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一、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理論高度
新課程是依據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而制定的,作為地理教師,不但要學習地理新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而且要研讀國家教育方針策略,從高處著眼,著眼于國家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與導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二、準確把握教學目標,落實初中階段的地理核心素養
地理四大核心素養為: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地理實踐力,初中與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在內涵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于初中生應降低要求,因此教師應結合學情,認真研讀課標中初中生“初步理解掌握”的含義,準確設立教學目標,避免在初中課堂過度加寬加深。
三、教學的整體性——單元化情境教學
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每一堂課、每個章節、每個單元、每本課本都不是單獨割裂開來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啟發、互為因果的。這節課應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這個單元應該對下個單元有啟發,這本書應與那本書有聯系。
落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著眼課標和學生思維發展,開展基于大單元的情境教學。在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做真正的思考者和發現者。
四、生動多樣的教學素材
地理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處處有地理,將生活中的現象、問題引入課堂,激發學生思考,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師應是生活的有心人、素材的發現者。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關注新聞時事、跨學科領域、網絡資源、教學工具等,將多樣的素材收集整理,恰當地融入到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增添色彩。
五、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地理實踐力是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知識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存在于生活中,因此實踐是學生學習地理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出于安全、經濟和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制約,地理實踐活動開展難度較大。
對此,我們地理教師可將地理實踐落實到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去超市購買米面糧油時,觀察統計產品的生產地,并從農業區位的角度進行解釋;觀察記錄教室陽光到達的位置變化,并從地球運動的角度簡單解釋……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我們慣用的、傳統的評價方式為考試,稱為終結性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過于機械和單一,忽略了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因此教師同樣也應重視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收獲,及時予以鼓勵和支持。
從評價主體上來說,過于以教師評價為主,新課標要求評價主體多元化,比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家長評價等,避免教師評價角度的單一性的局限性。
總之,地理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改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只有做好準備,努力更新觀念,認真研讀課標,用心教學,才能更好地育人目標,才能讓學生學到真正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推薦文章: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022年解讀優秀6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2022【精選五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心得體會5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心得體會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