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一
我長你18歲,你出生的時候,我正處追夢的年紀,同現在的你一樣。因而,我無法陪伴你的成長。但這一天,是我高考的日子,因而總記得。高考那天早上,我起床后聽到你誕生的消息時,有過幾秒鐘的失落。但走在去考場的路上,便興奮起來:從此,這個世界上我有一個親弟弟,我不再是孤單的一個。
18年來,你在父親母親精心的養育下,已經長大,開始遠航去尋找自己的人生與夢想。此時,父親年過花甲,母親彎了脊梁,教育引導你早已力不從心。作為大哥,我有責任對你說幾句話,就算做你成人禮上的薄禮,也是對我自己青少年時代的回望。
親愛的小弟,你要心懷感恩。我們都趕上了好時代,我出生的時候剛跨入新千年。18年來,我已經親身感受到這個偉大的時代給每一個人帶來的改變。從溫飽到小康、從講究吃住到注重保健、從在村莊出生到去大城市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可以說,新世紀這18年中國真的是舊貌換新顏,你經歷的18年變化更大。日行一萬里不再是神話,高峽出平湖早已成美麗畫卷。跨過小康邁進現代化的中國人,打個背包便可去周游世界,講普通話的外國人主動當翻譯,異域風情溫暖著你的青少年時代。但是親愛的小弟,請你不要忘了輝煌背后的苦難。就像我們生活的這18年,見證了全世界為北京奧運喝彩的壯觀,也聽見過汶川地震時人們悲傷的哭泣。每一個輝煌時代的背后,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合力奮斗、奉獻犧牲。哥哥希望你在享受現代化幸福生活與世界尊敬的目光的時候,不要忘了那些為此默默奮斗的前輩們,是他們支撐起了現代化的中國。請你,牢記他們的功勛,并為此心懷感恩。
親愛的小弟,你要明白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每一個時代最幸福的人是奮斗者。奮斗可以改變自身處境。雖然你身處中國現代化的美好新時代,但如果不奮斗,你便無法優化自己的環境,也無法享受到更多的社會發展成果;當然,更無法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相信這樣的常識,你要懂得。你還要知道,奮斗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加的美好,讓他人變得更加的快樂,從而提升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人人奮斗便可造福全社會;而這樣的社會又為每個人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每一個個體在奮斗奉獻的同時,也會獲得積極而正面的評價,從而收獲快樂、提升價值與境界。大哥真誠地期待你用奮斗點亮青春與夢想。
親愛的小弟,在你一路前行享受繁榮的時候,你也不要忘了責任與擔當。這些年,我知道你見到的中國比哥哥現在18年來看見的中國發展得更快、更好。但是你也要記得,穿行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的時候,高鐵沿線還有大量的村莊,以及成片的青山綠水、青青的麥苗和金黃的稻谷。你坐著衛星飛機周游世界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南部那片大海,那里也屬于中國。因此,我建議你邁入大學以后,還要選修兩門課,一門是農業經濟與環保,一門是世界軍事,以備不時之需。當然,在你追求人生與夢想的時候,更不要忘了家里那兩位年過花甲的雙親。他們不再年輕,需要你的精神呵護。你一定要記得,無論多忙,都要和我一起常回家看看。
親愛的小弟,在你人生這么重要的時刻,本來父親是要講幾句的。但是他已經老了。哥哥只好在出門遠行的時候,準備好這封18年后的信。希望你不要嫌我嘮叨!
親愛的弟弟,千言萬語,哥哥只叮囑你一句話:享受幸福生活的時候,不要忘了肩上的擔子。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二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每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會涌現出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論,為社會進步指明方向,激發人民的智慧潛能。而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兩山討論”就是這樣一次重要的智慧交流,通過八位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撥云見日的突破。我有幸參與了這次討論,深受啟發和感受,我將在下面幾段中,談談我對“兩山討論”的體會和心得。
首先,在這次討論中,我深刻認識到“兩山討論”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這次討論主題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好青山綠水,讓人們有著美好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開發山水資源,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這兩座山,既有著緊密的聯系,又存在著矛盾的沖突。因此,討論的難度和復雜性不可小覷。但是,正是因為關系到人民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必須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
其次,我對這次討論中的代表們充滿了敬意和欽佩。他們的講話嚴謹而深刻,對問題的把握準確而全面,不僅體現了他們對中國大地的深情厚意,更顯示出他們對人民利益的高度負責。在討論中,代表們拋棄了個人的利益,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這種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是令人感動的。作為普通人,我們要向代表們學習他們的精神,時刻以人民利益為重,為社會穩定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再次,我從這次討論中感受到了發展與保護的辯證關系。在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許多困擾和矛盾,而保護環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討論中,代表們通過深入分析和討論,認識到只有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既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又能保護好生態環境。這是一個十分復雜和艱巨的任務,但代表們卻始終堅持以人民的幸福為目標,以生態文明為理念,為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尋找最佳平衡點。
最后,在這次討論中,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必須的。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而生態環境的惡化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次討論中,代表們強調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構建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只有在生態環境良好的條件下,人類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能持久穩定。因此,我們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園。
總而言之,參與“兩山討論”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寶貴經歷。這次討論不僅開拓了我的思維,增長了我的見識,更讓我深切地意識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不斷地思考和實踐,我們一定能夠找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路徑,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雙贏。作為一名普通人,我也將牢記“兩山討論”的心得體會,積極行動起來,為推動中國的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三
我們生長在一個幸福時代,生活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們周圍的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破壞,人類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生態危機,如果不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人類將面臨災難。前幾天電視新聞說:我們的首都北京和許多城市都發生了沙塵暴颶風。山清水秀,經濟發達的城市幾乎被巨大的風沙“埋沒”了,綠洲正一步一步的變成沙漠,真是可怕極了。但這不能怪天怨地,只能怪我們人類自己亂砍樹木,破壞草原,使水土不能保持,最終,沙漠正逐漸靠近北京。難道非要等到整個世界都變成沙漠人類才會醒悟嗎?現在地球上受污染最嚴重的資源就是水資源。就拿我們溧陽的護城河來說吧,二十年前還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河水可以直接飲用。可今天的護城河河水變得又黑又臭;河面上還漂著垃圾,別說再去喝它,就是從這過路的人還捂鼻子呢!再抬頭看一看天空吧,它總是灰蒙蒙的,在城市里很難看到藍天和白云,晚上也只能看到月亮,星星都看不見了,看到最多的是工廠那又粗又高的煙筒里冒出的一團團黑煙,走到街上,經常可以聞到汽車排出的油煙味,真是感到我們周圍到處都受到了污染。人類是地球的主人,但也是它的破壞者,最后又是受害者。做為新世紀的主人,不能再讓環境繼續污染下去了。環境意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應有的現代意識,為了在新世紀里創造一個優美宜人的環境,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四
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山”討論的概念,即“應保護好第一座山,造福好第二座山”。這種討論引發了廣泛的思考與討論,對于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將就“兩山”討論展開探討并得出一些體會。
首先,討論第一座山的重要性。第一座山指的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以追求短期利益為導向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模式長期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然而,這種模式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包括資源環境壓力的加大、生態系統的惡化等。因此,討論第一座山的重要性在于,我們需要正視這些問題,不斷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其次,討論第二座山的必要性。第二座山指的是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重要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討論第二座山的必要性在于,我們需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居環境的質量,確保子孫后代能夠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
接下來,討論兩山之間的關系。兩山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第一座山的健康發展需要第二座山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資源,而第二座山的保護修復也依賴于第一座山的經濟支持。只有在兩山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然后,討論兩山討論的基本原則。兩山討論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即在滿足當前需求的同時,不能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同時,需要注重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此外,公眾參與也是兩山討論的重要環節,只有廣泛動員和團結全社會的力量,才能夠形成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
最后,討論兩山討論的具體實踐。兩山討論需要從科學規劃的角度出發,制定綜合的發展方案,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同時,需要擴大生態修復的規模與力度,加大對環境科學技術的投入,提高環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此外,政府、企業和公眾也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動兩山討論的實施。
總的來說,兩山討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對于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需要正視第一座山的問題,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重視第二座山的保護與修復,提升人居環境的質量。同時,需要注重兩山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推動科技創新與公眾參與。只有通過綜合規劃和具體實踐,我們才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更美好的家園。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五
烈日曝曬,河水干枯,地面龜裂。一株堅強的蒲公英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到一個比這兒更美好的地方生活,正與太陽抗爭著。風姑娘輕盈地走過來,把小蒲公英帶走了。
風姑娘牽著小蒲公英飛到了海灘邊,說:“孩子,你就在這兒安家吧!”小蒲公英望望這片土地,海灘邊幾棵蘆葦低垂著腦袋,無精打采地匍匐在地上。海面上黑乎乎的一片,浮著許多死去的小魚,一只小海鷗努力地清理著自己身上的石油污跡。小蒲公英問道:“小海鷗,這兒我可以生活嗎?”小海鷗哀傷地說:“我多想有個朋友啊,可是這兒被石油污染了,小魚們也死去了,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吧!”小蒲公英向風姑娘搖搖頭,于是他們離開了海灘。
小蒲公英無助地望著媽媽所在的方向,低下了頭。“媽媽,我的家在哪里?”風姑娘輕輕撫摸著小蒲公英,正想將它帶走。小蒲公英突然間掙脫了風姑娘的手,它要去找屬于自己的家。小蒲公英飛到了高山上,高山上架著高壓電纜,設有核電站,那里充滿了各種射線;小蒲公英飛到了小河邊,那里的工廠污染了河流,一只瘋貓正瘋狂地跳著舞;小蒲公英飛到了沙漠邊……小蒲公英終于在一座樓房的陽臺上找到了安身之處,那兒有一小撮泥土可以供它落腳,那兒沒有殺戮沒有污染,小蒲公英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一場大雨的到來,然后茁壯地成長。它等呀等呀,可是大雨始終沒有到來,于是,它開始渴望哪怕是一滴水也好。有一天,小蒲公英欣喜地感到有一滴水落在了它的身上,它急忙睜開了眼睛,然后又憂傷地閉上了眼睛。原來那是一個孩子面對這高樓林立的城市在哭泣!
小蒲公英靜靜地等待著,一直到現在,它還在靜靜地等待著……
兩山論15周年的心得體會范文4
夜幕剛落,整個城市陷入一片燈火中,屋里的一切是那么安靜,只有墻上的鐘在“嘀嗒"地響。書桌上的臺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像是黑暗中點燃的一支蠟燭。手中握著當日的報紙,十個大字在暗黃的燈光下顯得如此醒目,赫然映入眼簾“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我來不及細想,便隨著思緒飄落到以前曾看過的一部影片的鏡頭中。
“吱嘎!吱嘎!"刺耳的聲音從不遠處飄來。驀然回首,才發現十余人正在原始森林用鋸子圍砍一棵大樹—一那是棵樹葉長得特別茂密,特別鮮亮的樹,站在那里生氣勃勃綽約風姿。如今,樹在呻吟,似乎在用自己的壯實告誡著無知無禮的人們,又似在抗拒,似在悲哀。最后,一聲坍落的巨響,樹終于斷了折了倒了倒得像一位英雄。鋸光飛掣,鋸子似鏟除巨人的魔刀,樹是巨人,樹葉似巨人的飛血,轉眼功夫,戰斗止息,美麗的大樹倒在路旁,悲慘摧折。
漸漸地,綠色的原始森林在鏡頭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盡的荒涼,周圍沒有了人煙。泥土因干涸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好比無法痊愈的傷疤,抹殺了人間的美麗。風沙四起,幾株野草,左右搖晃,竟似無情的嘲笑。
短片很快結束了,不禁讓人想起了四個字:自食惡果。地球是我家,人人都愛它。環保小衛士,職責永不忘!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六
近期,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以“兩山理論”為主題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會議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環保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六大生態系統的“兩山論”,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鼓勵各級政府和民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了深入了解“兩山”的內涵和優良經驗,我前往山東省魯西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
一、兩山理論的提出和實踐
兩山理論提出對于山林和生態系統的保護應是財富和經濟發展的保障。這個理論深入人心,因為它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處于時代的發展之中,反映了人民的真實訴求。山東魯西地區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案例。地區內綠色產業快速發展,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得以提升,同時也保護了魯西地區的山林和生態系統。魯西地區的大森林保護區、東平湖濕地公園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景區,以及全國首家實施“林權抵押貸款”模式的博興農商銀行,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色產業的發展成為了魯西地區的“黃金名片”。
二、探討環保產業的重要性
環保產業是關系到“兩山理論”實踐成果的核心因素之一。魯西地區依托大森林保護區和東平湖濕地公園等自然景區的生態優勢,積極發展了蜜蜂養殖、鱘魚養殖、水鳥養殖、藥材種植等以綠色無公害產品為主的生產業。濱海新區的12家大型企業也相繼投入環保產業。如山東藍石集團建設超低排放煉油廠、濰柴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新能源燃料電池生產線等。這些企業致力于通過提升產品質量,保護環境,推動了當地綠色產業的發展,增加了民眾的收入,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三、提高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兩山理論”中還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價值體系的融合。魯西地區的黃金文化、泰山文化、山河秀色文化、地質文化等獨特的文化價值,也得到了保護和發展。魯西地區的虞城銅鼓、郯城陶塑等均是民間文化的代表。如今,這些文物成為了旅游景點,成為了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在推動民眾走向綠色生活,做好環保工作方面具有先決和基礎性作用。
四、實現經濟與生態文明雙贏
在魯西地區實踐中,人們既積極發展生態產業,推動當地綠色產業發展,同時也保護大森林保護區等生態環境,讓當地居民不僅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更獲得了實惠。另外,地方政府也積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和經濟建設雙贏的局面。只有將經濟與生態文明結合起來,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五、合作共贏,共建綠色和諧的社會
魯西地區的綠色發展不僅關系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也關系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同樣的還需要我們廣大市民的共同參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對我們大家都是巨大的傷害。我們都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參與到生態文明的建設和發展中來。通過加強合作、推動發展、共建和諧綠色社會,生態文明的建設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總之,調研魯西的“兩山理論”實踐,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積極創新思路,探索綠色生產方式和模式,共同努力,匯聚力量,才能打造一個美麗和諧的大家庭。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時也促使社會不斷進步,為后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和生存環境。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七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擔負著沿岸八省區的城市供水,同時還擔負著為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供水,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的重要水資源。
據我看新聞所知,工業污染是黃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廢污水排放總量的73%,但水污染又反過來給工業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據測算,黃河流域每年因水污染導致工業用水成本增高、產品質量下降帶來的損失約23至32億元。農業是黃河上的用水大戶,占黃河總用水量的90%,黃河水污染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達33億元。
大家難道不喜歡我們的母親河嗎?要不怎么會往河里亂扔垃圾?我要保護母親河,就從身邊做起。
兩山論的心得體會篇八
自從中國提出“兩山論”以來,這一概念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我也對此深感興趣,并從中汲取了不少的心得體會。圍繞兩山論的論述,涉及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我從環保意識的樹立、資源的合理利用、文化的保護傳承等多個角度認識和思考,感受到了“兩山論”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首先,圍繞兩山論引發了人們對環保意識的進一步覺醒。過去的發展模式,往往只關注經濟的增長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然而,“兩山論”提出了“一山不收”“一水不流”的理念,要求我們保護好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培養良好的生態系統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的觀念在推動人們加強環境保護,降低能源消耗,采取綠色出行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我的家鄉,我看到了很多人開始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電,綠化小區等行動,這些都是圍繞兩山論的直接體現。
其次,圍繞兩山論激發了對資源合理利用的思考。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但過去我們卻經常將其浪費掉。而“兩山論”則要求我們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這給我帶來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呢?我開始注重節約用水,盡量減少用電量,購買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等等。通過這些小小的改變,我感受到了自己對環境的影響力,也慢慢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再次,圍繞兩山論傳達了對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視。我深信,一個國家的繁榮發展不能僅僅依靠經濟實力,更離不開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寶貴財富。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的傳統文化面臨著淘汰和遺忘的風險。圍繞兩山論提出了文化傳承的理念,要求我們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在我所在的社區,我們積極策劃了一些傳統文化活動,比如舞龍舞獅、傳統樂器演奏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居民們增進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最后,圍繞兩山論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作為地球上的一部分,我們人類應該明白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圍繞兩山論提出了要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要遵循自然規律,避免盲目開發與消耗資源。在我所在的城市,我看到了一些建筑采用了綠色環保材料,設置了雨水收集系統等,這些都是對圍繞兩山論的體現。我們應該通過改變自己的行動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
總體來說,圍繞兩山論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喚醒了我對環保意識的重視,激發了我對資源合理利用的思考,也讓我對傳統文化保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只有每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貫徹兩山論的理念,才能真正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創造可持續的環境。