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學校給家長布置作業,近日教育部規定學校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成為熱點話題,對于中小學生的作業量也做出相應的管理標準。這些標準會帶來哪些新的問題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禁止學校給家長布置作業
前段時間,一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情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共鳴,其實對于此事,為人父母的朋友都應該感同身受。
學校把作業布置給家長,教孩子是家長教,作業由家長該,做完這些,還要違心地對老師說一句“老師辛苦了”,試問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有哪個當家長的能受這個氣?
此事在網上發酵后,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少家長感同身受,紛紛講述自己的經歷……
歷時數月,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家長“退群”這件事,終于迎來了圓滿的結果,家長取得了勝利。
在12月中旬,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家長們關注的“老師把作業布置給家長”這一問題作出正面回應,教育部相關人員稱今后要進一步落實關于學校作業的管理工作,對于明確違反作業布置規定,尤其是對于懲罰性布置作業,把作業布置給家長,讓家長帶老師批閱的情況,將予以杜絕,發現一次,嚴查一次。
這場“戰役”家長們贏了,但回過頭想一下,家長真的勝利了嗎?答案有待商榷。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教育部的做法順應了民意,因為家中們的呼聲很高;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學生。
對于老師而言,作業可以布置,也可以不布置,也可以少布置,只要學校的成績在一個水平線上,老師可以根據自身批改作業量來布置作業,完全沒必要多花精力在批改作業上,并且工資不會少,可以多做點事情,也可以少做點事情,反而影響最大的是學生。
此外,減少作業,減輕學生負擔,減負政策能取得成效嗎?
我認為未必,去年江浙一帶學生減負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南京更是陷入輿論的漩渦中心,為了減輕學生負擔,下午四點放學,沒作業,學生可以盡情的玩。
但“減負”政策試點不久,家長們就開始慌了,認為“減負”的結果是把孩子變成“學渣”,如果要想孩子成學霸,就要“增負”。
事實證明,只要應試教育存在一天,“減負”就不可能落到“實處”。
以上是有關禁止學校給家長布置作業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