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選擇。
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1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xxxx年工作
(一)積極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西瓜作為我縣農業支柱產業之一,今年全縣西瓜種植面積xx.x萬畝,其中設施西瓜x.x萬畝,平均單產xxxx公斤,總產量xxx.xx萬噸。蔬菜播種面積xx萬畝,總產量xx萬噸。棉花種植面積x.x萬畝,單產好于去年,總產x.xx萬噸。中藥材xxxx多畝,建立了x個種植基地。
(二)加快產業化步伐,培育農產品品牌。穩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 “三品一標”新增數量居于全市先進水平。截至目前,全縣新增“三品一標”產品xx個,“三品一標”數量達到xx個,綠色食品年產量xxxxxx噸。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推進村xx個,推薦xx家合作社和xx家庭農場參加市級示范社、示范場評選。活水源公司的“沃佳牌”蘋果醋納入xx農產品知名品牌名錄。x家企業加入xx市現代農業產業協會。
(三)認真實施高標準高效特色農業項目 。xx兩區劃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劃定面積xx萬畝,其中小麥xx萬畝,玉米xx萬畝,棉花x萬畝。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試點建設項目落實花生大豆種植面積x萬畝。高效特色農業項目建設示范棚xx座,糧食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通過市級初步驗收。按時高標準完成xxxx年度xx縣xx鎮x.xx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扎實推進水韻玉皇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洙趙新河地下水壓采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洙趙新河水庫已竣工,五座人造山峰已初步堆置,植精品桃、梨xxxx畝,xxx畝花海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和噴灌設配的鋪置,xx座橋在施工中,全部道路的清障工作已完成。xxxx畝果樹水肥一體化設施在施工中。果蔬脆片加工車間已基本完成。努力爭取了xxxx年x.x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四)做好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在xxxx年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礎上,把相關改革資料錄入xx省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管理系統,確保xx月底前全部完成。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全縣流轉土地約xx.xx萬畝,超額完成市下達的xx萬畝的任務,其中:流轉到種植大戶xx.xx萬畝,農場x.xx萬畝,合作社xx.xx萬畝,農業企業x.xxx畝,其它xx.xxx萬畝。
(五)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xxxx年我縣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x個,x個村規劃編制已經完成; x個市級美麗鄉村片區建設在去年的基礎上進行了提檔升級; “xx-xx”鄉村振興示范區入選全省xx個鄉村振興xx樣板示范區,涵蓋的x個鄉鎮xx個村莊。積極打造鄉村振興xx大重大項目建設,對xx個項目分別明確了鄉鎮聯系領導和項目聯系人,實行定期督導調度,所有項目都在穩步推進。
(六)有序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積極開展整縣制村級益農信息社建設,建設益農信息社 xxx個,運營中心 x 處,益農社標準站 xx個、專業站xx個、簡易站 xxx個。xxxx 年完成 APP 下載量x.xx 萬的xx%以上,xxxx 年 x 月份前完成剩余的xx%。
(七)扎實開展農民培訓工作。xxxx年重點組織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 x 個計劃。農業經理人安排培養任務 x 人,繼續完成 xxxx 年現代青年農場主 xxxx 年第二階段培訓,全縣共培訓 xxx人,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xxx人。對xxxx年培訓新型農民中的xx名無人機飛防優秀學員進行了技能提升培訓,絕大多數學員都能達到飛防工作操作水平,已成功組團去外地承包作業。認真做好回訪及跟蹤服務工作,回訪近xx名學員。
(八)突出重點領域,狠抓執法監管。圍繞綠色農業安全生產,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xxx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企業xxx家次,整頓市場xxx次,抽查農藥xx個、化肥xx個。查處種子違法案件xx起;農藥經營門市排查xxx家,取締無證經營農藥門市xx家,查處農藥違法經營案件立案x起;查處肥料違法經營案件x起,接待群眾來電來訪xx人次,處理藥害糾紛x起,處理種子糾紛x起、農藥糾紛x起,挽回經濟損失xxx萬元。
(九)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戰。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有力地指導帶動了小麥赤霉病及小麥重大病蟲的科學防控。其中地面大型藥械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xx.x萬畝,各鄉鎮統防統治面積xx.x萬畝,合作組織自發統防統治xx.x萬畝,全縣統防統治面積達到xx萬畝,群防群治面積xx萬畝。建立和完善地膜回收與利用網絡體系,不斷推進地膜回收、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積極與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加強地膜準入管理,嚴格對地膜生產、流通和使用的準入要求,落實各方主體責任。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是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我縣農產品大路貨較多,產品效益較低。
二是農業龍頭企業實力不強。農產品加工業規模體量不大、綜合實力還不強。
三是農業產業融合機制不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組織化程度還不高,帶動能力和利益聯結機制還有待完善。
四是田園綜合體、休閑旅游發展內涵、深度和廣度不夠,要素單一。
五是農業發展投入資金不夠,發展動力不足。
三、明年工作打算
xxxx—xxxx年,全縣農業工作將聚焦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加快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一)優化產業布局,夯實產業興旺基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打造富硒糧食、優質瓜菜、食用菌、中藥材、農副產品加工、農村電商、農產品銷售物流,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二)抓好xxxx年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計劃xx月底前全部完成所有項目的招投標工作和中標企業簽訂好施工合同,確保明年x月份完成建設任務。
(三 )發展新興業態,搭建產業發展載體。積極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快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齊魯新樣板、產業強縣建設。
(四)培育新型主體,增強產業帶動能力。支持專業大戶向家庭農場轉型,農戶、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有能力的農民合作社創辦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積極做好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和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場的推薦工作,xxxx年力爭新增省級示范社x個和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場x個。
(五)完善支撐保障,激發產業振興活力。推動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三牌同創”,充分利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激活農村各類要素潛力,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六)“三權分置”工作。在xxxx年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程序,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備案、登記糾紛調處和檔案管理制度,做到流轉合法、合同規范、手續完備。
(七)完善漁沃辦事處的xx倍佳惠農業生態循環基地和xx鎮的xx硒朋農業有限公司兩個生態循環農業基地建設檔案資料并積極迎接省、市兩級驗收。
(八)積極做好“三品一標”申報工作,xxxx年力爭新增“三品一標”產品xx個,省級標準化基地x處。
(九)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積極配合省市完成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完成質量檢測xxx個批次,為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作保駕護航。
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2
為切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切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臨時救助工作等工作,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基礎民生保障工作。現將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范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于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后的標準從2020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20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3660人,占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發放保障金1000余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于2018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20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20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20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20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于20XX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2020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范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21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絡,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范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對象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于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的要求及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困難群眾的生活。
【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憶鄉愁·看振興”鄉村振興優秀征文三篇
住建局工作總結范文【五篇】
2022鄉村振興主題征文800字范文 鄉村振興主題論文精選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