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是一所985,211,雙一流A,國家重點,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33個學院,130個本科專業,那么四川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四川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四川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一:四川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26個:新聞學、動畫、信息安全、核工程與核技術、水利水電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輕化工程、法醫學、歷史學、生物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英語、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護理學、制藥工程、經濟學、土木工程、基礎醫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醫學信息工程
2022年四川省級特色專業9個:俄語、農業水利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檔案學、行政管理、物聯網工程
二:四川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新聞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系統的新聞傳播理論基礎及熟練的新聞采訪、編輯、寫作、評論、攝影等專業技能的新聞學高級專業人才。
主干課程: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廣播理論與業務、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寫作研究、大眾傳播學、廣告學等。
就業方向:到報社、雜志社、廣播電臺、電視臺、出版社擔任編輯、記者工作,也可到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或到新聞教育與研究部門任職。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2.動畫
動畫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藝術形式已經成為各國大力重視的創意文化產業的重要方面之一。動畫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影、電視、動畫創作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受到動畫設計、動畫技法、動畫制作的基本訓練,掌握動畫設計、動畫編導、動畫創作及理論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廣播電視部門、影視制作公司、動畫基地、廣告公司、音像出版機構、學校、網絡公司、游戲軟件公司新聞出版社、電子出版、數碼影視廣告、企事業單位設計策劃部門等。
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專業是管理網絡安全的一個專業。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專業知識,使得學生有較寬的知識面和進一步發展的基本能力,加強學科所要求的基本修養,使學生具有本學科科學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質,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應用能力,具有應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系統的應用、開發以及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努力使學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應用能力;既可以承擔實際系統的開發,又可進行科學研究。
培養目標
在校期間,不僅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強調對其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學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體系不同層次上的各種實驗和課程設計外,還將在畢業設計中接受嚴格訓練。
就業方向
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華為、中興、大唐等骨干通信設備制造商、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通信運行商、國防軍工行業骨干科研院所、政府機關以及各類信息安全企業。可在政府機關、國家安全部門、銀行、金融、證券、通信領域從事各類信息安全系統、計算機安全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領域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4.核工程與核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在核技術、反應堆、核電站、輻射防護及相關專業領域從事應用研究、基礎研究、教學、管理等的專門人才。要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和核技術、核電站工程等的專門理論,具有較深入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實驗技能,掌握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基礎知識體系,掌握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包括工程制圖、機械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等。要求了解本專業各方向的理論前沿、研究動態、應用前景以及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能夠適應核技術、核工程、輻射防護等學科的發展。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理論物理、數學物理方法、原子核物理學、核電子學、輻射探測與測量、輻射劑量與防護、加速器原理及技術、反應堆物理與工程、核電站工程導論、核分析技術、同位素技術及應用、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實習等。
主要專業實驗: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子技術實驗、核電子學實驗、輻射探測實驗、核技術應用實驗、反應堆實驗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核工業系統企事業單位、核電站、環境、醫療、衛生、國防、工業、農業等部門,同時面向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主要從事應用或基礎研究、教學與運營管理等以及進一步攻讀核工程與核技術方面研究生。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5.水利水電工程
本專業是以力學、水文學等為基礎,研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相關的基本理論及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方法,研究消除水災、科學利用水資源及水能資源的綜合性學科。隨著我國乃至全球水資源的嚴重短缺、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加快江河治理、優先發展水電、開發利用水能——清潔再生能源,以及水資源優化配置成為當務之急,這使該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筑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水利水電工程畢業生可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設計、科學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相關的設計、施工、管理、營銷和教學等工作。可在土木建筑、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業從事相關工作。可在水利水電資源開發、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和科學研究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6.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培養目標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就業方向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國總的畢業 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畢業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各科的醫療、預防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7.口腔醫學
主要學習國內外口腔醫學最新研究動態和技術進展,涉及藥物學、藥物臨床驗證、齒科化學材料研究、生物力學、口腔解剖學、生理學、組織病理學、齒科器械評價、牙病預防及診斷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等各個方面,對全國廣大口腔基層義務工作者有極大的指導作用。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學生可在各級口腔醫院,綜合醫院口腔科及醫學院校從事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
8.漢語言文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 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 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人文社會科學 及相關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審美鑒賞、創造性思維、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以及綜合運用所 學知識進行社會實踐諸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漢語言文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漢語言文學及相關文化現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語言文字表達,人文知識普及,運用專業知識在本領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 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在漢語言文字以及文學創作、傳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具有較寬廣的文化視野;
6.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維能力。
主干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核心課程: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含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代 文學(含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 語、現代漢語、寫作。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實習、寫作技能訓練、漢語言文學及相關文化現象研討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9.數學與應用數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 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 和教學工作,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繼續攻讀研究生學 位的創新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并接受數學建模、計 算機和數學軟件方面的基本訓練,在數學理論和應用兩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科學 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較 強的更新知識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接受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
2.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和進行數學教學的能力;
3.了解數學科學發展的歷史概況以及當代數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
4.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軟件及數學軟件),具有編寫簡單程序的能力;
5.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6.師范類畢業生還應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了解教育法規,掌握并能初步運用教育學、 心理學以及數學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主干學科:數學。
核心知識領域:幾何、分析、代數、微分方程、概率統計、數學建模、數值計算。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數學分析I-Ⅲ(288學時)、高等代數I-Ⅱ(192學時)、解析幾何(80學時)、初等 數論(32學時)、近世代數基礎(32學時)、常微分方程(64學時)、拓撲學(48學時)、理論力學 (48學時)、大學物理(64學時)、實變函數(64學時)、復變函數論(64學時)、數理統計(64學 時)、泛函分析(64學時)、偏微分方程(64學時)、科學計算(64學時)、隨機過程(64學時)。
示例二:數學分析I-Ⅲ(378學時,含習題課)、高等代數I-Ⅱ(198學時)、解析幾何(72學 時)、常微分方程(72學時)、復變函數I(72學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I-Ⅱ(144學時)、微分幾 何(72學時)、抽象代數(72學時)、實變函數I(72學時)、泛函分析(雙語)(72學時)、數學模型 與數學軟件(72學時)、數值分析(72學時)、普通物理學I-Ⅱ(180學時,含實驗)、計算機基礎 (72學時)、C語言程序設計(108學時,含實驗)。
示例三:數學分析I-Ⅲ(324學時)、高等代數I-Ⅱ(198學時)解析幾何(72學時)、C語 言(90學時)、普通物理(108學時)、概率與統計(90學時)、數學軟件(54學時)、數學建模(72學 時)、近世代數(54學時)、常微分方程(54學時)點集拓撲(72學時)、實變函數(72學時)、中學 數學教材教法(54學時)、微分幾何(54學時)、復變函數(54學時)、初等數論(36學時)、泛函分 析(54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學術與科技活動、課程設計及實驗、畢業實習及社會調查(實踐)、畢 業論文(設計)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10.輕化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適應新世紀輕化工行業,尤其是制革行業生產與發展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現代制革工程、染整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術,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具備從事皮革化學與工程,染整化學與工程,制漿與造紙工程等行業的科學研究、生產技術、生產管理、工藝過程分析與工藝設計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大學數學、近代化學基礎、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物理、纖維化學與物理學、鞣制化學、染整化學、輕化工程設備基礎、制革工藝學、紡織品染整工藝、制漿造紙工藝原理、計算機應用基礎、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中型企業、外資公司以及相關的商檢、外貿、海關、情報等技術與管理部門或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經營管理、商貿、質檢等工作。
該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有碩士點三個,博士點二個。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輕化工程(革制品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皮革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皮革制品設計創作及藝術學基本素養以及革制品工藝、品質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高級革制品設計人才。
主干課程:制革化學與工藝學、皮革制品材料學、設計素描、色彩、設計構成、制鞋工藝學、箱包設計學、革制品結構設計、革制品人機工學、計算機革制品輔助設計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從事革制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加工、工藝技術控制、產品檢測及企業管理等工作,能在相應行業的研究機構,企業、商貿、商檢、學校等部門就業。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輕化工程(皮革商貿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較為扎實的皮革生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和市場營銷知識的復合型高級皮革商貿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制革化學與工藝學、國際商貿、國際市場營銷、管理學原理、皮革貿易學、皮革品質檢驗、計算機應用基礎、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從事原皮、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調研、宣傳策劃和市場預測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11.法醫學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進步和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備系統的醫學、法醫學和法律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技能,在公安、檢察、司法機關、保險公司、社會鑒定機構等從事法醫學鑒定,高等醫藥院校或相關機構從事法醫學研究及相關專業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招生錄取參照公安部相關標準執行,主要招男生,男生身高1.7米,女生身高1.6米以上。
主干課程:法學理論、人體解剖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刑事科學技術、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理學、法醫臨床學、法醫物證學、法醫精神病學、法醫毒物分析。
就業方向:在公安、檢察、司法機關、保險公司、社會鑒定機構等從事法醫學鑒定,醫院從事醫療管理或其他專業技術,高等醫藥院校或相關機構從事法醫學及相關專業工作。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12.歷史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 版、文教事業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歷史學科復合型 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專業工作和歷史學教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對有關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研究與分析方法;
3.具有從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較強的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學、史料學、歷史地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教育法規,能夠初步運用教育 學、心理學基礎理論與歷史學基本理論;
5.了解國內外歷史學研究與教學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主干學科:中國史、世界史。
核心課程: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歷史要籍介紹及 選讀、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專業考察、教學實習、讀書報告、學術前沿講座、 大學生科研立項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
13.生物科學
學科:工學
門類:電氣信息類
專業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與計算機有關的法規;
5.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硬件部件設計及調試、計算機基礎訓練、課程設計、計算機工程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或理學學士
14.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制備、應用以及材料性能表征、評價和新材料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近代化學基礎、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藝學、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礎、高分子材料專業實驗、高分子材料的穩定與降解、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高分子材料設計與應用、高分子復合材料及成型工藝學、近代測試及表征技術、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前沿等。
就業方向:
可到石油化工、電子電器、建材、汽車、包裝、航空航天、軍工、輕紡及醫藥等系統的科研(設計)院所、企業從事塑料、橡膠、化纖、涂料、粘合劑、復合材料的合成、加工、應用、生產技術管理和市場開發等工作,以及為高新技術領域研究開發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光電材料、精細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種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5.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制造業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從事制造業領域內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基礎、工程材料、公差與技術測量、微機原理及應用、AutoCAD及應用、機械量測技術、控制工程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CAD/CAM)、數控技術、數控機床、特種加工技術、流體傳動與控制、機械制造工程學、工具系統、CAPP及應用機械電子學、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現代工業系統技術等。
就業方向:到各大序設計中型企業、科研部門、設計院所從事各種機械與機械電子產品與新產品的設計、制造、開發、和制造系統與進出口產品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以及企業管理工作,也可在大專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6.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水利中的重要專業領域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水資源的自然資源基礎作用已越來越明顯,我國已確立了水資源三大戰略資源之一的地位。區域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使得水資源供需矛盾已成為全球性普遍問題。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諸如水資源短缺對策、水資源持續利用、水資源合理配置、水災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態環境功能恢復及保護等目前已成為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正是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的這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信息的采集及處理、水旱災害預測及防治、水資源規劃、水環境保護、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水利工程運行與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制圖、運算、實驗、測試等方面基本訓練,具有應用所學專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科學研究、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后可就業于國土資源、水利、水資源、城建、環保、交通等部門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設計和生產等方面的工作。如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設計院、環境監測單位專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施工單位、中外合資企業、教育部門、部隊等,也可在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研究生專業繼續深造。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17.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戲劇影視藝術理論知識、深厚的文學功底、扎實的寫作能力和思想深度的創意策劃人才、編劇創作人才,具備從事戲劇影視創作、評論、編輯與創意策劃(營銷)等多種工作能力。
主干課程:寫作、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影視藝術概論、文學概論、戲劇藝術概論、經典影片鑒析、影視劇策劃與創作、影視與藝術人類學、編劇藝術理論、戲劇影視專業創作、西方影視理論及流派、影視美學、影視攝像與編輯、影視名導演研究等。
就業方向:能在電影制片廠、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站、文藝院團(劇團)從事專業寫作、文學創作與戲劇影視劇本創作、評論、編輯等工作;也能在黨政部門、大型企業或文化傳播公司等單位從事創意策劃(營銷)或文秘宣傳工作。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18.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較系統扎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 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接受較系統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初步具備綜合運用化 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研究、教學和開發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
2.系統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的知識體系、學科前沿、發展趨 勢和應用前景;
3.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初步掌握生命、環境、材料、能源等相 關領域的基礎知識;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具有獲取、加工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夠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從事化學研究、教學和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學習、交流、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7.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主干學科:化學。
核心知識領域:物質的結構層次、形態與構效關系,化學鍵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化學反應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機理,無機和有機物的組成與結構、合成與分離、分析與表征、反應與轉化、性 質與應用,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及技術,常用儀器與設備的原理與應用,化學信息獲取、處理和表 達的方法。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學(64學時)、定量分析(32學時)、有機化學(80學時)、無機化學(64學 時)、結構化學(64學時)、儀器分析(32學時)、高分子化學(32學時)、化工基礎(32學時)、物理 化學(96學時)、普通化學實驗(80學時)、定量分析實驗(64學時)、有機化學實驗(112學時)、 無機化學實驗(64學時)、儀器分析實驗(64學時)、物理化學實驗(112學時)、綜合化學實驗( 64 學時)。
示例二:普通化學原理(51學時)、無機化學(51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 學時)、物理化學(85學時)、儀器分析(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化工基礎(51學時)、化學 信息學(34學時)、生物化學(34學時)、高分子化學(51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 (340學時)、生物化學實驗(34學時)、化工基礎實驗(34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研究 設計實驗(34學時)。
示例三:無機化學(102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學時)、物理化學(102學 時)、儀器分析(51學時)、材料化學(34學時)、化學工程基礎(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生 物化學(34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V)(359學時)、基礎化學工程實驗(60學時)、 化學合成與表征實驗(115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化學實驗、物理實驗、實習、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基礎化學實驗、綜合化學實驗、研究性化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19.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實踐技能,具有本領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具有良好外語運用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教學科研人員。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即有扎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全面的外語綜合運用能力;
2、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勇于開拓、創新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3、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方法;
4、具有文獻檢索、資料搜尋并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從事科學實驗,撰寫論文、參加科學研究和工程項目開發;
5、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主干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I、II)、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計算機組成原理、編譯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管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導論、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專業外語、面向對象車工設計、計算機系統結構、現代軟件工程、軟件開發環境與工具軟件測試技術、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UNIX系統、多媒體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
就業方向: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金融財貿、能源交通、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軟件或系統開發、研究、教學與維護等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0.護理學
培養目標:
具有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及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學、護理科研、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高級護理專業人才。
主干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護理學基礎、診斷學基礎、急重癥護理學、護理管理學、內科、外科、婦產兒科護理學、護理研究等。
就業方向:
在醫院、高等醫學院校、保健及社會醫療服務單位工作。
21.制藥工程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醫藥工業生產與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應系統地掌握現代藥物開發和生產的基本理論、方法以及現代化學與生物制藥的工程技術。能從事醫藥產品的生產、制藥工藝及設備設計、新藥與藥物制劑產業化技術開發、制藥過程質量控制及生產管理的制藥工程專業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計算機基礎、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生理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物制藥技術、藥物制劑工程、藥物分析、藥事管理與法規、化學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及車間工藝設計、藥物研制與開發等。
就業方向:
到與醫藥相關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研究單位、大專院校,也可到精細化工等領域的部門和單位,從事生產管理、新藥開發、質量控制、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醫藥營銷等工作。
22.經濟學
1. 專業培養目標
經濟系培養擁有國際視野與經邦濟世情懷,經濟理論基礎扎實、知識寬厚,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分析工具,具備較強的經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在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分析、規劃、咨詢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資本論》選讀、數理政治經濟學、經濟學說史、市場價格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經濟學等。
畢業學生能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成為從事經濟分析與決策等工作。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扎實的理論訓練還使經濟系同學在進一步深造中具有獨特優勢,在保研、考研和出國留學過程中廣受歡迎。
財政學:培養擁有公共意識、國際視野與經邦濟世情懷,掌握經濟學和財政稅收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國財稅政策法規與財經運行現狀,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財政稅收問題的能力,能繼續在高等教育機構深造或在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財政或稅收等相關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四川大學經濟學專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涌現了一批學術大師與杰出校友,培育了大量經濟學精英人才。老一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彭迪先、陶大鏞、胡寄窗、蔣學模、劉詩白、周春等先后在經濟系學習或任教。
23.土木工程
培養目標:
培養能從事各類建筑結構設計、施工、工程管理和建設項目研究、開發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建筑制圖、工程測量、建筑材料、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及有限元、巖土力學、基礎工程、工程地質、房屋建筑學、建筑給排水工程、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橋梁工程、道路工程、管理等課程。
就業方向:
在各類設計研究院、建筑公司、房地產公司、監理公司、工程咨詢公司、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工程造價咨詢及管理機構、大型廠礦企業基建部門從事設計、施工和開發及管理(監理)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
24.基礎醫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全面的綜合素質、扎實的現代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理論基礎、較強 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大的發展潛能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能在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和 現代醫藥衛生領域從事基礎醫學教育教學和生物醫學研究的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應具有較寬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掌握醫學科學和 生物醫學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醫學基礎各學科的實驗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醫學基礎學科 教學實踐和從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及相關生命科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2.基本掌握基礎醫學和相關生命科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具備基礎醫學的科研思維和研究方 法以及醫學基礎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法;
3.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較強的 自我發展潛能,創新性思維和實踐的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承擔醫學基礎學科教學實踐的能力,從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一 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5.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知識和較廣博的人文社會學科知識的基礎,了解生物醫學和相關學 科的新進展和新成果,了解臨床醫學知識和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和臨床思維方法,了解疾病 防治與發展生物醫學研究技術的密切關系;
6.了解國家教育教學、衛生、科技、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生物學、臨床醫學。
核心課程: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生理學、細胞生物 學、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藥理學、病理及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及科研訓練、基礎實驗、臨床實踐、畢業實習及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形態學實驗、機能學實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免 疫學實驗、病原生物學實驗、醫學遺傳學實驗、實驗動物學等。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本專業為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 1002 臨床醫學類
25.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專業代碼:080414T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修學年限:四年
開設課程: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概論、近代物理概論(量子物理、統計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應用電化學、薄膜物理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材料物理化學、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與現代測試技術、新能源材料設計與制備、新能源轉換與控制技術、儲能材料與技術、半導體硅材料基礎、硅材料檢測技術、化學電源設計、化學電源工藝學、半導體照明原理與技術、薄膜技術與材料、太陽能電池原理與工藝、太陽能發電技術與系統設計等。
相近專業: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復合材料與工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習、畢業設計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德智體美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備堅實的材料、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學科基礎,系統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設計與制造工藝、測試技術與質量評價、新能源系統與工程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開發新材料、新工藝的初步能力。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機械、電子等學科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知識;2.較系統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有研究和開發新材料、新工藝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設計與制備、加工與改性、性能檢測和產品質量控制的基本知識,具有正確選擇和設計新能源材料與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藝、新能源系統與工程的初步能力;4.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本專業必須的制圖、設計、計算、測試、調研、文獻查閱、實驗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綜合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5.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初步能力,達到國家、學校規定的英語水平考試;6.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計算機應用基本知識和技能;7.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勇于進行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探索、開發和應用;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6.醫學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醫學信息工程是電子、計算機、通信、智能儀器、傳感檢測、醫學儀器以及生物學、現代醫學等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與融合。培養生物醫學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存儲及研制新型生物醫療電子、信息儀器等方面的專業性、實用性且具有寬廣的知識面、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的實用性人才。
主干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技術、生理解剖、醫學信息、醫學傳感檢測、醫學儀器、醫學信號及圖像、生物系統及建模、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控制系統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電子信息和醫學信息類的科研院所、醫藥衛生單位、生物醫學電子信息企業等,可從事科研、開發、應用設計制造及設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三:四川大學專業排行榜(四川省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俄語
俄語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之一,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母語使用人數和第二語言使用人數的第四大語言。俄語屬于印歐語系中斯拉夫語族內的東斯拉夫語支。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俄語語言基礎知識,受到俄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語言基本技能訓練,能夠較熟練的使用計算機進行俄語及漢語的文字處理,通過教育理論課程和教育實習環節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獲得從事俄語教學的基本能力和俄語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俄語畢業生主要是做筆譯、口譯、對外貿易、營銷類、出口專員之類,而且待遇較之其它專業畢業生要明顯高出很多,僅翻譯這一工作,一月基本工資就將近五千塊,而且市場需求正成逐年增長之勢,現如今,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合作越來越頻繁,必將迎來對俄貿易的新高峰。
2.農業水利工程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是以水文學和水力學及工程力學為基礎,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調節農田水分狀況和改變區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災害,科學利用水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和改善生態環境服務的綜合性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受到水利工程設計方法、科學研究方法及施工與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以及水危機的日益加劇,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也備受大家的關注,為此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具有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畢業生主要在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就業崗位為安裝監理工程師等。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3.測控技術與儀器
測控技術與儀器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是電子、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電力及自動控制技術等多學科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它的專業面廣,小到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大到火箭衛星的發射及監控。很多同學認為這屬于制造業,實際上由于對自動控制及精度的嚴格要求,它歸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培養目標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精密儀器的光學、機械與電子學基礎理論,測量與控制理論和有關測控儀器的設計方法,受到現代測控技術和儀器應用的訓練,具有該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系統的應用及設計開發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智能儀器儀表方向、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方向和計算機測控技術方向。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4.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旨在引導創新、促發商業成功及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是一種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它是一種跨學科的專業,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及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進行創造性活動、并將需解決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可視化,重新解構問題,并將其作為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絡的機會,提供新的價值以及競爭優勢。(工業)設計是通過其輸出物對社會、經濟、環境及倫理方面問題的回應,旨在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具有應用造型設計原理和法則處理各種產品的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結構與功能、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市場的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統一表現在產品的造型設計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也可以在制造業、IT產業、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設計、人—計算機交互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工作,也可自主創業。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5.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該專業是以過程裝備設計基礎為主體,過程原理與裝備控制技術應用為兩翼的學科交叉型專業。要研究內容包括:過程裝備設計與制造,高效節能裝備的開發,成套裝置的開發與設計,成套工程,設備結構及強度理論,過程安全理論、技術與裝備,流程參數控制理論與技術,制冷技術與裝備,粉體理論與技術等。所培養的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過程裝備、機械基礎、控制工程、計算機及其它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好的工程技術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各類熱加工工藝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各類熱加工工藝及設備設計、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可直接從事化工、煉油、醫藥、輕工、環保等過程設備與過程計算機自動控制的設計、研究、開發、制造、技術管理和教學等工作,對于與機電類有關的工作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6.勞動與社會保障
勞動與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了保障國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制度。主體是國家和社會,對象原理上是全體國民,但基于國力的限制,目前只實施了一部分。占絕大部分人口的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于完善。
培養目標
該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了解國內外勞動與社會保障理論及實踐的歷史和現狀,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調查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備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就業方向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是我國全面建立和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急需人才,具有長久穩定的就業潛力。畢業生可以進入國家各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人事管理部門、企業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與組織管理工作,或者可以進入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或者進入法院、勞動仲裁機關等部門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實務工作。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
7.檔案學
檔案學以檔案、檔案現象及檔案工作規律為研究對象。其基本任務是:在研究檔案和檔案工作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檔案工作的科學理論、原則與方法,指導檔案工作實踐,提高檔案管理的科學水平,以便充分實現檔案的價值,為各項社會實踐服務。檔案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從根本上規定了檔案學的研究內容和學科體系。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檔案管理與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方法與技能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訓練。
就業方向
檔案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廣泛,畢業生主要在黨政軍機關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的綜合辦公部門、秘書部門、人事管理部門、檔案管理部門;大型企業特別是合資類與外向型企業等的檔案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
8.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專業,或者administration)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最廣義的定義是指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同時也指國家政治目標的執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狹義的定義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
培養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語、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從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行政協理員,辦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協調層或決策層高級助理,中外大中型企業前臺秘書、行政主管、行政總監、總經理助理等職 畢業生適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學校、科研部門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
9.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指的是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具備“內在智能”的傳感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或“智能塵埃”,通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應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內網、專網、和/或互聯網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遠程控制、安全防范、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集中展示的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要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
就業方向
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咨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筑節能設備及產品制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筑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四:四川大學簡介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于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技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