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作文題目篇一
小時候,媽媽總是在我耳邊唱酒歌,我覺得好玩,悄悄地“偷學”了幾句,“千美凝來萬美凝,美凝刺花結刺梨。”不料,被媽媽發現了。我還以為媽媽要罵我學她干什么,沒有想到媽媽竟然夸我,“記性很好嘛!不過就是調子不行。來,媽媽教你怎么唱酒歌。”一段“拜師學藝”的故事就此展開……
漸漸地,我長大了。
十歲時,當我“打聽”到,唱酒歌的大多是女孩,男孩一般不唱時,我的心情又郁悶起來了。“到底還跟不跟媽媽學唱酒歌呢?”我的心里很是苦惱:“可是唱酒歌的大多是女孩,我一男孩……唉!我還是不搞標新立異了吧……”
我回到家,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學酒歌了。”媽媽奇怪地望著我,說:“為什么?你不是喜歡酒歌嗎?”我撓著頭,低聲說:“可是唱酒歌的大多是女孩,我可不想當女孩,我是男孩。”我一說完,媽媽就開始大笑,說:“唱酒歌是不會變成女孩子的,傻孩子!”我說:“反正我不學了!”
就這樣,我和媽媽的“師徒關系”解除了。
現在,我讀初二了。
當老師對我說,有好些民間歌唱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我整個人就石化了。我心想:“那么酒歌不也是其中的一種嗎?不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唉!真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后悔莫及啊!停!我現在不是還可以繼續跟媽媽學嗎?哈哈,學唱酒歌去!
我回到家,對媽媽說:“媽媽,我又來跟您學唱酒歌了。”媽媽蒼老的臉上露出了詫異的表情,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你想當女孩了?”我望著媽媽,堅定的說:“媽媽,我想通了,唱酒歌非得女孩才能唱嘛?我們男孩也能唱!媽媽,教我唱酒歌吧!”媽媽頓時眉開眼笑,說:“你這個‘小姑娘’呀!好,老媽教你。”我立馬打斷媽媽的話,說:“媽媽,我再說下,我不是小姑娘,我是大姑娘!哦!不對不對,我是大男孩!”媽媽望著我笑說:“反正你永遠都是媽媽的‘小姑娘’!”我無言以對了。
轉眼間,幾年前已解除了的“師徒關系”又建立起來了。
這一次,媽媽教我唱酒歌的方式方法和小時候不一樣了。以前,媽媽只是教我唱,現在,媽媽不僅教我唱,還教我怎么用。
首先,媽媽教我的是嫁姑娘要唱的酒歌,我覺得很奇怪,問:“媽媽,唱酒歌還分這些?”媽媽笑說:“當然了,唱酒歌就像舀水時用飄,夾菜時用筷子一樣。”不得不說,媽媽這比喻的確很生動很形象。
“嫁姑娘唱的酒歌,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十二月酒歌了,人老了。”媽媽對我說。我說:“媽媽,你沒老!你永遠最年輕了,就像酒歌一樣鮮美而長久。”媽媽笑了笑,說:“聽好了,我準備唱了——正月送花花正紅,要問外婆和外公。外婆外公都歡喜,送朵牡丹配芙蓉。”
“正月送花花正紅,要問外婆和外公。外婆外公都歡喜,送朵牡丹配芙蓉。”我也跟著媽媽唱起來。
緊接著,媽媽又唱:“二月送花二月間,要問舅爺和舅媽。娘親舅大要問到,百花才到媽的家……”
就這樣,我慢慢地跟著媽媽學唱,直到媽媽教我到九月酒歌時,我的`疑問又來了。
“九月送花是重陽,家家盤酒滿街香。別家盤酒接媳婦,我家盤酒嫁姑娘。高支枕頭慢慢想,算來我家也不強。要喊趁珠門板大,要喊好酒十二缸 。要喊衣裳十二套,要喊皮鞋十二雙。要喊項鏈胸膛帶,要喊耳環掛耳旁。”我問:“媽媽,為什么酒啊衣裳啊那些都要十二這個數字呢?為什么不能要二十二,三十二呢?”
媽媽對于我提出的問題,細細解說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十二個月滿一年,人家嫁姑娘,自然是希望夫妻倆圓滿,所以,娘家要的東西都是十二這個數。”這下,我才明白這酒歌里的寓意。
媽媽解釋完了后,又繼續教我:“十月送花十月間,火龍團轉三顆磚。百花在家團團轉,百花走了缺半邊。”到這里,疑問又來了,“缺半邊”表示什么呢?
“媽媽,缺半邊表示什么呀?”我問。
“很簡單的嘛,就是娘家舍不得姑娘嫁出去,姑娘一走,家里就缺了一個人了不是。”媽媽這一解釋,我又懂了不少。敢情這十二月酒歌都表達了娘家對姑娘的不舍。
媽媽說:“到十二月酒歌最后兩首了,記好了——冬月送花冬月冬,又下雨來又吹風。送朵紅花給媽去,沒能拿她受冷風。
臘月送花滿一年,又下雨來又下雪。送朵百花給媽去,沒能拿她受冷雪。”
“媽媽,這兩首似乎很悲傷似的。”我說。
“人家嫁姑娘肯定會悲傷點了,畢竟姑娘是娘家養大的不是。”媽媽說到這,我心里暗笑:“嘻嘻,還好我長大后不用嫁!”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說:“你不用嫁,但你要娶呀!”我頓時害羞起來,說:“媽,我還是中學生,不說這些好不好,你給我說這些,我很害羞的。”老人說話就是這樣直白。
“希望到時我還能在你的婚禮上唱酒歌。”我從媽媽感嘆里,聽出了她是擔心年老體衰,等不到我結婚的那一天,又擔心自己一肚子的酒歌因自己不在人世而失傳……
媽媽,您一定長命百歲!媽媽,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一肚子的酒歌失傳的。那么我就好好跟著媽媽學酒歌咯!
看看當今世上,會唱酒歌的人又有多少,想學唱酒歌的人又有多少?說再大點,這個世界上還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藝術的人又有多少?
跟著媽媽學酒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媽媽對酒歌的喜愛與不舍;媽媽教我的一絲不茍;寓意深遠的字眼;酒歌飄散在陽光下的清冽芬香。不僅如此,酒歌也還讓我懂得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以前,酒歌陪我一路成長,現在,媽媽就似光芒萬丈的太陽,陽光下的酒歌陪著我一起走向未來……
“媽媽,繼續呀!”
“繼續什么呀!我都忘詞了,我去老柜子翻酒歌書來再說,你先唱幾句酒歌來我聽聽。”
“哦!那我唱了啊!”我高聲的唱起我小時候“偷學”的酒歌:“千美凝來萬美凝,美凝刺花結刺梨……”
初中作文題目篇二
真的想不起來他們的名字了,卻一直記得他們的愛情。
他們是世界聞名的雙人花樣滑冰運動員,生活中是恩愛的夫妻,滑冰場上是最佳搭檔。他們的表演配合默契,珠聯合壁,多次在各種大賽中獲獎。
所謂天妒佳緣,一次意外,丈夫去世了。這對于常人,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對于她,這打擊更是加倍的,因為她失去的,不僅是生活上的愛侶,也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她從此遠離了滑冰場。
沉寂幾年后,她突然宣布,要再進行一次花樣滑冰表演。這次,是她一個人。
舞姿還是那樣嫻熟,還是那樣優美,她還是從前的她,沉寂數年,絲毫也沒有影響到她的藝術水平,她依然使滑冰場上輕盈的精靈。
但是,所有看的人都落淚了。
滑冰場上,雖然只是一個人在旋轉,在騰躍,但她的動作,卻分明是兩個人的。她的身側,似乎總是有另一個人的影子。她的舉臂,似乎有人在與她牽手;她的抬腿,似乎有人在為她支撐;她的騰躍,似乎有人在扶她的腰;她的旋轉,似乎有人在與她同行;她的微笑,似乎是對著那個人……是一個人的獨舞,她的動作,卻總是雙人舞的動作。似乎是,那個人,還陪在她身邊,一如從前。
最后的造型,是他們當年的經典。現在,卻只有她一個人,另一半,是空虛,是殘缺,是傷痛……
她凝固成一尊塑像,一動不動,只有流淚,涔涔而下。
那是一個人的雙人舞,是殘缺的完美,是愛情的絕唱。
一去經年,時光流轉,物是人非。但在滑冰場上,在她的心中,愛人一直都在,一刻也不曾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