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4 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大全

2024 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5-01-02 19:00:02
2024 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大全
時間:2025-01-02 19:00:02     小編:LWY6

在 2024 年,極端天氣狀況依然備受關注,暴雪天氣更是對生產生活造成極大挑戰。“2024 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大全” 宛如應對冰雪災害的堅固防線,為各行業和地區提供了全面的應對策略。從交通部門提前儲備融雪劑、調配清障車輛,保障道路暢通,減少交通事故風險;到電力部門加強線路巡檢,及時修復受損設施,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再到社區組織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生活物資幫助,關心弱勢群體。這些范文條理清晰、實操性強,涵蓋了應急響應的各個環節。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以便在暴雪來襲時從容應對,最大程度降低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2024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總則

為應對暴雪冰凍天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范暴雪冰凍天氣的意識和應對能力,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

統一領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級負責、部門協同、運行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

科學應對。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減少損失。

三、應急組織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的暴雪冰凍天氣應對工作。

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成立相應的應急處置隊伍,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職責分工。

四、應急措施

預警預報:加強氣象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群眾做好防范措施。

交通管制: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確保交通安全。

救援搶險:組織專業隊伍,對受災地區進行救援搶險,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物資保障: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確保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

信息發布:及時向社會發布災情和救援信息,回應群眾關切,穩定人心。

2024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保證暴風雪天氣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全面提高應對氣象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或者避免暴風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構建和諧霍林郭勒提供扎實保障。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霍林郭勒市人民政府氣象災害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1.3.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暴風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1.3.2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分工負責、協調一致。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實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應急合力,共同做好暴風雪應急工作。

1.3.3科技先導。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暴風雪應急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響應、及時處置。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xx市境內的暴風雪監測、預報預警、救災等應急工作。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組成

暴風雪應急工作實行市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由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和成員單位。

2.1.1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組成。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長,市政府辦主任和市氣象局局長任副指揮長。

暴風雪災害發生后,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可以根據需要,在事發地設立暴風雪災害現場應急指揮部。

2.1.2市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氣象局,辦公室主任由市氣象局主管業務副局長擔任。

2.1.3成員單位

市氣象局、市發改局、市教體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農牧林業局、市衛計局、市廣播電視局、市通信部門、市環境保護局、市民政局。

2.2部門主要職責

2.2.1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職責

負責對暴風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救災等應急工作的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

2.2.2應急辦公室職責

負責傳達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工作指令;具體協調處理在實施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中的有關問題;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會商暴風雪災害發生發展趨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制定暴風雪災害防御方案;適時對預案進行修定和完善;完成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2.3成員單位職責

2.2.3.1市氣象局:負責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警報的發布,并及時有效地提供氣象服務信息;為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啟動和終止暴風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氣象防災減災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以專報的形式,及時向成員單位通報情況;負責暴風雪災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

2.2.3.2市發改局:負責協調災后基礎設施重建工作。

2.2.3.3市水務局: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江河、水庫等水文與受災信息。

2.2.3.4市農牧林業局: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農業生產、農田與農戶受災信息;負責組織生產自救與抗災工作。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森林(草原)信息和受災信息。

2.2.3.5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環境地質災害等氣象次生、衍生災害信息;負責組織地質災害的抗災搶險工作。

2.2.3.6市環境保護局: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環境與污染信息;負責組織環境污染事件的搶險工作。

2.2.3.7市民政局:負責及時提供和交換災情信息;負責迅速調撥救災物資,保證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積極提倡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參與社會救助。

2.2.3.8市教體局:負責組織做好災害發生時學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負責對學生進行防災減災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2.2.3.9市公安局:負責組織事發地公安機關協助做好災區社會治安和安全保衛工作,保證應急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2.2.3.10市財政局:負責暴風雪災害應急資金保障工作。

2.2.3.11市住建局:負責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和工程設計施工等管理工作。

2.2.3.12市交通局:負責保障各級氣象臺站氣象服務和移動氣象臺站現場服務人員、設備運輸以及救災工作的交通道路暢通;及時搶修被毀壞的交通道路和設施。

2.2.3.13市衛計局:負責組織調度衛生技術力量,搶救受災傷病員,做好災區防疫工作,防止災區疫情、疾病的發生、傳播、蔓延。

2.2.3.14市廣播電視局: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及時播發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警報等信息,遇有突發暴風雪災害,及時插播預警信息;做好有關廣播電視宣傳動員和新聞報道工作。

2.2.3.15市通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并盡快恢復被毀壞的通信設施,保證各種暴風雪災害信息傳遞、報送和救災工作的通信線路暢通。

2.3應急指揮場所

2.3.1基本指揮場所

基本指揮場所設在市政府。在霍林郭勒市政府建立指揮系統,指揮全市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

2.3.2機動指揮場所

機動指揮所設在氣象災害應急指揮車(移動氣象臺)。在災害發生地,通過車載指揮系統進行現場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的指揮。

3、預警和預防機制

3.1暴風雪災害預警信息來源

3.1.1氣象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暴風雪災害監測、信息收集、預報預警和評估等工作。

3.1.2暴風雪災害發生后,知情單位或個人應及時通過氣象災害報警電話等多種途徑向當地氣象部門報告有關暴風雪災害信息。

3.2預警預防行動

3.2.1氣象局根據暴風雪災害監測、預報、警報信息,對可能發生暴風雪災害的情況,立即進行監測和預警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并上報本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

3.2.2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對暴風雪災害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達到預警啟動級別的,發布啟動預警命令,并向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

3.2.3成員單位應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

3.2.4有關部門及社會公眾應按照暴雪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和應急預案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暴風雪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

3.2.5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根據需要進行檢查、督促、指導,確保預案的順利實施。

3.3預警支持系統

3.3.1各街道、各部門應加強暴風雪災害預警支持系統建設,保證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順利進行。

(1)建立和完善以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監測、氣象信息傳輸、氣象預報分析處理和暴風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為主體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提高暴風雪災害預警能力。

(2)建立暴風雪災害信息綜合收集評估系統,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建立和完善暴風雪災害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實現暴風雪災害信息資源共享。

3.3.2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建立和完善本部門暴風雪災害應急處置系統。

3.4預警級別及發布

3.4.1本預案中預警啟動級別按照暴風雪災的影響范圍、重大性和緊急程度,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四級。

3.4.2 Ⅳ級預警。市氣象臺站預報預警全市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見7.4.2“重大災害性天氣強度標準”)以上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過程;或已經(及可能)造成10人以下受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或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發布Ⅳ級預警時,對較小范圍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的暴風雪災害。由事發地的縣(市、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Ⅳ級預警,并隨時向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預案的應急響應情況。

3.4.3 Ⅲ級預警。市氣象臺預報預警全市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特大(見7.4.2“特大災害性天氣強度標準”)以上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過程;或已經(或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或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發布Ⅲ級預警,并隨時向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預案的應急響應情況。

3.4.4 Ⅱ級預警。市氣象臺預報預警全市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極大(見7.4.2“極大災害性天氣強度標準”)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過程;或已經(或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傷亡總數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或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發布Ⅱ級預警時,可能發生極大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過程,并可能造成重大的危害和社會影響,由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Ⅱ級預警。

3.4.5 Ⅰ級預警。市氣象臺預報預警全市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達到啟動Ⅱ級預警標準暴風雪災害的;或已經(或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者傷亡總數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或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發布Ⅰ級預警時,可能特別重大危害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過程,市氣象局將暴風雪災害預警情況報告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國務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辦公室決定啟動Ⅰ級預警后,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執行上級應急指令。

4、應急響應

4.1氣象部門的應急響應

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啟動預警后,同級氣象部門應當按照以下程序做好應急響應:

4.1.1 Ⅳ級響應

市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發布Ⅳ級預警后,市氣象局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

(1)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2)市氣象局應當主動加強與上級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市和上級氣象臺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暴風雪災害的跟蹤服務工作;

(3)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

(4)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向市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上級氣象局報告暴風雪災害的發生、發展乃其預報服務情況;

(5)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市氣象局通報。

4.1.2 Ⅲ級響應

市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發布Ⅲ級預警后,市氣象局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度:

(1)市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2)市氣象局應當主動加強與上級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根據上級氣象臺發布的指導產品,做好暴風雪災害的跟蹤預報預警服務工作;

(3)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向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市氣象局報告暴風雪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4)災害發生后,市氣象局應當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

(5)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市氣象局通報。

發生或可能發生暴風雪災害時氣象局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

(6)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

(7)發生地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市氣象局通報。

4.1.3 Ⅱ級響應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發布的Ⅱ級預警后,市氣象局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

(1)市氣象局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暴風雪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2)市氣象臺應當主動加強與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做好暴風雪災害的跟蹤預報預警工作;

(3)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向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報告暴風雪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4)災害發生后,市氣象局應當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工作;

(5)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市級氣象部門通報。

(6)發生或可能發生暴風雪災害時氣象部門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

(7)根據應急工作需要,氣象部門各業務崗位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

(8)發生地的氣象部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氣象部門通報。

4.1.4 Ⅰ級響應

國務院應急辦公室發布Ⅰ級預警后,市氣象局應當啟動相應的應急程序:

市氣象局及其直屬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1)市氣象局所屬氣象業務單位應當加強與上級主管機構各直屬業務單位的天氣會商,并做好暴風雪災害的跟蹤預報預警工作;

(2)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向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暴風雪災害的發生、發展及其預報服務情況;

(3)災害發生后,市氣象局應當積極配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抗災現場,做好相關的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和現場服務等工作;

(4)市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市級氣象部門通報。

發生或可能發生暴風雪災害時氣象局及其所屬業務單位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主要負責人領班制度。

(1)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市氣象局所屬業務單位各業務崗位應當按照職責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

(2)發生地的氣象局應當及時將本地暴風雪災害信息向上下游氣象局通報。

4.1.5各級氣象臺站應當按照有關發布規定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電話、網絡等方式向社會發布暴風雪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4.2成員單位的應急響應

4.2.1 Ⅳ級響應

事發地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做好相應的應急響應工作。

4.2.2 Ⅲ級響應

事發地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做好相應的應急響應工作。

4.2.3 Ⅱ級響應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做好相應的應急響應工作。

4.2.4 Ⅰ級響應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國務院應急辦公室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做好相應的應急響應工作。

4.3信息共享和處理

4.3.1暴風雪災害的監測、預報、服務、災情等信息實行分級上報,由各級氣象部門歸口管理,實現共享。

4.3.2暴風雪災害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當快速、準確、翔實,重要信息應當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當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4.4應急通信方式

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當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并將值班電話和輔助通信方式向同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

4.5災害評估

4.5.1暴風雪災害發生地的市級以上氣象局負責組織暴風雪災害評估。

4.5.2跨行政區域的暴風雪災害評估由共同的上級氣象局負責或者由其指定的單位負責。

4.5.3暴風雪災害評估結果及時上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局。

4.5.4暴風雪災害評估結果可作為氣象災害救助、賠償的依據。

4.6新聞發布

4.6.1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要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將暴風雪災害及其衍生、次生災害監測預警,因災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救援情況及時、準確向社會公布。

4.6.2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應當根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通報及時報道。向社會公眾報道或發布的暴風雪災害預警信息,必須是來源于統一發布的信息。

4.7應急終止

4.7.1 Ⅰ級應急響應的終止,由發布啟動Ⅰ級預警的國務院應急辦公室根據暴風雪災害天氣發生、發展趨勢和災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終止應急響應。

4.7.2其他級別應急響應的終止,由發布啟動預警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根據暴風雪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趨勢信息和災情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終止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決定終止,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4.7.3應急響應終止后,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發布結束應急狀態的公告。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置

5.1.1暴風雪災害發生后,災害發生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民政等有關部門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依法做好災民安置和救災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5.1.2衛生部門應當做好暴風雪災害現場消毒與疫情監控的組織和指導工作。

5.1.3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及時調查、統計暴風雪災害事件的影響范圍和受災程度,評估、核實暴風雪災害事件所造成的損失情況,報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相關部門,并按規定向社會公布。

5.1.4氣象部門組織專家對暴風雪災害成因進行分析總結,并報本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

5.2災害保險

5.2.1氣象部門應當為保險機構辦事受災人員和財產的保障理賠事項提供準確的災情信息證明。

5.2.2保險監管機構應當依法做好災區有關保障理賠和給付的監管工作。

6、應急保障

6.1指揮系統保障

6.1.1基本指揮所通過可視化電視會商系統實現實時指揮和調度。

6.1.2流動應急指揮車通過已配備的計算機網絡指揮系統、無線通信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天氣預報預警系統實現現場指揮。

6.2資金保障

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的.需要安排專項資金,為暴風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6.3通信保障

6.3.1以國家氣象通信網為主體,無線傳輸方式作為備份,及時接收各類氣象資料,確保預報、警報、天氣實況和災情的傳輸。

6.3.2應急救援現場應與天氣災害應急指揮部之間保持通信暢通,配備現場緊急通信系統,為現場暴風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事發地的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現場應急處置的通信保障。

6.4裝備保障

6.4.1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暴風雪災害應急救援和減災等方面的專用物料、器材、工具的儲備,應當組織建設應急指揮車和應急流動氣象臺。

6.4.2氣象部門應當加強暴風雪災害應急裝備的儲備,包括氣象儀器備份、維修維護設備、災情收集設備和人工影響天氣裝備等。

6.5應急隊伍保障

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當建立應急處置隊伍。應急處置隊伍應由大氣綜合監測人員、天氣分析預報服務人員、氣象通信人員、設備維護和保障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宣傳人員等構成。

6.6技術儲備與保障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當建立本部門的專家咨詢機構,為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并指導對社會公眾開展暴風雪災害應急知識的教育和應急技能培訓。

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當依托相應的科研、業務機構,建立相關的氣象災害應急技術支持系統。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暴風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防災減災的技術研究,做好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6.7宣傳、培訓和演習

6.7.1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媒體,向社會公眾宣傳暴雪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的相關知識。

6.7.2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當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本單位應急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習。

7、附則

7.1術語說明

氣象災害預警:是指各級氣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監測或判定出某一區域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某種氣象災害,為避免其影響,氣象部門利用廣播、電視、短信、網絡等各種手段和途徑發出氣象災害警報,提醒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采取對應防御措施的過程。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是指各級氣象部門通過媒體傳播給社會公眾防御氣象災害的符號語言。通常由符號、顏色和對應的防御指南組成,符號表示氣象災害種類,顏色表示氣象災害的強度級別,一般按四個級別發布預警信號,并按氣象災害重大程度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對應的防御指南明確了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本預案有關量級的表述中,“以上”均含本級別在內。

7.2獎勵與責任追究

7.2.1獎勵

7.2.1.1對在暴風雪災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7.2.1.2對在暴風雪災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而英勇獻身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認烈士。

7.2.1.3對因參與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7.2.2責任追究

7.2.2.1各級氣象部門及有關氣象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四十條規定追究相應的責任。

7.2.2.2發生暴風雪災害后,有關部門謊報災情或者知情不報,或者拒不履行本預案規定的應急處置職責,或者拒不配合、阻礙、干涉災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其改正,給予行政處分;情節重大的,對其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7.3預案管理

7.3.1本預案將根據暴風雪災害應急工作實際需要適時進行修定和完善。

7.3.2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暴風雪災害應急預案,并報上級人民政府備案。

7.3.3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應急預案》實施。

7.4制定與解釋

7.4.1本預案由市氣象局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并負責解釋。

7.4.2按照災害性天氣強度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市氣象局依據中國氣象局《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霍林郭勒市災害性天氣強度標準,分為重大、特大、極大三級。

市內氣象臺站發布以下預警信號的災害性天氣屬于重大級別:暴雪橙色;市內氣象臺站發布以下預警信號的災害性天氣屬于特大級別:暴雪紅色。

2024暴雪天氣應急預案范文 篇3

各辦、各社居委:

為積極應對雨雪天氣,切實做好轄區防雪災工作,保障道路通行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轄區實際情況,特制定勝利路街道防雪災工作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根據上級防雪災通知,為應對我市大范圍降雪降溫天氣,全面加強轄區道路防雪災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雪天對道路交通的影響,確保道路暢通,全力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組織領導

成立勝利路街道應對雨雪天氣領導小組,主任擔任組長,紀工委書記、副主任擔任副組長,各辦公室主任、社居委書記為成員。在區政府的領導下,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全街道的防雪災工作。

三、雪前準備工作

1、成立防雪災應急小分隊。應急小分隊以組織一定數量人員,以清掃積雪為主并及時處置掃雪工作突發問題。

2、掃雪鏟冰工具準備到位。街道準備了充足的掃帚,預備了至少50把鐵鍬等鏟冰工具。

3、認真轄區危舊房進行排查。街道組織人員對轄區內的危舊房、車棚等進行認真的排查,在排查中,對部分危舊房、車棚進行登記,防止因積雪損壞房屋設施,危及人身安全。

四、保障措施

1、當出現雪情后,要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快速響應,積極投入防雪災工作。

2、遇有雪量較大時,迅速集中人員,調集掃雪力量,以保證積雪能迅速清除。

3、街道機關、社居委所有工作人員保持通訊暢通,夜間安排一定數量的人員值班,出現雪情,立即進行清掃。

4、市容執法大隊負責督促各駐地單位、企業門前三包地域的掃雪工作。

5、掃雪工具配備到位,工具擺放在顯見易取的位置,便于取用。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