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篇一
在清明節,我們學校派出了四年級代表學校去掃墓。在烈日下,我們整齊地排著隊伍走著。經歷了半個小時的行程后,我們終于來到黃云山上的烈士碑前。
足足三層樓高的烈士碑屹立在眼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字被深深地刻在了上面。這是我第二次見到這個面孔。
儀式開始,同學們都嚴肅認真地站好。宏偉的歌聲奏起,我們一致地敬起隊禮,同時唱起了隊歌。場面是那樣的莊重,嚴肅又雄偉。
隨著時間的流逝,獻花也開始了。我從背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朵雪白的小紙花,雙手捧著,恭恭敬敬地為烈士們獻上了這朵花。
快要走了,我回頭仰望這座屹立在被叢林包圍的烈士碑,它如同一座雄偉的大山,深深地立在了我的心上。
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篇二
你對我說過:“小雪,長大以后,我要和你一起去巴黎,去埃菲爾鐵塔。”
你對我說過:“小雪,我們以后要去愛爾蘭。”
我忘不了,那一天
“你在說什么,琳,你一定會好起來的,不要問這些,你是不是紅袖添香看多了啊?”我生氣地問。
……
你說過你喜歡白色,是的,喜歡白色的女孩,上輩子是天使!
天已微涼,我已長大,學會微笑,學會堅強,學會不再掉眼淚,卻依舊學不會---忘記你。
風吹起如花的流年,而你成為最美的點綴。
寂寞的人總是記住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正如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
我想你了,真的好想好想你。
友誼,真的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朋友,真的是每個人最需要的。
難忘往事,幸福回憶,無論是什么,都要珍惜,因為記憶,是一份美麗的禮物,它會陪你,一直上路。
琳,巴黎鐵塔,正在思緒著……
“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篇三
清明節放假了,我和康康弟弟約好去踏青游園。
上午十點,我們一行6人一起來到楊浦的共青森林公園,人真多啊!好不容易才找到個地方把車停下來,爸爸又排了十多分鐘隊才買到門票。
進入公園,我們首先到南游樂區,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開滿紫色的鮮花,很多人在那里拍照留念。
我們先到兒童樂園,玩了蹦蹦床,蕩了秋千,接著玩了瘋狂老鼠和電動滑道,還和弟弟一起座了小火車,后來我和爸爸在小溪還抓了很多小蝌蚪,用瓶子裝著帶回家養起來了。
午餐后,我們來到北游樂區,從導游圖上我們知道這里有很多刺激的游樂項目,還沒有進園,就聽到里面傳來一陣陣(清明節踏青游記400字)尖叫聲,我們趕緊跑過去看,原來是急速風車帶著游人在快速翻滾!我好想試一試哦,可是我現在個子不夠高,只好等長大以后了。
我們選了激流勇進,木船從高高的坡上沖下來,爸爸的衣服上濺滿了水花,我及時低下頭,只有前額有一點點濕。
最后我還騎了真真的駿馬,馬兒高高的,棕色的長毛掛在脖子上,威風極了,我們快速的騎著它跑了一圈后,發現它都有點流汗了。
一天的游園結束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
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篇四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每逢清明時節,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客居他鄉的人紛紛趕回家鄉,緬懷先人寄托哀思,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人們又稱它為踏青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除了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習俗,許多地方還有放風箏,插柳枝,等習俗, 為節日增加了許多歡樂的氛圍。
我生在農村,在我的家鄉,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仍記得小時候,村子里有一個殘疾但手巧的老爺爺,他住在離我家不遠處的一個陰暗小房子里,房子里堆滿了他扎的紙房子,紙電視等,堆的好高好高 ,長短不一的掃帚桿散落一地。我常常跟著爺爺去他那里坐坐,爺爺陪他聊天,而我就自己在旁邊擺弄他扎的五顏六色的紙房子,很是精致。每臨近清明節,老爺爺就開始忙活起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 小樓從他那雙粗糙而又靈巧的雙手中完美編制出來。小樓雖多,但樣式從不一樣,還有那電視機,簡直跟真的一樣,有時候我差點戳下假的但又逼真的按鈕,看我喜歡的動畫片呢。
在清明節前,爺爺奶奶就煮一大塊豬肉,買一些燒紙,用一張嶄新的毛爺爺在燒紙上象征性地印下許多印子。清明節當天,一大早起來就看到門上插了柳條,桌子上放著爺爺奶奶準備的豬肉,水果和饅 頭。爺爺奶奶在地上點兩支蠟燭,拿出一部分印有毛爺爺印子的燒紙燒掉,說著話好像在和已故的親人聊天一樣。每到這時候,我總會感到異常害怕,但不久這種感覺就煙消云散了。
到了傍晚,晚飯前,各家各戶都會在籃子里裝上吃的,蠟燭,鞭炮,抬著在老爺爺那里買的紙房子,帶著鐵秋去墳地上墳添土。家鄉的習俗,女人在清明節是不能去墳地上墳的。在我的記憶中,爸爸有 次帶著年幼的我去了墳地,我只知道那是我記事以來唯一一次在清明節上墳。依稀記得我在太爺爺墳前瞌了頭,沒敢說一句話。
小時候的我貪玩成性,一般吃了晚飯和小伙伴一起玩好久才回家。但在清明節我出家門會有一絲害怕的感覺,好像離開家就失去了保護的屏障。我們稱清明節為鬼節,據說當天晚上鬼魂都會來到人間, 但它們害怕紅色的東西,身為孩童的我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每到這天我會穿上紅襪子我才安心。但小伙伴們每每在我身后幽幽地說鬼來了的時候,我仍然害怕的不知所措。
清明節正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節,放風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家的雜物間里仍然保留著一個破舊的爸爸給我扎的風箏,小時候爸爸教我放風箏的歡樂畫面扔深深烙在腦海中。風箏飛在天空,我 們心中的煩惱也隨之飛去。
除了放風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自己編織的秋千。午飯過后,抱著自家的的秋千到樹林里,綁在樹上綁結實了。大人們坐在秋千上聊家常,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在空地上做游戲,玩夠了,跑累了,就 坐在秋千上搖起來。
如今,我已上大學,遠離家鄉。小時候和小伙伴互相以鬼來惡作劇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戲的畫面也漸漸模糊。遠居他鄉的年輕人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業,有的在清明節也沒時間回鄉祭 祖,看看父母。如今的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祭奠先祖,清明節也成為兒女們回家看望父母的機會。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平平凡凡的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篇五
路旁的映山紅正開得旺盛,映山紅面向著過往的行人,這燦爛的模樣讓不少人銘記于心。也成為了我心中清明節的一種標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千古之詩,完美的詮釋了這個節日里的一番情景。今年的清明也在飄著絲絲細雨,但路上的行人少有撐著雨傘的,人們就迎著這紛紛清明雨前往墓地祭奠先人。
他們將從山野里各處采來的花,一一插在墓地旁。這紅艷艷的映山紅給這處墓地也帶來了不少的鬧意。這些花配合上天真無邪的笑聲,淡去了不少這個清明節里的憂傷。
我與家人一起走在去掃墓的路上,父親手上提著裝著香燭與爆竹的袋子,母親手上提著的籃子里則裝著各種祭品,我手上則捧著幾束剛從集市里買來的花束。紛紛雨絲飄落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頭發上串起了不少的小珍珠。
其實每年的清明節所走的流程大都無異,都等著在清明節這一天里去上山掃墓。不過,今年的清明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首先就是那些開得旺盛的映山紅,以往也會開上不少,但是沒有今年這般多。然后就是那一群在山間里奔跑的小孩,他們瞇著眼笑得歡快。今天,他們可是吸引了不少上山掃墓人的目光。并且還給這個清明節帶來了全然不一樣的感受,這是一個難忘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