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體備課教案篇一
時 間:2010年7月28日 地 點:語文組辦公室 主 備:王富國
參與人員:語文組全體成員
作文:為心靈尋找一個有溫度的字眼
——學習寫得有文采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好的文章必須同時具備深刻的思想和優美的語言。
指導學生寫出能表現某一思想或意愿的句子。【教學難點】
讓學生跳出有限的理論,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個有創意的表達。【教學創意】
本節作文課的整體教學思路是: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走進去,輕輕松松地走出來。
一、導入
談話式導入
二、文質兼美
活動 欣賞一篇以“成熟”為話題的作文 出示課件一(美麗的靈魂)
感悟 成熟是人的一種氣質,是我們大家每天都在經歷著的,我為了把這樣一個瑣碎的、無形的的內容寫得具體,就想到把“成熟”與人的優秀品質聯系起來,比如樂觀、執著、甘于寂寞等,然而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還要錘煉語言。于是在文章的第二段(出示課件二)我以四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為喻體:成熟是面對荒涼仍要破土而萌的小草,成熟是無人欣賞也要亭亭玉立的野荷,成熟是懂得適時綻放的金菊,否則哪有人記得菊花的清香,成熟是不輕言放棄的殘雪。
小結 寫文章首先必須有個好的思想,繼而找到使這種深刻思想得以彰顯,得以成熟的優美文字,即為自己的心靈、思想尋找到一個有溫度有力度的字眼,這樣寫成的文章就具備了“文質兼美”(出示課件三)的特點。
三、講究文采
過渡語 這里的“文”就是文章的文采,“質”就是文章的思想,那么什么樣的文章能稱為有文采呢?就是要在準確表達內容的前提下,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修辭巧妙、意蘊豐厚。下面我們就從精彩的語段理解文采,從文采的角...........度錘煉語言。
出示課件四
(一)詞語生動
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河畔,那一片沙漠荒原的土地上,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樹,它的名字叫胡楊,胡楊樹不畏風沙干旱,嚴寒酷暑,扎根于地下的根系比生長出地面的枝葉還要龐大,據說胡楊樹活著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爛又一千年,下面是對胡楊樹的一個描寫片斷。
出示課件五
每一棵樹的樹干都扭曲著,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開強勁的弓弩,繃開一身....赤銅色凸起飽綻的肌肉。..賞析 語段描寫的是胡楊樹在風沙的卷裹下,周身都是破損的樹皮,皴裂著粗大的口子,“扭曲”一詞不僅寫出了胡楊樹生長環境的惡劣,而且可以使我們看到胡楊樹與風暴斗爭的痕跡,狂風襲來,胡楊被吹彎了站起來,狂風再一次襲來,胡楊樹倒地后又爬起來,逐漸成了扭曲狀,如果換成“彎曲”,就沒有這種效果了,同學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這里偶爾遭遇一下風雪,路旁的樹都呈現出一種順勢而倒的情形,那就是彎曲。再看“繃開”一詞,用得很有力度,給人一種痛快淋漓之感,就像一個鋼琴家甩開臂膀大開大合的演奏,也像運動員揮動球拍給出的致使一擊,“飽綻”一詞呼應“繃開”,更是體現出胡楊樹頑強的生命力,這里仿佛有個有趣的情形,肆虐的狂風本意要撕破胡楊樹的衣服出一下胡楊的丑,誰知反而被胡楊飽綻的生命給震懾住了,在這里,作者要向我們展示的是胡楊樹的力量之美,可文段不著一個“力”字,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
小結 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選用能繪聲、繪色、繪態的詞語,做到寫.......景狀物,求其窮形盡相,寫人敘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暢達。...........................要求 以“蜘蛛結網”為話題,分別寫出褒義、貶義且語意完整的一句話。褒義 像蜘蛛結網一樣,一絲不茍,才有圓滿的結局。貶義 像蜘蛛結網一樣,企圖網住別人也網住自己。
四、積累方法
過渡語 大家知道“推敲”一詞的來歷吧,也知道“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以及“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可謂一字傳神,還有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見錘煉語言雖然辛苦,但十分重要,所以老師給出一個錘煉語言的方向。
五、課堂小結
由抽象的思想到具體的文字,就像過一座獨木橋,橋下的流水會讓你戰戰兢兢,橋身的顫動會讓你時時止步,總之,你得小心翼翼,不那么順利地走過去,過去了,你會看到別樣的風景,在每一個思想的背后都有這樣一座獨木橋,那就看同學們愿不愿意走,走多了,走順了,就能達到“妙手偶得”,渾然天成的境界了。
六、習作訓練
請以“欣賞”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請自擬題目,按要求寫作;
2.文體不限;
3.為心靈尋找一個有溫度的字眼,學習寫得有文采
集體備課教案篇二
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總復習(p116~121)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共分五個部分: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用數學。
“20以內的數“的復習。重點是20以內數的順序,數的序數的含義以及組成。“20以內數的組成”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11~20各數是由1個10和幾個1組成的。
“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重點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并很快說出得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認識圖形”的復習。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表象,并能辨認這些圖形。
“認識鐘表”的復習。一方面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通過練習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用數學”的復習。
重在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數概念、計算和用數學分別集中起來復習。這樣好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學期分散學習的各部分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重點:復習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難點: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部分內容可用4課時左右進行。教師可以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平時教學中發現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的部分要重點復習,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重點給予輔導。
集體備課教案篇三
預防傳染病
教學
目標:1、描述傳染病特點,認識傳染病
2、介紹傳染病流行環節及預防措施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積極預防傳染病
重點: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及預防措施
難點:
病原體的認識
授課進程:
一、引入:
學生:紛紛舉例(可能有人談到癌癥等)
教師:好,那大家覺得到底什么才是傳染病呢?
二、新課:
1、什么是傳染病?
學生:會傳染,可流行; 由病原體引起。
教師:強調病原體是生物,多是微生物和寄生蟲
可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
2、傳染病的危害:
教師補充霍亂、艾滋病、非典等危害
3、傳染病的流行及預防
傳播途徑:從“發”到“收”的方法、過程。
學生:認真領會。
教師:那么,我們可以怎樣來預防傳染病呢? 學生:分組討論后自由發言。
隔離病人;
殺滅蚊蟲;
打預防針;等 教師:
總結
:控制傳染源:殺害、圈養、隔離等
切斷傳播途徑:滅蚊、講衛生、空氣消毒等 保護易感者:鍛煉身體、打預防針等。
4、常見傳染病:
a、感冒:
教師介紹:多由病毒引發,經空氣傳染
學生思考:怎么預防(鍛煉身體、注意冷暖、空氣流通等)b、非典:
教師介紹:非典型性肺炎(白細胞不增多),空氣傳播。學生總結:我們國家如何預防非典(隔離病人為主要措施)c、蛔蟲病:
教師:人體最常見的傳染病,人體寄生蟲。學生:閱讀書本相關插圖,了解蛔蟲生活史
教師補充:蛔蟲病主要癥狀(消化不良,磨牙等)學生:說出如何預防蛔蟲病。d、肺結核:
教師:由結核桿菌引起,經空氣傳播
多鍛煉身體、打卡介苗可預防。e、病毒性肝炎:
教師:由病毒引發,經食物傳播
(引發學生回顧食物的消化)f、艾滋病:
教師:簡介病人自我抵抗力降低 學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三、
練習:書本:p111,t1,2 四: 小結:
板書重述
五、作業:
1、查找艾滋病的有關知識,注意其傳播途徑
2、為了預防傳染病,你平時要怎么做?
3、練習冊有關作業。
集體備課教案篇四
主備人:苑xx
主題:小籃球教學
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人體基本活動組成的綜合性育活動。經常參加籃球運動,可以提高兒童少年觀察、判斷、快速反應的能力,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通過小球類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初步掌握所學球類項目的基本技術與技能。
3、全面發展身體、心里素質。
重難點突破:
重難點:
1、基本術語的了解
2、基本技術的學習
3、簡單戰術的學習
重難點的突破:
籃球教學關鍵在于球性的熟悉,球性在于基本功的訓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基本功練習,不過分要求動作的質量,培養興趣為主。
組內教師討論要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要求應與相應水平段相適合,依據學習規律,掌握安全的運動方法。
2、小學生球類運動處于啟蒙階段,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養對球類運動的興趣更加重要。
3、教學中要精講多練,多做示范,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作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提高自學自練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社會交往能力,促進身體和心里素質的全面提高。
備總結:
通過教研活動,明確了小籃球教學的目標與方法,并對主要問題進行了研討,為今后的小籃球教學指出了方向。
集體備課教案篇五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進行拆謎語比賽,看哪位同學猜得又快又對。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語言,一叫千門萬戶開。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
腦袋聰明,手腳靈巧,喜歡爬樹,最愛吃桃。
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開很漂亮。2.這么多小動物聚集在一起,誰能猜出它們要干什么? 出示課題:比尾巴,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帶拼音生字,全班拼讀,強調:
把(部首:提手旁,帶有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動作有關)猴(部首:反犬旁,帶有反犬旁的字和動物有關)鴨(部首是鳥字旁)
松(部首是木字旁,和植物有關)公(部首是八字頭)
2、檢查詞語
出示詞語,小手拍拍齊讀詞語。
(三)學習課文
1、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有哪些動物參加比賽?
2、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教師一句一句教讀,每一個句子后面有一個像尾巴一樣的符號,叫問號。讀時聲音上揚。
(2)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3、學習第二小節
(1)誰的尾巴怎么樣,引出第二小節,教讀。(2)師生配讀(一問一答)
(3)生生配讀(1、2組對
3、4組)(同桌互讀)
4、學習第三節
(1)教師一句一句教讀。(2)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5學習第四小節
6、指導背誦
7、總結全文
集體備課教案篇六
體育頌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掌握字形、字義。積累文中好的詞語。
在準確理解奧林匹克精神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中心,理解體育所蘊含的偉大精神。教學準備
查詢關于作者顧拜旦及奧運會的相關知識;準備與課文有關的多媒體資料。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奧運會畫面。
提問:這些畫面都與什么有關?談談從這些畫面中你感覺到了什么?
二次復備
畫面如:劉璇的體操,劉翔110米跨欄,競走運動員臉上的汗水,奧運冠軍站在領獎臺上等等。體育能給人們帶來諸多美好的感受,被譽為現代“奧運之 父”的法國人顧拜旦,就曾經熱烈的謳歌過體育。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先快速閱讀課后信息窗。
二、預習反饋,了解學情
1.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前查閱的有關奧運會及顧拜旦的相關資料并做簡要的介紹。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體育頌》,在朗讀過程中融進你們對于體育的切身體會和美好聯想。圈點勾畫出生字、生詞。
三、初讀感知,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說說文章寫了什么內容(文章高歌了體育所蘊含的偉大精神)
2.全篇由9個自然段構成,每段都由“啊,體育”開篇,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贊頌體育的,寫出內容提要。(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從以下九個方面贊頌體育:(1)體育是生命的動力。(2)體育能塑造美。(3)體育能體現正義。(4)體育能培養人的勇氣。(5)體育能使人贏得榮譽。(6)體育能給人帶來樂趣。
二次復備
(7)體育能增強體質。(8)體育可以推動進步。
3.反復朗讀課文,將未能理解的段落或句子提出 來,全班討論解決。如:
(1)“你猝然降臨在灰蒙蒙的林間空地,使受難者激動不已”。受難者為何激動?(體育給地球和全人類帶來希望的陽光,帶來生命的活力)
(2)體育“向暮年人微笑致意”的含義是什么?(同上)
(3)為什么說體育就是“培養人類的沃土”?(體育能增強民族體質,矯正畸形軀體,對于民族振興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1.學生自由地朗讀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反復品讀,并在班級中交流自己的體會。
2.自由地朗讀課文,試一試應用怎樣的語調、語速朗讀課文,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應用高昂、激越、贊美的語調,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感情。)
3.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主題深化,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奧林匹克精神。 2.比較閱讀《手拉手》。
二次復備
(1)看一看這首歌詞頌揚了怎樣的奧運精神。(友誼、團結、參與、公平競爭)(2)兩篇文章的風格又有什么相同之處:(結構工整嚴謹;語言簡潔而熱情洋溢,讀了讓人振奮而昂揚)
三、總結全文,學法梳理
1.文章通過熱情洋溢的文字,謳歌了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而意濃。
2.文中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畫出相關語句,自己練習讀一讀。
3.文章運用了第二人稱的表達方式使文章親切而熱烈,情真
四、暢談收獲,布置作業
1.引言:同學們,這篇文章通過熱情洋溢的文字,謳歌了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使人們樹立正義、勇敢、榮譽、快樂的精神觀念。學完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學生暢談學完本文的收獲,如對體育的認識,對體育精神的感悟等。
3.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精彩語句。
五、板書設計
體育
一、生命的動力。
二、你就是美麗。
二次復備
三、你就是正義。
四、你就是勇氣。
五、你就是榮譽。
六、你就是樂趣。
七、你就是培養人類的沃土。
八、你就是進步。 二次復備
九、你就是和平。教學反思
集體備課教案篇七
style="color:#125b86">《享受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交織的一種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認識和發現自我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能力目標: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并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任職內驅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辨證得客觀地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并能夠正確對待。
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快樂”。
教學方法:事例分析法; 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多媒體展示:四季的美麗圖片
提問:為什么會有四季?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者是誰?出自哪里?
3.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簡單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開始就讓學生體驗到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
你們都是從哪里學到這些知識的呢?(課堂、電視、課外書……)
無論是那種途徑,都是通過學習學得的。我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以后也將不斷的學習下去。在我們這十幾年的學習中,我們的同學一定對學習有著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們一起來詠嘆一下學習。
(二)新課
1.詠嘆學習
先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怎么樣來詠嘆學習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春天,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鋤。
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
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時讀書樂
你從中讀到了什么?
你覺得我們的學習又是怎樣的呢?
引出讀書有苦有樂,到底是苦大于樂還是樂大于苦呢?
2.自由辯論:學習中苦大于樂vs學習中樂大于苦
總結陳辭:是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樂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樂。我們學習中的苦是暫時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克服,尋求解決的方法,困苦會煙消云散。
讓我們一起喊出“快樂學習吧!”
3.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討論著學習是樂還是苦的時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卻有人發出了“我要讀書”的吶喊。
a .多媒體出示《我要讀書》的圖片資料(見課件)
討論: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呢?
2.請同學們想象失學后生活的種種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現的遺憾。
3.請大家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環境。
b.看相關鏈接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結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啟示?
c.看漫畫:放牛娃的理想
說說你的感受
(三)作業:
根據圖畫和這節課所學的,結合實際,寫一點心得體會。
集體備課教案篇八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
2、跳背
1、學習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技術。提高投擲能力。
2、初步掌握支撐跳背的動作,培養勇敢精神。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齊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準備活動,慢跑200米,兒童廣播韻律操6節。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二)
(1)動作:迅速,連貫地完成上兩步和向后引球的動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轉體、揮臂經肩上的順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擲出。擲出的球必須從前面的兩條橫繩中間穿過。
(2)講解示范。
(3)練習方法和注意事項參看第10課。
2、跳背
(1)動作:兩人一組。一人兩腳左右開立站穩,上體前屈,低頭,兩手支撐在兩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雙腳起跳。兩手支撐于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過大),同時兩腿伸直向左右分開,騰空越過人背。落地成半蹲,兩臂斜上舉。
(2)教師講解示范。
(3)練習方法:分組練習。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4隊,分別排成一列橫隊,按順序依次進行練習。
(4)注意事項:
1、一人做上體前屈,低頭,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練習時嚴格課堂紀律,注意安全。
1、整理放松;
2、小結、講評;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