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色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视频,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av国片精品jk制服丝袜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優秀15篇)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優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1 01:25:04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優秀15篇)
時間:2023-10-11 01:25:04     小編:雨中梧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一

1、在具體情境中感受(體驗)比100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2、經歷數數的過程,能合理選擇數數和計數方法,進一步發展數感。

3、進一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規范操作、積極思考的數學學習習慣,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計數單位“千”。

教學難點:通過對不同計數單位比較,初步認識“十進制”的意義。

教學準備:紅豆種子若干;容器若干;四位計數器教具;西沃平板課件

教學過程:

1、學生觀看萬人閱兵視頻,估一估人數?

預設生:100,1000,10000等.

2、引導同學們回顧之前已經認識的“100”,這個數和100比,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比100多得多。

3、介紹還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數。板書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

設計意圖:小學低段兒童對數學的探索依賴直觀,特別是“數”“計數單位”這些抽象的概念,教學中必須把握好直觀和抽象的關系。萬人閱兵視頻,拉近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習熱情,喚起同學們感受身邊數學的意識。通過1000和100的直觀對比,很好幫助學生建立較大數的概念,為繼續培養和發展數感埋下伏筆。

(一) 回顧計數單位“個”“十”“百”

1、出示“溫故知新”,培植數學學習方法。展臺出示10粒紅豆,你能數出來嗎?

2、展臺出示100粒紅豆,你打算怎樣數? 你為什么不一個一個地數?

3、看來,選擇幾個幾個地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設計意圖:兒童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應當充分考慮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兩次數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熱情參與的學習態度,回顧了已學過的三個計數單位,并通過板書直觀的呈現三者的關系。

(二) 學習新的計數單位“千”

1、請同學們估一估老師手上這杯紅豆大約有多少粒?

預設生:500,1000,20xx,10000等

2、你們覺得能爭辯出結果嗎?數學講究有理有據,才能有說服力。同學們想想辦法,這一次我們該怎么數?(把紅豆倒進來比比高矮,就能給我們估計提供線索)

3、組織學生觀察和比較,把板書的計數單位圈一圈,讀一讀板書內容,介紹“十進制”。

4、在數位順序表里面添上“千”,找到計數器上面的“千”。

設計意圖:估數是培養數感必不可少的形式,通過學生估出的不同結果產生“矛盾”為突破口,組織學生有條理思考,擇優嘗試,通過實驗的方法解決“矛盾”,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思想方法,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1、師生數數互動,邊撥計數器邊數:從98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120;從198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203;從304起,一個一個地倒著數,數到295;從220起,一十一十地數,數到310;請同學們給老師提一個數數的要求,老師來數;請同學們給同桌提一個數數的要求,相互數數。

2、千字文。把千字文按每一百字為一大塊,每十字為一行排列,在其中找字游戲。

設計意圖:數是數出來的。引導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理解計數單位間的關系,更好的突破本節課初步認識“十進制”的概念。第二題不僅體現了數形結合的幾何直觀策略,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與形的具體對應,同時體驗祖國傳統文化的文明傳承。

1、請同學們談談這節課的收獲,提煉方法,升華思想?

設計意圖:全面回顧課堂,構建知識體系。通過談感受提煉思想,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繼續探索的意識,授之于魚,更授之以漁。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二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和千萬,了解這些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認識整萬數,初步了解我國的數位分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整萬數。

2.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大數目的意義,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3、讓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具體事物數量的多少,增強數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學習整萬數的興趣和認識整萬數的自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會正確讀、寫整萬數的。

教學難點:讀整萬數,了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數值。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作業紙。

一、創設數字情境,揭示課題(認數)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我們祖國今年有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嗎?

是啊,我們祖國成立到現在已經60年了,60年來我們祖國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老師收集了一些數據。(課件出示:2008年我國汽車全年產量達九百三十四萬輛,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四千八百九十六萬噸,豬、牛、羊肉的產量達五千六百零四萬噸)

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什么呢?

我們來觀察一下這段話中的數,你發現有什么相同點嗎?

像這樣的大數我們可以稱它為整萬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整萬數。

出示課題:認識整萬數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認識計數單位

我們已經知道10個千是多少呢?所以千位前面是萬位,點出萬

在萬位撥上一個珠子表示多少呢?(一萬也可以說是一個萬)我門在萬位上一萬一萬的數大家跟我一起數好嗎?(課件演示邊撥珠學生邊數)撥到9個珠是就是(九萬也可以說成是9個萬)

同樣點出千萬并撥上一顆珠.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新的數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

2、認數數位順序表

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我們從右邊數起的個位、十位、百位、千位這4個數位都屬于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4個數位都屬于萬級。

我們以前已經學過了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課件出示)那你能把新學的數位填進去嗎?請大家把書翻到86頁,看最下面有一張數位順序表,請你在書上填完整。

在萬級的十萬位上撥上5個珠,這個5表示多少呢?

3、了解整萬數的含義,學習寫數

在再計數器的萬位上撥上一個5,問:這個5呢?那現在計數器上有多少個萬?課件點出(55個萬).那這個整萬數怎么寫呢?它的萬級上有55個萬,所以我們可以先寫萬級上的55,課件出示,那這樣寫行了嗎?不行。為什么呢?因為個級上的數還沒寫。那個級上4個數位上都沒有數我們可以怎么寫呢?寫4個0.說明用0來占位,直接寫上4個0.課件出示。

你會用這個方法來寫一寫這段話中的幾個整萬數嗎?老師已經把他們撥在了計數器上。請同學們拿出作業紙。先第一個數,說說是幾個萬再寫一寫,全班交流。第二和三個數學生獨立在作業紙上寫出幾個萬和數再全班交流。問:剛才我們在寫這些整萬數時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同桌議一議再交流。引導總結出寫整萬數時可以先寫萬級上的數,個級上四個數位都沒有數就寫4個0.

那這些整萬數怎么讀呢?課件出示第一個數.我們剛才寫這個整萬數時,先寫萬級上的數再寫個級上的數,我們讀數時也一樣先讀萬級上的數再讀個級上的數,為了方便讀數我們通常在讀數前先用虛線分一分級,把萬級和個級分一分。讀數時先讀萬級上的數,萬級上面是55我們就讀作五十五萬,個級上是4個0就不讀。出示讀作:五十五萬。現在請你讀一讀作業紙上寫的三個整萬數。課件出示另三個數。請同學們在作業紙把三個整萬數先分一分級,在同桌互相讀一讀。學生讀一讀。(課件出示)說明:我們在讀整萬數時可以先分級,讀數時先讀萬級上的數,個級上都是0可以不讀。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三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感受(體驗)比100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2、經歷數數的過程,能合理選擇數數和計數方法,進一步發展數感。

3、進一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規范操作、積極思考的數學學習習慣,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計數單位“千”。

教學難點:通過對不同計數單位比較,初步認識“十進制”的意義。

教學準備:紅豆種子若干;容器若干;四位計數器教具;西沃平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觀看萬人閱兵視頻,估一估人數?

預設生:100,1000,10000等.

2、引導同學們回顧之前已經認識的“100”,這個數和100比,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比100多得多。

3、介紹還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數。板書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

設計意圖:小學低段兒童對數學的探索依賴直觀,特別是“數”“計數單位”這些抽象的概念,教學中必須把握好直觀和抽象的關系。萬人閱兵視頻,拉近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習熱情,喚起同學們感受身邊數學的意識。通過1000和100的直觀對比,很好幫助學生建立較大數的概念,為繼續培養和發展數感埋下伏筆。

二、新知探究

(一)回顧計數單位“個”“十”“百”

1、出示“溫故知新”,培植數學學習方法。展臺出示10粒紅豆,你能數出來嗎?

2、展臺出示100粒紅豆,你打算怎樣數?你為什么不一個一個地數?

3、看來,選擇幾個幾個地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設計意圖:兒童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應當充分考慮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兩次數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熱情參與的學習態度,回顧了已學過的三個計數單位,并通過板書直觀的呈現三者的關系。

(二)學習新的計數單位“千”

1、請同學們估一估老師手上這杯紅豆大約有多少粒?

預設生:500,1000,20xx,10000等

2、你們覺得能爭辯出結果嗎?數學講究有理有據,才能有說服力。同學們想想辦法,這一次我們該怎么數?(把紅豆倒進來比比高矮,就能給我們估計提供線索)

3、組織學生觀察和比較,把板書的計數單位圈一圈,讀一讀板書內容,介紹“十進制”。

4、在數位順序表里面添上“千”,找到計數器上面的“千”。

設計意圖:估數是培養數感必不可少的形式,通過學生估出的不同結果產生“矛盾”為突破口,組織學生有條理思考,擇優嘗試,通過實驗的方法解決“矛盾”,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思想方法,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三、鞏固練習

1、師生數數互動,邊撥計數器邊數:從98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120;從198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203;從304起,一個一個地倒著數,數到295;從220起,一十一十地數,數到310;請同學們給老師提一個數數的要求,老師來數;請同學們給同桌提一個數數的要求,相互數數。

2、千字文。把千字文按每一百字為一大塊,每十字為一行排列,在其中找字游戲。

設計意圖:數是數出來的。引導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理解計數單位間的關系,更好的突破本節課初步認識“十進制”的概念。第二題不僅體現了數形結合的幾何直觀策略,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與形的具體對應,同時體驗祖國傳統文化的文明傳承。

四、課堂總結

1、請同學們談談這節課的收獲,提煉方法,升華思想?

設計意圖:全面回顧課堂,構建知識體系。通過談感受提煉思想,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繼續探索的意識,授之于魚,更授之以漁。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四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了解這些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認識整萬數,初步了解我國的數位分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整萬數。

2、讓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具體事物數量的多少,增強數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學習整萬數的興趣和認識整萬數的自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3、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理解萬級各記數單位的意義,能讀、寫整萬數。

了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價值。

計數器、課件、小黑板;

一、 談話導入

1、出示:常州圖片。

上課之前呀,王老師首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

從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師:是的,常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數據,它也向我們介紹了常熟的一些情況,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讀一讀。(相關人數、面積)

二、學習新知

1、出示1264,請大家看,關于這個數你知道什么?

1在千位上,表示1個千;2在百位上,表示2個百;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4在個位上,表示4個一。

(1)出示計數器(寫有個、十、百、千)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計數單位,從右往左,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我們邊撥邊數好嗎?

師:(撥到9000)問這是9個一千,再往下撥一個,就是幾個一千,10個一千是?(掀紙:一萬)

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2、10個一萬是十萬

師:再看(動作演示 撥兩顆珠子),現在表示的是多少呢?怎么知道的?

師:再看(動作演示到九萬),現在萬位上滿了十顆。也就是說有了10個一萬

師:那該怎么表示了?(指名回答)

師:進一,是多少?(掀紙:十萬)一起讀2遍。

板書:10個一萬是十萬

3、10個十萬是一百萬

師:我們10萬10萬的往下數……90萬,沒有珠子了,怎么辦啊?

向百萬位進一,就是100萬。掀紙:百萬。(齊讀)

板書:10個十萬是一百萬

4、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師:設想一下,10個一百萬又會是多少呢?

板書: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師:現在我們又認識了這些新朋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十萬,百萬,千萬)

師:現在我們一萬一萬地數,從一百九十五萬數到二百零六萬。

十萬十萬地數,從九百六十萬數到一千零二十萬。

那下面我來撥珠,看看你能很快讀出數嗎?(30萬、400萬、6000萬)

5、 讀一讀

師:請你讀一讀,由多少個萬組成的?

師:這么行啊!給你們一個難一點的。

師:讀一讀(請2-3名),聽清楚他們讀的了嗎?說說是由多少個萬組成的呀?

師:七十七萬、九千零二十四萬、一千一百四十二萬,你能在計數器上把這些數撥出來嗎?(指名撥珠,其余學生讀,并說說各是由多少個萬組成的。)

6、寫一寫

師:會撥、會讀,那你會寫嗎?請把書翻到第86頁,寫在書上。

師:誰來說說看,你是怎么寫的?(指名匯報,師板書)為什么77萬后面用了四個“0”啊?(十萬位和萬位上有數,其余各位上一個數也沒有用“0”表示)

師:90240000,為什么這樣寫啊?

師:現在,看一看這三個數,你發現了什么?(都是“0”)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認識整萬數” (板書課題)

7、考一考

師:你會讀、會寫整萬數了嗎?那就來考考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清題意,然后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跟電腦對答案。)

師:我看到有的同學寫得特別快,有什么小竅門嗎?

8、數位順序表

師:看著數位順序表,能令你讀數、寫數又快又準,老師這兒有一張缺損的數位順序表,這里只有我們學過的數位,我們來讀一讀(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你能不能把我們今天學的補上?(掛出小黑板)

師:觀察表格,看這些數位,從右往左你有什么發現嗎?

師:根據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往左每四個數位我們分為一級,所以從“個位到千位”我們稱它為“個級”,我們把個級上的一起讀一讀,那“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又會是什么級呢?(萬級)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那你們想一想,有沒有比萬級更大的數位呢?還有,我們可以用“……”來表示。

師:現在給你時間,你能輕輕的把這張數位順序表記一記嗎?

師:說說你是怎么記的啊?

(考一考)(把書第86頁的數位順序表填完整。)

三、鞏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3~5題。

1、師:我請數字博士收集了一些數,你會讀嗎?自己讀一讀、比一比。(“想想做做”第3題)

師:(指85和850000)誰會讀。

師:在讀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85表示85個1,它在個級上,850000表示85個萬,它在萬級上,我們為了清楚的看出個級和萬級上的數字,讀前我們可以在這里畫一條線。)

自己先讀一讀。

全班一起來讀一讀。

2、師:學到現在大家一定覺得挺累的吧,老師想邀請你們到祖國各地參觀一下,在圖中你找到的數字信息有哪些?自己讀一讀。

師:看看天安門、頤和園的面積,你想說些什么?

3、師:其實,數字不僅能告訴我們面積,而且大自然中的一些信息也能通過數字來告訴我們。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寫一寫嗎?把書翻到第87頁,這就是“想想做做”第5題,請寫在書上。

師:說說是怎么寫的?(實物投影)

光是昆蟲就有七十多萬,還不算其他的物種,我們地球上的物種真是非常豐富。但是豐富的資源也需要加以保護,要不然……出示圖片: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每年約有60000個物種滅絕。

看了這些你想說什么?

2、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在讀、寫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五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31~33頁的主題圖及例1、2、3。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操作、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 100以內數的意義。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互助學習的樂趣。

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接近整十數的數法。(正確數出幾十九后面的一個整十數及整十數前面的一個數。)

課件、數數用的小棒、學生自制作的學具

你能接著往后數嗎?真不錯,數的真熟練,誰還能接著往后數?

好了,我知道了,同學們能數100多的數了,真了不起,那么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數?{找生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數,那么你來猜一猜今天來上課的有多少位同學?{生答}那么你們來數一數到底有多少位呢?數完了你來說一說你數的結果是多少,{找生答}誰愿意領著大家來數一數,真棒!比我們原來學的20多一些,剛才同學們口頭數數的數的那么好,可是在數人數的時候遇到點困難,看來要正確的數出事物的個數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系,只要像那位同學那樣,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對,下次你一定能數對。對不對?這節課我們自己來學習數數。

1.師:同學們,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有美麗的小天使,他會告訴我們,又會給我們提出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來了一群可愛的小鹿,你們都喜歡吧?出示百鹿圖課件。

藍藍的天空,綠色的草地,瞧,小鹿多開心啊!我們來數一數共幾只吧?我們一只一只得數,數了10個一就是十.(師板書十個一是十)

看,山坡上又來了一群小鹿有幾只?讓學生數一數。

這兩群羊共幾個十只?2個十十是多少?20是幾個十?

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出示課件)又來了一大群羊,成九小群。

師,鹿真多啊!有多少只?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只鹿。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現在的鹿又多了,我們再來估一下吧?誰來說說自己估的結果。再看小朋友估計的,(比20多得多,大概有一百只吧),你同意他估計的嗎?要想知道羊的準確數量,我們需要怎么辦呢?(數一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認識數100以內的數。(板書課題:認識100以內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好了一份學具,它們的數量都和小羊的只數一樣,你們數10個放在一起,數一數能分成幾堆或者是一個一個的數小棒有幾根,就知道小羊有幾只。2人一小組,互相幫助,說一說怎樣數。

(2)四人小組數數活動

2.討論。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個分成一堆。

誰愿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師:過去,我們知道10個一是一十,20個一是二十,從剛才的數,我們又知道了什么?10個十是一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2)我們打開課本百羊圖。一只一只地數,再十只十只地數。(同桌兩人左邊的同學先數,右邊的同學聽聽他數的對嗎?右邊的同學再數給左邊的同學聽)

同學們真了不起,都會數一百以內的數了,下面老師要考一考大家: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

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后面是 (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

從一十數到一百;

從三十數到七十,

從六十數到一百。

1.出示例2:從二十五數到三十二。

師:如果要拿二十五根小棒,你怎么拿最快?(先拿二捆再拿5個單根)

學生全部拿二十五根小棒好后,再邊添小棒邊數到三十二根。

強調:二十九后面的數是多少?誰能上臺邊添小棒邊數。

此處強調夠十個單根的,將10個單根的捆成一捆,再接著往后數。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個一個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三十五是()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小博士是怎么想的。三捆是3個十,5根是5個一,3個十和5個一是三十五根。三十五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鋼筆圖、湯圓圖)

(2)全班訂正。說一說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多少。

3.練習七第2題。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圓片,再數一數,有多少個圓片。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4、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咱們學校大約有70位老師,咱們縣有很多所學校,你能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名老師嗎?看來全縣教師的人數比我們今天學習的“100”還要多得多,這些比100大的數今后我們繼續學習。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六

1、通過引導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學生能夠說出各種數位的名稱,借助計數器識別并且理解百位、千位、萬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體會計數單位“百”、“千”、“萬”的意義,認識、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注重操作與演示,學生經歷數的概念的形成過程,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從而形成數的概念。

2、學生能夠借助已有經驗學習新知識。學生已有的技術單位、數位等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象,并結合情境進一步認識千以內的數,進而借助千以內的數想萬以內的數,建立較大數的概念,逐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學生能夠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發展運算能力,樹立比較的模型思想,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通過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學生能夠認識近似數,并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注重估計意識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數感。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估計物品的數量,交流估計的策略,使學生體會到估計策略的多樣性。

1、基礎性學習包

1、千、萬以內數的認識和認識計數單位“千”、“萬”。

2、萬以內數的寫法、讀法。

3、認識近似數

4、比較數位不同、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大小的寫法。

5、整百數的加法、減法。

6、估計。

2開發性學習包

1、人民大會堂等建筑物的容納量情況,本校學生人數、圖書室書本數目情況,自己從家到學校或者別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離情況,各類課本或課外書的每頁大約的字數情況。

2、有關歷史的“千”: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現在出土的殷商遺跡來看大概為3500年。古代埃及的歷史是4100年。古代巴比倫有5500年的歷史。

3拓展性學習包

1、班內個別同學登長城或者泰山等的感受分享(臺階),初步了解萬里長城。

3、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運用估算的例子,說一說。

估算距離:從這里到商場有多遠?有五六百米吧

估算時間:現在幾點了?看太陽差不多10點了。

估算人數:操場上的運動員我看有五六百。

當我們拿不到準確數據,生活中就出現了很多估算。

4、豐收園

2、學科間整合:傳統文化學科的《萬里長城》可與本單元融合,使得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奇跡建筑之一的萬里長城,激發其熱愛祖國和以祖國為榮的情感。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校本課程的珠心算課程可以使學生將本單元所學與算珠有效結合,感知祖國傳統數學文化的魅力。寫字課程本中漢子排版比較均勻,是訓練學生們應用估計意識進行估計的好材料,使得學生逐步做到學有所用。

4、體驗式活動: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運用估算的例子,說一說。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8課時。

注:通過創設兩個學校的小學生交流的環境,引出一系列的問題,包含了初步認識近似數、尋找估計策略進一步認識近似數、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知識點的學習,將初步認識近似數、數的估計和比較合理地糅雜到一起進行學習,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本單元的重難點,提升了學生估計的應用能力和能將估計和比較有效結合進行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其知識合理建構,進一步感受了數學的合理性和嚴謹性,幫助學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養。通過連環提問的形式將比較和估計整合到一起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示。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七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86~87頁。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和千萬,了解這些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掌握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認識整萬數,初步了解我國的數位分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整萬數。

2.讓學生通過了解一些具體事物數量的多少,增強數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學習整萬數的興趣和認識整萬數的自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2008-9-25我國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飛上了太空。這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想不想再來分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請看(課件播放“神七飛天”)。

老師還摘錄了一些報道,誰來讀一讀。

(課件展示)“神舟七號”以每秒七千九百米的速度駛入太空,經過六十八個小時的航行,飛船在航行了一百八十五萬千米之后,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順利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師:這個信息有數嗎?讀一讀,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像這樣的一類的數。板書:認識整萬數

二、引導探究

介紹主講老師:今天,高老師還請來了徐老師和我們共同學習,我們來認識一下。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播放優質教學資源)

生:最多只能撥10個。

生:不對,應該是9個。

師:那想想,要是再添一個,滿了10,那就得

生:滿十就得向前一位進一了。(屏幕顯示:滿十進一。)

師:滿十進一,知道了這個規則,我們就玩一個撥數的游戲,好嗎?

師:準備好了嗎?第一個請在計數器上撥3這個數。

請撥第二個數30第三個數請撥300請撥第四個數3000

師: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剛才高老師報的的4個數,大小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可是,同學們用的珠子的個數

生:一樣的。

師:那不同在哪里?

生:因為它們撥的數位不同。

師:這樣看來,同樣的3個珠子,撥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相同。

師:像這樣撥下去,第五個數該撥誰?

生:三萬。

師:他覺得撥30000,想法跟他一樣的請舉手,(屏幕呈現30000)請看大屏幕,高老師給他請出來,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這樣大的數。

師:這樣,認為能撥出來的同學,誰來說說你打算怎么撥。其余同學可以補充,也可以反駁。

生1:可以在千位上撥30顆珠。因為10個千是一萬,30個千就是三萬。

生2:不能這樣撥,計數器每個數位上最多只有9顆珠,哪來30顆珠?

生3:在計數器上撥珠,滿十就得進一,更不要說滿三十了。

師:用這個計數器撥三萬,有困難,是珠子不夠嗎?

生:不對,是我們計數器上的數位不夠。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們辦法?大聲的說一說。聽懂的請舉手,我們班的同學不但聰明,而且善于認真聽別人的發言。

生:把兩個計數器合起來,并在左邊的計數器的個位上撥上3顆珠。

(課件展示)師:請看大屏幕

師:猜猜他在這里哪一位上撥的3個珠子

師:想對了,可問題出來了,個位上撥3個珠子,表示的是三,怎么會是三萬呢?

(課件展示)師:請繼續看大屏幕, 聽清徐老師的要求了嗎?同桌倆合作,改一改。

(課件展示)師:我們來核對一下,從右往左數,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寫得跟老師一樣的請舉手。

師:有了新的計數單位,那么數位順序表是不是也應該有相應的調整呢?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以前所熟悉的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那萬位的左邊依次是哪幾位呢?請打開課本到第86頁,填一填。

師:核對后,和同桌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課件播放優質教學資源)

聽聽徐老師是怎么說的?請看大屏幕。

三、鞏固運用,深化新知

師:有了新的計數器和數位順序表,我們就能認識更大的數了。

(1)(課件出示)先來看剛才信息中的大數“一百八十五萬”

師:一百八十五萬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嗎?

學生試撥,教師巡視,作個別指導,并請一個學生上臺試撥。

師:他撥的是185萬嗎?給出你的理由,你們是怎么看出這個數就是185的?

生::在百萬位上撥1個珠,表示一百萬:在十萬位上撥8個珠,表示八十萬;在萬位上撥5個珠,表示五萬,合起來就是一百八十五萬。

師:能不能這樣撥呢(屏幕上呈現計數器,上面撥了“185”)

生:不能,

師:哪有問題?

生:你撥在個級了。

師:你覺的185萬應撥在哪級上?

師:是呀,同樣的一百八十五,撥在了個級,他只是表示一百八十五個(一);撥在萬級上,他才表示一百八十五個(萬),一百八十五個萬就是185萬。撥對的請舉手。

師:一百八十五萬這個數你能把它寫出來嗎?拿出自己的作業本對照計數器來寫一寫。(學生試寫,教師請一個學生板演)

師: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寫對了沒有,跟他完全一樣的請舉手。

師:有一個問題,個級上一珠子都沒有,為什么要寫4個0來?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寫整萬數的時候,分成兩部分寫,先寫萬級上的數,這個數有幾個萬,我們就先寫185,再寫個級上的數,個級上一珠子也沒有就寫4個0。

師:請看大屏幕徐老師帶來的信息

(2)出示:2003年,我國茶葉產量……(課件播放優質教學資源)

你能在計數器上先撥一撥,再把這個數寫出來嗎?

師:它有多少個萬?我們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這樣寫可以嗎?

(3)出示2003年我們甘蔗和油采籽的總產量。

繼續看老師提供的信息,再撥一撥并把這兩個數分別寫下來?

師:寫得真好!觀察這幾個數,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們的個級上都有四個0。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整萬數。這些整萬數,會讀嗎?誰來讀一讀?

師:像1850000,怎樣能既準確又迅速地讀出來?

師:請同學們把剛才寫在本上的幾個整萬數,先分級再讀一讀。

770000,萬級上是77,就讀七十七萬;萬級上是9024,就讀九千零二十四萬;萬級上是1142,就讀一千一百四十二萬。) …… 師:萬級上是“多少”齊聲說:那就讀作“多少萬”。

師:請看徐老師有什么問題要考考大家的,請看(課件播放優質教學資源)大家一起讀一讀。

師:觀察每一組中的兩個數,你有什么發現?

生:每組中的兩個數,所用的數字是一樣的。

生: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多四個零。

生:兩個數讀法也不同,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讀一個“萬”。

師:光會讀、會寫這些數還不夠,他們究竟有多大?下面,一起來真切地感受一下吧。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八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的數的組成及讀寫,會說出一個數是接近幾百或幾千。

使學生進一步增強小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

數的組成及讀寫、近似數。

中間有0及末尾有0的情況讀寫。

課件、算盤

提問: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引導學生整理出:萬以內的數的組成、讀寫、大小比較、近似數。

1.有誰能說出數為順序表中從右往左的順序嗎?

出示第1題:2659千位上是幾?表示有( )個( )?百位、十位、個位呢?

獨立完成“復習”第1題。

出示“復習”第2題。

這兩個地方你們認識嗎?你知道它們的海拔高度嗎?引導學生讀出數。

小組活動。

請你們在教師的要求下選4張數字卡片擺一個四位數,在小組里面讀一讀。

沒有0

末尾有0

中間有0

中間末尾同時有0

算盤上面表示數。

請同學們拿出算盤把“復習”第4題中的數撥一撥、寫一寫給你的同桌看。

你發現這一題當中的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把他們分分類,再看一看是怎么讀寫的。

1.完成“復習”第5題。

數的組成掌握得很好,現在考一考你們對計算掌握得怎么樣?

2.出示“復習”第6題。

指名說大約是幾百或幾千,提問:你是怎樣考慮的?

3.出示“復習”第7題。

出示表格,提問: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下面的問題你能解答嗎?

出示問題,指名解答后集體評價。

反思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你能說一說嗎?

課堂作業

《補》

第四單元 課題:復習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比較能力。

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考方面的能力有進一步提高,提高數學活動經驗,且在小組里面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比較。

教學難點:萬以內多個數進行比較。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知識系統整理

前面一節課的復習,我們已經掌握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組成及近似數的認識。還有什么內容沒有復習?今天我們就來復習數的大小比較。

二、查漏補缺訓練

1.完成“復習”第8題。

觀察第8題,看上下兩題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數軸上面的方框你會填嗎?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數。

獨立完成“復習”第9題。

小組活動

完成“復習”第10題。

3個同學一個小組,每個同學各寫一個數,然后一起在小組里面比較出大小。

三、綜合運用提升

1.完成“復習”第12題。

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是什么意思?你會填嗎?把你想出來的數在小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個小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樣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復習”第13題。

引導思考:你能找到規律嗎?在小組里面交流驗證一下。

3.完成“復習”第11題。

提問:你把這五大名山的海拔從高到低排一排嗎?

學生完成后師問: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擺出多少個不同的四位數?

(1)擺一擺。找出這四張卡片,擺一擺,并在小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樣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總結。

反思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九

100以內的數。

2.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及探究、創新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重點難點

分析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

方法利用情境圖片、小棒、計數器等輔助教學

教具

準備情境圖片、小棒、計數器

板書

設計農家樂

——100以內數的'認識

(1)玉米有多少個?28里面有2個十和8個一。

(2)辣椒有多少個?10個十是一百。

教學過程

(包括導引新課、依標導學、異步訓練、達標測試、作業設計等)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到過農家樂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豐收季節的

農家校園圖片。

(出示信息窗情境圖。)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玉米有多少個?

(2)辣椒有多少個?

(教師有選擇性地板書學生提出提出的問題。)

活動二:認識100以內數的讀寫、組成。

(2)數一數

師:玉米喲多少個?趕快數一數吧!

(學生獨立數一數)

師:誰愿意數給大家聽?

(師指定幾位學生,對于數20后面的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2、擺一擺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小棒,請大家用小棒代替玉米邊擺邊數出28根吧!

學生數完后,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擺小棒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師28根呢?

(引導學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看著你們的28根小棒,同桌相互說說28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里面有2個十和8個一。)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28嗎?

(學生撥珠并交流想法,體會到幾個十就是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幾個一就是在個位上波撥幾個珠子,從而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意義。然后請學生在計數器相應的位置寫出28,并讀出來。)

師:2在哪個數位上?表示什么?

8在哪個數位上?表示什么?

3、撥一撥。

(1)師:請同學們在計數器上從28撥到31,要邊數邊撥。(當撥到29時,問學生:下一個數是多少?30應該怎樣撥出來?)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33、34和99,并讓學生說說數的組成。

思考:每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活動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說一說今天在課堂上你表現的怎么樣?

課后反思

教學后記

(包括達標情況、教學得失、改進措施等)

通過有趣的故事,把學生帶入游戲情境之中,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全班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給學生交流和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加深對所學加法計算過程的理解,也是培養學生利用學具幫助學習的意識,更是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情境圖為學生的思維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盡可能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以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可讓程度較好的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抽象成數學算式。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

萬以內數的認識(人教版第四冊p66-p70)

《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且對萬以內數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也為學習萬以內數的讀寫和萬以上的數數打下基礎。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萬以內數的數數、讀法、寫法和大小比較,這節是本單元的起始課。

基于上述對教材的認識,我把本節課的關注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數的策略感悟上,具體體現在:1、結合現實的素材理解或解釋數的意義;2、估計問題的結果,并判斷結果的合理性;3、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同時,力圖體現: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1、知識目標:(1)認識計數單位千和萬,掌握百、千、萬之間的十進關系。(2)認識萬以內的數位順序。(3)掌握數數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計數單位按順序數萬以內的數。(4)初步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

2、解決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情感與態度: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掌握百、千、萬之間的十進關系及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學生練習紙(1000顆星星)、計數器。

1、師:你能向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介紹一下我們班的學生人數嗎?

生:我們班有50個人。

師:這50就是一個數,你對這個數還知道些什么?(師邊說邊板:50)

生1:50由5個十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個位上。(師板:個位、十位)

2、師:你能不能根據我們班的人數,估計一下我們段6個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個。

生2:1000多。

師:老師告訴你一個準確的數,我們二年級一共有308人。(板:308)

師:那你知道我們學校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嗎?

生:(搖頭)

師:我們學校有1749人。

3、師:這308、1749兩個數都比100要大,這一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比一百大的數。

師隨機板書:

十個

位位

54

308

1749

1、師(出示一張星星圖):這是一張星星圖,憑你的眼力估計一下圖上有幾顆星星?

生1:200顆。

生2:1000顆。

師:這張圖上具體有幾顆星星呢?那就讓我們來個數星星比賽吧!

(師板課題:數星星)

2、師:比賽前先聽清要求,喜歡用什么方法數就用什么方法數,老師說開始才能數,停下時就馬上停下,心里記住你數了多少?如果你認為有必要的話,可以用筆作些記號,時間為2分鐘。

師:準備好了嗎?

生:好了。

師:開始。

生開始數星星。

3、師:誰來告訴大家兩分鐘里你數了幾顆星星?

生1:96個顆。

師:有沒有比他數的多的?

生2:1000顆。

師:數了這么多,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數的,好嗎?

生2(在實物投影上介紹):一行有10個,10行就是100個,然后一百一百地數,這里有1000顆星星。

師:一行有10個,你是怎樣數的?

生2:一個一個地數。

師:大家明白他是怎樣數的嗎?

生:明白。

師生一起小結:先是一個一個地數,再十個十個地數,最后才一百一百地數。

生:一百一百地數。

師:為什么?

生:這樣數比較方便。

4、師:接下來我們就用一百一百地數這種方法繼續數這張星星圖,每到100的地方作一個標記。(師在實物投影上進行示范。)

生在自己的星星圖上數星星。

師:這圖上一共有幾顆星星?

生(齊說):1000顆。

師:我們一起來數數,可以嗎?

生(齊數):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師:通過剛才的數,我們知道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老師把你們的這個發現寫在黑板上。(師板:10個一百是一千。)

生齊讀:10個一百是一千。

5、師:一張紙上有1000顆星星,那2張呢?(邊說邊貼)

生:二千。

師:3張呢?

生:三千。

師(連貼5張)現在是幾千呢?

生:八千。

師:再貼一張呢?

生:九千。

師:再貼一張呢?

生:一萬。

師:一千一千地數,數了幾個一千是一萬呀?

生:10個。

師:同樣,老師把你們的這個發現寫在黑板上。(師板:10個一千是一萬。)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們自己的發現。

生(齊讀):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生1:1000張。

生2:500張。

師: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生2:用100張的那一疊去估計。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100張白紙來驗證一下。(師在講臺上進行驗證)

師(再出示1000張白紙)那這一疊會有幾張呢?

生1:10000張。

生2:不可能,我覺得應該是1000張。

師:你想用什么方法來驗證?

生2:用500張的那一疊去量。

師:老師幫你去量一量,可以嗎?(用500張的白紙去驗證)

生3:還可以用100張的那一疊去驗證。

師:按生3說的去驗證。

生:1000里面有2個500,1000里面有10個100。

師:請你想象一下,1萬張會有多厚?

生在腦子里想1萬張紙有多厚。

生:(有幾個學生舉手)

師: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1:我們手中的星星不夠。

師:那怎么辦呢?

生:同桌合作。

師:那接下來我們就同桌合作數出1749顆星星。

生同桌合作數1749顆星星。

2、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和你同桌是怎樣數的?

生(同桌到投影上介紹):這一張是1000顆,再到另外一張找700顆,再找40顆,再找9顆。

師:1749里面有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生:有1個千、7個百、4個十、9個一。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1749來嗎?

生(齊答):能。

師:先撥哪一位?

生:千位。

師:誰來說,老師給你當助手。

生(生說師撥):千位上撥1顆,百位上撥7顆,十位上撥4顆,個位上撥9顆。

師(指著計數器):我們說1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9在個位上。(邊說邊板:百位、千位。)

3、師:你覺得千位前面還有數位嗎?

生:有。

師:什么位?

生:萬位。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10個一千是一萬。

師(板:萬位)萬位的前面呢?

生:十萬位。

師:對,萬位的前面還有許多的數位(板:……),在我們數學里,把這些數位整理成一張表就是數位順序表,請小朋友把書本翻到第67頁。

生:(看書自學數位順序表)

1、第一關:(1)從196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203。

(2)從996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1003。

2、第二關:從200數到830,看誰數得快。

3、第三關:不出聲,默數從1300開始接著往后數10個數,你數到幾啦。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實際生活與應用中學數學,不僅是理念,更應該是我們在實踐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課教學中,數星星活動貫穿全課,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使枯燥的數字學習化為生動活潑的數星星活動。

教師拋磚引玉:“看到50這個數,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創造出百位左邊的數位嗎?”“這是一張星星圖,憑你的眼力估計一下圖上有幾顆星星?”“喜歡用什么方法數就用什么方法數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學習是自由的,互動的;交流是涌躍的,成功的;學習是快樂的,激動的!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他們發現“數”的知識是有序的、活躍的;研究數的知識是有趣味的、有激情的;正如教師課堂內所說,學生“創造”了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并理解了數位之間的進率,完成了探究層次的升華,自覺地建立了生動的數學模型。

培養數感,將數與實際背景聯系起來,理解數的意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數等等是貫穿本單元學習目標之一。有理有據的猜測是培養數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參照信息,猜測本年段、本校學生人數,猜測一張星星圖上的星星顆數,猜測一疊白紙的張數等,一系列的猜測活動,使“數”不再枯燥機械,而是很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因此,學生的討論積極性極高。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把握住了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并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了有關的知識,估計出了相對合理的數據。然后,讓學生感知與體驗具體的數:想像10000張紙到底有多厚?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充分地發揮,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門,讓我們做老師的概嘆:千萬不能小覷我們的學生!

實踐教學后,我在思考,“數感應該如何在各個課時教學中有序地逐步地滲透,它的度應該怎么掌握?如何來檢測學生‘數感’形成的程度?”等問題,希望能與同仁們共同探討。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一

片段:1、師出示數據: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

5347 5067 5006 5070 5500

學生自由讀----讀給同桌聽一聽

2.師:哪位同學來讀給大家聽。

(小結萬以內的數的讀法。)

3.師: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生1:我知道這里有很多數位。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還知道這些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一(個)、十、百、千。

生3:我還知道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師:還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4、師:同學們真棒,看著這些數,想到了那么多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今天啊,我們要帶著這些知識去認識一下這些數。(屏幕上隨即展示我國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及北京人口等有關數據。)

5、師:看到這些數,你后什么想法?

生1:這些數很大。

生2:這些數又很多數位。

……

6、師:對這些數,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課后反思:

經過第一學段數的認識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大量的關于數的認識的直接經驗,尤其對萬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有了較深的了解,這就為將數的知識擴充到萬級、乙級做好了鋪墊。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在前面所學的100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等知識和經驗,促進知識的遷移。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為學生提供了萬以內的各種形式的數,力圖用“讀一讀”、和“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這兩個步驟,喚醒學生對萬以內數的已有認知和學習經驗,為下一步“遷移”工作做好鋪墊。在教學的第二階段,又用一個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對“遷移”這一方法進行了及時點撥,使學生在學會新知的的同時,學習方法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二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2、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法:直觀演示、引導

學法:觀察、合作交流

教學掛圖、計數器,一個數位順序表格(空的)。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2分)

出示課本插圖,讀出南京長江大橋和鐵路橋長多少米?

板書課題:萬以內數的認識

本節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自學內容:

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

(1)請學生說一說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教師補充說明,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2)請學生認讀公路橋、鐵路橋的長度。

觀察例4中的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自學方法:同桌合作交流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整十數的口算加減法。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通過用數來描述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整十數的口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

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咱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猜猜老師手里有多少枝鉛筆?

學生可能回答:

生1:8枝。

生2:9枝。

生3:10枝。

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與鼓勵。

師:到底有多少枝呢?咱們一起來數數。(同學們一起來數)

師:這些就是10枝鉛筆,同學們用手比比10枝鉛筆摞在一起有多粗。讓學生用手比比。

師:同學們仔細看,老師又拿來一些鉛筆,現在猜猜老師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鉛筆?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答:20枝,因為老師拿來的和剛才的10枝差不多粗。

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于肯定與表揚。

師:同學們你們再來猜猜這些牙簽有多少根?(學生自由猜,猜的不準確的時候老師進行提示)

師:看來牙簽的數量是個大數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更大的數!上課!

二、主動探究,建立數感。

1、初步感知

(1)、讓學生一個一個的數出10個小正方形。

老師發現咱們班同學數數能力非常強,下面來數數老師手里的這些小正方形有多少個?(學生一起一個一個數出10個小正方形)

小結:這些是10個小正方形。

提問:剛才我們是一個一個來數的,我們數了多少個一數到十?小結:也就是說10個一是十,大家一起把這個結論說兩遍(板書)。

(2)、讓學生十個十個的數出100個小正方形。

下面我們增加點難度,十個十個的來數。(學生一起十個十個數出100個小正方形)

小結:這些是100個小正方形。

提問:想想我們十個十個的數,數了幾十數到一百?

小結:10個十是一百,男生把這個結論說一遍,然后女生再說一遍(板書)。

(3)、讓學生一百一百的數出1000個小正方形。

同學們一百一百的來數你敢挑戰嗎?(敢)好,我們來試試。

小結:這是1000個小正方形。

提問:回想一下我們數了幾個一百數到一千?

小結:10個一百是一千,大家把這個結論同桌互相說一說(板書結論并板書千)。

今天咱們就來認識千以內的數,板書(千以內數的認識)。

2、認識計數器上的“千”,并且會撥會寫會讀一千。

師:同學們,如果讓你們在老師這個計數器上撥一千你會嗎?

生:會。

師:在請出計數器之前先來想想,在計數器上,從()向()數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讓學生邊回想邊答,其余的學生可以提示補充)

師:今天咱們又認識了千,大家看看千位在計數器的什么位置?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看一看指一指)

師:誰愿意用老師的計數器來撥一千?(讓一個學生用老師的計數器來撥一千)

并問:你是怎么樣來撥的?

生答:千位上撥了一個珠子。

提問:千位上的這一個珠子表示什么?

生答:表示一個千。

提問:百位十位個位上沒有珠子,那一千怎么來寫?

生答:千位上寫1,其它位上寫0。

(板書:寫作:1000)千位上有一個珠子我們就寫1,百位十位個位上沒有珠子我們就寫0,用0來占位。讓學生來讀讀。(板書:讀作:一千)

3、活動體驗,一千到底有多大呢?

同學們我們都認識了千,那一千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知道嗎?下面咱們就一起來體驗一下一千有多大。

(1)、出示打印紙

先展示100張打印紙,讓學生比比100張打印紙的厚度,大約1cm,那500張呢?1000張呢?再用手比比。

(2)、出示牙簽

我們再來看看課前讓大家看的牙簽,這一小捆是100根,那要是1000根會有多少呢?咱們一百一百的來數數,數出1000根牙簽。讓學生用手比比1000根牙簽有多少。看來一千真是一個大數目。

4、培養數感,學習撥數寫數讀數。

剛才大家聽的非常認真,表現也很積極,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大家帶來四幅圖片來欣賞。欣賞四幅圖片,培養學生數感。

(1)、第一幅圖先讓學生體驗一千人有多少。

師:大家看看火車站下車的人多不多?這些得有多少人呀?

生:下車的大約有一千人。

師:那同學們你能在你的計數器上撥出來一千嗎?

生:能。

師:在撥之前先在你的計數器上找一找千位在哪?

(學生撥完以后讓學生舉起來老師看一看)

師:同學們撥出來一千,能不能在練習本上寫出來一千?(學生寫完以后讓學生和老師寫的對照一下。

(2)、第二幅圖先讓學生體驗三百輛車有多少。

師:大家來看這個大型停車場,有多少輛車?

生:有三百多輛車。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三百嗎?

(讓學生先用自己的計數器撥一撥)

師:找一個小組的`同學用老師的計數器來撥一撥三百。并且說一說你是怎么來撥的?

(讓一個小組的同學用老師的計數器來撥一撥)

生:我在計數器百位上撥了3個珠子,百位上的3個珠子表示3個百。(讓學生說完整)

師:個位十位上有珠子嗎?那怎么來寫呢?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并且和老師寫的來對照)

(3)、第三幅圖體驗一棟高樓住的人數。

師:這個小男孩家住的樓有多少戶人家?

生:樓上住著一百二十五戶人家。

師:那一百二十五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

(讓學生用計數器撥一撥,并讓學生用老師的計數器來撥一撥。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要求說學生說完整連貫。)

(4)、第四幅圖體驗八百零八。

師:看這個花壇造型,用了多少盆花?

生:八百零八。

師:那你能用計數器表示出來嗎?

(讓學生用計數器撥一撥,并讓學生用老師的計數器撥一撥,說一說怎樣來撥的?)

師:八百零八撥的時候十位上沒有珠子,那寫的時候還寫嗎?

(這個地方重點講解用0來占位)

三、解決問題,實際應用。

師:看來大家對千以內的數有了很好的認識,下面咱們來做個小練習對自己做一個小小的檢測。把每個計數器上表示的數寫下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計數器上的數,并讓學生回答)

師:大家看看這三個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是多少?

生:4。

師:這個4在每個數所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不一樣,437里面的4表示4個百,304里面的4表示4個一,740里面的4表示4個十。(要求學生說的時候要完整,連貫)

小結: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中所表示的意思可能不一樣,這要看這個數在什么位上。

四、全課總結,不斷升華。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千以內的數,下了課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找找,然后說給同學或者爸爸媽媽!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四

1、初步感知5以內的序數的含義,會用序數詞“第幾”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次序。

2、能從不同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從左到右、從右到左)。

1、課件內容:《認識5以內的序數》ppt課件

2、紙面教具:“送小動物回家”“給小火車送貨”“停車”的游戲操作材料(下載打印可直接使用)

認識5以內的序數。

熊貓奇奇和小伙伴們準備坐上小火車,去森林里參加跑步比賽。

——火車開來了,數一數火車有幾節車廂,不同顏色的車廂分別是第幾節車廂?

——熊貓奇奇和小伙伴們準備上車了,看看他們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

引導幼兒從右往左確定動物的位置。

到了比賽地點,熊貓奇奇和小伙伴們排好了隊。

跑步比賽,鞏固序數第一到第五。

——有幾只小動物參加比賽?他們分別在第幾跑道?

——小動物沖過了終點線,看看誰得了第一名?誰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

動手操作,鞏固序數及序數的方向性。

1、送小動物回家:提供單層的動物房子底圖、小動物等,幼兒將小動物送回家。

2、給小火車送貨:提供5節車廂的小火車、送貨單,幼兒根據送貨單將食物送到相應的車廂內。

3、停車:提供停車場底圖(5個空位)、尾部有箭頭標志的小汽車5輛,幼兒根據小汽車尾部的標志找停車場。

家園共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關注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數自己家的樓層、游樂園玩游戲排隊,自己排在第幾等。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帶設計意圖篇十五

教材特點:

千以內數認識的教學,在借助直觀模型數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1000的含義,認識計數單位“千”,溝通個級四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目的: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建立數的概念,培養數感。

2、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重點:

能熟練地數千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拐彎數。

教師準備:

課件、計數器

教學內容:

教材p75、p76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案修改

一、信息匯報

匯報收集到的有關1000以內數的資料。

二、探究新知

1、數的認識。

1000有多大?(估計說)

大的.數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數組成,咱們看看電腦演示。

動態演示p75例題1。

(1)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

邊演示邊數。怎么數的?

(2)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

邊演示邊數。怎么數的?

(3)如果要數更大的數,你想怎么數?為什么?

邊演示邊數。你發現了什么?

2、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10個一是10

10個十是100

10個一百是1000。(板書)

觀察后小組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3、數數練習。

[1]集體數,p75做一做

[2]數數接龍游戲

4、猜數游戲

三、生活中的數。說說生活中1000以內的數。

1.完成第75頁的“做一做”在計數器上邊撥珠邊數

小結:通過今天的數數,你有什么發現?

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

2.在計數器上撥數

806480521600

學生根據要求口答

學生按要求數小方塊,并交流自己是怎么數的

學生觀察主題圖,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說,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1000。

小組學習

任務:

[1]數數(100——1000以內)

[2]找出你認為最難數的地方,說說為什么?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3]匯報。小結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