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4篇)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07:15:43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4篇)
時間:2023-01-11 07:15:43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篇一

2018年里,人們最關心的無非就是養老保險的政策問題了。那么今年,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否會有重大的改變呢?接下來,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于湖南省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相關信息。更多保險新規可以關注保險同城網。

湖南省人社廳表示,由于2018年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基準值、2017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尚未確定,為方便參保單位和個人及時繳納養老保險費,不影響退休待遇計發工作,湖南省人社廳發布了關于養老保險的通告。

《通告》明確告知人們2018年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基準值以及2017年的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前繳費和待遇計發等有關問題。

通告內容表示,2018繳費基數基準值、2017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發布前,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簡稱個繳人員)按高檔4491元/月、低檔2695元/月為基數繳費,當年的養老保險費一次繳清,也可待繳費基數基準值發布后繳費。

對于符合《通知》補繳或一次繳費至滿15年的個繳人員,可以以最高檔4491每月以及最低檔2695元每月為基數來進行補繳或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參保單位的職工以其上年末月繳費基數的110%,并按13473元每月封頂、2695元每月保底來暫定為個人繳費基數,按月實行繳費,參保單位按暫定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為基數來按月繳費。

同時,湖南省人社廳也表示,有關于2018繳費基數基準值以及2017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發布后,將會進行及時繳費和待遇核定,具體還需要等待湖南省人社廳的下一步明確指示。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篇二

企業繳費是我國現行體制下養老保險基金的一個重要來源,如何準確核定參保企業繳費基數,準確計算繳費額度,是基金征繳之前的一個首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筆者就繳費基數的核定,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目前養老保險企業繳費基數核定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繳費基數核定標準不規范、不統一

自年月起,國家先后下發了若干文件,對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核定標準做了宏觀界定,即按企業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由于種種原因,不同統籌范圍、統籌層次之間,繳費基數核定標準不一。有的依據企業上年職工應發工資總額或實發工資總額,有的依據企業在職人員繳費基數之和為企業繳費基數,稱之為兩個繳費基數一致等等。其實,在這一點上無須多議,國家關于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的口徑是明確的,即按企業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按當地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在稅前提取。由于受企業經濟效益和勞資、財務等部門人員素質、業務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以應發工資總額或實發工資總額這個標準核定繳費基數操作起來困難較多,很容易出現漏核現象。兩個繳費基數一致的做法雖然解決了基數核定的一些問題,但也帶來了較多弊端。這種做法會造成企業因此瞞報職工繳費基數,瞞報參保職工人數等等。如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基金結算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上海市人均繳費基數連續年高于社會平均工資。盡管這樣,在年月對家繳費單位進行繳費基數檢查時發現,少報漏報基數億元。

(二)、繳費稽核偏重欠費收繳,輕視基數核定

目前,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稽核體系已基本建立健全,稽核業務已逐步開展起來。但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稽核常常偏重欠費稽核,沒有將各繳費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納入日常稽核業務。由于部分企業沒有及時建立健全各種統計、財務制度,工資發放隨意化、多樣化現象比較普遍。這些企業很難統計出一個準確的職工工資總額,給核定繳費基數帶來了較多的困難。目前又沒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社會保險事務,條例、文件等政策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力。甚至個別繳費單位主觀上希望有關業務管理混亂,為繳費基數核查制造人為障礙,為瞞報、少報繳費基數和參保人數創造條件。

(三)、非公企業參保滯后,部分企業游離在養老保險范疇之外

多年的養老保險改革的制度構建,并沒有完全走出傳統的思維定式和傳統體制范圍的圈子。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已基本實現。因此,一切形式的企業都是養老保險的覆蓋目標。參加養老保險是所有企業與勞動者應盡的義務,繳納養老保險費是所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的、必須履行的義務。法律不允許有任何超出其范疇之外的特區,非公企業也不例外。近幾年,各級社會保險機構將非公企業列為擴大覆蓋面的重點。但由于種種原因,收效甚微,擴面進度緩慢,部分非公企業和非公企業的從業人員仍游離于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之外,這就使部分企業的繳費基數流失。同時又使部分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受到很大損害,并造成不同所有制企業間負擔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不公平競爭的態勢。據了解,年,我國非公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從萬人增加到萬人,增長了倍(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參保人數從萬人增加到萬人,增長了倍),在各國各類工商投資企業參保人數中的比重從年的上升到年的(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的這一比重從上升為)。但與國有企業相比,非公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現狀不容樂觀,在總體上處于滯后狀態。

二、解決存在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加快社會保險法律建設步伐

我國正在進入法制社會,法律觀念已日益深入人心,依法辦事逐漸成為準則。進入二十世界九十年代以來,社會保險立法工作已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社會保險法制建設的呼聲愈來愈強烈,只是作為惠及數億人口的養老保險,至少還沒有一部法來規范。因此,國家應盡快出臺《社會保險法》,以法律的形式,建立起完善的繳費基數管理、稽核程序,堵塞漏洞,以強化繳費單位據實申報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此項業務核定的約束力和嚴肅性。

(二)、認真執行法規、政策,嚴格規范、統一口徑

各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保險機構應嚴格遵照國家法規、政策。要按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政府規定的比例在稅前提取的規定,把繳費基數核定的口徑統一起來,盡量避免概念、提法上的歧義。

(三)完善繳費基數核定稽核程序,規范稽核行為

社會保險稽核工作是社會保險的一項基礎內容,同時又是規范社會保險業務的重要手段。各級社會保險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社保險稽核辦法》,要以此為契機,做好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稽核工作。首先是將企業繳費基數的核定納入日常稽核業務。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高度重視繳費基數稽核工作,要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其次是加強稽核隊伍建設,提高稽核人員素質。三是完善稽核程序,規范稽核行為。通過以上方法,促使參保單位據實申報,避免瞞報、漏報等現象的發生,增強繳費基數核定工作的剛性。

(四)、清理參保真空,促進企業平等競爭,維護社會公平

非公企業尤其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企業,員工普遍年輕,企業和員工對養老保險認識不足或有偏差。目前,非公企業和企業從業人員游離于養老保險統籌范圍之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企業繳費比例比較高,負擔重;二是企業和員工對參加養老保險的重要性認識有偏差;三是企業用工不規范。企業與員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四是員工流動比較大等等。要制定相應的措施,加強對非企業參保的管理。一方面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有關規定,對拒不參保的單位和個人,相關部門要采取吊銷其營業執照,取消納稅人資格等強制手段。這樣,促使這部分非公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盡快納入養老保險的統籌范圍。

(五)、求真務實,細化管理,常抓不懈

養老保險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要本著求是務實的態度統籌安排工作的進度,要堅持定期定量分析,發現問題積極研究,并制定相應配套的管理細則或補充規定,及時堵塞繳費基數核定的漏洞。

在實行稅務征收社會保險費的地區,以社會保險部門確定的繳費基數為基礎,參照稅收的稅基來確定確定繳費基數。一方面既能實現稅務、社會保險部門的數據庫資格共享,又能有效地杜絕繳費基數的造假行為。

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積極研究、規范各類企業工資發放途徑,加速職工收入工資化、工資貨幣化的改革,規范工資管理體制。要為繳費基數的核定創造良好的準備環境。要積極探索采取由銀行等金融機構代發員工工資等方法,使企業員工各種隱性收入顯性化,并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監督、核對企業繳費基數和參保人數申報情況,以達到堵塞繳費基數核定中的漏洞。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篇三

養老保險

1、什么是養老保險?什么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為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解除勞動義務的年齡界限,以及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為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也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2、企業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與費率

(一)參保單位的繳費基數按照工資總額實際申報,申報工資低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在崗平均工資60%確定,高于在崗平均工資300%的按照300%確定。從2007年10月1日起,繳費比例該為28%,參保單位統一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個人比例為8%。摘自:豫政〔2007〕63號

(二)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基數可以在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范圍內選擇確定。其中,2006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可在60%—300%范圍內選擇;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可在70%—250%范圍內選擇;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可在80%—200%范圍內選擇;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可在90%—150%范圍內選擇;2010年7月1日后統一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按照繳費基數的20%繳費,其中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后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摘自:豫政[2006]29號 豫勞社養老〔2006〕42號

3、企業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管理

(一)從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全省職工個人帳戶按職工繳費工資17%的費率記入,其中按職工本人繳費工資記入部分為11%,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記入部分為6%;從1998年7月1日起,全省職工個人帳戶按職工本人繳費工資11%的費率記入,包括職工個人繳納的全部養老保險費和從企業繳費中劃轉記入部分;從1998年7月1日起,職工個人繳費部分按4%記入,企業繳費劃轉部分按7%記入,以后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相應降低從從企業繳費中劃轉記入部分。

(二)從2006年7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摘自:豫勞險【1998】37號 豫政[2006]29號

4、企業養老保險參保職工死亡后個人帳戶的繼承

(一)職工在職期間死亡時,其繼承額為其死亡時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

(二)離退休人員死亡時,繼承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帳戶余額×離退休時個人帳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三)繼承額一次性支付給死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個人帳戶的其余部分,并入社會統籌基金。個人帳戶處理結算完結,應停止繳費或互付記錄,予以封存。摘自:豫勞險【1998】37號

5、企業養老保險的轉移

參保人員在河南省內跨統籌區域流動的,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本息一并轉移。

跨統籌區域流動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時,轉出地企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將其本人在本統籌區域歷年的繳費工資以及當地歷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指數等有關情況,一并轉移介紹給被轉移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參保人員退休時,轉移的繳費指數作為計算養老金的依據。摘自:豫勞險【1998】37號

6、我國對符合辦理退休手續人員的規定

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干部、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正常退休: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干部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工人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特殊工種退休: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工人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女干部年滿五十周歲)。

(三)因病退休:

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摘自:國發【1978】104號

注:條件同樣適用于機關事業單位

7、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一)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后,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二)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是,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其中,曾在原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參保繳費達10年(含視同繳費年限)以上,且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女性參保人員,從事靈活就業2年以上的,經本人申請,可以選擇在50-55周歲之間辦理退休和領取養老金手續。

(三)本意見實施后到達退休年齡且辦理退休手續,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繳費年限累計每滿1年再發給1個月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標準的生活費,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達到規定退休年齡后,如果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本人自愿,可以向后延長繳費年限,最多不超過5年,但不得以向前追溯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6]26號 豫政[2006]29號

8、企業人員新退休養老金計發辦法

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退休后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用公式表示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u+va)÷2×n×1%

u——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va——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n——參保人員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用公式表示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j÷yj——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y——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為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3%的乘積。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1.3%

=vb×n1×1.3%

vb——參保人員退休時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n1——參保人員視同繳費年限。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6]26號9、2006年7月——2011年6月新計發辦法過渡期內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限比例加發標準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比按原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的高出部分,限比例加發并逐年遞增。其中,2006年7月1日—2006年12月31日退休的按高出部分的10%加發;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退休的按高出部分的30%加發;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退休的按高出部分的50%加發;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退休的按高出部分的70%加發;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退休的按高出部分的90%加發;2011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高出部分全額發給。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6]26號

10、關于在兩個以上統籌地區同時參加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處理

參保人員履行繳費義務,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規定的,只能在一個地方享受一份養老保險待遇。對已建立的多重養老保險關系,應予清理規范,原則上應在最后一個參保地計算并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在其他地方建立的養老保險關系,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退還本人。不允許享受多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6〕42號

11、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對參保個人領取社會保險待遇情況進行核查,發現社會保險待遇領取人喪失待遇領取資格后本人或他人繼續領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立即停止待遇的支付并責令退還;拒不退還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處理,并可對其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摘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6號

12、受到刑事處分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

(1)在職職工受刑事處罰或勞動教養期間,不繳納養老保險費,也不再計算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予以保留,賬戶儲存額繼續計息;受刑事處罰或勞動教養之前的實際繳費年限予以承認。受刑事處罰或勞動教養期間達到退休年齡的,待期滿后可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領取基本養老金。

(2)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企業離退休人員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罰或被勞動教養的,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期滿后可以繼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金按服刑或勞動教養前確定的標準發放,并參加以后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離退休人員被判處緩刑期間,可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但不參與基本養老金調整。

摘自:勞人干【1984】17號 勞社廳函【2001】44號 勞社廳函【2003】315號

13、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喪葬費及一次性撫恤金

一、喪葬補助費

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調整為按所在省轄市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準發給。(2007年7月以后為797元×3=2391元)

二、一次性撫恤金

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調整為按其生前最后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準發給。

注:退職人員支付喪葬費不支付一次性撫恤金。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7】36號

14、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后遺屬領取生活補助費的條件

在職工死亡30日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摘自:豫勞社養老【2007】36號

15、企業遺屬補助費的發放標準

從2007年7月1日起,遺屬是非農業人口,戶籍在省轄市市區的月生活補助費標準為300元,戶籍在縣(市)鄉(鎮)的月生活補助費為220元;遺屬是農業人口的,月生活補助費標準為150元。孤身一人的,在上述標準上另加20元。遺屬待遇標準確定后,除我省統一調整標準外,不因遺屬本人居住地變動而改變。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7】36號

16、關于職工被開除后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問題

屬于在《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勞動廳〈河南省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的通知》(豫政辦[1995]74號)下發前,職工受開除處分而又未重新參加養老保險的,不能辦理退休;開除后又重新參加養老保險的,按新參保人員對待。屬于在豫政辦[1995]74號文下發后受開除處分并已建立個人帳戶的職工,在建立個人帳戶前的連續工齡不再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按其實際繳費年限計算,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摘自:豫勞社養老【2006】42號

養老保險 企業 繳費基數篇四

2018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40% ————

5394.60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6743.28

8091.96

9440.64

10789.32

12138.00

13486.56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