務犯罪,一審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104件,生效判決中對涉案的33名處級以上干部處以刑罰,判處緩刑、管制和免予刑事處罰的僅30.68%,同比大幅下降。依法審理了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原副行長楊琨受賄案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加大對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審理了江蘇金鑰匙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才平等集資詐騙犯罪案件等83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331.66萬元。判處未成年罪犯105人,其中適用非監禁刑43人。審理了“父親打死未成年女兒”等社會關注案件,加大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權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健全完善減刑、假釋公示和庭審制度,嚴格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和程序,對7名監外執行原因消失的職務犯罪被告人收監執行。

履行民事審判職能。受理一審民事案件48416件,審結40259件,同比分別上升4.36%和7.92%。注重以調解方式化解涉民生糾紛,一審民事案件調撤率為55.32%。審結道路交通損害賠償、相鄰關系等案件10638件,修復受損的人際關系。審結婚姻家庭案件9866件,促進家庭和睦。審結勞動爭議案件7087件、醫患糾紛案件296件,促進理性勞動關系和醫患關系的建立。審結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房屋買賣租賃合同糾紛等案件5277件,規范建筑和房屋交易市場秩序。審結物業糾紛案件5887件,促進物業管理的規范化。

履行商事審判職能。受理一審商事案件44296件,審結35640件,同比分別上升9.36%和4.93%。注重規則治理,依法支持金融改革創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審結金融借貸糾紛案件14039件。其中,審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9385件,保護合法的民間借貸和企業融資行為,繼續嚴格制裁高利貸等不法行為,促進民間融資健康發展。注重平等保護,審結買賣、物流、融資租賃、電子商務等合同糾紛案件7981件,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主體公平競爭,鼓勵和規范新型交易模式發展。依法受理破產案件25件,注意維護破產企業職工和各方當事人的權益,促進市場主體優勝劣汰,未引發不穩定事件;運用司法手段挽救符合產業政策且有重生希望的企業,涉案金額達115.46億元的首家退市央企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在五個月內快速重整成功,被評為全國法院十大民事案件。

履行知識產權審判職能。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1773件,審結1368件。其中,審結專利糾紛、技術合同案件273件,促進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審結著作權糾紛案件551件,鼓樓區法院被評為全國“查處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一等獎;審結商標權糾紛案件488件,通過司法判決認定“中信”、“阿里斯頓”等6件商標為馳名商標,支持和引導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審結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18件,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工作,借助南京鐵路運輸法院集中管轄全市7個城區的知識產權案件,統一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標準。制定《關于在審判工作中正確實施〈南京市紫金科技人才創業特別社區條例〉的工作意見》,通過加強金融科技人才司法保護、保障創新成果轉化收益權利、建立紫金特別社區巡回法庭等,推進“中國人才和創業創新名城”建設。

履行行政審判職能。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受理一審行政訴訟案件1350件,審結1095件,同比分別增長79%和65.4%。其中,審結因征收拆遷引發的征收補償、強制拆除、信息公開等三類行政糾紛493件,占結案總數的45.02%。支持依法行政,維護行政權威,全市法院以維持、駁回訴訟請求等方式判決行政機關勝訴627件,占結案總數的57.26%。加強和規范行政訴訟協調工作,一審行政案件中,經法院依法釋明或因行政機關主動改變不當行政行為,原告自愿撤訴結案363件,撤訴率為33.2%。依法強化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在審結案件中以撤銷、確認違法等方式判決行政機關敗訴92件,占結案總數的8.4%。

履行審判監督職能。發揮審級監督功能,二審案件全部開庭審理,讓當事人當庭陳述、辯論,依法糾正一審偏差,統一裁判標準。審結二審案件9268件,改判發回重審基層法院一審案件1055件,占一審判決案件總數的2.86%。加大審判監督力度,暢通當事人申請再審渠道,堅持訴訪分離和化訪為訴相結合,對當事人信訪、申請再審和申訴,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一律依法立案復查。受理申訴復查案件968件,決定再審176件,其中再審糾正不當生效裁判105件,占同期訴訟案件結案數的0.09%。

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全年執結案件27920件,實際執行到位48.95億元。發揮“點對點”網絡查控功能,在銀行、公安、國土、住建、工商、稅務等單位支持下,初步實現快速查控被執行人及其財產。全年發送查詢請求1568249次,反饋1261367次,查詢被執行人存款18余億元、房產15915處、車輛4837臺,14103件案件得以執結或部分執結。加大信用懲戒力度,將6138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納入全國聯網的數據庫,對失信被執行人公開曝光427人,限制出境23人次,限制高消費4000余人次,采取司法拘留284人次、罰款205.1萬元,對25名被執行人以涉嫌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罪移送公安機關。向社會公開執行局長電話,對執行投訴快速反應、快速處理,切實防范消極執行。規范執行行為,為全市法院執行人員配備166臺執行現場記錄儀,保證執行實施行為全程留痕。全面推行“零傭金”網絡司法拍賣,全市法院上網拍賣房產、車輛、機器設備等2457件,成交934件,成交金額14億元,為當事人節省傭金7000余萬元,受到當事人和公眾普遍好評。

二、發揮司法職能,踐行服務型司法。

服務中心工作。積極服務青奧會,制定12項依法服務青奧會舉辦的司法措施,依法公正、高效處理與青奧場館、地鐵建設相關的土地房屋征收等各類案件。審結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非訴案件1097件,依法準予強制執行692件,不準予強制執行405件,未發生一起惡性事件。進一步完善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歸口審理工作機制,加大對環境污染行為的懲治力度,審執結涉環保案件160件。依法支持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支持環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停產、停工、關閉、罰款等行政處罰,受理環保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非訴案件93件。

參與法治建設。高度重視省、市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調研和意見征求工作,積極從司法角度提出建議,對《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7項立法征求意見稿提出的建議大部分被采納。健全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機制,連續7年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與行政機關開展座談、交流32次,建議有關機關嚴格行政程序,注意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行政爭議。參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與公安、檢察機關共同出臺意見,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惡意轉移資產等不誠信行為的懲治力度,共發現、糾正了32起虛假訴訟行為,維護誠實守信的市場規則和社會道德。發揮司法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規范引導作用,全年通過各類媒體發布典型案件5000余件次,發表新聞稿件1萬余篇,市法院微博粉絲量超過30萬,微信公眾號影響力位于全國法院前列,引導群眾尊法、守法。積極回應群眾對法院工作的關切,市法院迅速處置“李芊非法行醫案”等輿情炒作事件,及時公布真相,消除公眾誤解,受到最高法院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方便群眾訴訟。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依法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立案難、“不立不裁”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在審判活動中,嚴格司法禮儀,認真、耐心、充分聽取當事人及律師的意見,讓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受到應有的尊重。加大司法扶助、救助力度,為1371件案件當事人減緩免交訴訟費681萬元;在市委政法委以及財政、信訪等部門支持下,為特困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521.39萬元。建立訴訟服務大廳與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同步運轉的綜合性訴訟服務平臺,使廣大群眾可以更加便捷地進行立案登記、接收文書、遞交材料、約見法官、查詢流程。全市法院實體和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共提供各類訴訟服務151692件次。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建設被列為“法治南京十件實事”和江蘇省“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省委主要領導在實地調研后,對市法院把司法優良傳統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為群眾提供全方位訴訟服務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注重機制創新,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深化司法公開。加強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在立案當日即通過手機短信告知當事人案件承辦人和聯系電話等信息,方便當事人隨時查詢案件進展情況。繼續開展“邀請十萬群眾旁聽萬起案件”活動,建立網上預約旁聽庭審制度,讓群眾自由選擇想旁聽的案件。一年來,除自行進入法院旁聽的群眾之外,全市法院共邀請群眾142434人,旁聽各類案件27127件。推進庭審網上直播工作,全市法院所有審判法庭均實現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做到了“每庭必錄”。去年通過網絡直播庭審563期,受到公眾歡迎,最高法院、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予以肯定。加強裁判文書公開。規定除依法不能公開的以外,所有裁判文書在生效后三十日內必須在互聯網上公布。市法院裁判文書上網17002篇,基層法院裁判文書上網49951篇,均在全省法院遙遙領先。加強執行信息公開,所有執行案件立案、執行等信息均在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平臺上公開,供有關當事人查詢監督。

落實人民陪審員制度。強化人民陪審員參與司法、監督司法的功能。全市1706名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24547件,一審普通程序案件陪審率為88.58%。積極探索由1名法官與4名陪審員、1名法官與6名陪審員或2名法官與5名陪審員組成大合議庭,審理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等社會關注度高、疑難復雜的民商事和行政案件,夯實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礎。全市法院通過陪審制大合議庭審理案件36件,無一被改判或發回重審,陪審制大合議庭改革被最高法院和中央、省委辦公廳信息載體刊發。

改革審判權運行機制。市法院和棲霞、鼓樓等多數基層法院以核心審判工作量為基礎,按照“一審一助、一庭一書”的模式,探索組建“主審法官制”審判團隊,辦案質量、效率明顯提升,受到最高法院充分肯定。規范審判委員會工作方式,放手讓主審法官和合議庭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全市法院提交審委會討論案件1347件,僅占結案數的1.01%,98.99%的訴訟案件由獨任法官或合議庭定案,基本做到了“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大力推行院庭長到審判一線辦案,全市法院院庭長辦結案件40885件,占結案總數的30.55%。加強法律共同體建設,全面落實市法院法官協會與律師協會簽訂的《關于建立法官與律師交流溝通機制的工作意見》,保障律師依法履職的權利,強化律師對訴訟程序的監督,認真聽取律師對法院工作和法官的意見建議,共同保障公正司法。

推動審判管理信息化。加強審判管理,全面實行審判管理工作信息化,對案件辦理流程、法定節點進行自動管控,自動生成41項質效指標數據,定期分析評估各法院、每位法官的辦案質量和效率。強化案件質量評查制度,隨機抽查每位法官辦結的案件,對改判、發回重審案件逐案評查,邀請人大代表、律師、學者評查上網的裁判文書1650份。在訴訟案件總量大且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全市法院審判質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狀態。

四、強化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司法能力。

堅持從嚴治院。堅持內外監督并重,在法院內部,以信息化為抓手,無論是訴訟案件還是執行案件,所有審判活動和執行行為都必須在網上進行,全程留痕,通過網上辦案平臺,對審判執行工作進行全程跟蹤和動態監督;在法院外部,以司法公開和公眾參與為重點,向媒體敞開法院大門,在所有審判法庭設立媒體席位,接受輿論監督,讓審判活動和執行行為都在陽光下運行,倒逼法官能力提升和廉潔司法。嚴管隊伍,嚴查嚴處違法違紀人員12名。

提升隊伍素質。加強法院隊伍專業化建設,探索人員分類管理,堅持以法官為中心,強化教育培訓,支持法官多崗位、多部門學習鍛煉,著力提高法官駕馭庭審、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化解矛盾等方面的能力。全年共組織培訓74期,受訓人員3874人次。市法院被確定為全國法院法官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注重青年法官培養,繼續開展兩級法院法官“上掛下派”,完善預備法官導師制,進一步落實預備法官到基層法庭和立案信訪窗口鍛煉制度。重視提高法官的司法調研能力,市法院承擔并完成最高法院十大重點調研課題之一《司法民主的價值、進程與實現方式研究》,被評定為優秀課題;全市法院有1個案例被最高法院確定為指導性案例,2個案例被最高法院《公報》刊登,居全國中級法院前列。一年來,全市法院共有14個集體、22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

夯實基層基礎。在黨委、政府支持下,基層法院面向全國選拔優秀法官16名,招錄公務員34名,審判力量得到進一步充實。落實科技強院,285個審判法庭全部實現數字化,并構建網絡互通、數據集中、資源共享的辦案信息系統,有效服務基層審判。加強監督指導,繼續推行“一審中心主義”,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去年,全市基層法院辦結案件110582件,同比增加6.13%,全市法院82.64%的案件在基層法院辦結息訴。堅持定期通報改判和發回重審案件,分析原因,統一司法尺度,嚴格裁判標準。市法院出臺39項審判指導意見,提升基層業務水平。

五、自覺接受監督,有力促進法院工作。

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辦結市_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意見19條、書面建議4件;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人民陪審員工作情況。繼續開展“集中走訪代表聯絡月”等活動,走訪代表1715人次,邀請代表視察座談法院工作2196人次,寄送法院工作通報等11160份;邀請代表評查裁判文書、旁聽評議及跟蹤監督案件1561件。創新聯絡方式,設立“南京法院”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達2萬余人;向全體市人大代表推送手機報,為代表了解法院工作提供高效便捷平臺。

自覺接受政協、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監督。主動向市政協通報工作,全市政協開展對司法改革等工作的視察調研859人次;辦結政協委員提案9件;邀請政協委員評查裁判文書、旁聽評議案件649件,主動聽取政協委員的意見。支持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向檢察機關開放法院審判執行流程信息,落實檢察長列席審判委員會制度。依法審理抗訴案件,審結21件抗訴案件,其中維持原判8件,改判和發回重審10件,調解撤訴3件。受理檢察建議案件31件,立案復查31件,再審8件,再審改判1件。主動向社會各界通報工作,市法院組織召開新聞發布和通報會38場,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全市法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是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市政府和市政協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法院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法院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為:制約法院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許多改革措施有待深入推進;辦案數量不斷增加,保持審判工作良性循環的壓力更加突出;少數案件裁判不公,質量不高;少數法官存在對人不親和、工作不細致、態度急躁生硬等作風問題;少數法官不遵守審判紀律,司法不廉潔的問題依然存在;部分法院案多人少、人才流失等問題更加嚴重,法官持續超負荷工作,身心健康堪憂;部分基層法院審判法庭建設任務尚未完成,基本的審判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等等。對此,我們將立足自身,積極爭取各方面支持,努力加以解決。

_年全市法院主要任務。

_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一年,人民法院的任務將更加繁重,人民群眾對司法維護公平正義的要求更高。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領導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下,繼續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以深化司法改革為動力,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投身法治南京建設,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扎實穩妥推進司法改革。落實中央、省市委關于司法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穩妥開展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科學合理確定中基層法院法官員額,將審判權賦予優秀法官行使。落實主審法官和合議庭辦案制,強力推進院庭長辦案。繼續深化陽光司法,完善辦案信息查詢系統,確保審判執行活動實時公開,全程留痕。推進立案制度改革,依法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以保障群眾依法參與、監督司法為重點,繼續加強人民陪審員工作。

二是著力提升公正司法水平。完善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機制,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規范庭審行為和司法裁量權的行使,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建立法官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法官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健全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明確責任認定標準和問責程序,筑牢公平正義和防范冤假錯案的防線。完善法官與律師之間公開、規范的交流溝通機制,推進法律共同體職業道德建設。

三是積極參與依法治市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決定》和市人大的《決議》,立足司法實踐,圍繞經濟改革、社會治理、民生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司法的服務、保障、規范、引導作用。按照上級法院的統一部署,探索行政一審案件跨區集中管轄,維護公民權利,監督和支持依法行政。敞開法院大門,邀請更多群眾走進法院,加強司法宣傳,定期發布典型案例,推行法官以案釋法,推動全社會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四是切實強化司法服務功能。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和要求,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南京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積極參與“平安南京”建設,依法嚴懲各類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商事案件,促進和保障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依法審理知識產權糾紛,加大保護力度,降低維權成本,服務創新發展;成立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庭,加強環境司法保護工作;依法妥善辦理婚姻家庭、食品藥品安全、勞動爭議、人身損害賠償等涉民生權益案件,繼續提升訴訟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切實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

五是不斷加強法院隊伍建設。堅持以法官為中心,科學配置審判資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法官職業道德建設,培育公正、嚴明、親和、耐心的司法作風;以提升裁判能力為重點加強培訓工作,著力提升法官公正司法能力。強化對審判權、執行權的監督,健全完善廉潔司法制度,嚴查重處違法違紀行為。繼續重視基層法院建設,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完善法官履職保障機制,努力解決基層法院人才流失加劇、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審判法庭建設滯后等困難。

六是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堅持在黨委領導下開展審判執行和司法改革等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聯絡,認真辦理審議意見建議和提案。主動接受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各位代表,人民法院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市法院將認真履行審判職責,努力完成本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以更加扎實的工作接受全市人民的檢驗,以更加優異的業績讓全市人民滿意!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五

信息來源:淄博訪問次數。

:

2010年,全市檢察機關在市委、省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省檢察院的工作部署和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各項檢察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1、著眼促進內涵發展,不斷探索完善服務的方式方法。認真落實市委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改進完善了解企業法律需求的渠道,開展“問計問需問效”、“檢察調研服務月”、“服務發展回頭看”活動,形成調研報告36篇,制定18項措施,健全6項制度,設立辦理涉企法律問題綠色通道,增強服務針對性;改進完善執法方式,正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慎重對待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辦理涉企案件一案一評估、一案一幫扶、一案一教育,最大限度維護企業利益;改進完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與13個重點部門會簽預防意見,對35個重大工程項目開展同步預防,提供預防咨詢440次、行賄犯罪檔案查詢774次,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向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預防建議112件。

2、緊貼全市重大工作部署,扎實開展專項工作。開展查辦破壞林業資源、礦產資源、環境資源瀆職犯罪專項工作,查辦案件15人;開展查辦涉農、惠農資金發放和土地管理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查辦案件52人;深化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積極參加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煙草市場整治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查辦商業賄賂案件48人,批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罪犯罪案件120人,起訴245人。

建平安校園”和創建“青少年維權崗”活動,選派干警擔任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成立11個老年人維權工作站提供法律幫扶。

1、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圍繞第22屆省運會、亞青賽、陶博會等重大活動,嚴厲打擊影響社會穩定的刑事犯罪。與公安、法院等部門密切配合,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2330人,起訴3940人。積極參加打擊“兩搶一盜”、掃黑除惡等專項斗爭,嚴懲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批捕殺人、搶劫、綁架等犯罪嫌疑人432人,起訴507人。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努力減少社會對抗。

積極查辦群眾反映強烈、容易引發不和諧因素的職務犯罪案件。全年共立查職務犯罪案件177人,其中貪污賄賂案件135人,瀆職侵權案件42人。堅持把查辦大要案、社會關注行業領域影響發展的案件、黨委人大交辦的案件、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影響穩定的案件作為重點,共查辦貪污賄賂大要案95人,重大瀆職侵權案件34人,案件質量居全省前列。

2、深入化解社會矛盾。健全公開聽證答詢、檢調對接、涉檢信訪評估預警制度,開展“信訪到我這里停止”、“涉檢進京零上訪”、案件評查活動,完善“96699”民生檢察服務熱線建設,建立兩級院上下聯動、機關各部門內部聯動、與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內外聯動的聯合處置機制。共受理群眾信訪1616件、熱線事項2648件,受理集體訪、告急訪32件,兩級院檢察長接訪423人次,領導干部下訪巡訪154人次,公開聽證答詢29件,全年沒有發生因檢察環節處置不當引發赴省進京上訪事件。

進一步加強訴訟監督,努力減少因司法、執法活動引發的矛盾糾紛。督促立案69件,糾正不應立案而立案56件,追捕追訴140人,不捕不訴626人,提出刑事抗訴24件。開展監獄事故隱患和保外就醫專項檢查,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中的違法行為提出糾正意見111件,糾正脫漏管24人,辦理罪犯又犯罪案件166人。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提出抗訴63件,提請省檢察院抗訴90件,提出再審建議26件,法院再審改判、發回重審和調解結案43件,辦理執行和調解監督、督促和支持起訴等53件。

3件;配合11個行政執法部門開展綜合治理。探索試行未成年犯罪社會調查員、不起訴跟蹤回訪等制度,制定社區矯正監督辦法,加強對未成年犯罪和監外執行罪犯等特殊人群的監督管理。

1、以開展創先爭優和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開展“恪守檢察職業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法”主題實踐活動,出臺加強機關黨建工作意見,實行黨建工作報告、主要業務部門黨支部專職副書記制度,廣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33個集體、52名個人受到市級以上表彰。

2、以強化監督制約為手段,狠抓黨風廉政和紀律作風建設。開展“反特權思想、反霸道作風”專項教育,并加強經常性廉政教育;構建崗位廉政風險防范、案件集中管理機制,加強檢務督察,強化自身監督;深化檢務公開,舉辦“檢察開放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聘請執法執紀監督員、落實人民監督員制度,推行“陽光檢察”,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堅持從嚴治檢,促進了公正廉潔執法。

3、以學習培訓和崗位成才為載體,全面提高隊伍專業化水平。深化作風效能建設,實施“素質工程”,開展創建“學習型檢察院、學習型檢察官”和“檢察官教檢察官”活動,涌現出省市級復合型、專門型人才54名、優秀公訴人等32人,在上級比武中獲獎25人次,2人入圍全省十佳,市檢察院榮獲全省檢察機關信息化應用競賽第二名。

4、以機制制度創新為動力,不斷提升工作層次。不斷探索創新,建立健全公益訴訟、矛盾糾紛分類化解聯合處置、違法違紀風險評估防控等機制和制度,形成一批特色和亮點,38項工作做法得到上級的肯定和認可。

黨的領導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是做好檢察工作的根本保證。始終堅持重大活動、重大事項、重大案件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認真落實黨委的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向人大、政協報告和通報工作制度,認真執行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制度,定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工作,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同時,對人大和政協交辦的事項,逐一登記備案,限期辦理,及時反饋,始終把執法活動置于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的有效監督之下。

四、緊緊圍繞保障全市“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堅持把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作。

為重要標準,全力做好2011年檢察工作。

全市檢察機關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決策部署和本次大會決議,充分履行檢察職責,服務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強化大局觀念,確保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二是加強法律監督,確保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公平正義上取得新成效。三是突出工作創新,確保在推動檢察工作科學發展上創出新特色。四是狠抓自身建設,確保在隊伍整體素質上實現新提升。

在新的一年里,全市檢察機關決心在市委、省檢察院的堅強領導下,在人大及其常委會、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充滿激情,干事創業,為建設殷實和諧經濟文化強市做出新的貢獻!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六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各位代表:

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市中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上級法院的監督支持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忠誠履職盡責,奮力追趕超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豐碩,司法體制改革順利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圓滿收官,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為我市實現”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萬件,萬件,%和xxx.x%。萬件,萬件。

一、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保障我市高質量發展。

依法懲處刑事犯罪,著力維護社會穩定。堅持罪刑法定原則,萬件,萬人。堅決貫徹黨中央”掃黑除惡”決策部署,在市委的領導下,全市法院迅速掀起專項斗爭強大攻勢,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楊武學、把持基層政權的文社基等xx案xxx名涉黑罪犯受到嚴懲,借民間借貸之名做”套路貸”之實的xx、橫行鄉里危害群眾生活安寧的xx等xx案xxx名涉惡罪犯被判處,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徹底摧毀,基層政權得到鞏固,社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人民群眾拍手稱快,臨渭法院被表彰為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建立健全督導督辦、考核評價等機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持續鞏固。堅決推進反腐敗斗爭,xx等xxx案xxx名職務罪犯被判處刑罰,市中院審結的xx行賄貪污案分別入選全省法院十大審判執行典型案例和《xx省職務犯罪審判白皮書》,xx被表彰為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堅決保護人民群眾人身安全,在xx景區搶劫強奸故意殺人的xx等一批罪大惡極的罪犯被判處死刑。堅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xxxx名”兩搶一盜”、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涉財罪犯受到從嚴從快懲處。堅決落實人權司法保護,對xxx名未成年人判處非監禁刑,對xxxx名認罪認罰的罪犯從寬處理,萬名罪犯減刑或假釋,對xx名罪犯予以特赦,市中院少年審判庭被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維權崗。

依法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全面落實民法典,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萬件。堅持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穩妥審結買賣、萬件,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加強破產企業司法救治,通過破產重整,使”xx”等一批困境企業重獲新生,x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x法院破產案件審理經驗在全省推廣。堅持防范與化解風險并重,積極審結民間借貸、金融借貸糾紛x.x萬件,弘揚守約誠信,懲戒違約失信。堅持保護創新激勵創造,審結知識產權糾紛xxx件,市中院審結的xxx公司訴xx公司商業詆毀糾紛入選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堅持民生司法保護,快審快結追索勞動報酬、社會保障等糾紛xxxx件,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堅持服務扶貧脫貧,妥善處理涉農涉貧案件xxxx件,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萬件,%,xx法院被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堅持保障強軍戰略,及時審結涉軍案件xxxx件,建成”兩站一中心”,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訴訟外服務大格局不斷完善,市中院涉軍維權工作多次受到中部戰區、省委、省政府和最高法院表彰。

依法加強司法審查,著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強化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全市法院六年審結行政訴訟案件xxxx件。與市檢察院、司法局聯合發布《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堅持裁判和協調相結合,妥善解決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涉眾型案件xxxx件,裁定準予執行非訴行政案件xxx件,為秦嶺北麓問題集中整治、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司法保障。積極參與”藍天保衛戰”,及時審結環境資源類案件xxx件、檢察公益訴訟案件xx件,努力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韓城法院成立黃河生態保護巡回法庭,與山西河津法院簽訂《區域司法協作備忘錄》,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行政執法培訓,邀請行政執法人員旁聽庭審,每年報送《行政審判司法審查報告》,及時發送司法建議,促進法治政府”六大工程”和示范創建活動落地落實。與市司法局聯合出臺《行政審判和行政應訴聯絡工作機制的意見》,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行政機關出庭應訴意識明顯增強。xxxx年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xx.x%,同比上升xx個百分點。華州法院督促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得到政府支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達xxx%。

依法保障勝訴權益,著力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向”執行難”頑疾亮劍,破除阻礙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萬人,萬人,萬件,億元。堅決落實最高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工作部署,在市委的領導下,建立了由xx個單位組成的聯動機制,市人大審議通過《加強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決議》,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協調、法院主辦、各部門配合”的執行工作大格局。全市法院攻堅克難,打通查人找物、財產變現、協同聯動、精準懲戒、打擊拒執等方面堵點,建立了統一管理體系,加強了監督管理,強化了財產查控和聯合懲戒,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執行難”突出問題基本解決,市中院、xx等x個法院被表彰為全省執行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法院強力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實施”一個中樞、兩個維度、三類團隊”運行模式,財產處置全部實現網絡拍賣,執行質效穩步提升,”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持續鞏固。xxxx年全市法院執結案件x.x萬件,億元,%、%,xx等與xx礦業合作探礦采礦合同糾紛執行案入選全省法院十大審判執行典型案例。

二、全面提升審判質效,持續優化訴訟服務。

審判管理更加有力。修訂完善案件質量管理制度,狠抓”五個環節”,嚴把”三個關口”,審判管理規范高效。全面復查xx年來的減刑、假釋、萬件,完成整改。定期召開審判管理會議,實行月通報、季點評、年考核和蹲點督導,加強監督考核,審判質效核心指標實現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xxxx年,,居全省法院第x位;%,個百分點;法官人均結案xxx件,同比多結xx件;生效案件發改率、民事案件調撤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司法服務更加貼心。深入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十大訴訟服務信息平臺全面運行,訴訟費實現微信、支付寶等多渠道繳納,xxxx年全市法院網上立案xxxx件,跨域立案xxx件,電子送達法律文書xx.x萬件,”xxxxx”訴訟服務熱線查詢xxxx人次,網絡庭審xxx件次,”數據跑路”為群眾訴訟提供了便捷。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引入律師、專業調解委員會進駐訴訟服務中心,與市信訪法律事務服務中心建立涉訴信訪互動化解機制,與市司法局協作構建全市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全市法院”網絡調解平臺”入駐調解組織xx個,萬件,線下線上并行的調解機制不斷深化,為當事人提供了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積極落實司法救助,市中院六年向xxx案xxx名特困當事人發放救助金xxx余萬元,減緩免訴訟費xxxx余萬元,司法人文關懷充分彰顯。

司法公開更加深化。全面加強司法公開”四大平臺”建設,萬份,網絡直播庭審xxxx件,萬條,訪問量達xxxx余萬次,司法鑒定實現網上辦理一體化,審判工作進一步公開透明。扎實推進憲法法律”九進”活動,舉辦”院長講辦案故事網絡視頻大賽”,堅持每月在市廣播電臺《環境熱線》接受群眾咨詢,與市電視臺聯合制作《法治xx》節目xxx期,拍攝的微電影《貪婪的黑洞》《遲來的新房鑰匙》在全國全省獲獎,xx等人買賣他人社交平臺賬號案被《中國法治故事書》收錄,市中院被表彰為全國”七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新聞宣傳工作多次受到最高法院、省法院表彰。

三、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著力增強發展動能。

司法責任制改革加快推進。穩步開展員額制改革,組建辦案團隊,法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得到加強。全市法院現有員額法官xxx人,均在一線履行審判職責。明確院庭長監督管理職責,制定審判組織權責清單,強化審委會宏觀指導職能,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制約有效、監督到位、權責統一的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更趨成熟。充分發揮院庭長示范引領作用,萬件,%。

綜合配套改革協調推進。嚴格落實員額法官遴選、退出、補選機制,加強職業保障,全市法院六年遴選員額法官xxx人、退出xx人、恢復x人,擇優選升二、三、四級高級法官xx人,其他法官晉級xxx人??茖W推進人員分類管理,全市法院現有法官助理xxx人、聘任制書記員xxx人、司法警察xxx人、司法行政人員xxx人,以法官為主體,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警察及其他行政人員為輔助的人員分類管理機制全面建立。認真貫徹人民陪審員法,細化陪審規則,建立四項機制,萬件,%,司法民主不斷加強。澄城法院、富平淡村法庭被確定為全省貫徹落實人民陪審員法示范單位。

訴訟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扎實開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確保有罪的人受到依法判處,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全市法院對涉嫌搶劫罪的官躍進、涉嫌詐騙罪的袁留保等x案x人宣告無罪。積極開展”速調裁審”機制改革,”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簡案快辦、難案精審”的案件繁簡分流辦理格局基本形成,審判效率全面提升,市中院案件繁簡分流改革被表彰為全市優秀改革創新案例。萬件,天,比普通程序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四、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隊伍建設。

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

和黨史學習教育,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確保法院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工程,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一體推進,黨員干警的黨性修養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富平法院被表彰為全國優秀法院、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始終把業務能力建設作為重點。持續打造”學習型”法院,堅持提升專業素養與增強審判能力相結合,承辦全省刑事法學會年會,開辦”青年法官論壇”,依托”東府法官學堂”,邀請專家舉辦實務講座,組織干警研討疑難案件,加強民法典學習培訓,隊伍學習調研能力、法律理論水平不斷提升。六年來,市中院舉辦”青年法官論壇”xx期、”東府法官學堂”xx期、專題講座xx期,法官干警參加各類培訓xxx期,每年對員額法官全部輪訓;全市法院完成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參閱案例xxx篇,xx篇獲獎,x篇案例入選中國法院年度案例,為法院工作科學發展提供了”xx智慧”。

始終把反腐倡廉建設抓在手上。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強化重點崗位、要害部門監督,實現廉政風險防控全覆蓋。定期研判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制定《領導班子及成員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廉政警示教育,開展審務督察和司法巡查,落實基層法院院長履職約談制度,強化執紀問責,全市法院六年黨紀政務處分xx人次、誡勉談話xx人次,司法作風持續好轉。制定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實施細則》,嚴格執行月報告和督查倒查制度,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司法環境。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聚焦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四項任務”,市中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處分xx人次,整改頑瘴痼疾xxx條,制定正風肅紀、制約監督、為民服務、交流輪崗四個方面xx項制度,政治生態進一步優化,紀律作風進一步好轉,素質能力進一步增強,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五、自覺接受各界監督,全面推進法院工作。

不斷增強接受人大、政協監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主動向市人大、市政協專題匯報司法體制改革、基本解決執行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工作。加強”兩代表一委員”聯絡工作,積極邀請代表委員視察座談、旁聽庭審、參與調解、見證執行。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市中院六年辦結代表建議x件、委員提案xx件,形成《案件移送若干問題規定》《典型案例發布制度》等,對提升審判質效、深化司法為民起到了積極作用,多次被表彰為代表建議辦理和提案承辦工作先進單位。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全方位多途徑發布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案件審理信息,舉辦法院開放日,落實院長接待日制度,人民群眾了解、支持、監督法院工作的渠道進一步暢通。

各位代表,xxxx年以來,全市法院和全市經濟社會一樣經歷了攻堅克難、持續發展的歷程。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審判執行任務日益繁重;司法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觸及司法制度體系變革;新冠疫情反復波動,對審判工作帶來沖擊。這六年,廣大法官干警迎難而上,勇于擔當,團結一心,戮力前行,審判任務圓滿完成,司法改革全面推進,業務能力不斷增強,訴訟服務更加親民,審判信息化全面應用,司法服務脫貧攻堅堅強有力,市中院審判大樓即將竣工,全市法院xxx個集體、xxx人次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獎勵,市中院先后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考評為優秀單位,全市法院各項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成績和進步,是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和市政協有力監督的結果,是市政府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各位代表和委員關心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回顧六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人民法院工作才能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砥礪前行;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邊”,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持之以恒為民辦實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人民法院工作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只有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切實提升審判質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馳而不息加強隊伍建設,人民法院工作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法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服務保障xx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法官干警的政治素養和服務意識還需增強;人民群眾對公正高效司法的需求日益增長,法院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司法水平還需提升;案件數量持續新高的形勢嚴峻,法官辦案壓力大任務重,保障服務履職還需加強。對此,我們將持續努力,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和改進。

來x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中省市政法工作會議和法院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忠實履行審判職責,持續深化司法改革,不斷落實司法為民,著力加強隊伍建設,為譜寫xx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重要的一年,全市法院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加自覺踐行初心使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自覺做”兩個確立”的堅決擁護者、”兩個維護”的堅定踐行者、公正司法的忠誠捍衛者。全面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充分發揮好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深入開展”高舉旗幟、響應號召、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主題活動,強化責任擔當,凝聚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強大動力,推進審判工作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爭創一流法院。

二是忠實履行審判職責,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xx高質量發展。依法懲治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犯罪、新型網絡犯罪、職務犯罪,從重從快打擊多發性犯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推動平安xx建設。深化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鄉村振興,推進和諧美麗xx建設。推動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和溝通協調機制,加大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力度,加強行政審判司法審查報告報送工作,推進法治xx建設。加強執行管理體系建設,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推行執行團隊化模式辦案和執行實施案件繁簡分流,加強執行難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落實善意文明執行,推進誠信xx建設。

三是持續深化司法為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民生權益司法保障。完善家事審判制度,推進家事審判專業化、審判方式人性化。健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機制,推進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發展。持續加強涉軍維權案件審判和訴訟外服務,依法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不斷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流程一體化在線訴訟服務平臺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糾紛解決方案和訴訟服務。不斷拓展司法公開范圍,深入推進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和執行信息公開,加強裁判文書釋法說理,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積極落實”八五”普法規劃,促進全民守法。

四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提升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不斷優化審判管理機制,完善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相統一的科學評價體系,強優勢補短板,確保審判工作提質增效。進一步落實審判權責清單制度、”四類案件”監督管理機制,壓實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職責,強化審委會宏觀指導職能,不斷完善規范高效的審判權力制約監督體系。深入開展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積極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全面推進刑事、行政案件繁簡分流,不斷深化訴訟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提升改革成效。繼續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建設更高水平智慧法院。

學習。

教育。

政法隊伍教育。

整頓。

成果,進一步筑牢政治忠誠、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健全法官培訓機制,建立。

領導。

干部定期輪訓機制,分類開展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職業能力培訓,切實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堅持嚴管與厚愛,不斷改進司法作風,持續整治頑瘴痼疾,保障依法履行職責,提升法官干警職業尊榮感、使命感。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鐵規禁令,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確保公正廉潔司法。

各位代表,服務保障xx高質量發展,人民法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市法院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上級法院的有力監督支持指導下,認真貫徹執行本次大會決議,不忘為民初心,牢記法治使命,凝心聚力,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七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院黨員大會,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進行機關黨組織換屆選舉。下面我代表法院機關總支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法院機關黨總支現有黨員162人,其中在職黨員91人,提前單列(離崗)黨員37人,離退休黨員31人,家屬黨員3人。下設機關、后勤、城關法庭、相州法庭、石橋子法庭、朱解法庭、辛興法庭、老干部等8個黨支部。自2002年6月換屆以來,在市直機關黨工委和院黨組的領導下,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圍繞審判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方針,不斷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建設,保障和促進了全院審判工作的開展。三年來,全院共受理刑事、民事、行政、執行等各類案件39428件,處結37721件,收結案件數量位居濰坊各基層法院第一。我院先后榮獲全國法院系統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被濟南軍區政治部和山東省高院授予“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工作先進單位”,被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被濰坊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連年保持濰坊市文明單位、諸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兩屆在市委組織部和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創新機關工作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我院創造的遠程立案、簡單民事案件即收即審即結、制度化的民事訴訟調解等民經驗,在全省及至全國法院進行了推廣,信息化建設經驗在濰坊政法系統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一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不斷提高黨員干警的政治素質。幾年來,我們一直把思想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先后開展了“三個代表”學習教育、“實踐三個代表、爭做服務模范”、“建設‘四型機關’,爭創人民滿意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紀律作風教育整頓”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黨員主題活動,進一步解決了“權力是誰給的、為誰執法、為誰掌權、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保持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尤其是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使廣大黨員干警的政治素質、黨性觀念、司法能力、宗旨意識、紀律作風明顯增強,理論修養、執法水平、服務意識不斷提升,在三次群眾滿意度測評,一次民主評議中,滿意及優秀票均獲得全票,受到上級的肯定和好評。

二是抓組織建設,確保黨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始終堅持把機關黨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先后制定了黨組織建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了黨組織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制,并列入全院年度工作計劃,納入全院崗位目標責任制,與審判、執行等業務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考核,一同獎懲。同時健全完善了“三會一課”等黨建工作制度,確保了黨的組織生活的正?;W⒅丶訌妼θ朦h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積極與上級黨委聯系,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三年來,共發展新黨員7名,進一步壯大了黨的組織。

三是抓學習教育,著力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們結合開展“司法公正樹形象”、“規范化管理年”、“大練兵”和“司法能力建設年”等活動,狠抓了黨員干警隊伍的學習教育。著重加強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法官法和《關于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若干規定》、《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紀律處分辦法(試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的`學習。并利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加強警示教育,切實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依法辦案自覺性。

同時,注重黨員教育的靈活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利用我院的網絡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構建網上黨員活動室,開辟了網上黨建工作陣地,在院網站建立了《黨建工作》專欄,將黨的基本知識、有關黨建制度規范、《黨章》、《十六大報告》等制成網頁,圖文并茂,供全院干警隨時瀏覽。還針對黨建活動內容,將每個干警的心得體會、剖析材料、整改措施等制成網頁,在網上交流,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先進黨員活動室”。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八

我國憲法規定的一府兩院都是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的,受人大監督,對人大報告工作,這是憲法的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搜集的廣州市人民法院年度。

希望你喜歡!

各位代表:

我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在市委領導、人大監督和各界支持下,全市法院認真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依法履行職責,立足司法為民,堅持公正司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39950件,辦結207487件,比上年分別增長3.35%和0.71%。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39715件,辦結35438件,同比分別增長1.46%和0.31%。

一、依法開展刑事審判,維護社會穩定。

全市法院受理各類刑事案件21176件,審結19860件,同比分別下降9.89%和11.56%。其中,市中院受理2459件,審結2284件,同比分別下降12.34%和12.32%。

依法懲治犯罪活動。堅持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判處各類罪犯24229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2653人、免予刑事處罰86人。依法打擊殺人、搶劫、盜竊、販毒等危害社會治安犯罪,以及走私、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市中院審結黃建堂等44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李傳柱等6人集資詐騙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依法從嚴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破壞環境資源、惡意欠薪、網絡詐騙、醉酒駕車等危害民生犯罪,判處罪犯2175人。市中院刑二庭獲評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

突出打擊職務犯罪。加大懲治貪污賄賂犯罪力度,判處罪犯374人,其中原為處級以上干部的有17人;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罰的155人,重刑率為41.44%,同比提高6.72個百分點。市中院依法審結了李治臻、黃志光等一批貪腐大案。嚴懲涉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領域瀆職犯罪,判處罪犯45人。

加強人權刑事司法保障。認真執行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在全省率先實施庭前會議、證人出庭作證和強制醫療等制度。推行量刑規范化,確保量刑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嚴格把握犯罪構成要件,對不構成犯罪的5名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市中院實行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和裁前公示制度,依法裁定減刑假釋6843人。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未成年罪犯非監禁刑適用率達44.25%。推進市中院“全國青少年法律與權益保護研究基地”建設,探索和促進未成年罪犯幫教工作的開展。我市少年審判工作得到最高法院領導批示肯定。

二、依法開展民事審判,服務民生和經濟發展。

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民事案件138316件,審結116388件,同比分別增長6.64%和4.86%。其中,市中院受理24247件,審結20656件,同比分別增長18.39%和17.87%。全市法院一審民事案件結案標的185.44億元,同比增長28.39%。

依法審理涉民生案件。依法維護和諧家庭關系,審結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8305件。黃埔區法院家事合議庭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加強勞動者權益和企業用工權益保護,妥善調處12393件勞動爭議案件。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農民工1.11億元欠薪通過訴訟得以追討。依法保護交通事故受害方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審結此類賠償糾紛案件9648件。依法化解醫患矛盾,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審結醫療糾紛案件266件。

依法審理商事案件。保護誠實守信,制裁違約欺詐,審結各類商事糾紛案件15543件。市中院調處“廣之旅”股權糾紛系列案,引入案外人參與調解,促成各股東達成和解協議,使近十年的公司控股糾紛得以圓滿解決。市中院增設金融審判庭,各基層法院分別設立金融審判庭或金融合議庭,加強金融審判,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8204件,保障金融市場安全運行,促進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糾紛案件2527件。依法穩妥推進破產、清算案件審判,審結破產、清算案件29件,清理企業債務8.41億元。

依法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激勵自主創新,規范市場競爭,促進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審結知識產權案件8498件,同比增長14.39%。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市中院審結廣藥集團訴加多寶公司虛假宣傳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天河區法院獲評廣州市保護知識產權市長獎。

依法審理涉城鄉發展案件。審結涉“三舊”改造、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拆遷等各類房地產糾紛案件17897件,妥善審理涉潭村城中村改造搬遷、廣州國際金融城拆遷等案件,促進群眾居住權益和城市建設共贏。依法保護城鄉生態環境,審結涉環境污染案件13件。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審結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相鄰糾紛等案件414件。

三、依法開展行政審判,促進依法行政。

全市法院受理各類行政案件3588件,審結3156件,同比分別下降11.36%和16.29%。其中,市中院受理1384件,審結1323件,同比分別下降22.60%和23.30%。

依法審理行政案件。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法審理涉土地征收、“兩違”整治、公積金管理、政府信息公開等行政案件。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121件,其中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撤銷或變更行政行為的294件,占13.86%。加強非訴行政案件審查和執行,對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3177件案件裁定予以執行。審結國家賠償案件39件,決定予以賠償金額110萬元。

探索行政案件處理新機制。暢通“民告官”救濟渠道,市中院通過提級管轄、指定管轄,實行司法審判與行政區域適當分離。推行協調和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368件行政案件當事人因和解而撤訴。市中院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組織行政案件點評活動,提高司法建議針對性,促進行政機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依法開展執行工作,維護當事人權益。

全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63040件,執結54947件,執結標的96.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1%、下降0.31%、增長17.26%。其中,市中院受理3830件,執結3490件,執結標的16.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8%、8.86%和37.62%。

強化執行工作措施。推進執行精細化管理,運用督促執行、提級執行、指定執行等手段,加大執行力度,提高執行效率。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予以司法拘留、罰款、限制出境468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12842份,向社會曝光637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根據中央統一部署,著力清理被執行人為黨政機關的執行案件,共執結403件,結案率為98.77%。

發揮執行聯動功能。與公安、國土房管、工商、銀行等部門建立調查執行財產網絡系統、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和信用懲戒機制,提高執行實施聯動水平。天河區法院協調國土房管、規劃、教育、街道等各方力量,執結涉案標的1.2億元的“金鑰匙”學校教育儲備金系列案,執行到位金額達1.1億元。

五、完善便民措施,落實司法為民。

完善訴訟服務措施。市中院制定《關于開展平安廣州、法治廣州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將確保公正司法、完善便民機制作為重要內容。提升立案窗口服務水平,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活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1965件,探索要素式裁判方式改革,提高審判效率。市中院實現訴訟檔案電子文件網上查閱,當事人“足不出戶”即可查閱檔案;開通“12368”訴訟信息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采用“一對一”人工服務,做到辦案信息“主動告知”,當事人“有問必復”,當事人反映的12741條信息得到及時處理,滿意率為99%。發揮人民法庭、巡回辦案點和社區法官工作室作用,促進矛盾就地化解。依法化解信訪問題,處理群眾來信3037件、接待群眾來訪4224人次。認真落實《律師法》和相關規定,為律師依法履職提供保障。加大司法建議力度,發出司法建議536份,促進相關部門健全工作機制。

加強調解工作。堅持“合法、自愿”和“調判結合、案結事了”原則,將調解貫穿于立案、審判和執行的各個環節。通過調解撤訴方式辦結各類案件49854件,解決爭議標的45.33億元。市中院加強訴前聯調指導工作,全市通過訴前聯調機制調處糾紛31722件,調解成功27643件,調處標的11.37億元,當事人自動履行率達98.98%,最高法院發文予以肯定。

落實司法救助。為經濟確有困難的4209件民事、行政案件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用1181萬元,確保經濟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對于符合條件的刑事被告人,協調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推動司法救助納入社會救助體系,共向375名刑事被害人和申請執行人發放救助金533萬元,避免他們因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而陷入困境。

六、推進審判管理監督,促進司法公開公正。

推進審判管理。市中院制定《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三年規劃綱要(20xx-20xx)》,促進審判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提升辦案質效。開展案件質量講評活動,推行二審發改案件評析制度,加強案例指導,統一裁判尺度。開展庭審和裁判文書“兩評查”活動,越秀區法院獲評全國法院“兩評查”活動先進單位。強化審判流程管理,建立積案防控長效機制,全市法院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達99.84%。市中院強化審判監督,依法糾正原審確有錯誤的裁判,審結二審案件20987件,依法改判、發回重審1687件;審結再審案件279件,依法改判、發回重審82件。

推進司法公開。全面落實立案、庭審、執行、聽證、文書和審務“六公開”,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全市法院上網公布裁判文書85761份,公布數量全國領先。市中院審判法庭全部實現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和記錄“三同步”,做到庭審網絡“天天有直播”,推動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實行庭審網絡直播。市中院開通官方微博,關注人數超過9萬。推進法制教育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法制宣傳活動585次,舉辦“法庭開放日”59次,引導公眾增強法治意識。我市司法公開工作得到最高法院周強院長的肯定。

接受各界監督。市中院向市人大會和有關委員會報告訴前聯調、代表建議辦理、試點設立廣州市知識產權法院以及仲裁法實施工作,認真落實審議意見。加強代表聯絡工作,市中院邀請代表視察法院工作、參與案件“判前評議”、調解和執行等活動215人次。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市中院審結檢察機關抗訴案件138件,依法改判、發回重審42件。接受政協委員、司法監督員和新聞媒體監督。發揮人民陪審員作用,全市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35407件,占一審適用普通程序案件的89.81%。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

加強隊伍建設。市中院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班子深入查擺“四風”方面的問題,提出并落實26項整改措施,建立健全28項。

規章制度。

構建防治“四風”的長效機制。加強調研工作市中院完成32項重點調研課題形成相應工作制度。探索法官職業化新路子越秀區法院被指定為全省審判業務專家管理改革試點法院花都區法院開展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改革。加強辦案績效考核管理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加強教育培訓舉辦各類業務培訓184期12573人次。推進文化建設蘿崗區法院被評為全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加強廉政建設開展“筑牢防線”系列教育活動堅持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從嚴查處筑牢反腐保廉防線。市中院獲評全市廉潔文化進機關工作先進單位。全市法院84個集體、394人次獲市級以上榮譽天河區法院獲評全國優秀法院花都區法院獲記集體一等功市中院陳海儀法官榮立個人一等功。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市中院認真履行對基層法院干部協管職責,對基層法院開展司法巡查和審務督察。做好對基層法院的工作幫扶,選派法官相互掛職鍛煉,組織資深法官巡回授課,舉辦專項業務培訓。協助基層法院改善執法物質條件,積極向當地黨委、人大、政府反映,幫助基層法院解決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物質裝備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推進人民法庭建設,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指導機制,根據需要恢復、新建人民法庭。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在工作中的應用。

各位代表,正是有了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人大的有力監督以及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市法院才得以完成繁重的審判任務。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感謝!

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審判任務重、辦案壓力大的問題仍然較突出,法官經常加班加點辦案;審判質效需要進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糾紛效果有待提升;執結案件標的實際到位率為68.63%,尚有部分案件未能得到完全執行;審判作風、工作作風需要進一步改進,司法為民便民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對此,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研究解決。

20xx年,全市法院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認真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屆五次全會和本次人大會議要求,緊緊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著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著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新型城市化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審判工作。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依法正確履行審判職責,狠抓執法辦案,依法公平公正處理好各類案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依法懲治各類犯罪活動,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努力提高執行工作效率,為平安廣州、法治廣州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是推進司法改革。按照中央和上級法院的部署,積極穩妥推進司法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的落實。健全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規范減刑、假釋案件辦理程序,推進涉訴信訪改革,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探索試點設立廣州市知識產權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三是落實司法為民。完善司法便民利民舉措,加強立案窗口建設,加強訴訟指引與幫助,加強調解工作,加強司法救助,推進“12368”訴訟信息服務平臺和訴訟檔案電子文件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兩級法院全覆蓋,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司法為民的溫暖。

四是深化司法公開。拓寬公開范圍和渠道,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推進庭審網絡直播和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和記錄“三同步”,建設兩級法院庭審網絡直播平臺。推進裁判文書公開,依法可以公開的裁判文書全部上網公開。加強司法宣傳,完善法院網站、微博、微信等宣傳平臺建設,加強與公眾聯系互動,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司法活動在陽光下運行,讓司法案件經得起事實、法律的檢驗。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繼續深化市中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指導基層法院深入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司法作風,確保公正、高效、廉潔司法。探索完善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推進法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著力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的永恒追求,人民滿意是法院工作的最高標準。在新的一年里,全市法院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新型城市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

我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xx年,我市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審判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在市委領導、市人大及其會監督、上級法院監督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全市法院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認真執行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積極服務新型城市化發展,大力推進各項工作,審判執行工作質量、效率和效果有了新提高,司法公開取得新突破,司法改革邁出新步伐,創先爭優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32183件,辦結206024件,同比分別上升13.46%和14.64%。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39142件,辦結35323件,同比分別上升10.43%和11.33%。

一、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依法開展刑事審判。全市法院審結刑事案件22455件,判處刑事被告人28852人,同比分別增長38.81%和41.77%。突出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判處故意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罪犯5280人,判處走私、金融詐騙、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等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罪犯1008人,審結李三成等36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順亨公司走私案等一批大要案,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秩序。深入抓好“三打”刑事審判工作,依法判處一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業賄賂犯罪分子,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依法懲治職務犯罪,判處貪污、賄賂罪犯581人,其中罪犯原為處級以上干部的67人。依法懲治醉酒駕車犯罪行為,判處罪犯1286人。堅持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17321名罪犯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直至死刑的1690人、免予刑事處罰的62人。依法保障人權,刑事案件全部做到審限內結案,實現“零超期羈押”。探索刑事附帶民事案件調解舉措,促成677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被告人與被害人就民事賠償部分達成調解協議。

依法開展民事審判。全市法院審結民事案件110997件,一審結案訴訟標的144.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0%和45.18%。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通過調解撤訴方式結案47362件,調解撤訴率為42.67%。高度重視民生案件,審結婚姻家庭案件8168件、交通事故賠償案件10844件、勞動爭議案件16670件、房地產糾紛案件21106件,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審結商事。

合同。

糾紛案件19456件,保護誠實守信,制裁違約欺詐。依法保障金融債權,化解金融風險,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1812件,促進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維護公平交易投資環境,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糾紛案件1928件,促進國際商貿中心建設。

依法開展行政審判。全市法院審結行政案件3744件,同比增長13.49%。切實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在一審審結的2221件行政案件中,依法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或無效、撤銷或變更行政行為以及促使行政機關與原告達成和解而撤訴的共736件,占33.14%。貫徹落實《行政強制法》,審查行政非訴執行案件4870件,裁定不予執行的994件,占20.41%。組織行政案件點評活動,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提出司法建議,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審結國家賠償案件26件,決定賠償金額566萬元,維護賠償申請人合法權益。

依法開展執行工作。全市法院執結案件55120件,為當事人實現債權81.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1%和24.20%。完善主動執行機制,強化主動調查和查控財產工作。強化執行指揮中心作用,推行精細化管理和分段集約執行機制,提高執行工作效能。發揮執行聯動機制作用,加強與公安、稅務、房管、工商、銀行等部門的協作。強化釋法教育,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法律義務,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率為16.90%。加強執行和解,促成3266件案件當事人達成和解。開展夜間執行、節假日執行、專項執行活動,加大懲治規避執行力度,對拒不執行法院裁決的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予以司法拘留、罰款、限制出境271人,向19129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

二、維護司法公正,服務新型城市化發展。

維護審判程序公正。增強程序公正意識,充分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規范案件庭審程序,深入開展庭審活動評查,提高庭審水平。加強裁判文書釋法說理,做好判后答疑。嚴格審判流程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每個案件在立案、開庭、評議、宣判、執行等各階段實行跟蹤管理,確保各個審判環節高效運行。積極應對案件數量大幅增長的壓力,調配辦案力量,組織加班辦案,完善績效考核,全市法官人均結案141.11件,同比增長13.70%。

維護裁判處理公正。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辦案質量。強化二審、再審監督作用,市中院審結二審、再審案件19287件,有1820件予以改判或發回重審。完善案件質量評估體系,開展案件質量和裁判文書評查活動,全市共評查案件14124件、裁判文書2109份,通過評查發現并糾正存在問題。規范自由裁量權,推進刑事案件量刑規范化,全市法院適用量刑規范化審理案件14066件,促進量刑公正。加強案例指導工作,市中院被最高法院授予案例指導工作先進單位。

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找準法院工作在新型城市化發展中的定位和切入點,市中院出臺了《為我市新型城市化發展提供司法服務的意見》,從加強專項審判、依法促進轉型升級、促進城鄉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要求,把司法服務和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充分運用破產、重整、和解手段,審結破產案件33件,化解企業債務4.05億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市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案件8340件,同比增長73.53%。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突出打擊惡意性、源頭性侵權行為,制裁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推行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審合一”試點工作。天河法院獲評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基層示范法院。依法妥善審理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引發的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案件,服務城鄉建設。依法審理環保案件,制裁污染環境行為,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強信訪問題源頭化解,全市法院共處理來信來訪7139件次,來信來訪總量同比下降14.87%,一批信訪案件得到了化解。結合辦案提出司法建議982份,促進有關單位科學決策、完善管理。

三、自覺接受監督,提高司法水平。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學習貫徹《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司法工作規定》,嚴格執行人大各項決議、決定。市中院向市人大會專項報告全市法院刑事審判工作情況,按照審議意見抓好落實。制定加強與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的規定,完善人大代表聯絡制度,邀請人大代表參加“法院工作百場評查”、“司法創新百場座談”活動,旁聽案件庭審,參與案件調解,觀摩合議庭評議,參與法官選任工作。市中院認真辦理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共48件,代表對辦理結果表示滿意。

自覺接受各界監督。全市選任人民陪審員572名,參審案件34624件,占一審適用普通程序案件的81.55%。聘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行業代表擔任司法監督員,向當事人發放監督卡,向社會公開院長電子郵箱、廉政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監督。認真接受檢察機關的訴訟監督,市中院審結檢察機關抗訴案件84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27件,維持或以調解等方式結案57件,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四、推進司法公開與改革,增強司法公信力。

大力推進審判公開。全面推進“陽光司法”,應當公開審理的案件全部公開審理,應當公開的裁判文書全部上網公開。市中院大力推進庭審網絡直播常態化,做到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直播“茶水費”、“克隆銀行卡盜刷”等社會關注的案件,網絡點擊量200多萬次,人民日報等媒體給予高度評價。

大力推進執行公開。推行執行日志網上公開,當事人上網可了解案件執行進展。開通執行電子郵箱,完善執行短信互動平臺,及時接收當事人提供財產線索和意見建議等信息,告知當事人執行措施和執行進展。實行執行公開聽證制度,應當聽證的執行案件全部實行公開聽證。

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市中院制定全市法院深化改革創新工作三年規劃,做好整體布局。加強審判專業化建設,增設了金融審判庭和涉臺民商事案件、城中村案件等專業合議庭。優化少年審判機制,開展未成年罪犯非監禁刑適用及前科封存制度試點,市中院設立全國法院系統首家“全國青少年法律與權益保護研究基地”,市中院和越秀、天河、黃埔法院被評為全省少年審判工作先進單位。大力推進司法委托拍賣改革,自去年6月20日起,全市法院涉訴資產統一進入廣州產權交易所交易,成交率為83.80%、增值率為15.72%,均位于全國法院前列。

五、踐行司法為民,落實便民措施。

抓好訴訟服務。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訴訟引導、訴訟風險告知、釋法答疑、案件查詢、材料收轉一站式服務。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推廣番禺法院小額案件速裁模式,對爭議標的為5萬元以下的案件經當事人同意采用速裁程序辦理,平均結案時間為15日。發揮人民法庭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促進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

抓好訴訟調解。將調解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優先手段,貫穿于立案、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市中院審結的一起勞動爭議案、天河法院審結的一起行政糾紛案獲評全國法院優秀調解案例。深入推進訴前聯調工作,確定黃埔、花都、南沙、增城為訴前聯調工作示范區,促進全市訴前聯調工作的開展。全市共辦理訴前聯調案件24531件,調解結案21602件,當事人自動履行率達86.88%。

抓好司法救助。做好訴訟費緩減免工作,全市法院為經濟確有困難的4490件案件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1072萬元,讓經濟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推動司法救助“及時雨”項目,向由于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而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245名刑事被害人和民事案件的申請執行人發放了救助金。為1590名刑事被告人指定律師出庭辯護,與司法局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體現了司法的人文關懷。

抓好法制宣傳服務。開展送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和法庭開放日活動。與媒體合辦維權大講堂、法觀天下、法案真相等專欄,開展聚焦司法公正、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專項宣傳活動。建立法院官方微博,拓展司法與民眾的溝通渠道。市中院被最高法院評為司法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和司法理論宣傳先進單位。

六、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隊伍司法能力。

加強隊伍建設。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人民法官為人民教育實踐活動,推進“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引導干警筑牢司法為民的宗旨理念、堅定公正司法的價值追求。按照建設廉潔廣州的要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全市法院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抓好廉政紀律教育和廉政制度專項檢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市中院推行廉政監察員列席合議庭評議案件制度,部分基層法院試行合議庭評議案件錄音存查。推進法院文化建設嶺南工程,帶動隊伍素質、審判質量和司法公信力“三個提升”。加強對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的學習培訓,為法律的實施做好相應準備。推行青年法官導師制,由資深法官與青年法官結對進行“傳幫帶”。加強調查研究,市中院針對工作中的問題完成13項重點調研,形成相應工作制度,促進工作開展。完成全省及全國法院重點調研課題數、在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上獲獎數,均居全省各市首位。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71個集體、336人次獲市級以上榮譽,從化法院獲評全國模范法院,天河法院榮立一等功,增城法院梁仕保獲評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市中院建立聯系基層法院制度,協助解決基層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基層法院辦案監督和業務指導,促進基層提高審判工作水平。開展司法巡查和審務督察工作,組織案件質量評查,抓好業務培訓。加強人民法庭建設,市中院提出的加強法庭工作的意見,市委政法委予以轉發。建立人民法庭工作考核機制,促進法庭工作規范化。推進信息化建設,試行網上立案;部分刑事案件通過在看守所設立視頻提訊室,實現不用被告人到法院即可開庭審理。積極推進市中院新審判綜合樓建設,努力改善執法物質條件。

各位代表,一年來,全市法院能夠完成繁重的審判任務,離不開各級黨委的領導、人大的監督以及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一是審判職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審判執行工作質量、效率、效果還有提升的空間,通過司法維護法律權威、懲處犯罪行為、化解社會矛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二是司法便民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司法服務未能完全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便民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自身建設需要加強。有些審判人員未能完全適應案件數量、重大疑難新類型案件明顯增多的形勢,審判業務水平和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四是審判輔助人員明顯不足。由于審判輔助人員不足,事務性工作耗費法官大量精力,影響辦案質效提升等等。對此,我們將認真研究解決。

今年,全市法院工作的總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發展要求,以提高司法公信為核心,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進一步提高懲治犯罪的能力、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推進司法公開,落實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公正,促進各項工作上新臺階。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服務新型城市化發展。圍繞低碳經濟、智慧城市、幸福廣州建設,依法懲治犯罪,化解矛盾糾紛,大力推進訴前聯調,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依法審理轉型升級中發生的各類案件,促進經濟發展。加強金融審判,服務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加強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促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依法審理涉及城鄉環境建設案件,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環保案件審判,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完善和創新執行機制,加大執行工作力度,提高執行實效。

二是完善司法便民措施,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司法為民長效機制,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期待。依法辦理涉及民生案件,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繼續推進送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提高司法救助水平。創新信訪工作機制,有效化解信訪問題。

三是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實行立案、庭審、執行、聽證、文書、審務“六公開”,繼續拓寬司法公開渠道,提升庭審網絡直播水平,加強與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的交流互動,確保審判權、執行權在陽光下運行。認真落實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公平正義的要求,完善審判執行工作的管理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和各界監督,努力提高司法水平,促進司法公正。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法官素質。認真學習貫徹關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提高法官隊伍素質。加強審判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完善崗位責任制和案件質量評查監督機制,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抓好業務學習培訓,抓好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實施工作。繼續推進審判執行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完善反腐倡廉措施,確保公正廉潔司法。

各位代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市法院將緊緊依靠黨委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開拓創新、奮發進取,認真貫徹落實本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各項任務,做好人民法院各項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

我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xx年以來,全市法院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為建設幸福廣州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五年來,全市法院受理案件940647件,辦結915440件,分別比前五年上升14.35%和13.08%;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158997件,辦結155282件,同比分別上升19.47%和19.80%。過去的五年,是全市法院辦案質量、效率顯著提升的五年,群眾對法院工作更加理解與支持。20xx年,省法院委托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開展“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滿意度”調查,市中院的群眾滿意率達96.8%,是全省所有調查項目均達到優秀水平的三個中級法院之一。

一、加強審判執行工作,維護公平正義。

(一)依法懲治犯罪,促進“平安廣州”建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打擊犯罪、保障人權,審結刑事案件80071件,同比增長18.83%,判處罪犯84778人,實現被告人零超期羈押。堅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嚴懲黑惡勢力,審結伍志堅、李忠等一審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66件,判處罪犯586人。重拳打擊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多發性犯罪,提高群眾安全感,審結一審故意殺人、“兩搶一盜”、毒品犯罪案件41731件。審結號稱“世界毒梟”的劉招華等制造、販賣、運輸12.37噸冰毒案,依法判處劉招華死刑。大力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維護群眾身心健康,審結涉瘦肉精、毒臘肉等一審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153件。注重打擊各類詐騙犯罪,維護公民財產安全,審結涉案金額10億元的諶治武金融詐騙案等一審詐騙犯罪案件2607件。嚴厲懲治走私犯罪,審結陳乃智特大走私汽車案等一審走私犯罪案件290件。著力打擊職務犯罪,審結一審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320件、瀆職犯罪案件98件,懲處原縣處級以上干部128人。準確打擊新類型犯罪,審結一審醉酒駕駛案件205件;審結“國內券商內幕交易第一案”董正青內幕交易案、涉案金額達7.64億元的網絡賭球案。

(二)依法裁判民事案件,促進“和諧廣州”建設。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審結民事案件474246件,同比增長23.62%,解決糾紛標的金額857.43億元,調解撤訴案件190971件。關注群眾切身利益,妥善審理各類涉民生案件。注重保護婦女、兒童、老人合法權益,維護家庭和睦,審結一審婚姻家庭和繼承案件36539件。依法保護勞動者權益和促進企業發展,審結一審勞動爭議案件51816件,保護勞動者債權5.66億元;發布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促進企業依法用工、勞動者理性維權。妥善處理涉農糾紛,促進新農村建設,審結一審農村土地承包、宅基地案件1565件。維護金融市場安全,審結一審證券、借款、民間借貸、信用卡、保險等案件65398件,解決糾紛標的金額237.09億元。妥善調處“全國證券維權五大標志性案件”之一的科龍公司虛假陳述民事索賠系列案,促使科龍公司向受害股民合理賠償。積極應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變化,運用法律手段規范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審結一審房地產案件84240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服務對外經濟交往,審結一審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9434件。

(三)依法審理行政案件,促進“法治廣州”建設。堅持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與支持依法行政并重的原則,審結行政案件15123件,同比增長18.87%。積極推進行政審判方式改革,建立行政案件跨區域交叉管轄制度,市中院被最高法院指定為優化行政訴訟庭審程序試點單位。探索行政糾紛解決新機制,大力推進協調和解,3265件行政案件因協調和解而撤訴。不斷拓展監督支持依法行政渠道,堅持舉辦年度行政案例點評會、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依法加大對行政執法的支持力度,審查涉違法建設、計劃生育等行政非訴執行案件15597件,準予執行13400件,不予執行2197件,追繳行政罰款、社會撫養費、社保費、住房公積金等8.91億元。堅持有錯必究、當賠必賠原則,審結國家賠償案件450件,決定賠償37件,賠償金額近1200萬元。

(四)依法辦理執行案件,促進“誠信廣州”建設。認真貫徹市人大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民事執行工作的決議》,執結案件299424件,為當事人實現債權285.88億元。建立健全執行聯動機制。設立執行指揮中心,建立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和執行要情系統,構建執行快速反應機制。加強執行協作,與公安、房管、車管、工商、銀行等部門及區縣、街鎮、村居建立執行協作網絡,與省內外18個重點城市法院簽署執行協作協議,初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參與、各方配合、法院主辦的綜合解決執行難工作大格局。不斷創新執行方法,努力兌現申請人權益。充分運用提級執行、指定執行、交叉執行措施,改善執行效果;采取“四查一搜一審”措施,盡可能發現財產線索;加強與媒體合作,曝光拒不履行判決義務的被執行人;深入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行動”,依法嚴懲拒不履行判決的行為。五年來,全市法院采取搜查、查封、凍結等措施25萬余次,限制高消費7萬余人次,曝光拒不履行判決的被執行人1675人次,限制出境332人次,司法拘留1123人,判處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犯8人。被執行人鄧建國違反法院“限制高消費令”乘坐飛機、拒不申報財產,被市中院司法拘留15日。深入推進司法委托拍賣改革,自20xx年7月起,市中院涉訴資產全部進入廣州產權交易所交易,提高了涉訴資產變現率。

二、圍繞廣州工作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堅持主動謀劃,積極服務經濟和城市發展。制定實施《關于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司法服務的意見》、《關于為我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不斷強化司法服務和保障措施。妥善審理因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貨物買賣、中外合資合作、破產、勞動爭議、借貸等各類案件,成功辦結廣保國際重整案、雙菱鋼鐵破產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服務保障“平安亞運”,成立專門的亞運法庭、亞運合議庭,辦結涉亞運案件1093件,訴前調處涉亞運群體性糾紛54宗。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服務廣州創新型城市建設,市中院榮獲廣州市首屆“保護知識產權市長獎”。試行知識產權審判“三審合一”機制,積極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審結涉知識產權一審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11339件。審結米其林系列商標侵權案,中國歐盟商會知識產權工作組主席專程到廣州表示感謝。積極服務我市產業功能區和重點項目,圍繞“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主動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專項調研,提出預防化解征地拆遷矛盾的對策,受到黨委政府充分肯定。依法妥善審理涉“三舊”改造案件,服務城市建設。審結一批涉獵德村、琶洲村、楊箕村等城中村改造案件,成功促成獵德村改造“零強拆”,部分涉楊箕村搬遷案件執行和解。配合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服務我市創文工作大局,辦理環保非訴執行案件7977件,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4件。

(二)創新工作機制,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制定實施《廣州市法院參與社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參與社會建設的長效機制。派駐23個合議庭、191名法官參與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訴前聯調,加強訴訟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銜接配合,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全市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建立人民調解、訴前聯調、司法確認工作室等訴前調解機構129個,訴前化解矛盾23876宗,解決糾紛標的金額6.13億元。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深化“羊城金不換”工程,啟動“陽光少年行動”,專設少年審判庭,創設“少年法庭之友”、心理干預、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等特色制度,最大限度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五年來審結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17122件。市中院少年庭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充分延伸審判職能,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幫教管理。派出法官參與社區矯正,加強對緩刑人員的回訪、教育和考察。強化司法服務意識,針對審判執行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預防違法犯罪、提高行政執法水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等對策建議2045份,多次得到最高法院和省、市領導的肯定,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三)注重司法引導,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著力促進誠信文化建設,依法懲治違約、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失信行為,保護誠實守信者的合法權益,推動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指導基層法院針對轄區內涉訴訟較多的企業建立專門的糾紛檔案,推動企業誠信守法經營。著力促進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建設,審結網絡淫穢色情、有害信息傳播犯罪案件261件,凈化網絡環境。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動形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與市教育局聯合開展“廣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進校園活動”,逐步覆蓋全市1571所中小學;向媒體發送新聞稿件6000余條次,與電視臺、電臺聯合制作節目389期;舉辦“法庭開放日”155次,組織送法活動近600次,受眾23萬余人。加強法院文化建設,自覺將法院文化建設納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整體布局,制定全市法院文化建設五年規劃,推動形成具有鮮明導向、約束、凝聚和激勵功能的法院文化。蘿崗法院獲評“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

三、踐行為民宗旨,回應群眾司法需求。

(一)回應群眾對司法的關切,審判執行更加公正高效。成立審判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案件質效管理。扎實開展“案件質量年”、“審判管理年”、“百萬案件評查”等活動,評查案件34533件。加強二審和再審監督,堅持有錯必糾。規范自由裁量權,通過類型案件總結、典型案例指導等方式,統一裁判尺度。量刑規范化工作全面鋪開,成效顯著,白云法院代表法院系統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在廣州召開十五省法院、檢察院量刑規范化觀摩會,推廣我市經驗。推行案件繁簡分流,設立速裁調解中心,加強簡易程序適用,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通過速裁調解中心審結案件18120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結案件241887件,明顯提升了辦案效率。

(二)回應群眾訴訟需求,便民利民措施更加到位。加強立案窗口建設,設立訴訟服務中心,實現訴訟引導、釋法答疑、案件查詢、材料收轉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務。打造網上立案平臺,律師事務所及部分企事業單位已經可以直接網上申請立案。增設流動法庭、便民訴訟點15個,巡回審判案件4358件。在全國率先推行主動執行機制,主動將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的案件移送執行,主動推進執行進程,主動形成執行合力,通過主動執行程序辦結執行案件7552件,為當事人實現債權5.30億元。最高法院在我市召開主動執行工作現場會,推廣主動執行“廣州模式”。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為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1.03億元,其中減、免訴訟費408.03萬元。推動建立司法救助金制度,向983名困難當事人發放救助金813.63萬元。依法保障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為8182宗案件的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加強信訪窗口建設,暢通信訪渠道。堅持常規接訪與專項接訪、領導接訪與干警接訪相結合。接待群眾來訪30798次,處理群眾來信21211件,來信來訪總量同比下降85.76%。市中院獲評全國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先進集體。

四、開展“陽光司法”,接受人大及各界監督。

(一)創新方式方法,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圍繞立案、庭審、執行、聽證、文書、審務等六個方面,建立健全司法公開的各項制度,確保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從立案開始,全程公開并告知當事人流程和進度,實現案件情況實時網絡查詢;堅持庭審公開,對依法應當公開審判的案件全部公開審判;宣判后現場答疑并網上公布裁判文書;公開執行工作每一步,建設執行短信互動平臺,推進執行公開。積極拓展司法公開渠道,對法院網站改版升級,使其成為司法公開的重要平臺。舉行院長、法官在線訪談活動,與網民“面對面”,聽取民意、回應民聲。開創全省法院網絡庭審直播先河,獲評“廣東網絡問政十大典型案例”。

(二)健全工作機制,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會各項決議,先后向市人大會專項報告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民事執行等工作開展情況,積極配合人大會開展《律師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實施情況檢查。認真辦理代表建議,辦結代表建議167件,代表滿意率100%。認真聽取人大會議期間代表審議意見,及時向代表反饋整改落實情況。不斷創新接受人大監督的形式,構建“全方位、制度化、全覆蓋”的代表聯絡機制,開展“百案聽審”、“百場走訪”、“百場見證執行”、“百案調解”、“百案釋法答疑”、“百場征求意見”等活動685次,參與活動代表8131人次。

(三)拓寬渠道,廣泛接受各界監督。進一步建立健全接受政協及各民主黨派監督的機制。五年來辦結政協委員提案43件。邀請民主黨派人士參加座談會聽取意見,開創接受民主監督新模式。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落實檢察長列席審判委員會制度,依法辦理抗訴案件。受理二審、再審抗訴案件338件,審結321件,其中以維持原判或調解等方式結案216件,發回重審、改判105件。大力弘揚司法民主,選任人民陪審員696名,參審案件179832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召開新聞發布會、情況通報會85場,主動提供工作和案件信息。聘請司法監督員179名,向當事人發放監督卡,向社會公開院長電子郵箱、廉政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

五、強化自身建設,提升司法能力。

(一)市中院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干警素質明顯提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創先爭優和“群眾觀點大討論”活動,引導干警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懲防并舉、源頭治理。以規范權力運行、加強廉政風險節點防控為重點,通過精細管理、選任廉政監察員、輪崗等舉措切實加強對重點崗位、重要環節的內部監督。嚴格落實任職回避、審判回避、防止內部人員干擾辦案等制度,構建“隔離帶”和“防火墻”。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用鐵的紀律維護司法廉潔。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切實提高把握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素質。五年來,市中院舉辦各種培訓班93期,培訓干警15877人次。全體干警的理論素養和司法能力得到切實提高,最高法院指定市中院承擔全國未成年人民事審判規范性文件的起草、修改論證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市中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有關意見,被最高法院勞動爭議司法解釋所采納。出版專著18部,145篇論文獲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省法院獎勵。市中院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71個集體、188人次榮獲市級以上榮譽,其中民一庭榮立集體一等功,陳海儀法官獲評“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張漢華法官榮立個人一等功。

(二)基層基礎建設全面推進,基層法院整體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建設基層,制定實施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工作意見。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大力推進基層法院硬件建設,積極幫助解決人員編制、物質保障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推進人民法庭建設,投入資金1.15億元,完成了全市21個人民法庭的新建或改造,明顯改善了基層辦案條件。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建成市中院、基層法院、人民法庭三級計算機綜合網絡應用系統、遠程視頻系統,建立數字法庭51個。大力推進基層法院審判專業化改革,全部基層法院獲得涉外、涉港澳臺商事審判管轄權,6個基層法院獲得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番禺法院設立勞動爭議和道路交通事故兩個專業審判庭。嚴格履行市中院黨組對基層法院領導班子的協管職責,強化市中院領導定點聯系基層制度。突出抓好基層法院司法能力建設,通過司法巡查、案件審查、召開聯席會議、制定規范性文件、組織培訓、年度綜合考評等機制不斷強化對基層法院的監督指導。增進兩級法院人員交流,五年來市中院安排71名干警到基層法院鍛煉或任職,遴選77名基層干警到市中院跟班培訓和工作。基層法院工作全面發展,170個集體、931人次獲市級以上榮譽,其中從化法院獲評“全國模范法院”,花都法院獲評“全國優秀法院”,海珠法院蘇國霞法官榮獲“全國模范法官”稱號、天河法院丁衛紅法官榮立個人一等功。

各位代表,回顧五年來的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委部署,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確保司法工作的正確方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整體謀劃,自覺服務廣州工作大局;必須堅持“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回應群眾關切,滿足群眾需求;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探索加強法院工作的新舉措,努力滿足新形勢、新任務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必須堅持強化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及社會各界的監督,完善法院內部監督。我市法院過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績,是黨委正確領導、人大有力監督、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代表、政協委員、群眾理解支持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全市法院及全體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法院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主動服務大局,參與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方式還需要探索和完善。二是審判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通過審判管理確保公正、高效、廉潔的工作效果還不夠明顯,需要進一步努力。三是少數干警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重大、疑難、敏感、新型案件明顯增多的形勢,思想素質、專業素養、做群眾工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四是改革創新力度仍需加大,尤其是以改革創新切實解決司法難題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積極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今后五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后保障法律實施的重要時期,是我市強化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攻堅時期,是率先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的關鍵時期,全市法院總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認真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市第十次黨代會和本次大會精神,緊緊圍繞我市全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升司法能力,依法履行審判職能,積極服務我市經濟城市發展轉型升級,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努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為我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民生福祉不斷改善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20xx年,全市法院將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眼于廣州工作大局,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依法重點打擊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治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妥善審理在加快轉型升級過程中發生的各類糾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以加大懲罰力度和降低維權成本為重點,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促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繼續加強調解工作,妥善處理各類糾紛,減少不和諧因素。嚴格司法審查,加強協調和解,妥善化解行政爭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行政強制法》的實施。充分發揮執行聯動機制作用,強化執行指揮中心功能,加大執行力度,懲治賴債行為。推動基層法院涉訴資產進入廣州產權交易所拍賣,提高涉訴資產變現率。

二是著眼于社會和諧穩定,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延伸司法職能,堅持懲罰犯罪與預防犯罪相結合、解決糾紛與防范糾紛相促進,充分發揮司法的教育、預防、引導和恢復功能。加強訴訟與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協調對接,依托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和工作站,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充分發揮訴前聯調的功能,將糾紛解決在訴前;積極整合社會力量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找準法院工作與文化建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服務具有廣州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一步參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諧文化、誠信文化和網絡文化建設,做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積極建設者和有力保障者。

三是著眼于司法為民,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一步探索司法為民長效機制,高度重視教育、住房、醫療、就業等涉民生案件的審理。繼續深化司法公開,讓社會監督司法、見證司法、信任司法。更加重視涉訴信訪工作,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推動網上立案平臺向個人開放,完善主動執行工作機制,不斷創設和改進便民利民舉措,讓群眾更加方便地行使訴權,讓確有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讓有理有據的當事人打得贏官司,讓打贏官司且有條件執行的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

四是著眼于提高司法能力,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審判。深入開展“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干警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做群眾工作能力。進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確保廉潔司法;把握司法工作機制改革新契機,推進審判執行工作機制、審判管理機制、隊伍建設機制、司法保障機制創新發展,整體提升司法水平,確保公正高效司法。

各位代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人民法院肩負的使命光榮而艱巨。維護公平正義,我們義不容辭;服務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我們責無旁貸。珠水揚帆風正勁,云山問頂路在前。全市法院將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科學發展的觀念、求真務實的作風、開拓進取的態度,全力做好各項工作,為我市率先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建議篇九

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各位代表,今天的全體會議應出席代表2964人,出席2853人,缺席111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現在開會。今天的全體會議有兩項議程?,F在進行第一項議程: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同志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14年主要工作。

一、依法懲治犯罪,推進平安中國建設依法嚴懲各類嚴重刑事犯罪,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罰當其罪。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02.3萬件,判處罪犯118.4萬人,同比分別上升7.2%和2.2%。

依法嚴懲暴力恐怖等嚴重刑事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出臺辦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極端刑事案件的意見,依法嚴懲天安門“10·28”、昆明“3·01”等暴力恐怖犯罪。各級法院審結煽動分裂國家、暴力恐怖襲擊等犯罪案件558件,判處罪犯712人,同比分別上升14.8%和13.3%。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審結劉漢、劉維等3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審結殺人、搶劫、綁架等犯罪案件24.8萬件,判處罪犯30.4萬人;審結毒品犯罪案件10.7萬件,判處罪犯11萬人。

依法嚴懲腐敗犯罪和經濟犯罪。堅持鐵腕反腐,依法懲處劉鐵男、李達球等一批腐敗犯罪分子。各級法院審結貪污賄賂等犯罪案件3.1萬件4.4萬人,同比分別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為廳局級以上的99人,原為縣處級的871人。加大對行賄犯罪打擊力度,判處罪犯2394人,同比上升12.1%。會同有關部門起草沒收違法所得司法解釋,啟動缺席判決沒收外逃腐敗分子違法所得程序。積極參與海外追逃追贓工作,決不讓國外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依法懲治商業賄賂犯罪,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判處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30億元。審結金融詐騙、內幕交易等經濟犯罪案件5.6萬件,判處罪犯7.3萬人。

依法嚴懲侵害婦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加大對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懲處力度,對組織策劃、多次參與、拐賣多人的罪犯,堅決依法嚴懲。繼續落實依法懲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始終保持對此類犯罪高壓態勢。各級法院審結拐賣婦女兒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48件,其中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876人。會同有關部門出臺指導意見,依法制裁家庭暴力行為。

依法嚴懲暴力傷醫、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和污染環境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出臺懲處涉醫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依法審理王英生故意殺人案等一批暴力傷醫犯罪案件。制定司法解釋,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打擊力度,各級法院審結相關案件1.1萬件。出臺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意見,各級法院審結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等犯罪案件1.6萬件。

周強:依法嚴懲網絡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設備案件和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的意見。堅決打擊網上造謠、傳謠行為,依法審理網絡推手“秦火火”、“邊民”等誹謗、尋釁滋事、非法經營案,切實維護網絡秩序,凈化網絡空間,決不允許網絡成為法外之地。

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工作。強化網上公示、開庭審理等措施,以公開促規范。從嚴控制職務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金融犯罪等罪犯減刑、假釋,各級法院對上述罪犯裁定減刑1.4萬件,同比下降32.7%;裁定假釋1501件,同比下降65.1%。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進行全面清理,對法定情形已經消失的罪犯決定收監執行1739人,決不允許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權,決不允許對任何人法外開恩。

二、堅持公正司法,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發揮庭審對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的決定性作用,以嚴格司法保障公正司法。

周強:切實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各級法院對518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堅持公開審判、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訴訟制度,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權、申訴權。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念斌投放危險物質案,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念斌無罪。

堅決糾正冤假錯案。各級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糾正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再審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罪一案,改判呼格吉勒圖無罪,目前正在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辦案人員的責任。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以對法律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對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對錯案的發生,我們深感自責,要求各級法院深刻汲取教訓,進一步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切實保障律師依法履職。制定辦理死刑復核案件聽取律師意見的辦法,保障律師查詢立案信息、查閱相關材料等權利,律師可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當面陳述辯護意見,確保死刑復核案件質量。積極探索律師參與化解涉訴信訪案件的做法,充分發揮律師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作用。

加強少年審判工作。完善“圓桌審判”方式,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各級法院判處未成年罪犯5萬人。繼續落實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切實幫助失足青少年回歸社會、改過自新。加強少年民事案件審判工作,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人民法院審結首例撤銷未成年人父母監護人資格案件,依法制裁監護人侵犯被監護人權利行為,促進解決監護缺位問題,完善監護制度。

加強國家賠償和司法救助工作。明確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和條件,推動建立國家賠償聯動機制,有效保障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各級法院審結國家賠償案件2708件,決定賠償金額1.1億元。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為當事人減免訴訟費1.8億元,讓生活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

三、依法審理經濟領域各類案件,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商事案件278.2萬件,同比上升8.5%。出臺依法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意見,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適應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及時修訂公司法司法解釋。研究解決產業結構調整中企業依法退市所涉法律問題,各級法院審結企業兼并、強制清算、股權轉讓等案件1.2萬件。制定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等司法解釋,各級法院審結金融糾紛案件82.4萬件,維護良好的金融秩序。審結買賣合同案件66.4萬件,促進公平交易。

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制裁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各級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11萬件,同比上升10%。審結奇虎與騰訊公司涉不正當競爭案和壟斷案,促進規范互聯網領域競爭秩序。

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涉外商事案件5804件,海事海商案件1.2萬件。依法扣押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貨輪,順利執結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威”執行案,保障了當事人合法權益。辦理國際司法協助案件6014件。依法妥善審理涉港澳臺、涉僑案件,切實維護香港、澳門、臺灣同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妥善處理首例臺灣居民的大陸遺屬通過兩岸司法互助途徑取得補償金案,拓展兩岸司法合作范圍。辦理涉港澳臺送達文書、調查取證等司法協助案件1.3萬件。

四、堅持問題導向,踐行司法為民,以司法手段保障民生。

依法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522.8萬件,同比上升5.7%。其中,婚姻家庭、撫養繼承等案件161.9萬件,人身損害、勞動爭議、教育、醫療、住房等案件149.4萬件,民間借貸案件102.4萬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宅基地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案件21.9萬件。依法制裁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判處罪犯753人。出臺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規定,明確“上下班途中”等情況下工傷認定標準,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法審理就業性別歧視案件,切實保護女性平等就業權。一些法院在審理贍養糾紛案件中判決子女定期回家探望父母,保障老年人權益。制定司法政策,加強對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權益的保護。

依法制裁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他人隱私權行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結首例在華外國人非法獲取公民信息案,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發布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各級法院審結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民事案件3331件。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結泰州市環保聯合會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判處6家企業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元。出臺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意見,加強涉軍維權工作。

努力解決民告官難問題。配合立法機關做好行政訴訟法修改工作,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促進、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各級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15.1萬件,審結13.1萬件,同比分別上升16.3%和8.3%。依法審理行政不作為案件,公布典型案例,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完善行政案件交叉管轄、提級管轄等措施,克服非法干擾。

著力解決立案難問題。清理一些地方限制立案的“土政策”,堅持依法受理案件。推進訴訟服務大廳、網站、12368熱線“三位一體”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實行預約立案、上門立案,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提供訴訟便利。推進涉訴信訪改革,強化“訴訪分離”,開通全國法院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接談4548人次,建立網上申訴信訪平臺,健全涉訴信訪終結機制,暢通信訪案件入口和出口。異地交叉評查信訪案件,解決信訪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切實解決偏遠地區群眾訴訟不便問題。加強人民法庭工作,在街道鄉鎮合理設置法庭,方便群眾就近訴訟。深入社區鄉村、田間地頭,及時就地化解矛盾,讓司法走進群眾、貼近群眾。積極推廣遠程視頻庭審,通過“車載法庭”等方式開展巡回審判,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服務就在身邊。

進一步解決執行難問題。建立具備網絡查控、遠程指揮、快速反應、信息公開等功能的四級法院執行指揮體系,切實加大執行力度。各級法院受理執行案件341萬件,執結290.7萬件,同比分別上升14.1%和7%。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集中執行活動,執結涉民生案件21.9萬件,執行金額87.8億元。進一步清理執行積案。依法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判處罪犯696人,同比上升17.8%,堅決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

五、深入推進司法公開,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大力實施“天平工程”,加強法院信息化建設,深化司法公開,實現審判執行全程留痕,推動審判執行工作機制深刻變革,以司法公開和機制變革倒逼、促進司法公正。

推進審判流程公開。建立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通過網站、短信、微信等多種渠道推送案件流程信息,變以往當事人千方百計打聽案件進展為法院主動向當事人告知,保障當事人知情權。建立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對全國法院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實時統計。加強庭審直播網建設,推進庭審全程錄音錄像,各級法院通過視頻直播庭審8萬次。推進網上辦案,加強對立案、審判、執行、信訪各個環節的信息化管控,提高審判質量效率。

推進裁判文書公開。加大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力度,建成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網,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省區市法院實現了能夠上網的生效裁判文書全部上網目標,截至今年2月底共上網公布裁判文書629.4萬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993份。通過上網公布裁判文書,發揮司法裁判的教育、示范、引導、評價功能,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進執行信息公開。建立執行信息公開網,將執行案件的有關信息通過短信、網站、電子郵件等途徑向當事人公開。推行網絡司法拍賣,降低買受人成本,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網站、微博、微信開設曝光臺,公開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10萬例,采取限制高消費等信用懲戒措施150萬次,督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

加強法治宣傳。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以案釋法,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建立典型案例月度發布制度,公開發布典型案例189件。首次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最高人民法院庭審,展示我國司法形象。在首個國家憲法日組織全國法院集中開展“讓法治成為信仰”主題宣傳活動。舉辦“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并通過《南寧聲明》,促進對外司法交流。

六、深化司法改革,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司法改革決策部署,制定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出臺65項具體改革舉措,全面推進各項改革,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深圳、沈陽分別設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實現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群眾訴訟,同時便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審理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案件。在巡回法庭全面推行主審法官制度等各項改革措施,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使巡回法庭成為司法改革的“試驗田”和“排頭兵”。

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在北京、上海組建跨行政區劃中級法院,辦理跨地區重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解決一些當事人“爭管轄”和訴訟“主客場”問題,促進法律統一正確實施。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

穩步推進重點項目改革試點。在吉林、上海、湖北、廣東、海南、貴州、青海法院進行人財物省級統管、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職業保障等改革試點,選取12個法院開展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按新模式設立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珠海橫琴新區人民法院,為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健全審判監督指導機制。尊重司法規律,克服監督指導工作中的行政化傾向,取消對高級法院的統計考核排名,指導高級法院取消對轄區法院不合理的考核指標。加強司法解釋工作,制定司法解釋15件,清理1949年以來的司法解釋,廢止715件。發布指導性案例22件,統一類案裁判標準。全面推進量刑規范化改革,規范刑罰裁量權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帶頭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大幅減少審委會討論案件數量,強化總結審判經驗、決定審判工作重大事項職能,提高審委會運行機制透明度。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依法執行仲裁裁決,依法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加強訴訟調解,各級法院以調解和當事人撤訴方式處理案件461.9萬件。

改革人民陪審員工作機制。提前完成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去年底全國人民陪審員總數達到21萬人,共參審案件219.6萬件。積極拓展人民陪審員參審范圍,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吸收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倪發科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系人民陪審員首次參審重大職務犯罪案件。

七、堅持從嚴管理隊伍,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

堅持從嚴治院,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懲處。各級法院共立案查處各類違紀違法干警2108人,結案處理1937人,同比分別上升154.3%和172.8%。扎實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深入整治“四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六難三案”問題??偨Y推廣陜西省富縣人民法院“群眾說事、法官說法”便民工作經驗,參與縣域治理。改進司法作風,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干警196人。著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完善法官招錄、遴選機制,面向社會公開選拔高層次法律人才。最高人民法院從法學教授和律師等法律工作者中招錄5名優秀人才擔任法官,從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接收3人擔任法官。堅持按“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著力優化隊伍結構。最高人民法院培訓干警1.5萬人次,全國法院共培訓干警60萬人次。加強對口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法官培訓。學習宣傳鄒碧華同志先進事跡,引導廣大干警自覺做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各級法院共有316個集體、467名個人受到中央有關部門表彰獎勵。

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對73名履職不力的法院領導干部進行黨風廉政問責。對當事人隨案發放廉政監督卡,開展廉政回訪。全國四級法院全部開通舉報網站,實現聯網運行和實時監督,及時處理舉報線索。認真落實“五個嚴禁”、司法巡查、審務督察、任職回避、防止內部干擾等制度。加大查處力度,在全國法院清查虛假訴訟案件3397件,立案查處307人。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違紀違法干警863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3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81人,同比分別上升126.5%、36.6%和120.6%。

八、自覺接受監督,促進公正司法。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規范司法行為情況,根據會議審議意見,進一步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與全國人大代表結對聯絡機制,組織開展代表專項視察活動,開通代表網絡溝通平臺和手機信息平臺,以座談、走訪、邀請旁聽庭審等形式聽取代表意見496人次,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147件。根據代表建議,加大對危害藥品安全、虐待少年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懲治力度,回應群眾關切。

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完善接受民主監督機制,及時向政協通報法院工作情況,積極參加全國政協關于司法改革的雙周協商,走訪接待全國政協委員115人次,辦理全國政協提案86件。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的日常聯絡,通過調研視察、聯席會議等方式,認真聽取意見。依法接受檢察機關訴訟監督。支持、配合檢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向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死刑復核案件,依法審理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的抗訴案件,認真對待檢察建議,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維護司法公正。

周強: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加強與媒體溝通,及時發布司法信息,接受輿論監督。聘請100名特約監督員和40名特邀咨詢員,加強對法院工作的監督。充分發揮最高人民法院網站、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的作用,用好“院長信箱”、“給大法官留言”等欄目,暢通民意溝通渠道。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人民法院工作的發展進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國務院大力支持,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以及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關心、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謝!周強:人民法院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對下級法院監督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一些案件裁判不公,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有案不立、訴訟拖延、裁判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對規避執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打擊力度有待加大。三是一些法官的司法能力不適應形勢任務要求,準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妥善化解矛盾的水平不高。四是“四風”問題在法院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法官群眾觀念不強,司法作風不正,對當事人冷硬橫推;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紀觀念,違背法官職業道德,甚至徇私枉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陷入司法腐敗、違法犯罪的深淵。五是隨著人民法院辦案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新類型案件大量增加,辦案壓力越來越大,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一線法官年人均辦案高達300多件,案多人少矛盾、人才流失問題突出;民族地區法院雙語法官短缺,辦案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對上述問題和困難,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予以解決。

2015年工作安排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人民法院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本次大會決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是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積極參與反恐怖反分裂斗爭,依法嚴懲暴力恐怖犯罪,嚴懲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安全的各類犯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積極參與反邪教斗爭,依法懲治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犯罪。依法懲治信息網絡領域犯罪。推動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二是依法嚴懲腐敗犯罪,促進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高舉反腐利劍,對腐敗犯罪分子,不論其職務多高,權力多大,都要依法嚴懲。要嚴懲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犯罪,嚴懲食品藥品管理、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土地出讓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和商業賄賂犯罪。完善對外逃腐敗犯罪分子依法審理程序,無論其逃到哪里,都要堅決繩之以法。在嚴厲打擊受賄犯罪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行賄犯罪的懲治力度,減少腐敗犯罪。加強與有關方面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三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落實穩中求進要求,圍繞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牢牢把握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推進新型城鎮化、自貿區戰略、維護海洋權益等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強司法應對,妥善化解投資消費、對外貿易、知識產權、互聯網金融、環境資源、海洋經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征地拆遷等領域的矛盾糾紛,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扎實推進重大改革任務的落實。司法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我們要敢于打破各種利益藩籬,勇于向自身開刀,動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扎實推進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意見確定的各項改革舉措。配合中央有關部門繼續推進人財物省級統管等改革試點工作,并將試點擴大到其他省區市。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從制度上解決立案難問題。落實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落實禁止讓被告人穿囚服出庭的規定。深化涉訴信訪改革,推進涉訴信訪法治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繁簡分流,充分發揮仲裁、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進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完善人民陪審員參審機制。各項改革都要務求實效,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改革的成果。

五是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嚴格司法,不斷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信息平臺,為當事人提供形式多樣、方便快捷的訴訟服務,決不允許對當事人訴求相互推諉,決不允許讓群眾為立案來回奔波。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規范司法行為。嚴格貫徹執行三大訴訟法,確保程序公正。加大執行工作力度,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著力解決異地執行難問題。完善冤假錯案復查糾正、國家賠償、責任追究機制。出臺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措施,加快律師服務平臺建設,為律師履職提供便利,更好地發揮律師作用,促進公正司法。在強化法院內部監督的同時,更加自覺地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檢察機關訴訟監督和社會監督,不斷改進各項工作。

六是繼續推進司法公開,進一步增強司法透明度。深化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臺建設,實現全國法院全覆蓋、各項工作全覆蓋、人員崗位全覆蓋。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審判大數據,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促進科學決策。積極探索移動互聯環境下司法公開新途徑,拓展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處藏身。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加強法治宣傳,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強音,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七是堅持從嚴管理隊伍,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批示,深入開展向鄒碧華同志學習活動,引導干警堅守法治信仰,忠實履行職責。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持之以恒改進司法作風,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健全法官逐級遴選、社會公選制度。加強法官職業保障,緩解案多人少、人才流失問題。加大對西部、邊遠、民族地區法院工作支持力度。嚴格落實中央關于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落實防止法院內部人員干擾辦案等制度,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司法腐敗,以廉潔司法保證公正司法。

各位代表,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為標志,依法治國開啟了新征程。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2014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決議,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改革保障民生。

我們抓住事關改革發展穩定、事關人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制定實施為全面深化改革服務的28條意見,有針對性地調整工作重心,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著力保障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圍繞新農村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社會事業等政府投資重點領域,嚴肅查辦貪污、挪用、私分政府投資資金的職務犯罪10529人。依法維護金融管理秩序,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內幕交易、保險詐騙等金融犯罪22015人,同比上升12.2%。推動健全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91025人,督促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706件。深化商業賄賂治理,查辦涉嫌商業賄賂的國家工作人員4056人,依法辦理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行賄案。

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查辦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改革中的職務犯罪6158人,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堅決打擊侵犯非公有制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認真分析涉案單位改革發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正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慎重使用強制措施,慎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及時與涉案單位及主管部門溝通,維護正常生產工作秩序。

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與有關部門共建打擊侵權假冒信息平臺,堅決打擊侵權行為,起訴侵犯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犯罪9427人,同比上升7.1%。妥善辦理科研活動和成果轉化中的案件,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界限,支持和保護科技創新。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最高人民檢察院牽頭制定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開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堅持依法從嚴原則,起訴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犯罪16428人,同比上升55.9%;在食品藥品生產流通和監管執法等領域查辦職務犯罪2286人。

加強對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起訴污染環境、盜伐濫伐林木、非法開墾草原等犯罪25863人,同比上升23.3%。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查辦職務犯罪1229人。一些地方檢察機關在辦理毀林等案件時,探索建立“補植復綠”機制,由犯罪嫌疑人或其親屬補種恢復后,依法酌情從寬處理。針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后無人提起民事訴訟等情況,探索督促或支持有關行政機關、社會團體起訴。江蘇檢察機關對非法傾倒2.5萬余噸工業廢酸的特大環境污染案14名被告人提起公訴,并出庭支持環保聯合會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決污染企業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

二、依法查辦職務犯罪,保持懲治腐敗犯罪高壓態勢。

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反腐敗決策部署,嚴肅查辦各類職務犯罪案件41487件55101人,人數同比上升7.4%。經中央批準,最高人民檢察院調整職務犯罪偵查預防機構,整合組建新的“反貪污賄賂總局”,強化偵查、指揮協調等職能。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辦貪污、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查辦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廳局級以上干部589人。以對人民、對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依法辦理***、徐才厚、蔣潔敏、李東生、李崇禧、金道銘、姚木根等28名省部級以上干部犯罪案件。針對惠民資金和涉農補貼申報審核、管理發放環節“雁過拔毛”、“跑冒滴漏”等問題,深入開展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查辦社會保障、征地拆遷、扶貧救災、教育就業、醫療衛生、“三農”等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9913人,查處了北戴河供水總公司總經理馬超群等“小官巨貪”。

加大懲治賄賂犯罪力度。針對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索賄受賄的問題,查辦受賄犯罪14062人,同比上升13.2%;針對不法分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行賄腐蝕干部的問題,部署打擊行賄犯罪專項行動,查辦行賄犯罪7827人,同比上升37.9%。

依法懲治瀆職侵權犯罪。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為官不為”、“為官亂為”問題,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侵權犯罪13864人,同比上升6.1%,其中行政執法人員6067人、司法人員1771人。延壽看守所發生在押人員殺警脫逃、訥河監獄發生在押罪犯利用手機進行網絡詐騙的惡性案件后,檢察機關及時介入,依法對涉嫌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犯罪的監管人員立案偵查。同步介入晉濟高速特大燃爆事故、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等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調查,查辦事故背后瀆職犯罪788人。

開展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與有關部門聯合發布敦促在逃境外經濟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加強境外司法合作,共抓獲境內外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49人,其中從美國、加拿大等17個國家和地區抓獲、勸返49人。在積極追逃的同時,探索對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依法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決不讓腐敗分子在經濟上撈到好處。

緊密結合辦案深化職務犯罪預防。向涉案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提出防控風險、堵塞漏洞的建議2.1萬余件。普遍開展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專題報告工作,深入分析系統性、行業性、區域性職務犯罪的特點和原因,提出防治對策建議。重視發揮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廣泛開展警示教育和預防宣傳。

三、積極投入平安中國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建設平安中國的重大部署,依法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責,批準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879615人,同比下降0.02%,提起公訴1391225人,同比上升5%。

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積極投入反滲透、反間諜、反分裂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對重大暴恐案件第一時間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最高人民檢察院深入一線、直接指導,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辦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極端刑事案件的意見。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辦理劉漢劉維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重大案件。嚴懲“全能神”等邪教組織犯罪。堅決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拐賣兒童婦女、性侵幼女以及侵害殘疾人、老年人和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合法權益的犯罪。與有關部門合作,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加大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犯罪打擊力度,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合法權益。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懲“溫嶺殺醫案”等暴力傷醫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最大限度增進社會和諧。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對涉嫌犯罪但無社會危險性的,決定不批捕85206人;對犯罪情節輕微、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決定不起訴52218人,同比分別上升3.8%和1.6%。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33495名犯罪嫌疑人建議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落實專人辦理、合適成年人到場、犯罪記錄封存等制度,對4021名涉嫌輕微犯罪但有悔罪表現的未成年人,決定附條件不起訴,加強幫教考察,創造改過自新的機會。對17666名真誠悔罪,積極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獲得被害人諒解的輕微刑事犯罪嫌疑人,決定不起訴。

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建立涉法涉訴信訪導入、糾錯、退出機制,引導當事人在法治軌道上表達訴求、維護權益。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各省級檢察院全面聯通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積極推進與基層檢察院的全面貫通,方便群眾就地反映訴求。全年共接收群眾信訪112萬余件次,同比上升35.3%,其中涉檢信訪1.4萬件次。完善檢察環節司法救助制度,為10919名生活確有困難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供救助。

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積極參與校園周邊、醫院、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地區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社區矯正法律監督,防止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對1453名實施暴力危害社會、經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申請。依法懲治“偽基站”和利用網絡敲詐勒索、詐騙、制造傳播謠言、傳播淫穢信息等犯罪,維護網絡信息安全。

四、加強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我們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加強對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的監督,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和權威。把嚴防冤假錯案作為必須堅守的底線。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加大審查把關力度,對偵查機關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17673件;對濫用強制措施、違法取證、刑訊逼供等偵查活動違法情形,提出糾正意見54949件次;對不構成犯罪和證據不足的,決定不批捕116553人、不起訴23269人,其中因排除非法證據不批捕406人、不起訴198人。順平縣檢察院在審查辦理王玉雷涉嫌故意殺人案時,針對多處疑點,堅決排除非法證據,作出不批捕決定,提出補充偵查意見,公安機關最終抓獲真兇。對從申訴或辦案中發現的“徐輝強奸殺人案”、“黃家光故意殺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殺人案”、“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案”等冤錯案件,認真復核證據,依法提出糾正意見,監督支持人民法院糾錯。對冤錯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倒查追究批捕、起訴環節把關不嚴的責任,吸取沉痛教訓,健全糾防冤假錯案長效機制。

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有權人”、“有錢人”犯罪后“以權贖身”、“提錢出獄”等問題,以職務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為重點,對正在監管場所服刑的,逐人審查;正在保外就醫的,逐人見面、重新體檢。監督糾正“減假暫”不當23827人,同比上升42.6%;監督有關部門對2244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依法收監執行,其中原廳級以上干部121人;查辦違法“減假暫”背后的職務犯罪252人。

深入開展久押不決案件專項監督。在中央政法委統一領導和支持下,檢察機關牽頭,對政法各機關羈押3年以上仍未辦結的案件持續進行集中清理;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羈押8年以上的案件掛牌督辦,逐案提出處理建議。經各機關共同努力,清理出的4459人現已糾正4299人。堅決貫徹保障人權、疑罪從無原則,對32件因存在疑點或證據不足難以定案、導致犯罪嫌疑人被長期羈押的案件分別依法作無罪處理,其中檢察機關不起訴10人,并共同做好釋法說理、司法救助、國家賠償等工作。

全面履行對訴訟活動的監督職能。強化刑事訴訟監督,督促偵查機關立案21236件,追加逮捕27496人,追加起訴32280人,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7146件。強化民事訴訟監督和行政訴訟監督,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和行政生效裁判、調解書提出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9378件,對民事執行活動中的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33l07件。

五、深化司法改革,為維護司法公正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部署,出臺關干深化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的意見,扎實推進各項改革。認真落實中央統一部署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4項重大改革。上海等7個省市檢察機關全面啟動第一批試點,山東等11個省市檢察機關積極準備第二批試點。

在上海、北京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檢察院,重點辦理跨地區的行政訴訟監督案件、重大民商事監督案件、重大職務犯罪案件、重大環境資源保護和重大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保證國家法律正確統一實施。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

深化檢務公開,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改變以往主要公開職能職責和政務信息的做法,重點推進案件信息公開。開通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全面建成全國檢察機關統一的案件信息公開系統,正式運行四大平臺:一是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詢平臺。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等可以在網上查詢案由、辦案進度、強制措施等信息。二是法律文書公開平臺。對人民法院所作判決裁定已生效的刑事案件起訴書、抗訴書,不起訴決定書。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及時在網上公開。三是重要案件信息發布平臺。對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職務犯罪案件、刑事案件,及時向社會公開犯罪嫌疑人身份、涉嫌罪名、案件所處訴訟階段等信息。四是辯護與代理預約申請平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通過該平臺申請會見、閱卷、收集調取或提供證據材料、要求聽取意見、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相關檢察院必須在法定時限內處理并回復。

會同司法部在10個省市開展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試點,健全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積極回應“檢察機關自己選人監督自己”的質疑,由市級以上司法行政機關選任和管理人民監督員。拓寬監督范圍,將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違法適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阻礙律師或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等納入監督。人民監督員共監督案件2527件。落實“誰辦案、誰決定、誰負責”,組織17個市縣檢察院開展檢察官辦案責任制試點,擇優選任460名主任檢察官,賦予相應司法辦案決定權,完善司法辦案責任制度,主任檢察官對所辦案件終身負責。

六、堅持從嚴治檢不動搖,大力加強過硬隊伍建設。

我們把隊伍建設作為根本,堅持不懈加強教育、管理、監督,努力建設一支過硬的檢察隊伍。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在全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增強黨性、嚴守紀律、廉潔從政”專題教育活動。最高人民檢察院帶頭加強作風建設,集中整治“四風”和“庸懶散奢”,頒布嚴肅紀律作風15條禁令。組織“堅守職業良知、踐行司法為民”檢察英模巡講,由人民群眾評選最喜愛的檢察官。針對不同崗位要求,研制崗位素能基本標準,全面推進專業化培訓。

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司法。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規范司法行為工作情況,認真貫徹審議意見,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健全舉報線索受理、分流、查辦和信息反饋機制,防止有案不辦、選擇性執法。規范適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嚴格審批程序。嚴格執行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案件提請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時必須移送錄音錄像資料。制定檢察機關刑事訴訟涉案財物管理規定,防止超范圍扣押、該返還不返還。在2011年取消對省級檢察院業務工作打分排名、改為通報主要業務數據的基礎上,又將通報的79項數據精簡為26項核心數據,并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堅決取消簡單以數字指標、比率控制線等排序評優的做法。

以零容忍態度正風肅紀。制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實施意見。出臺在司法辦案活動中防止說情干擾的規定。對8個省級檢察院領導班子進行巡視,對12個省市部分檢察院執行紀律情況進行督察。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檢察人員404人,同比上升86.2%;敢于亮丑,主動向社會公布29起檢察人員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堅持重心下移、檢力下沉、保障下傾,努力夯實檢察工作根基。狠抓工作落實,認真解決一些基層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不到位的問題。加快實施基層檢察院建設規劃,統籌推進檢察業務、檢察隊伍、信息科技、檢務保障等建設,促進基層檢察院全面發展。舉全系統之力,加大對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以及貴州等西部地區、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基層檢察院的支持力度。探索政法編制動態使用辦法,推行新進人員由省級檢察院統一招錄制度,認真解決基層案多人少、檢察官斷檔等突出問題。

七、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不斷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

我們牢記“檢察院”前面的“人民”二字,堅持把檢察權置于人民監督之下。去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我們深刻認識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接受人大監督就是接受人民監督,對人大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部署要求,積極開展國家憲法日活動,加強對新頒布和新修訂法律的學習貫徹,配合開展專題調研和執法檢查。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職。最高人民檢察院建立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全國人大代表、內設機構直接聯系代表團制度。通過座談、上門走訪、專網互動、電話約談、邀請視察等方式,真心實意聽取代表意見。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76件議案、建議全部辦結并及時答復。

去年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我們牢固樹立接受民主監督就是發揚司法民主的理念,向全國政協匯報司法改革等情況,向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通報檢察工作,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推進檢察環節協商民主。邀請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加專題調研,凝聚智慧、接受監督。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35件提案全部辦結。

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制約,共同維護司法公正。充分認識律師在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法律正確實施特別是推動檢察機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司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構建良性互動檢律關系。認真解決律師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問題,制定實施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指定專門部門接待律師,嚴格規范重大賄賂案件律師會見,安排專門場所方便律師閱卷,認真審查律師提供的證據材料。對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拒不糾正的,給予紀律處分并通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廣泛開展檢察開放日、檢察長接待日等活動,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和監督檢察工作渠道。加強與媒體溝通,對涉檢輿情反映的問題及時核查處理。最高人民檢察院還積極推進檢察新聞發布常態化,全面開通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建立網上發布廳。

一年來,各地檢察機關加強與軍事檢察機關協作配合,高度重視依法辦理涉軍案件,切實維護國防利益、軍事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一年來,檢察機關加強與港澳臺執法司法機關交流合作,聯手打擊跨境犯罪,認真辦理涉港、涉澳、涉臺、涉僑案件,依法保護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

檢察工作的發展進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國務院大力支持,全國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以及各位代表、各位委員關心、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真誠感謝!

我們清醒認識到,檢察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是一些檢察人員人權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規范意識沒有真正牢固樹立,有罪推定、口供至上、片面追訴等慣性思維尚未徹底消除;二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服務大局、懲治犯罪、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不敢監督、不愿監督、監督不規范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四是檢察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辦理金融證券、知識產權、生態環境、信息網絡等新型案件專業人才缺乏;五是落實司法改革任務需做大量艱苦工作,有的檢察人員存在畏難情緒;六是一些檢察人員特權思想、霸道作風嚴重,違法取證、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濫用強制措施、限制律師合法權利等司法不規范行為時有發生,有的甚至以權謀私、以案謀錢、貪贓枉法。我們將緊緊抓住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下大氣力認真整改。

2015年主要任務。

20l5年,全國檢察機關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保證憲法法律正確有效實施,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第一,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積極投入反恐怖反分裂斗爭,深化嚴打暴恐活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反邪教等專項斗爭,建立對涉槍涉爆、拐賣兒童婦女以及盜搶騙、黃賭毒等犯罪常態化打擊整治機制,堅決打擊集資詐騙、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嚴懲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危害生產安全、環境污染、電信詐騙等犯罪懲治力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參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加強對不良行為青少年、刑滿釋放人員、社區服刑人員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努力化解不穩定因素。

第二,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力度。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重點查辦領導機關和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的職務犯罪,突出查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崗位的案件,尤其是工程項目、土地出讓、礦產資源開發、國有企業改制等領域造成國有資產資源損失、流失的案件。深化打擊行賄犯罪專項行動。嚴肅查處賄選、破壞選舉案件。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犯罪查處力度,堅決懲治民生領域特別是涉農領域侵犯群眾權益犯罪。積極推進追逃追贓工作,決不讓腐敗分子逍遙法外。堅持關口前移,加強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深入查找制度漏洞,推動源頭治理。

第三,增強對司法活動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建立重大、疑難案件偵查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建議制度,完善對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法律監督機制。暢通在押人員控告申訴渠道,探索建立刑事申訴異地審查制度,健全冤錯案件及時發現和糾正機制。加強對“減假暫”的同步監督。繼續清理糾正久押不決案件。強化對看守所和監獄監管活動的監督,共同維護監所安全和在押人員合法權益。認真貫徹修改后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加強生效裁判監督、審判程序監督和執行活動監督。依法查辦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對刑訊逼供、玩忽職守造成冤錯案件或者涉案人員非正常死亡的,堅決從嚴處理。

第四,深入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扎實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著力解決自身司法不規范的突出問題,健全規范司法的程序、標準和責任,努力使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嚴格依法收集、固定、審查和運用證據,加強對命案和主要靠言詞證據定罪案件的審查,防止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違反法律程序的案件“帶病”進入起訴、審判程序。切實保障律師依法行使執業權利,認真聽取律師提出的無罪、罪輕等意見,保證其合理意見被采信。建立檢察機關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糾正機制和記錄、通報、責任追究制度。

第五,扎實推進司法改革。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全面開展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工作,重點監督查辦職務犯罪的立案、羈押、扣押凍結財物、起訴等環節的執法活動。深化跨行政區劃人民檢察院改革試點。經授權同意后,從生態環境領域入手,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行使職權行為的督促糾正制度。研究完善對涉及公民人身、財產權益的行政強制措施的司法監督制度。深化中央統一部署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等4項重大改革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深入推進案件信息公開,充分運用網絡等新媒體,及時公布社會關注案件處理情況。

第六,堅持不懈推進從嚴治檢。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以基層一線為重點,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完善職業準入制度,初任檢察官由省級檢察院統一招錄并在基層任職。加快實施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選任檢察官制度。依法規范檢察官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堵塞利用檢察權尋租空間。對檢察人員違紀違法問題,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落實本次全國人大會議的部署,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履職盡責、奮發有為,努力開創檢察事業新局面,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托!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